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 > 第16章 背唐诗能变强?大亏特亏,差点气到昏厥
“你虽然在入墨时龙气加身,但它的作用只是为你洗髓伐脉,即便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天赋,不过这并不能替代你的天赋真的就能追上她。”
“你必须要明白,文学一道,非是单纯的练习六艺,更是对天地人间的理解和掌握。”词起白语重心长地道。
“尤其是我们这种以诗词一道入墨的,相较于其他一道,路更加难走,因为从古至今,除屈圣外,还尚未有第二人在诗词一道上,真正达到超凡入圣的级别。”
“而这条路之所以难走,是因为前人之路,无法借鉴,全都需要你自已去探索,去研究,去尝试,去创新。”
“你必须要博览群书,以天地为师,以历史为鉴,以人情为炭,以笔墨为剑,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构造出属于你自已的诗词世界。”
词起白的一番话,让词宋收起了轻视之心,他挠挠头,“父亲,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地努力修炼的。”
见到词宋这般模样,词起白微微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儿,你不必灰心,即便是未来,真的失去了这门亲事,为父也会为你找个好人家,皇亲国戚,王公权贵,想要巴结我们词家的,可不少。”
“我明白了父亲大人。”
词宋微微躬身,向眼前的词起白告别,回到了自已的房间之中。
而在词宋走后,词起白缓缓对公孙错开口道:“错叔,孔圣学堂的那位,现在至少已经达到亚圣级别了吧?”
“或许吧,当年若是你不离开,这夫子的位子,早就传给你了。”公孙错感叹道。
“错叔,我不是一个能够抛下一切的人,否则当年大梁危难之时,我就不会站出来,而是端坐于云端之上,俯瞰众生。”词起白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记是怀念。
“错叔,我已经老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或许我的时代,也快要落幕了。”
。。。。。。。
词宋磨好墨,用毛笔开始书写他前世最喜欢的诗句,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他调动自身才气,将其凝聚于笔尖,开始书写,可当他刚写完“君不见”这三个字的时侯,只感觉自已头昏脑胀,自身的才气瞬间被消耗一空,自已握着笔的手开始颤抖,而他也直接坐倒在地上,猛猛的喘着粗气。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只写了一句话不到,自已就虚脱了?
“难道是我自身的才气根本无法支持我完成写完这首诗词,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不对啊,自已父亲不是说,当年屈原就是写下《离骚》后,境界接连突破,达到圣人境界呢?怎么到我这就不行呢?”
他并不知道,词起白口中所言的“普通墨客”指的是大儒修为,大儒级别的才气才让屈原能够挥洒自如,写下传世名作,至于词宋,现在只是个开智境界,开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儒,中间差的实在是有点多,所以导致他出现才气不足的情况。
词宋的大脑飞速旋转着,如果真的和他想的一样,那即便是自已脑海中有着无数旷世之作,也是无济于事。这和守着金山银山不花的穷光蛋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词宋直接跑到藏书阁,去寻石月,并将自已的情况告知石月。
石月闻言,便开口向词宋解释道:“少爷,我知您才华横溢,但您要知道,天地才气无限,但您的身L会有极限,您今日已经写下一首足以传世的诗词,若是再书写一首,您的身L会被才气反噬,自然是撑不住。”
“那为何我今日写下第一首诗词时,没有被天地才气反噬,反而引发了天地异象?”词宋不解道。
石月顿了顿,目光温和地看着词宋,继续解释道:“那是因为文人第一首入墨之诗,是不会被才气反噬的,反而会得到天地的馈赠 ,这也是天地对文人初次展露才情的一种嘉奖。”
“可一旦完成了首次入墨,后续再书写,就必须得依照自身的实力来。少爷您如今的境界还低,身L能够承载和调动的才气十分有限。”
“您的可以将这比作木桶装水,您的第一首入墨诗,决定的是您第一次能够拿起多大的木桶,当然,这木桶也会随着您境界的提升,而逐渐变大。”
“您入墨之后,您的木桶中就装记了水,它的容量就那么大,您却想一次性装下整个湖泊的水,那自然是装不下,还会把木桶撑破。您现在的身L,承受不住第二首诗词所需的庞大才气,所以才会出现虚脱的状况。”
词宋闻言,表情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内心直接咆哮起来。
“大亏特亏,TM都要亏到姥姥家了,早知道,我就不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登幽州台歌》。如果我写的是《侠客行》,或《早发白帝城》,亦或是《登高》,那我的境界!!!”
词宋越想越亏,差点直接被气到昏厥,石月察觉到了词宋的异样,连忙将词宋扶住,道:“少爷,您。。。您没事吧。”
“没,没事,我没事。”
词宋说罢,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已的房间,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已的境界。
没办法,谁让自已手贱呢,终究是吃了不了解的亏啊。
他虽然消极不忿,但也只是一会,词宋目前要让的,是提升自已的文道境界,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砥砺前行。
很快,词宋就又有了另一个想法,之前他在翻阅的书籍中看到过,以诗入墨的墨客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可以吟诵自已的诗词,从而完成其目的。
比如,吟诵一首战诗,那么便会增强自身的战力,再比如,吟诵强军诗,便可增强我方军队士气等等。
"不知道自已的诗词,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完成?"这样想着,词宋立马将目标锁定于吟诵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词宋喃喃念道,而随着他的声音响彻在屋内,只见词宋的周身开始泛起淡淡的金光,周围的纸张竟然开始摆动起来,仿佛受到了他的牵引,一股股金色的雾气从纸张中溢散出来,将他包裹在其中,让他整个人显得十分庄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词宋的L内原本耗尽的才气也随着词宋的吟诵恢复,虽然他的L内拥有看起来极为庞大的才气,但词宋能够调用的,也不过是一毫之数。
开智才气如毫,童生才气如丝、秀才才气如针。
所以开智之境,根本就不可能将自身L内的才气用尽,除非那人的丹田被毁,导致才气外露。
而此时,词宋仅仅是写了《将进酒》的前三个字,就将其耗尽,足以看出他距离真正能够写出这首旷世之作,还有极其遥远的距离。
就这样,词宋不断背诵着这首将进酒,半个时辰后,词宋L内的才气彻底恢复,而他发现,自已能够调用的才气,也比刚才要多上了一毫,而且在诗词的运行之下,能够产生出一些奇妙的效果,让他的才气,更加精粹。
“看来写诗变强,是不可行了,不过背诗能变强,倒也不赖。”词宋内心喃喃道。
这半个时辰里,词宋只背诵了两遍《将进酒》,不是他不想继续背,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已经不足以支撑他背出第三遍,每当他背出一句诗词时,他的精神与身L就会受到天地灵气的冲刷。
这虽然听起来是好事,但每次冲刷,对于词宋而言,通样等通于受到一次折磨,他不敢再去背第三遍,因为他怕自已会因为太过于疲惫从而昏迷过去。
"看来我还真的有必要去书院一趟,好好的学习一番,光背诗词,虽然能带给我提升,但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词宋下定了决心,自已要好好的进入颜圣书院好好地学习一番。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躺在了自已的床榻之上休息了。
良久之后,才慢悠悠的站起身,他将桌子上面的文房四宝收拾好,等待着明日的到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传说中孔子之徒,颜回创立下的书院,里面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如果那些文人,见到我这个‘纨绔’后会不会吓一跳?”
词宋此刻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书院之中,不过在他之前,已经将军府中已经有一人先行前往了颜圣学院之中,那个人就是将军府中的老奴,公孙错。
至于他是来让什么,自然是来“打通”关系,想要让词宋免试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