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那可是北平王府,嫁过去就有花不完的钱,还是高高在上的王妃,傻子才不嫁。”
“你......”
苏绘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留下气的咬牙的顾惜玉。
“你给我等着瞧。”顾惜玉恨恨地看着远去的苏绘。
她一定要嫁去北平王府,这是她改变身份的唯一机会。
她受够了商家女的身份。
京里的贵女没一个看得上她,连一些勋贵家的庶女都瞧不起她,哪怕她是四品侍郎的亲外甥女。
也没有哪个官家看得上她来求娶,就连七品官家都嫌弃。
苏绘也不用吃午饭,带着两个丫鬟和两个护卫就出了府。
她也不要马车,她就想看看这古代的京城大街。
原主在乡下跟着娘种田,身体底子不错,走个十几里路完全没问题。
“巧儿,你知道哪里有卖笔墨纸砚的吗?”苏绘问跟在身侧的丫鬟。
“大小姐,府里有这些东西,为何要出来买?”巧儿不理解。
只要和夫人说一声,这些东西肯定就能送来。
“我喜欢自己选的。”她对笔墨纸砚的要求很高。
她有绘画的天赋,前世她画过很多画拿去卖。
最高的可以卖两到三万一幅。
她还办过画展,在地方上小有名气。
写实,油画,国画,水彩,素描,她都会,她还能把几种风格融合。
在两个丫鬟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叫墨方斋的铺子。
“小姐,能来墨方斋买东西的都是有钱人,里面的东西听说都不错,不过价钱也比较贵。”灵儿解释道。
“小姐里面请。”一个二小热情招呼:“请问小姐需要什么?”
“文房四宝和各色颜料都拿最好的给我看看。”苏绘报出需要的东西。
“好呢。”
小二一听就知道来了大主顾,拿来一方砚台。
“小姐,这是我们墨方斋的镇店之宝:十八应真赴蓬莱端砚。
研墨不滞、出墨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经久不变。
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而不干,呵气研墨。
石质润泽,纹理细腻,雕刻精美。
如果用作礼物送人,真真是上好的佳品。”
小二顺溜地背着夸奖之词,估计他练了不少遍。
苏绘拿起,在眼前仔细端详。
砚,确实是好砚。只是雕刻谈不上精美,毕竟雕刻大师没有后世的先进工具,全靠手工雕琢。
“小姐,可中意?”小二见苏绘看得仔细,估计她应该喜欢。
“这个要多少银子?”苏绘的确看上了这方砚台。
“一千两银子。”小二笑着说道。
“什么?这么贵?”苏绘还不熟悉这个朝代的物价,惊了一下。
原主的记忆也就乡下那点认知,太少。
她手里就一千一百两银票,她还有大用的。
可是她又不想将就差的,这要怎么办呢?
“买不起?买不起别看呀。”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
苏绘抬起头,就看到一个珠翠满头的女子正站在旁边,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
“你买得起?”苏绘挑衅一地抬眉。
“区区一千两而已,当然买得起,小二,给我装起来,我买了,再过两日就是我祖父生辰,正好买来孝敬他。”
“我有说不买吗?”苏绘真被气笑了,“不懂什么是先来后到吗?”
东西还在她手里呢,就这么没礼貌地想抢。
“只要没给钱,这东西就还是墨方斋的。小二,拿好,这是一千两银票。”那女子直接拿出银票。
“这......”小二有些为难。
“小姐,那是皇商朱家的小姐,朱玥,和表小姐关系不错。”巧儿悄声在苏绘耳边说道。
有一次苏府宴客,顾惜玉约到苏府去过,巧儿见过她。
表小姐?对,就是顾惜玉,真是什么样人交什么样的朋友。
一看就没教养。
有钱了不起?
“小二,这方端砚我先定下,不过我还想买别的,还请把其他三样拿来我看看。”
苏绘想着,文房四宝,也就砚最贵,其他的应该要不了一百两银子。
这面子她撑得起。
哎,从来没为钱发过愁的人,此时却被人嘲笑没钱,人生第一次。
“小姐稍等,小的这就去拿。”
朱玥见苏绘脸黑,手粗,和她见过的庄子上的女子没差别。
头上都没有首饰,只用一个簪子把头发别住。就知道她肯定没钱。
身上的衣服也不知道谁赏给她的。
身边的两个丫鬟都比她肤色好,也不知道哪家的穷亲戚来打秋风。
这种人居然也敢进墨方斋买东西,她的优越感立刻爆棚,就想羞辱一番。
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小二,你别不识好歹。”朱玥叫住小二,硬要塞给他银票。
“朱小姐,实在对不住,咱们墨方斋的规矩是先来后到。如果这位小姐不要,才轮得到你。”小二很有底气地去拿其他东西。
“哼,小心她拿不出钱来,你白忙活一场。”朱玥一跺脚。
她也不敢做得太过,墨方斋可是北平王府的产业。
但她也没离开,她倒要看看这穷女怎么收场。
趁小二走开之际,苏绘把店里的东西看了看。
看到墙上挂了好几幅山水画,那画工,在苏绘眼里,也就一般般,意境还行,就是层次感稍差了些。
远近的布局不够完美。
“掌柜的,这幅画多少钱?”苏绘指着一幅山水画问坐在柜台后的一个中年男子,估计他是掌柜。
刘掌柜抬起头来,看向苏绘指着的画:“这位小姐,这幅画是鹤鸣书院的庞山长所画,价值一千五百两,本店仅此一幅。小姐是要买吗?”
苏绘眼睛一亮,这么值钱?
发财了,发财了!
她的画比这好不知道多少。
“掌柜的,借你的笔墨一用,再给我一张宣纸,一会儿算到我账上。”苏绘兴奋地说道。
掌柜的不知她要做什么,但也没多问,把自己面前的砚台和笔架端到柜台上。
他随时都要记帐,墨肯定有现成的。
苏绘把纸铺在柜台上。
“掌柜的,镇纸也借用一下。”
把纸压好,蘸了墨,开始在纸上笔走游龙。
都不用思考,每一笔都画得非常精准又随意。
店里的客人们见有人当场作画,都围过来看。
“好!”一个文人打扮的年轻人第一个叫道。
“真真是下笔如有神。”
“哇,浓淡适宜。”
“高洁而坚韧,君子之风也。”
“我的天,这太不可思意了。”
......
各种赞叹声不绝于耳。
苏绘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就画出了一幅近看翠竹图。
刘掌柜摸着下巴下的一撮小胡须,没说话,但连连点着头。
心里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这位小姐,你这幅画卖吗?”一个中年男子见苏绘停下笔,率先开口,生怕有人和他抢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