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都市小说 > 乱世枭雄:从打猎养姐妹花开始 > 第9章  三日已到
柳兰兰也点了点头:“嗯,这件事交给我们。”
于是,姐妹二人便招呼着那些妇人孩童,直接朝着柳家大宅走去,准备开始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这边,佃户们已经开始动工挖掘壕沟。
但还没干多久,就有一个黑瘦的汉子苦着脸凑到李铮跟前,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大哥,这……这铁锹实在是不够使啊,好些人只能用手刨,太慢了。”
李铮皱眉望去,果然见挖掘的进度相当缓慢。
大部分人手里拿的都是些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正经的铁锹只有寥寥几把,还有几人正蹲在地上用破瓦片费力地挖着。
这样下去,他们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挖好壕沟。
想到这里,李铮沉吟片刻,对那汉子道:“知道了,我想想办法。”
说着,他便转身朝着柳家大宅的方向走去,想看看柳菁菁她们那边有没有什么东西能用刚走到大宅院门口,就看到柳菁菁正指挥着几个半大的孩子将一堆堆的破烂从各个角落里清理出来。
院子里果然如李铮所料,到处都是土匪们随手丢弃的杂物,比他之前在杂草堆里看到的还要多。
“二小姐。”李铮喊了一声。
柳菁菁闻声回头,见是李铮,连忙迎了上来,脸上还沾着些灰尘。
“李大哥,你来得正好!你看看,这些土匪真是糟蹋东西,院子里到处都是他们扔下的垃圾,还有些……”
她指了指一旁刚被归拢出来的一小堆东西给李铮查看。
李铮走过去一看,眼神微微一亮。果然,之前在杂草中扒拉出来的铁蒺藜跟狼牙棒只是一小部分。
这里还有一些断裂的长矛头、卷了刃的朴刀,甚至还有几柄锈迹斑斑的腰刀,虽然破损严重,但稍加改造,未必不能利用。
想到前面的难处,李铮当即喊了几个正在挖掘壕沟没有称手工具的壮年佃户过来。
“你们几个,过来一下!”
待那几人走近,李铮指着那些破损的刀具说道。
“把这些家伙的木柄锯短,刃口磨一磨,虽然比不上正经的铁锹,但当个短柄铲子用,总比用手刨强!”
那几个汉子闻言,瞬间知道了他想怎么了干,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声道好。
李铮又转向柳菁菁,说道:“二小姐,你待会儿带着孩子们去后山,多砍些坚韧的藤条回来。”
“回来让人把藤条编成箩筐,到时候大家用来装土运土,比那些笨重的木桶轻便多了,也能加快进度。”
“砍藤条编箩筐?”柳菁菁眨了眨眼,随即明白了过来。
“好!我这就带他们去!”
她本身年龄也不算很大,带着孩子倒是得心应手。
所以得到李铮的话,立刻招呼起那些半大孩子们,兴冲冲地准备往后山进发。
而这些孩子平日里在山野间玩惯了,砍藤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至于编织的事情更不用担心了,村里的那些婶子们不会编这个才是让人取笑的。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有了李铮的统筹安排,他们果然顺遂了许多。
整个柳家庄,全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运转起来。
男人们轮班挖掘壕沟,妇孺们则在柳家姐妹的带领下,清理大宅,收集可用的物资,或是编织藤筐藤甲。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第三日午后。经过两日多的奋战,环绕着柳家坞外围的壕沟已经差不多完工,只剩下最后一些收尾的工作。
青壮们正三三两两地散在壕沟边,将削尖的竹桩用力地夯入壕沟内侧的斜坡上,形成一道简陋但尖锐的屏障。
阳光下,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即将大功告成的轻松。
就在这时,负责在外围警戒的一个名叫赵二狗的年轻佃户,气喘吁吁地从村口的方向跑了过来,神色慌张。
“李…李大哥!不好了!官…官兵来了!”
声音不大,却吓坏了众人。
柳家大宅的院坝里,柳兰兰正跟着几位婶子学习编织藤甲。
自从前两日运土的藤筐足够用了之后,李铮便提议用剩余的坚韧藤条尝试制作一些简易的护甲,以备不时之需。
听到赵二狗的喊声,柳兰兰本就因为专注于手中繁复的编织而绷紧的藤条弄的一乱,指尖的藤条“啪”地一声被她不小心拗断了。
她的小脸瞬间有些发白,握着断裂藤条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李铮正在不远处检查几个刚磨好的矛头。
闻言,他目光平静地扫了赵二狗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转向柳兰兰,看到她略显苍白的脸色。
李铮默不作声地从怀里掏出一块有些可爱的手帕,递了过去。
柳兰兰微怔,看着那块眼熟的手帕。这不正是几天前,李铮在烈日下指导众人挖掘,自己递给他的那块吗?
当时她只是随手递出,没想到他还留着,而且看样子还洗过了。
柳兰兰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声音低的几乎听不到。
“谢…谢谢李大哥。”
接过手帕时,指尖不经意地触碰到了李铮略带薄茧的指腹,吓得她连忙收回了手,胡乱地擦了擦额上的汗。
李铮并未多言,只是点了点头,随即对赵二狗道:“具体什么情况?慢慢说。”
“就…就在官道那边,离咱们这儿也就二十来步远!”
赵二狗喘匀了气,急急说道。
“跟上次一样,列好了阵势,那个当官的还是骑着马,手里……手里还拿着个鞭子,不停地敲着马鞍上的一个皮匣子!”
皮匣子?李铮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
他站起身,对院内众人道。
“各司其职,不要慌乱。”
说完,他几步走到院墙边,双腿微屈,猛地一蹬地,毫不费力地便跃上了足有一人多高的土坯围墙。
站在墙头,视野顿时开阔起来。
正如赵二狗所说,约莫二十步开外的官道上,前日那队官兵果然去而复返。
为首的那名队正依旧骑在高头大马上,只是这次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只是用马鞭的末端,不紧不慢地敲打着马鞍旁挂着的一个硬质皮面公文匣。
估计就是赵二狗说的皮匣子了,里面的东西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