6
与林朝颜交好的狐朋狗友在外头适时附和,就是啊,你那么有钱就应该拿钱孝顺娘亲。
能挣钱那是我的本事,愿不愿给也是我的自由。我从愣神的县令手里拿过欠条,我也不让大人你为难,既然她们是诬告,那就按照诬告的律法去判。
也不必再说我不体恤穷苦人家。
从明日起,沈家会在城门处施粥一月,若是有穷苦人家没有银子过活了,也可以找我们沈家帮忙,阿娘阿姐若是需要帮助,便跟着大家排队去吧,我这自然一视同仁。
我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外头的人除了夸我好心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至于县令。
我帮他把棘手的案子都解决了,他笑盈盈地拍案,把林朝颜母女俩压下去,重责十大板后关押起来。
目送林朝颜和我娘被拽走,县令也让官差把为官的人遣散。
等到四下无人,我才将袖中的一封书信递上,长安的司马大人是我故交,听闻是赵县令来此为官,特地来信让我多帮着您一些。
这...县令咽了口口水,原来是司马大人的好友,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为了讨好我,我娘和林朝颜在牢里没少吃苦,别人一顿能有一颗馒头吃,到了她们只有一碗浆水。
我记得许多前世的经历,比如这两年的南方即将大旱,许多地方的百姓面临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前世我竭力相助却苦于搜集到的粮食不够,这次既然有了重来的机会,我早早就囤积了几库房的粮食,分批送到各城储存。
在干旱开始的第一日,沈府的旗帜便挂了出来。
除了给百姓施粥送米以外,我还请了许多人帮着处置田里的作物,及时挽救了损失,也拯救了更多百姓的姓名。
这样一来,不仅沈府名声大噪,连我也成了十里八乡赞不绝口的大善人。
虽说我确实想帮助百姓,但我也很需要这个名号,因为即将会有一位贵人路过此处,那便是已退官场的太师。
只是商户却有如此爱民之心,真是难得。
若是先生不嫌弃,不如到我府内暂住我的孩子正好需要一位教书先生。
前世他拒绝了我,选择了另一位孩童传授学识,让那个孩子比衍之更早高中功名。
而这次,他笑着应了我的请求。
一年过去,城中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从前兴盛的几家铺面逐渐换了招牌,原本属于顾家的几间挂上了沈家的名号。
虽说林朝颜母女俩出狱后就销声匿迹,但城中百姓对她们的事情还是乐此不疲地聊着。
偶尔上街,我也能听到有人议论,林家母女吃里扒外,也不知道现在跑哪里藏起来了,说不定又去祸害哪家了。
原本我并不在意,直到听见一句,我听说益州有一户人家准备娶亲,那新娘子跟林朝颜长得极为相似!
既然消息都送到了我耳边,那就没有置之不理的道理,当下我就派人去了趟益州,正好赶上人家宋府送订的日子。
夫人,我去看过了,新娘子就是林朝颜没错。
我娘呢
没有在宋府见到,不过我打听过她们离开这里就搬到了益州,改名换姓成了陈如昔,娶她的那位公子是益州锦户,也算是一个富商。
听完这些消息,我将手里的工作交给了我夫君,然后亲自动身前往益州。
刚进入益州境内,就见到林朝颜正在为难一个老妪,你什么货色也敢碰本小姐的鞋,这鞋可是蜀锦做的,你赔得起吗你!
不过一双鞋罢了,怎么喊得惊天动地的,也不怕丢人现眼。
见到我出现,林朝颜眼神先有些闪烁,随后就昂首挺胸,你谁啊,打扰本小姐逛街的雅兴,信不信我让人将你赶出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