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墨香惊鸿录 > 第一章


第一章:寒砚初霜

大胤永徽三年冬,江南扬州城笼罩在薄雾之中。青石板路上结着薄霜,行人裹紧斗篷匆匆而过。城南墨香斋内,十七岁的苏砚正踮脚擦拭高处的字画。她身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襦裙,腰间系着褪色的靛蓝绸带,乌黑的长发随意挽成发髻,几缕碎发垂在冻得发红的脸颊旁。

砚儿,快把新到的徽墨摆出来。掌柜的声音从柜台传来。苏砚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从檀木匣中取出墨锭。这些墨条雕工精美,侧面刻着胡开文制的字样,在冬日的光线下泛着乌润的光泽。她忽然注意到墨锭底部隐约有个月牙形的暗纹,与父亲临终前交给她的半块墨印碎片极为相似。

苏砚的思绪瞬间回到三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浑身是血的父亲跌跌撞撞冲进家门,将半块刻着月牙纹的墨印塞进她手中:若有人持...持另一半墨印...说'墨染山河'...务必...话音未落,父亲便咽了气。此后,她被墨香斋收留,一边当学徒,一边暗中打听关于墨印的线索。

这位公子,您是要看字画还是笔墨苏砚被掌柜的问话声拉回现实。抬头望去,只见门口立着一位身着月白锦袍的年轻男子,腰间玉佩温润,手中折扇轻摇,气质卓尔不凡。他身后跟着两个佩剑的随从,眼神警惕地扫视店内。

听闻贵斋有前朝米芾的《蜀素帖》摹本男子开口,声音清朗如鸣玉。苏砚心头一动,那幅摹本藏在掌柜卧房的暗格里,极少示人。掌柜搓着手赔笑:公子好眼力,只是那幅摹本价值不菲...

价钱好说。男子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苏砚瞥见上面盖着内府鉴藏的朱印。她心中猛地一震——内府之物怎会流入民间正思索间,男子忽然转头看向她,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这位姑娘,可否劳烦带路

苏砚强压下心中慌乱,福了福身:公子请随我来。穿过曲折的回廊,她推开一间厢房的门。借着微弱的烛光,她取出墙上暗格中的画卷。展开的瞬间,男子突然出手扣住她的手腕,另一只手迅速撕开画卷边缘。苏砚惊呼出声,却见画卷夹层中露出半块刻着火焰纹的墨印。

果然在这。男子冷笑,姑娘可知,你父亲偷走的半块墨印,害多少人丢了性命苏砚浑身发冷,父亲临终前的话在耳边回响。就在这时,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声箭啸破空而来。男子脸色骤变,拉着苏砚翻身滚向一旁,羽箭擦着她耳畔钉入木柱。

保护世子!随从的呼喝声中,苏砚看见数十名黑衣蒙面人破窗而入。混乱间,她摸到地上的裁纸刀,朝着最近的黑衣人刺去。血腥味在狭小的房间里弥漫,打斗声惊动了整条街。待官兵赶到时,现场只剩满地狼藉,苏砚和那名神秘男子已不见踪影。

第二章:暗潮迷踪

不知过了多久,苏砚在颠簸中醒来。她发现自己被绑在马背上,身旁是那个自称沈清玄的男子。夜色深沉,马蹄声踏碎寒江的月影。

你究竟是谁苏砚挣扎着问道。沈清玄勒住缰绳,月光照亮他冷峻的面容:我是大理寺少卿,奉命追查'墨魂令'下落。三年前,你父亲作为御书房的制墨官,偷走了象征皇家机密的墨魂令。

苏砚瞳孔骤缩:不可能!父亲一生清廉...话音未落,沈清玄甩出一卷卷宗。火光映照下,苏砚看清上面的朱批:永徽元年冬,御书房失窃,墨魂令下落不明,制墨官苏文远畏罪潜逃。

墨魂令分阴阳两半,合二为一可调动暗卫营。沈清玄神色凝重,这些年,各方势力都在寻找。你父亲临死前没说什么苏砚咬着唇,将月牙墨印的事说了出来。沈清玄沉思片刻:如此看来,米芾摹本里的火焰纹墨印,应该是阴面。若能找到阳面...

话音未落,前方突然传来异响。沈清玄立刻将苏砚护在身后,长剑出鞘。黑暗中,数十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在空中拼成诡异的图腾。不好,是幽冥教的人。沈清玄低声道,他们为夺墨魂令,已杀了不少知情者。

孔明灯的光晕下,一群身着黑袍的人缓缓现身。为首的女子蒙着黑纱,手中银铃轻晃:沈少卿,交出墨印,饶你们不死。沈清玄握紧剑柄,突然将苏砚推向一旁:往东南方跑!

激烈的打斗声中,苏砚跌跌撞撞地奔逃。寒风吹得她睁不开眼,脚下一滑滚下山坡。等她爬起来时,四周一片寂静。她摸索着怀中的半块墨印,忽然摸到内侧刻着的小字:扬州城郊,枯井藏秘。

当她找到那口枯井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井壁上长满青苔,她顺着藤蔓往下爬,在井底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的瞬间,一道金光闪过——里面赫然是另一半刻着月牙纹的墨印,以及一封泛黄的书信。

砚儿亲启: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父亲已不在人世。墨魂令实为奸人陷害,真正的秘密,藏在...信未写完,末尾染着大片血迹。苏砚攥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突然听到头顶传来脚步声。她迅速藏好墨印,刚转身,便对上一双冰冷的眼睛。

找到你了。幽冥教的女子缓缓走近,银铃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乖乖交出墨印,或许能留个全尸。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利箭穿透女子肩头。沈清玄从暗处跃出,长剑直指幽冥教众人:朝廷钦犯,尔等竟敢阻拦

混乱中,苏砚趁机将墨印收入怀中。沈清玄一把拉住她的手腕:跟我走!两人策马狂奔,身后追兵紧追不舍。当晨光洒满扬州城时,他们终于摆脱了敌人。沈清玄望着苏砚疲惫的面容,难得露出一丝关切:先找个地方休息,接下来,我们得去一趟京城。

第三章:京华烟云

大胤都城临安,朱雀大街车水马龙。苏砚望着巍峨的宫墙,手心沁出冷汗。沈清玄带她住进了城郊的一座别院,这里原是大理寺的秘密据点。

明日,我带你入宫面圣。沈清玄递给她一套宫女服饰,陛下对墨魂令一事极为重视。不过在此之前,你最好先看看这个。他拿出一叠卷宗,上面记载着近年来与墨魂令相关的离奇命案:江南富商暴毙、边塞将领失踪、朝中官员坠马...每起案件现场,都留下了半块墨印的痕迹。

苏砚越看越心惊:这些人,难道都是因为墨魂令沈清玄点头:更蹊跷的是,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人——当今宰相周明远。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打斗声。沈清玄神色一凛,拉着苏砚躲进暗道。

透过墙缝,苏砚看见一群黑衣人正在院中搜索。为首的竟是沈清玄的随从!沈大人,得罪了。那随从冷笑道,周相爷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沈清玄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待黑衣人离开后,沈清玄面色凝重:没想到身边竟有内鬼。现在情况比我预想的更糟,周明远恐怕已经掌握了部分墨魂令的秘密。苏砚咬着唇:那我们怎么办

按原计划入宫。沈清玄沉思片刻,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先去一趟琉璃阁。那里是京城最大的情报贩子聚集地,或许能查到有用的线索。

琉璃阁内,烛火摇曳,茶香氤氲。老板娘云娘倚在屏风旁,眼神慵懒:沈少卿大驾光临,不知想要打听什么沈清玄掏出一锭金子:我要周明远最近三个月的行踪记录,尤其是与幽冥教的往来。

云娘轻笑一声,从檀木匣中取出一卷羊皮纸:巧了,前几日刚有人出双倍价钱,要苏姑娘的性命。苏砚心头一跳,只见纸上画着她的画像,旁边写着斩草除根四个血字。

沈清玄脸色骤变,正要开口,突然听见外面传来马蹄声。云娘神色微变:官兵包围了这里,你们从密道走!她推开暗门,催促道,记住,慈恩寺的晨钟里,藏着周明远的罪证。

两人刚从密道逃出,琉璃阁便燃起大火。火光中,苏砚看见云娘被官兵带走,嘴角挂着一抹诡异的笑。沈清玄握紧拳头:这个云娘,恐怕没那么简单。

次日清晨,沈清玄带着苏砚混进宫中。金銮殿上,皇帝看着苏砚手中的墨印,神色复杂:当年苏文远一案,朕一直心存疑虑。如今看来,是有人故意栽赃。他转向沈清玄,即刻彻查周明远,务必将墨魂令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一个噩耗传来——周明远以谋逆罪名被捕,却在狱中服毒自尽。现场只留下半块残缺的墨印,以及一封认罪书。沈清玄看着字迹,瞳孔骤缩:这不是周明远的笔迹!有人在杀人灭口!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四章:墨影惊澜

周明远死后,朝堂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沈清玄发现,宫中开始流传苏砚是妖女的谣言,说她手中的墨印是不祥之物。更诡异的是,那些曾参与审讯周明远的官员,陆续暴毙。

不能再等了。沈清玄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我们必须抢在对方之前找到墨魂令的秘密。苏姑娘,你父亲的信里提到的线索,还有没有其他暗示

苏砚仔细回忆,突然想起信纸上的血迹分布有些奇怪。她将信纸对着烛光,赫然发现血迹下隐约浮现出一幅地图。这是...城郊的废弃官窑!沈清玄盯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传说那里曾烧制过御用的墨匣,或许...

深夜,两人潜入官窑遗址。月光下,破败的窑炉如同巨兽的骸骨。苏砚拿着火把,在瓦砾中寻找线索。突然,她的脚踢到一个硬物。扒开尘土,露出一个青铜匣子,上面刻着精美的云纹。

匣子打开的瞬间,一道暗门缓缓升起。沈清玄警惕地抽出长剑,与苏砚顺着台阶往下走。地下密室中,摆满了陈旧的典籍。苏砚在角落发现一个檀木盒,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账本,记载着数十年来朝廷的隐秘开支,其中大部分都流向了一个神秘组织——玄音阁。

这账本足以证明,周明远不过是个替罪羊!沈清玄神色凝重,真正的幕后黑手,是玄音阁。话音未落,密室突然响起机关启动的声音,四面墙壁缓缓合拢。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破窗而入。来人蒙着面,身手矫健,几下便破解了机关。你们不该来这里。黑影声音低沉,玄音阁的势力远超想象,连陛下身边都有他们的人。

沈清玄正要追问,黑影已消失不见。苏砚注意到地上掉落的一枚玉佩,上面刻着云字。是云娘!她惊呼出声,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我们。

回到别院,沈清玄立刻着手调查玄音阁。然而,每当他们接近真相时,线索就会被斩断。更可怕的是,苏砚发现自己时常头痛欲裂,脑海中会闪过一些陌生的画面:金碧辉煌的宫殿、神秘的祭坛,还有一个戴着面具的人在念着古老的咒语。

苏姑娘,你怎么了沈清玄发现她脸色苍白。苏砚按住额头:我总觉得,墨魂令的秘密,似乎与我有关。父亲临终前的眼神,还有这些奇怪的记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乞丐闯了进来,递上一封信。沈清玄打开一看,脸色骤变:是幽冥教的战书。他们约我们三日后在城郊破庙决战,还说...要揭开苏姑娘身世的真相。

苏砚握紧拳头:去!无论如何,我都要知道,这一切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沈清玄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一动,缓缓点头:好,我陪你去。但记住,一切以保命为先。

三日后,破庙中弥漫着诡异的气息。幽冥教众人早已在此等候,为首的女子摘下面纱——竟然是云娘!苏砚,你终于来了。云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是时候,让你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第五章:真相昭雪

破庙中,云娘的话如惊雷般炸响。苏砚盯着她,声音发颤:你...究竟知道什么云娘缓步上前,手中银铃轻晃,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二十年前,先帝的宠妃诞下双生女。可当时宫中传言双生不祥,于是其中一个被送出宫,交给亲信抚养...

苏砚浑身发冷,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幅画面:襁褓中的自己被放入马车,母亲含泪的面容渐渐模糊。沈清玄神色凝重:你是说,苏姑娘是皇室血脉那与墨魂令又有何关联

云娘冷笑:墨魂令不仅是调兵凭证,更是开启皇家宝库的钥匙。宝库中藏着足以颠覆朝堂的秘密——当年先帝暴毙的真相。而这个秘密,只有苏家血脉才能解开。

话音未落,幽冥教众人突然发动攻击。沈清玄挥剑迎敌,苏砚则被云娘抓住手腕。跟我走,我带你去见真正的幕后黑手。云娘低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苏砚犹豫片刻,点头应允。

两人策马狂奔,来到一座隐秘的山谷。山谷深处,矗立着一座宏伟的祭坛。祭坛中央,一个戴着黄金面具的人缓缓转身。欢迎回家,我的女儿。面具人声音沙哑,当年你母亲为保护你,不惜牺牲自己。现在,是时候让你完成使命了。

苏砚看着面具人摘下黄金面具,瞳孔骤缩——那赫然是本该已死的周明远!不可能...你明明已经...周明远大笑:那不过是金蝉脱壳之计。这些年,我苦心经营玄音阁,就是为了这一刻。

沈清玄带着大理寺众人及时赶到。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祭坛展开。刀光剑影中,苏砚摸到怀中的墨魂令,突然想起父亲信中的话。她将两半墨印合二为一,祭坛中央的石碑轰然打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先帝的遗诏和一卷密档。遗诏显示,先帝并非病逝,而是被人下毒谋害,幕后黑手正是觊觎皇位的周明远!密档中详细记录了周明远勾结外敌、私吞军饷的罪行。

抓住他!沈清玄大喝。周明远见势不妙,企图抢夺密档。混乱中,云娘突然挡在苏砚身前,替她挨了致命一剑。快走...云娘嘴角溢出鲜血,我...我是你母亲当年的侍女...

苏砚抱着奄奄一息的云娘,泪水模糊了视线。周明远最终被绳之以法,玄音阁和幽冥教被彻底剿灭。皇帝下旨为苏文远平反,并认苏砚为义女,赐封号墨安郡主。

一切尘埃落定后,苏砚站在父亲的墓前,将墨魂令放入棺中。沈清玄站在她身后,轻声道:接下来有何打算苏砚望着远处的青山,微笑道:我想重开墨香斋,让墨香继续流传。

沈清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若需要帮手,我倒愿意当个账房先生。苏砚脸颊微红,低头不语。

第六章:墨韵新篇

永徽四年春,扬州城褪去冬寒,运河畔垂柳抽芽。曾经的墨香斋旧址上,一座崭新的楼阁拔地而起,朱漆门楣高悬墨安阁匾额,正是苏砚重开的书画坊。金粉书写的墨染山河,香传四海楹联在风中舒展,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苏砚身着月白色襦裙,腰间系着沈清玄所赠的墨玉坠子,正在指导伙计布置展柜。自获封郡主后,她婉拒了入宫的邀约,执意返回扬州重操旧业。郡主,这批徽墨要摆在何处伙计捧着雕花木匣问道。苏砚打开匣盖,轻嗅墨锭特有的松烟香气:放在临街橱窗,让往来行人都能瞧见。

开业当日,宾客盈门。临安城的文人墨客、江南富商纷纷携礼前来,连镇守扬州的节度使也派人送来贺匾。沈清玄身着便服,手持一卷《快雪时晴帖》摹本穿过人群:墨安,这是陛下听闻你开业,特意命人送来的赏赐。

苏砚接过画卷,指尖抚过绢面上的帝王钤印,思绪飘回数月前的宫廷。自周明远伏法后,朝堂进行了一场大清洗,许多被玄音阁打压的官员得以平反。皇帝感念她揭露真相之功,不仅恢复了苏家清白,还多次提出要为她择婿,皆被她以志在传承墨韵为由婉拒。

郡主!不好了!一名伙计气喘吁吁跑来,隔壁新开的‘文宝斋’,竟当众诋毁我们的墨锭掺假!苏砚神色一凛,与沈清玄快步赶到现场。只见文宝斋门前围满百姓,掌柜举着一块碎裂的墨锭高声叫嚷:大家看!墨安阁以次充好,用松灰掺泥土制墨,根本写不出好字!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苏砚走上前,拾起墨块碎屑仔细端详,冷笑道:这位掌柜怕是对制墨一窍不通。真正掺了泥土的墨锭,入水即化,而我阁中墨锭...她取来清水,将墨块投入碗中,片刻后捞起,墨色依旧沉稳,此乃用上等桐油烟、陈年松脂,经九蒸九炼而成,怎会轻易碎裂分明是有人蓄意破坏!

沈清玄适时亮出大理寺腰牌:有人恶意中伤朝廷亲封的墨安郡主,该当何罪围观百姓见状,纷纷指责文宝斋掌柜。那人脸色煞白,正要辩解,突然有黑衣人从屋顶跃下,甩出烟雾弹。混乱中,苏砚瞥见黑衣人腰间的火焰纹玉佩——与幽冥教余孽的标志如出一辙!

待烟雾散尽,文宝斋掌柜已不见踪影。沈清玄握紧拳头:看来幽冥教虽遭重创,仍有残余势力在暗中作祟。苏砚望着满地狼藉,眼神坚定:越是如此,我越要将墨安阁办好。明日起,我要在阁中开设制墨工坊,让百姓亲眼见证好墨的诞生。

当晚,苏砚在书房查阅古籍,试图寻找对抗幽冥教的线索。烛火摇曳间,她忽然发现一本《墨经》的扉页夹层里,藏着半幅残缺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终南山的字样,旁边用朱砂写着:玄音阁秘窟,藏有惊天之物。

第七章:终南探秘

永徽四年夏,终南山笼罩在氤氲雾气中。苏砚与沈清玄带领一队大理寺精锐,循着地图线索,在密林中穿行。据云娘生前所说,玄音阁在各地设有多处据点。沈清玄拨开藤蔓,终南山这处,极有可能藏着他们未及转移的机密。

行至山腰,一座荒废的道观出现在眼前。无量观匾额上布满青苔,殿内蛛网密布。苏砚在供桌下发现暗格,取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卷。展开后,竟是一份西域诸国与玄音阁的密约,内容显示他们企图通过走私兵器,扰乱边境安宁。

原来周明远不仅妄图篡位,还勾结外敌!沈清玄神色凝重,这些密约若能呈给陛下,定能让朝廷提前防范。话音未落,道观外传来箭矢破空声。数十名蒙面人将道观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曾在扬州出现的火焰纹玉佩黑衣人。

交出密约,饶你们不死!黑衣人抽出弯刀。沈清玄挥剑迎敌,大理寺众人也与蒙面人激战在一起。苏砚躲在石柱后,忽见道观壁画上的云纹与墨魂令暗纹相似。她将墨魂令按在壁画某处,地面轰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走!沈清玄击退黑衣人,拉着苏砚跳入地道。地道内机关重重,二人小心翼翼破解铜人弩、流沙陷阱。行至深处,一座密室中摆满了檀木柜。苏砚打开其中一个,里面竟是成箱的西域奇珍,还有一本记载着玄音阁历代掌门的名录。

名录最后一页,赫然写着现任阁主:云隐。苏砚想起云娘临终前的模样,心中一颤。沈清玄则在角落发现一封未寄出的信,字迹与云娘极为相似:吾儿砚儿亲启,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母亲或许已不在人世。玄音阁创立之初本为守护皇家秘宝,却被周明远篡夺...

密室外传来脚步声,黑衣人追了进来。千钧一发之际,沈清玄找到密室另一出口。逃出终南山后,二人带着密约和信件快马加鞭赶回临安。皇帝看过密约,震怒不已,当即下令加强边境守备,并命沈清玄彻查玄音阁残余势力。

苏砚则陷入了沉思。云娘既是母亲的侍女,又为何成为玄音阁之人她决定重返扬州,从墨香斋的旧物中寻找线索。在父亲留下的制墨工具箱底部,她发现了母亲的梳妆盒,里面除了一支玉簪,还有半块刻着云字的木牌。

第八章:身世之谜

永徽四年秋,扬州墨安阁内,苏砚对着月光端详木牌。木牌背面刻着细小的字:玄音阁初代阁主云裳之令。原来,母亲曾是玄音阁的人!她又想起终南山密室中的名录,云隐与云裳,莫非...

正当苏砚思索时,沈清玄匆匆赶来:墨安,朝廷收到急报,西北边境出现玄音阁的人,他们携带的兵器上,刻着与你木牌相同的云纹!苏砚握紧木牌:我要去西北。或许在那里,能找到关于母亲和玄音阁的真相。

西北凉州城,风沙漫天。苏砚与沈清玄扮作商人,在城中打探消息。一日,他们在酒肆听闻,城郊山谷中有座神秘的云影寨,寨主从不露面,却掌控着方圆百里的商道。

深夜,二人潜入云影寨。寨中守卫森严,暗哨如蛛网密布。苏砚凭借木牌上的云纹,巧妙避开机关。在寨中主厅,他们终于见到了云影寨寨主——一位蒙着面纱的中年女子。

你来了。女子声音颤抖,缓缓摘下面纱。苏砚惊呼出声,眼前人竟与记忆中母亲的画像有七分相似!我是你姨母,云裳的妹妹云霓。女子泪流满面,当年你母亲为保护你,将你送出宫,自己则以死迷惑敌人。玄音阁被周明远篡夺后,我带着忠心的部下逃到此处,一直在等你。

云霓拿出一本日记,记载着玄音阁的真正使命:守护皇家秘宝天工匣。传说匣中藏着能改变天下格局的机关术图纸,以及历代先帝的治国方略。周明远妄图得到天工匣,才不择手段掌控玄音阁。

天工匣就在西北某处,唯有苏家血脉与墨魂令才能开启。云霓握紧苏砚的手,周明远虽死,但他的党羽仍在寻找天工匣。你必须赶在他们之前...

话音未落,寨外突然响起喊杀声。大批黑衣人包围了云影寨,为首的正是幽冥教新任教主。此人面具上刻着诡异的符文,手中长剑泛着幽蓝的光。交出天工匣线索,饶你们不死!黑衣人叫嚣着。

沈清玄挥剑迎敌,苏砚则与云霓退守密室。密室内,云霓将一枚刻着云纹的钥匙交给苏砚:这是打开天工匣的关键。记住,真正的力量,不在匣中,而在人心。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黎明。沈清玄身受重伤,却死死护住苏砚。千钧一发之际,朝廷援军赶到,击溃了黑衣人。幽冥教教主见势不妙,化作一阵黑烟消失。

苏砚抱着重伤的沈清玄,泪水滴落在他染血的衣襟上:你答应过我,要陪我看遍天下墨宝...沈清玄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放心...我还没当够你的账房先生...

第九章:天工现世

永徽五年春,在云霓的指引下,苏砚与沈清玄来到天山脚下的一处秘境。山谷中遍布奇形怪状的巨石,在月光下组成神秘的星图。苏砚将墨魂令与云纹钥匙嵌入石阵中央,地面缓缓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阶梯尽头,一座巨大的青铜门挡住去路。门上刻满复杂的机关纹路,苏砚按照云霓传授的方法,以苏家特有的制墨手势触碰纹路。青铜门发出轰鸣,缓缓开启。

门内,一座水晶棺椁悬浮在空中,棺中躺着的女子容颜绝美,竟与苏砚宛如孪生——正是她的母亲云裳。棺椁旁,放置着传说中的天工匣。苏砚颤抖着打开匣子,里面除了机关术图纸,还有一封母亲的遗书。

砚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母亲已完成使命。玄音阁创立之初,本是为守护皇家与天下太平。但权力易使人迷失,周明远之流妄图用天工匣谋私,终将自食恶果。记住,真正的宝物,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智慧...

苏砚含泪读完遗书,将天工匣呈给皇帝。皇帝看过匣中内容,感慨万千,下旨重建玄音阁,命苏砚担任阁主,负责守护天工匣与皇家机密。沈清玄伤愈后,辞去大理寺职务,成为墨安阁与玄音阁的首席账房。

扬州墨安阁内,苏砚开设了制墨学堂,免费教授寒门子弟制墨技艺。她将母亲留下的制墨心得整理成书,名为《墨韵传心》。书中不仅记载着制墨技法,更蕴含着墨如人品,贵在至纯的道理。

一日,苏砚正在指导学生制墨,沈清玄捧着一束红梅走进来:墨安,今日是你生辰,可有心愿苏砚望着窗外的扬州城,微笑道:愿墨香常伴,天下太平。

沈清玄将红梅插入瓶中,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是一枚刻着并蒂莲的玉镯:那便让我陪你,看尽这墨香飘溢的人间。苏砚脸颊绯红,轻轻点头。窗外,春风拂过运河,送来阵阵墨香,与红梅的芬芳交织在一起,飘散在扬州城的大街小巷。

而关于墨魂令、天工匣的故事,也在说书人的讲述中,成为大胤百姓茶余饭后的传奇。人们都说,在那墨香萦绕的楼阁中,住着一位心怀天下的奇女子,用她的智慧与勇气,守护着世间的正义与安宁。

第十章:墨香永续

永徽十年,大胤国泰民安,丝绸之路贸易繁荣。扬州墨安阁已成为天下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每年春末举办的墨韵大会,吸引着各地制墨名家、书画大家齐聚一堂。

这一年的墨韵大会格外热闹,西域诸国使者也慕名而来。苏砚身着锦绣华服,站在阁楼之上,俯瞰着院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沈清玄站在她身旁,手中握着一卷新得的王羲之真迹:墨安,吐蕃使者说,他们愿用雪域奇珍,换你亲手制的十锭御墨。

苏砚轻笑:告诉使者,墨锭可以相赠,但需答应我一个条件——在吐蕃开设学堂,传授汉字书写与制墨之法。沈清玄一愣,随即了然:好个以墨传情,你这是要让墨香飘得更远。

此时,学堂中传来朗朗读书声。苏砚培养的第一批弟子,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其中最出色的弟子明砚,正在向众人展示新制的夜光墨。这种墨锭在暗处能发出柔和的光芒,尤其适合夜间书写。师父曾说,制墨之道,在于创新。明砚说着,在宣纸上写下墨香万里四字,字迹在夜光中流转,宛如星河倾泻。

正当众人赞叹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在沈清玄耳边低语几句。沈清玄神色微变,看向苏砚:西北急报,有一伙神秘人在敦煌附近活动,疑似寻找天工匣的残片。

苏砚眼神一凛。当年天工匣现世后,为防止其力量被滥用,皇帝下令将匣中部分图纸分散保管。但仍有传言称,天工匣还有未被发现的残片,蕴含着足以颠覆天下的力量。

走,去西北。苏砚当机立断。她换上劲装,将墨魂令贴身藏好。临行前,她将墨安阁事务托付给明砚:记住,墨香所至,亦是正道所达。

敦煌沙漠,烈日炙烤着黄沙。苏砚与沈清玄带领玄音阁精锐,循着线索追踪。在一处古老的佛窟中,他们发现了神秘人的踪迹。佛窟壁画上,描绘着上古时期工匠用天工匣建造通天塔的传说。而在壁画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天工之秘,存于人心;墨韵流转,生生不息。

突然,佛窟顶部传来异响。数十名蒙面人从天而降,他们身着黑袍,袖口绣着陌生的图腾。为首的人摘下面罩——竟是消失已久的幽冥教教主!此人面容扭曲,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苏砚,交出天工匣残片!有了它,我就能掌控天下!

沈清玄挥剑挡在苏砚身前:妄想!天工匣的力量若被你这种人掌握,才是天下苍生的灾难!激烈的战斗在佛窟中展开,苏砚则在混乱中寻找天工匣残片的线索。她发现壁画上的云纹与墨魂令产生共鸣,按动机关后,一个暗格缓缓打开。

暗格中,并非天工匣残片,而是一卷竹简,上面写着:所谓天工,并非器物之利,而是为民之心。若心怀苍生,一砚一墨亦可定乾坤。苏砚看着竹简,心中豁然开朗。她高举墨魂令,大声道:你错了!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天工匣里!

幽冥教教主恼羞成怒,全力攻来。千钧一发之际,玄音阁援军赶到。混战中,幽冥教教主不慎触发佛窟中的古老机关,整座佛窟开始崩塌。苏砚与沈清玄在众人掩护下撤离,看着佛窟在风沙中渐渐隐去。

回到扬州后,苏砚将竹简上的话刻在墨安阁的匾额背面。每当有人问起天工匣的秘密,她便会指着匾额:天工之秘,皆在这‘墨香惊鸿’四字中。

多年后,苏砚与沈清玄的故事仍在坊间流传。人们说,在某个月夜,还能看到墨安阁中透出柔和的墨光,伴随着悠扬的墨香,飘向远方。而那股墨香里,承载着的不仅是制墨的技艺,更是一份守护天下、传承正道的信念,生生不息,永续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