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诡案
今天是药神谷金童大典举办的日子。
杨千手一早就安排下人和徒弟提前将祭祀台搭建好,每到这一天。
杨家所有人都要全部出席,一起祭拜。
温笙因为是唯一一位外来客,所以也应邀参加大典。
杨千手居住的主屋后院有一条隐蔽的小径直直通往山上。
温笙原以为他们住的地方已经是整个谷内的至高点,没想到还有向上的道路。
她才来了一天,所以对谷内的地形环境,甚至是人员都不清楚,目前唯一见过的就只有杨千手和杨三儿。
温姑娘,今天我就没法陪你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师父吩咐我有其他事要处理。杨三儿一大早过来跟她打了声招呼。
又给她拿来一套新的换洗衣服,叮嘱她务必换上。
时间还没到,杨千手居住的主院内就已经站满了人,温笙是最后一位到的,但也不算迟到。
她环视一圈,发现来者除了自己以外都身穿白色素衣。
之前她跟杨三儿了解过此次参加大典活动的情况,杨三儿告诉她参加祭拜的全部都是杨千手的直系亲属。
有两男三女,其中一个男人年龄较小,看着也就刚过弱冠之年,还有一位年龄稍长,但却坐着轮椅,应该是身患沉疾。
剩下两个女人分别各自站在两名男人身旁,看样应该是恋人或者夫妻。
第三位女子年龄看着也不大,表露出一副拘谨的神色,小心翼翼地站在外围。
没有人搭理他,显得有些可怜无助。
温笙安静的站在他们身后,并没有打招呼,她特意观察了下。
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金童大典正式开始,父亲特意命我主持这次大典,所有人跟在我后面上台!说话的正是那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想必他就是杨家二公子杨数。
那另一个男人应该就是大公子杨凌。
杨数缓慢上山,一步一个脚印踩的十分稳
剩下的人分为几排分别上山祭拜。
第一排是除了杨数外的杨家人。
第二排是杨家几人的贴身侍鬟。
第三排才是她这类外来客人。
等她最后祭拜完下来后,一个人影挡在了温笙面前。
请留步,想必你就是父亲说的外来客人吧,幸会幸会,我叫杨数,你可以叫我二公子。少年长得玉树临风,一脸春光和煦的看着她。
二公子好,请问有什么事吗温笙客气的回复他。
就在两人闲聊期间,一声尖叫从另一个方向传来。
是大哥住的方向!杨数一脸震惊转头看去。
温笙心生不妙,这种感觉……就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两人赶到后,果然如她猜想一样。
几人将屋子围的水泄不通,大公子跪在地上痛哭着,他的怀里抱着一名女子,女人倒在血泊中。
而地上另一边也躺着一位少女。
这两人就是今早一起随他们上山祭拜的杨家女眷。
杨数显然才发现另一边地上的少女,直接冲了过去,面目狰狞,吼道:谁!谁干的!
他冲着人群喊了一圈,左边是杨凌在哭,这边是杨数在哭,怀中全部抱着一名女子。
这场景,十分诡异。
温笙不禁皱眉,就在众人乱哄哄的大嚷大叫时,杨三儿快步走了过来,他边走边喊:让让!让让!师父回来了!
众人一听纷纷散开,留出一条通道。
杨千手紧跟在杨三儿后面跑了过来。
这还是温笙第一次在杨千手脸上看到平静之外的神色。
可以看出,他在极力忍受着痛苦。
温笙退到一边,将这件事在大脑中仔仔细细的梳理了一遍,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
现在的她,遇到凶杀案第一反应就是条件反射的带入自己的角色。
真是职业病。
杨千手上前摸了摸两名死者的气息,摇了摇头,温笙刚才也看了一眼,根据经验判断基本是现场直接断气。
只是杨凌怀中的女人和杨数怀中的女人看上去有些不一样,她觉得这两人并不是同一时间死亡。
杨千手命人尸体带了下去,并吩咐暂时不要入葬,放入谷内冷室中存放。
当晚,他便将温笙叫到屋内。
温大人,今天的事你怎么看杨千手端着茶,一脸神态自若,要不是今天亲眼所见,谁能看出这是自己家里死了两人的表情。
温笙不喜欢卖关子,她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两名死者虽然同处一室,但是未必同一时间死亡,尸癍有细微的变化。
另外,事发太过突然,第一发现者并没有听到异常的声音,这件事确实诡异。
杨千手点点头,不错,至少和我发现的一样,看来你的身份不假。
温笙心里冷哼,原来是在试探她。
杨千手放下茶杯,缓缓道:药神谷的事我不想让那帮官府的人插手,更不想传的满江湖都是,我需要你的协助。
他盯着温笙,眼神闪烁,语气软了几分,似有哀求的说着。
看来眼前这个男人也不是这么无情嘛。
作为条件,三日内你要是能破出此案,我可以为你破例出山一回,亲自救治祁云照。
温笙心头一震,这个条件确实让她无法拒绝。
但是三天……她陷入沉思。
我会让杨三儿全权配合你调查,谷内所有地方你都可以调查,我只要时间。
杨千手有自己考虑的地方,冷室的温度最多保存尸体三天不腐。
如果三天内查不到真相,他就要上禀官府报备,这是规矩。
两尸两命,可不是儿戏。
行,我答应。温笙思索片刻后答应道,她抬起头对上杨千手沧桑的面容,心里叹了口气。
这个案子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这一路走来,她和祁云照联手破案,几次她陷入危险都是祁云照出手相救。
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救回他!
温笙回到屋子,拿出纸笔,好好梳理了下。
她发现这个案子诡异之处就在于案发时间和作案条件的不具备。
首先,早上他们一起祭拜金童,这是众人都看到的,所有人都在现场,说明那个时候两人都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