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这一局,能打到哪一步,谁都说不准!
魏无忌乃是天下知名的俊杰之士。这时,杨宁说话了,他的书《问道》臣看过,他崇尚道家,但其实臣在他的书里却看到了法家的影子。
这个世界,曾经也诞生过百家争鸣的轴心时代。
人们也推崇着先哲们留下来的经典。
这些经典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与李彦的那个世界有冲突,但整体的思想其实很像。
魏无忌一边认为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一边又推行严密的法度,将百姓锁在固定的位置,不准随意流动。并且,他对商人是没有好感的,魏国的商人收到了很多限制,几乎全部依附于魏国官府。
杨宁这样说着。
相反,我朝对商人就宽容得多,就连吴国时期,官吏腐败,官员经常从商人身上榨取钱财,但也知道不去干涉商人做事。
李彦问道:魏国的后勤是何处处理的
这个问题,赵禹知道,他不是回来了么杨宁道。
说到赵禹,他已经到了殿外,李彦立刻传召他进来。
陛下,臣回来迟了,不敢欺瞒陛下,晋国的朋友盛情难却,臣又需要他们日后去帮我们推动一些事,所以停留了一些时日。
朕知道,朕理解,朕不会因为这种事责怪你,晋国调兵了吗
姬清颜先到太行山去巡视,她已经安排好了太行山的防御,她担心一旦两国结盟抗魏,魏国以此为借口进攻晋国太行山关塞。所以要亲自去巡视一遍。等巡视完,就南下秦州!
这个女人做事倒是缜密。李彦感慨道,晋国有她这样的人,是晋主的福报。对了,我们的货你在秦州看到了吗
臣都看到了,是没有问题的,晋人肯定接受,陛下放心,这一次的联盟不会有问题。晋国内部的问题,三公主自己会摆平!
李彦心中更加感慨:哎呀呀,这么好的女人,前身居然没要
魏国后勤是如何解决的
魏国吗这臣倒是听说一二,魏国有一种官职叫转运使,与州刺史一个级别,专门负责地方税务和军粮的调度。
原来是转运使制度,如此说来,魏军的后勤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
对了,公孙赞。
臣在!
禁卫军新的甲胄,军器监作的如何了
已经动员了京畿所有的工匠,两个月新造了一万副,但这件事却影响到了京畿铁的价格,民间不少铁器涨价了。
铁器涨价是小事,粮食是否有涨
也涨了,大量粮食运输到前线,粮食明显减少,而且很多人不愿意卖了,因为大家都担心打仗,要留着粮食自己吃。
曹谦德立刻说道:陛下,如果这样拖下去,魏军尚未打过来,可能京畿自己先乱了。
李彦又问公孙赞:苏州和常州还能调集粮食吗
能,但非常贵,现在粮商都将粮食运到前线,其他的粮商收不到太多粮食,百姓在囤粮!
京畿的粮食能支持几个月
无法确定。
要想办法再支撑半年,哪怕是贵,也要从其他地方调度粮食过来平稳粮价!否则必生事端!朕现在就给韩世忠发信,西线必须速战速决!要抓紧每一天,给魏军施压!
我们现在在用空间换时间,这一仗拖不得!
否则大夏内部会被拖垮掉!
只要魏军主力被调移到西线,战局就会稳定,东线压力解除,两国就可能进入综合性的持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