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半提案争锋
凌晨三点十七分,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感觉眼球干涩得像是被砂纸摩擦过。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连保洁阿姨都早已下班。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明亮,但已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只剩下偶尔驶过的出租车划破寂静。
再改最后一版。我对自己说,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打着。明天——不,今天上午十点就是向维纳斯珠宝提案的最后期限,作为创意总监,我不能允许自己交出一份不够完美的方案。
手机震动起来,是陈总监的消息:林晚,方案怎么样了维纳斯那边很看重这次合作,听说他们同时找了星辉比稿。
我深吸一口气,快速回复:马上完成,绝对比星辉的强。发完消息,我揉了揉太阳穴,咖啡因的效力早已消退,只剩下头痛如影随形。
保存文件,发送邮件,关机。一系列动作我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熟练得不需要思考。当我终于站起身时,一阵眩晕袭来,我不得不扶住办公桌才没有跌倒。
电梯下行的过程中,我在反光的金属门上看到自己的倒影——苍白的脸色,凌乱的马尾,西装外套皱巴巴的。三十二岁的林晚,广告圈小有名气的创意总监,此刻看起来像个逃难的。
走出写字楼,初秋的夜风带着几分凉意。我裹紧了外套,犹豫着是叫车还是走回家。公寓离公司只有二十分钟步行距离,这个点打车反而要等很久。
林总监,又加班啊保安老张从值班室探出头。
是啊,张叔。我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明天有大提案。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太拼了。老张摇摇头,我女儿也这样,上周直接晕倒在公司,吓得我...
我点点头应付着,心思却已经飘到了明天的会议上。星辉是我们的老对手,他们新挖来的创意总监才二十八岁,据说很有想法。年龄这个数字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三十二岁,在这个行业已经不算年轻了。
转过公司大楼,我决定走回家。深夜的街道安静得出奇,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格外清晰。路过一家24小时便利店时,我的胃提醒我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正经吃东西了。
推门进去,熟悉的电子音欢迎光临响起。我径直走向冷藏柜,拿出一瓶矿泉水和一个三明治。结账时,收银员小哥睡眼惺忪,扫码的动作慢得让我想自己动手。
一共二十七元。
我掏出手机付款,突然注意到旁边站着一个人。黑色风衣,修长的手指正在整理购物篮里的东西——泡面、鸡蛋、火腿肠,典型的单身男人深夜食谱。
林晚
听到自己的名字,我转过头,对上一双带着惊讶的眼睛。那是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轮廓分明,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但眼神依然清亮。
程远我迟疑地叫出这个名字。
大学毕业后八年,我没想到会在凌晨三点的便利店遇到他。程远,我们系的学霸,曾经帮我补过高数,后来去了美国读研。记忆中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毕业典礼上,他穿着学士服,笑得腼腆。
真的是你。他笑了,眼角的纹路更深了些,我差点没敢认。
我变化很大吗我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突然意识到没化妆的自己可能确实与记忆中相去甚远。
不,只是...他斟酌着用词,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收银员不耐烦地咳嗽了一声,我连忙付完钱退到一旁等程远。他很快结完账,提着塑料袋走到我身边。
你也住这附近我问。
嗯,上个月刚回国,在科技园那边工作。他看了看我手中的三明治,你就吃这个
加班到现在,随便对付一口。我耸耸肩,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程远皱起眉头:这都几点了,你一个人回家安全吗
习惯了。我笑了笑,就住在前面那个小区。
我送你吧,正好顺路。
2
老友重逢秘语
我想拒绝,但疲惫让我的社交防御机制失灵了。走出便利店,夜风更凉了。程远很自然地走在了靠近马路的一侧,这个细微的举动让我想起大学时他总是不动声色地照顾别人。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他问。
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我说,你呢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刚回国加入一家初创公司。
听起来很厉害。我由衷地说。大学时程远就是那种天赋异禀却从不炫耀的人,如今看来依然如此。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走过两个路口后,程远突然说:要不要去我家吃个面我煮面还挺拿手的。
我愣住了,这个邀请在凌晨三点半显得格外突兀。但程远的表情很坦然:你看起来饿坏了,那个三明治不够吧
确实,我的胃正在无声抗议。而且,不知为何,我并不想这么快结束这场偶遇。八年没见,我们之间有种奇怪的熟悉感,仿佛时间从未流逝。
好啊。我听见自己说。
程远的公寓比我的稍大,装修简单但整洁。他让我坐在沙发上休息,自己进了厨房。我听着水烧开的声音,刀切葱花的声音,闻着渐渐弥漫的香气,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多久没有人给我做过饭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我回忆着,却找不到答案。这些年,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吃饭只是为了生存,常常是一边看电脑一边随便塞几口外卖。
好了。程远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走出来,上面卧着一个完美的荷包蛋,撒着翠绿的葱花。
我接过筷子,第一口下去,眼泪差点掉下来。简单的阳春面,却好吃得不可思议。
怎么样他期待地问。
太好吃了。我由衷地说,突然意识到这是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程远坐在对面,也给自己盛了一碗。我们就这样安静地吃着,偶尔交谈几句。他告诉我他在美国的工作,回国的原因;我吐槽着广告圈的奇葩客户和无休止的加班。
你一直这么拼吗他问。
我放下筷子,思考这个问题:习惯了。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稍微松懈就会被淘汰。
但你也需要休息。他的目光落在我脸上,你看起来很累。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锁了很久的某扇门。我低下头,盯着碗里剩下的面汤,不知该如何回应。
林晚,程远的声音很轻,你还记得大学时你说过的话吗
我抬起头:什么
你说你想开一家小书店,每天看书、喝咖啡,和有趣的人聊天。他笑了笑,现在还想吗
我怔住了。那个梦想早已被我埋在记忆深处,甚至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愿望。现在的我,满脑子只有KPI、提案和竞标。
那都是小孩子的不切实际...我轻声说。
不一定。程远摇头,有时候我们走得太远,反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窗外,天色已经开始微微发亮。我看了看手表,已经五点了。
我该回去了,还得准备今天的提案。我站起身。
程远没有挽留,只是点点头:我送你。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说:留个联系方式吧,老同学。
我们交换了微信,他的头像是一张星空照片,朋友圈几乎空白。相比之下,我的朋友圈全是工作相关的内容,最近一条是上周熬夜后发的又一个不眠夜配图咖啡杯。
回公寓的路上,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我机械地洗澡、换衣服、化妆,试图用遮瑕膏盖住黑眼圈。镜子里,那个光鲜亮丽的林晚又回来了,只有我自己知道面具下的疲惫。
手机响起,是陈总监:方案我看了,不错。但维纳斯CEO喜欢大胆的创意,你确定不试试那个'爱情密码'的概念
我盯着屏幕,突然想起程远的话。那个被我否决的爱情密码概念,其实是我最初的真实想法,但考虑到执行难度和客户偏好,我选择了更稳妥的方案。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几秒,我回复:我再调整一版,十点前给您。
坐在电脑前,我删掉了之前的所有内容,重新开始。这一次,我写下了最初打动我的那个创意——用珠宝作为爱情密码,每件作品都隐藏着一个只有爱人才能解读的秘密。
发送邮件后,我看了看时间,还有两小时可以小睡一会儿。躺在床上,我却睡不着,脑海中全是程远煮的那碗面和他说的话。
手机震动,是一条微信。程远发来一张照片,是晨曦中的城市天际线,配文:新的一天,祝提案顺利。
我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突然意识到,这是我很久以来收到的第一条与工作无关的问候。
3
职场暗流涌动
上午十点整,我站在维纳斯珠宝公司的会议室里,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提案文件夹的边缘。空调开得太足,我却感到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林总监,可以开始了。陈总监坐在长桌另一端,对我使了个眼色。
我深吸一口气,点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我连夜修改的爱情密码方案——一个我原本认为太过冒险的创意。
维纳斯不仅仅在销售珠宝,而是在销售一种情感语言。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件作品都应该藏着一个只有爱人才能解读的秘密...
我讲述着创意构思,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市场总监皱着眉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品牌经理则一直盯着手机。而那位传说中的CEO——四十出头、一身利落西装的苏瑾,却始终直视着我,眼神锐利如刀。
比如这枚戒指,我放大了设计图,内侧刻着'13.14',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一生一世,但只有佩戴者知道这个秘密。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我心跳加速,不确定这种感性诉求是否能打动这些精明的商人。
继续。苏瑾突然开口。
我点点头,展示了整个campaign的细节。当我讲到每件珠宝都配有一本密码手册,顾客可以自己创造专属密码时,品牌经理终于放下了手机。
提案结束后,苏瑾站起身,直接走向我:林总监,我很喜欢这个创意。它让冰冷的珠宝有了温度。
我几乎能感觉到陈总监投来的复杂目光。他快步走过来,插在我们中间:苏总,这个项目我们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是我们的资深创意李明,他...
我要的是打动我的创意,不是资历。苏瑾冷淡地打断他,然后转向我,三天后我要看到执行细节,可以吗
没问题。我说,努力控制着声音里的颤抖。
走出维纳斯大楼,阳光刺得我眼睛发疼。陈总监快步走在前面,一言不发。我知道自己可能惹麻烦了——绕过他直接获得客户认可,这在公司政治中是大忌。
回到公司,创意部的同事们都围了过来。晚姐,听说提案很成功苏瑾可是业内出了名的难搞定!
我勉强笑了笑:团队努力的结果。眼角瞥见陈总监站在办公室门口,脸色阴沉。
果然,下午我就被叫进了他的办公室。林晚,你太出风头了。他关上门,声音压得很低,这个项目本来应该是李明主导的。
我握紧拳头:但我的方案赢了。职场不是这么玩的。他冷笑,你以为苏瑾欣赏你她只是利用你压价而已。
我张了张嘴,却无话可说。陈总监摆摆手:出去吧,这个项目我会亲自跟进。你负责执行就好。
走出办公室,我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八年的职场经验告诉我,陈总监说的可能是对的——我的创意会被拿走,功劳会被分配,而我只能继续熬夜执行别人的想法。
下班时间,同事们陆续离开。我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程远的消息:提案怎么样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我鼻子一酸。我犹豫了一会儿,回复:成功了,但感觉又失败了。
他的回复来得很快:听起来需要庆祝也需要安慰。要见面吗
我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半。理智告诉我不该去,明天还有一堆工作;但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去吧,至少有人真心问你过得好不好。
好。我回复。
程远发来一个地址,不是昨晚的公寓,而是一家小餐馆。这里的红烧肉能治愈一切,他补充道。
一小时后,我坐在一家不起眼的家常菜馆里。程远已经点好了菜:红烧肉、清炒时蔬、一碗热腾腾的紫菜蛋汤。简单却温暖,就像他这个人。
所以,发生了什么他给我盛了一碗汤。
我抿了一口汤,鲜香在舌尖绽放,突然有种倾诉的冲动。我讲了提案的成功,讲了陈总监的反应,讲了职场上的明争暗斗。
最可笑的是,我戳着一块红烧肉,我明知道会这样,还是忍不住感到失望。
程远安静地听着,没有给出那些我听过无数遍的建议——这就是职场你要学会妥协之类的话。他只是问:那个创意,是你真心相信的吗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如果抛开职场政治,你真的认为'爱情密码'是个好创意吗
我想了想,点点头:是的。珠宝不应该只是炫耀财富的符号,它应该承载情感记忆。
那就值得了。程远微笑,至少你创造了自己相信的东西。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的心锁。我们聊到餐馆打烊,又转战到一家24小时咖啡馆。凌晨两点,咖啡已经换成了热牛奶,我却感到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说说你吧,我问,为什么突然回国
程远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家庭原因。父母身体不好不,他犹豫了片刻,我离婚了。
这个答案让我措手不及。程远,大学时代公认的好男人典范,居然会离婚
在美国认识的,结婚三年。他的声音很平静,最后发现我们想要的生活完全不同。
抱歉,我不该问这个。没关系。他摇摇头,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你按部就班地走着,突然发现这条路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看着他,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学霸眼中,也有和我一样的迷茫。
我们都在演别人眼中的成功版本,是不是我轻声说。
程远抬起头,眼神交汇的瞬间,我感觉到一种奇妙的共鸣。在这个千万人口的都市里,两个疲惫的灵魂偶然相遇,发现彼此承受着相似的重量。
离开咖啡馆时,天边已经泛起微光。程远坚持送我回家,这次我没有拒绝。
明天——不对,今天有什么安排在我公寓楼下,他问。
补觉,然后加班。我苦笑,陈总监要我三天内完成执行方案。
周末呢广告人没有周末。我开了个玩笑,却看到他皱起眉头。
这样不行,林晚。他难得严肃,你需要休息。
等这个项目结束...永远有下一个项目。他打断我,周日早上我来接你,九点。
去哪秘密。他笑了笑,就当是给大学时你帮我通过文学选修课的回报。
我太累了,没有力气争辩,只是点点头。走进电梯时,回头看到他依然站在楼下,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
4
城市探险觉醒
周日早晨,门铃声准时在九点响起。我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连续三天的加班让我浑身酸痛。透过猫眼,我看到程远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两个纸袋。
早。我打开门,声音沙哑。
你看起来像被卡车碾过。他评价道,却带着笑意,我带了早餐。
餐桌上,程远从纸袋里拿出还冒着热气的豆浆、小笼包和茶叶蛋。香气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正经吃过早餐了。
先去洗漱他建议。
等我从浴室出来,早餐已经整齐地摆在桌上,程远甚至泡好了茶。
你一直都是这么...体贴的吗我忍不住问。
他笑了笑:习惯吧。在美国时,周末我总是...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表情有一瞬间的黯淡。
我假装没注意到,专心对付小笼包。汤汁在口中爆开的瞬间,我几乎感动得想哭。
所以,我们要去哪吃完早餐,我问。
先保密。程远神秘地眨眨眼,换身舒服的衣服和鞋子,我们要走不少路。
半小时后,我们站在地铁站里。周末的早晨,车厢里人不多。程远坚持帮我买了票,像个导游一样站在我身边,偶尔因为车厢晃动轻轻扶一下我的肩膀。
像个游客。我笑道。你就是游客。他回答,在这个城市生活十年,你真的了解它吗
这个问题让我愣住了。是啊,我每天往返于公寓和公司之间,偶尔去客户那里开会,除此之外,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少得可怜。
我们在一个我从没下过的站台下车,穿过几条小巷,眼前的景象让我屏住呼吸——一片隐藏在闹市区的老建筑群,青砖灰瓦,梧桐树掩映,仿佛时光在此停滞。
这里是...法租界老街区。程远说,我回国后发现的宝藏。
他带着我穿梭在梧桐树荫下的小路上,指给我看那些有百年历史的老洋房,讲述每栋建筑背后的故事。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微风拂过脸颊,带着初秋特有的清爽。
这里有一家书店,你一定会喜欢。程远带我拐进一条更安静的小路。
书店名叫光阴,门面不大,却有种特别的韵味。推门进去,铃铛清脆地响起,木质书架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角落里放着几张舒适的扶手椅。
天啊...我轻声感叹,指尖划过书脊。
记得你说过想开一家书店。程远站在我身后,声音很轻。
我转过身,看到他眼中的温柔,心脏突然漏跳一拍。那个被遗忘的梦想,他居然一直记得。
我们在书店待了一整个上午。我蜷缩在扶手椅里,读着一本关于巴黎旧书店的摄影集;程远坐在对面,安静地翻着一本科幻小说。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空气中飘着咖啡香和纸墨的气息。
中午,程远带我去了一家藏在巷子深处的小面馆。老板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见到程远就热情地打招呼。
你常来我问。嗯,这里让我想起奶奶做的面。他笑了笑,出国后最想念的就是这口味道。
老人端上两碗牛肉面,汤色清亮,牛肉酥烂,面条劲道。我吃了一口,立刻明白程远为什么念念不忘。
你经常这样吗我突然问,探索城市的每个角落
算是爱好吧。程远说,美国时我就喜欢周末开车去小镇转转。回来后发现,自己住了四年的上海,居然有这么多未知的地方。
我望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突然感到一阵羞愧。我总抱怨工作吞噬了生活,却从未主动去寻找生活的可能性。
下午,程远带我去了一个小型艺术展,然后沿着外滩的滨江步道散步。夕阳西下,黄浦江的水面泛着金光,对岸的摩天大楼开始点亮灯火。
累了吗程远问。有点。我承认,但很开心。谢谢你,我今天才意识到自己活得多么狭隘。
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我:林晚,你不必成为工作的奴隶。可我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不会。那就重新学习生活。他轻声说,从一碗面、一本书、一次散步开始。
回程的地铁上,我累得几乎睡着,头不自觉地靠在了程远肩上。他没有推开,反而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我靠得更舒服。
睡会儿吧,他轻声说,到站我叫你。
朦胧中,我闻到程远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气,混合着一丝阳光的味道。这种安心感让我想起大学时代,那个永远可靠的学习伙伴,如今依然是风雨中的避风港。
在我公寓楼下告别时,程远突然说:下周有个古典音乐会,有兴趣吗
我犹豫了一下:我不懂古典乐。不需要懂,只需要感受。他微笑,就当继续你的'生活教育'
我点点头:好。
回到家,我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夜景,突然觉得那些灯光不再冰冷。手机震动,是程远发来的消息:今天很开心,晚安。
简单的六个字,却让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我回复:我也是,谢谢你的城市探险。
5
勇气抉择时刻
放下手机,我环顾自己的公寓——整洁但缺乏生气,像间高级酒店客房。书架上摆满了广告年鉴和营销书籍,唯一的装饰品是客户送的纪念品。我突然想改变些什么。
周一早晨,我站在陈总监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熬夜完成的项目执行方案。透过玻璃墙,我看到他正和李明谈笑风生,那表情与周五对我的阴沉判若两人。
敲门进去,两人的谈话戛然而止。李明冲我点点头,起身离开时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方案做好了陈总监头也不抬地问。
我将文件夹放在他桌上:按苏总的要求调整了所有细节。
他随手翻开,扫了几眼:嗯,李明会负责后续执行。
我握紧拳头:这是我的创意,我的项目。
在公司里,没有'我的'这种说法。他终于抬头,眼神冰冷,团队合作,懂吗
那为什么提案时不带李明去我反问,因为你知道他的创意打动不了苏瑾。
陈总监的脸色变了:林晚,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以为维纳斯选中你的方案是因为你优秀那是因为我们公司有口碑!
我深吸一口气,八年来积累的委屈突然决堤:不,是因为我终于做了自己相信的创意,而不是你那些陈词滥调。
办公室外,几个同事假装工作,却都竖着耳朵。陈总监压低声音:你想清楚后果。
我想得很清楚。我的声音异常平静,我辞职。
走出公司大楼,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我站在写字楼前的广场上,突然失去了方向。八年了,我的人生第一次没有了待办事项,没有了紧急会议,没有了死线。
手机在包里震动,是程远。我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才接起来。
林晚他的声音带着关切,你还好吗
我辞职了。话一出口,眼泪就涌了出来。
二十分钟后,程远出现在我公寓楼下。我红肿着眼睛给他开门,他二话不说把我搂进怀里。他身上有淡淡的松木香,胸膛温暖而坚实。
饿了吗等我平静下来,他问。
我摇摇头,又点点头。程远笑了,从购物袋里拿出食材:我做点吃的,你去洗把脸。
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我站在浴室镜子前,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三十二岁,失业,存款够撑半年——这不是我计划中的人生。
餐桌上,程远摆出了三菜一汤。简单的家常菜,却色香味俱全。
说说吧,发生了什么。他盛了一碗汤给我。
我讲述了早上的冲突,辞职的决定,说到最后又开始怀疑自己:也许我太冲动了
不,程远摇头,你只是终于有勇气说不。
可我接下来怎么办广告圈很小,陈总监人脉很广...
先休息。他打断我,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真正想要什么。
饭后,程远坚持收拾碗筷。我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突然有种不真实感。这个男人,八年后重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却仿佛从未离开过。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他擦着手走出来。
不知道。我老实承认,可能先更新简历...
不,程远坐在我身边,我是问今天下午。天气这么好,要不要出去走走
就这样,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跟着程远去了郊外的森林公园。我们沿着湖边散步,看孩子们喂鸭子,老人下象棋,情侣依偎在长椅上。这些平凡的场景,在我的生活中已经缺席太久。
我以前经常来这里写代码。程远说,大自然是最好的算法。
我笑了:这是什么比喻
你看那些树,他指着湖对岸的树林,每片叶子都在寻找阳光,每根枝条都在争取空间,但它们从不互相倾轧,而是形成一种完美的平衡。
我望着阳光下摇曳的树影,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梦。程远请了年假陪我适应失业生活。我们去了城市边缘的古镇,在青石板路上漫步;去了当代艺术馆,为抽象画作争论;甚至去了游乐园,在过山车上尖叫。
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会查看邮箱,却始终没有投出任何简历。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不想回到那个世界。
周五晚上,程远发烧了。我去他公寓送药,发现他一个人蜷缩在床上,脸色苍白。
怎么不早说我摸着他滚烫的额头。
不想打扰你...他声音虚弱。
我立刻去厨房烧水,找出体温计和退烧药。翻找毛巾时,我注意到冰箱上贴着几张便利贴——我的电话号码,我喜欢的餐厅,我想读的书名...这个发现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照顾程远的那晚,我们的关系悄然改变。当他虚弱地靠在我肩上喝水时,当他半梦半醒间握住我的手时,那些被我们刻意忽略的情感终于浮出水面。
凌晨三点,程远的烧退了。我累得趴在床边睡着,醒来发现他正凝视着我,眼神清明而温柔。
早。他轻声说。感觉怎么样我直起身,脖子因为睡姿不当而酸痛。
好多了。他伸手拂开我脸上的碎发,指尖在我脸颊停留了一秒,谢谢你。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我该后退的,却鬼使神差地闭上了眼睛。
他的唇温暖而柔软,带着药味的苦涩。这个吻很轻,却让我全身颤抖。
对不起,分开后程远急忙说,我不该...
我用另一个吻打断了他。
6
自由创意启航
程远病好后的第二天,苏瑾突然联系我。我们在外滩一家咖啡馆见面,她穿着便装,看起来比在公司时柔和许多。
听说你辞职了她搅动着咖啡。
我点点头,不确定她约我见面的目的。
我很欣赏你的创意。苏瑾直视我,事实上,我想邀请你负责维纳斯的新项目——以自由创意总监的身份。
我愣住了:但陈总监...
我们终止了与他们的合作。她微笑,你的前老板太注重关系,而忽略了创意本身。
走出咖啡馆,我站在黄浦江边,看着游轮驶过。苏瑾的提议很有诱惑力——更高的报酬,更大的创作自由,而且不用面对办公室政治。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问: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我拨通了程远的电话。
恭喜。听完我的消息,他说,这证明你的价值。
但我有点犹豫...来我公寓吧,他打断我,我们好好谈谈。
程远的书桌上摊开着几张草图,我走近一看,是工作室的设计图。
这是...
我昨晚画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你决定做自由职业,可能需要一个工作室。
图纸上的空间明亮而开放,有工作区、会客区,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休息角落。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到,完全符合我的工作习惯。
你什么时候...你提到过喜欢靠窗的桌子,讨厌荧光灯,工作时需要随时能躺下来休息...他一一指出设计中的细节,当然,这只是个想法。
我眼眶发热:程远,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他沉默了一会儿:因为我看着你这些年,一直在为别人的认可拼命,却从未为自己活过。现在你终于有了选择的机会,我想支持你做出真正想要的决定。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轻声承认。
那就先别决定。他握住我的手,给自己一点时间探索可能性。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像重新认识这座城市一样重新认识自己。在程远的鼓励下,我尝试了很多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报名了陶艺课,加入了读书会,甚至开始写一本关于广告创意的书。
同时,我以项目制的方式接手了维纳斯的工作。没有办公室的束缚,我的创意反而更加大胆自由。苏瑾对我的作品很满意,又介绍了其他客户给我。
某个周末的早晨,我和程远在他公寓的阳台上吃早餐。阳光洒在蓝莓松饼上,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
我想开个工作室。我突然说。
程远放下咖啡杯:认真的
嗯。不只是接项目,我想做自己的创意品牌。这些天朦胧的想法突然清晰起来,帮助那些有想法但不懂营销的小品牌。
data-fanqie-type=pay_tag>
程远笑了,眼角的纹路舒展开来:听起来很棒。
但风险很大...生活本来就有风险。他打断我,重要的是,这是你想要的。
我看着他的眼睛,点了点头。是的,这是我想要的——不仅仅是工作室,还有这种有温度的生活,还有眼前这个人。
7
爱情密码揭晓
三个月后,林间创意在法租界的一栋老洋房里正式开业。程远帮我找到了这个空间,还亲自参与了装修。工作室不大,但阳光充足,墙上挂着我收藏的插画,书架上摆满了设计杂志和文学书籍。
开业那天,苏瑾带着香槟来了,几个前同事也偷偷溜来祝贺。最让我意外的是,李明居然送来了花篮,卡片上写着:陈总监上周被开除了,公司现在一团糟。你逃得正是时候。
程远站在角落,微笑着看我招待客人。当最后一位客人离开后,他走过来帮我收拾酒杯。
开心吗他问。
我环顾这个属于我的小天地,点点头:像做梦一样。
这只是开始。他吻了吻我的额头。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工作室的小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程远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不是求婚。他赶紧解释,只是...一个承诺。
盒子里是一枚简单的银戒指,内侧刻着3:17。
我们第一次在便利店相遇的时间。我认出了这个数字。
我的爱情密码。他微笑,只有你知道的秘密。
我戴上戒指,在暮色中吻了他。远处,城市的喧嚣仍在继续,但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语言。
现在的我,依然会为项目熬夜,但不再透支健康;依然追求创意,但不再为他人认可而焦虑。每天早晨,我在程远做的早餐香气中醒来;每个周末,我们一起探索城市的角落。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个凌晨三点在便利店偶遇的夜晚。如果那天我选择了打车回家,如果我没有走进那家便利店,如果我没有认出程远...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但生活没有如果。在这个千万人口的都市里,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彼此,就像月光找到了黑夜,温柔而必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