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外的超能
陈默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张平平无奇的街景照片,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一个关于街头艺术家与富家千金私奔的故事便跃然纸上。二十分钟后,他点击保存,满意地看着自己今天的第三篇作品。
又完成一篇隔壁工位的同事李伟探头过来,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陈默耸耸肩:熟能生巧而已。他转动有些僵硬的脖子,拿起马克杯走向茶水间。
在《都市快讯》周刊工作了三年,陈默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作为故事栏目组的编辑,他的工作就是从海量图片中挑选合适的,然后围绕它们编造各种离奇曲折的故事。从明星绯闻到市井传奇,从灵异事件到犯罪悬疑,只要一张图,他就能编出一个足以乱真的故事。
陈默,主编找你。行政助理小张站在门口喊道。
陈默放下杯子,走向主编办公室。推门进去时,五十多岁的主编王建国正皱着眉头看一份稿件。
坐。王主编头也不抬地说,你上周写的那个关于失踪画家的故事,读者反响很好。
谢谢主编。陈默松了口气,还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
但是——王主编终于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射来,有读者反映,这个故事和三天前《晨报》报道的一起真实案件几乎一模一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巧合吧我完全是凭空编的。
巧合画家名叫张明远,三十七岁,在山区写生时失踪,三天后在一处废弃农舍被找到,失去记忆——这些细节全都对得上。王主编敲着桌子,陈默,我们是故事栏目,不是新闻栏目。如果读者发现我们在用真实事件冒充虚构故事,周刊的信誉就完了!
主编,我发誓我不知道这件事。陈默额头上渗出冷汗,我只是看到那张山区照片,觉得可以编个失踪故事...
王主编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相信了他的话:下不为例。回去吧,记得查清楚你要写的内容是否与真实事件重合。
回到座位后,陈默立刻搜索了相关新闻。当他看到报道中的细节时,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太像了,简直就像他先知道了事件,然后才写的故事。但那张山区照片是他从无版权图库随机下载的,故事也确实是编的。
奇怪...陈默喃喃自语,决定暂时不去想这件事。
第二天早上,陈默刚到办公室,李伟就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你看今天的早间新闻了吗城西商业银行被抢了!
陈默的咖啡杯差点脱手:什么时候的事
凌晨三点多,三个蒙面歹徒,手法专业,但被突然出现的巡警撞见,只抢了一小部分现金就逃了。李伟滑动手机屏幕,最诡异的是,抢劫方式和路线跟你上周写的那篇《午夜银行劫案》几乎一样!
陈默感到一阵眩晕。他清楚地记得那篇故事——他根据一张银行外景照片编的,甚至包括劫匪从后门逃走却被巡警意外发现的桥段。
又是巧合吧李伟没注意到陈默的异常,继续道,不过你编的故事结局是劫匪被抓,现实里他们逃了。
陈默勉强笑了笑,借口去洗手间离开了工位。在洗手间的镜子前,他用冷水拍打着脸,试图理清思绪。一周内,两篇虚构故事变成了现实,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刻意避免写任何可能涉及现实事件的故事,转而创作一些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外星人绑架、时光穿越、僵尸爆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感到不安。
周五下午,陈默正在修改一篇关于古董店神秘镜子的小说,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他犹豫地接起。
是陈默先生吗一个女声问道,我是东海市公安局的林雨警官。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都市快讯》上发表的一些故事与几起真实案件有惊人相似之处,想请您来局里协助调查。
陈默的喉咙发紧:这...这一定是误会。那些故事都是我编的。
所以才更值得调查,不是吗女警官的声音平静但不容拒绝,明天上午十点,可以吗
挂断电话后,陈默呆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恐惧。如果他的故事真的能影响现实,那么他无意中可能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更可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控制。
不行,我不能再写了。陈默下定决心,删掉了电脑上正在编辑的故事文档。
第二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第二天,陈默战战兢兢地来到公安局。接待他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短发干练,眼神锐利。
陈先生,我是林雨。她出示了警官证,请跟我来。
出乎陈默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去审讯室,而是来到了一个安静的会议室。更让他惊讶的是,会议室里还坐着一位身着军装的中年男子。
这位是国家特殊部门的赵志刚上校。林雨介绍道,实际上,我不是普通警察,也是特殊部门的。
陈默的腿开始发抖:我...我不明白。我就是一个小编剧,写些虚构故事...
陈先生,请放松。赵上校示意他坐下,我们请你来不是要追究什么责任。相反,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林雨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新闻报道和陈默故事的对比。
过去两个月里,你写的十七篇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在之后三天到一周内变成了现实。林雨指着屏幕,概率计算显示,这种重合不可能是巧合。
陈默感到口干舌燥:我自己也发现了...所以我已经停笔不写了。
我们理解你的恐惧。赵上校说,但你的能力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全。东海市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需要你的帮助来避免一场灾难。
什么灾难陈默问道。
林雨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一张化工厂的照片:东海化工厂,位于城市东郊,储存有大量高危化学品。我们的情报显示,三天后,一场意外爆炸将导致有毒气体泄漏,威胁整个东海市八百万居民的生命安全。
data-fanqie-type=pay_tag>
陈默盯着那张照片,感到一阵眩晕:你们想让我...写个故事阻止它
正是如此。赵上校点头,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常规手段,但时间紧迫,行政程序太慢。而你...你的故事似乎能改变现实走向。
不行!陈默猛地站起来,你们不明白,我根本控制不了这个能力!万一我写的故事导致更糟的结果呢万一——
陈先生,林雨打断他,你知道如果不干预,会有多少人死亡吗医院已经准备好了应急预案,但预计伤亡仍将超过十万人。
十万人。这个数字让陈默跌坐回椅子上。他想起上周自己写的一个关于火灾的小故事,第二天就听说城北一家养老院起火,幸好及时发现,只有轻伤。如果那篇故事写得再严重些...
我需要考虑...他虚弱地说。
没有时间了。赵上校递给他一个笔记本电脑,就在这里写。写一个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避免爆炸的故事。我们会确保它发表。
陈默的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不敢落下。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主编的教诲:故事有力量,能让人笑,让人哭,甚至改变人的想法。但谁曾想,他的故事竟能直接改变现实
如果我拒绝呢他抬头问道。
赵上校的表情变得严肃:那么三天后,当灾难发生时,你将是少数几个提前知道却选择不作为的人之一。你能承受这种良心谴责吗
陈默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可能发生的惨剧——医院挤满中毒的患者,街道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哭喊...这些画面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好吧。他终于说道,手指落在键盘上,但我有个条件。
请说。林雨迅速回应。
不管这次结果如何,之后你们要帮我弄清楚这种能力的来源和控制方法。我不能一辈子活在恐惧中,担心自己随便写点什么就会变成现实。
赵上校和林雨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点头:成交。
陈默深吸一口气,开始打字。他选择了一张化工厂安全检查的照片作为基础,创作了一个关于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管道腐蚀,及时报告并避免灾难的故事。他刻意让情节合理但不夸张,结局圆满但不神奇。
写完最后一个句号,陈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好了。他把电脑推给林雨,希望这能奏效。
林雨快速浏览了一遍,点点头:我们会立即安排发表。赵上校已经联系了《都市快讯》的主编,这篇故事会出现在明天的头版。
两天后,陈默坐在家里,紧张地盯着电视新闻。主播正在报道东海化工厂的消息:
...在例行安全检查中,东海化工厂工作人员发现B区管道存在严重腐蚀现象,及时进行了更换维修。专家表示,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管道很可能在高压下破裂,导致灾难性后果...
陈默长舒一口气,瘫在沙发上。他的故事奏效了,灾难被避免了。手机响起,是林雨发来的短信:成功了。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我们需要谈谈你的未来。
放下手机,陈默走到窗前,望着东海市的万家灯火。十万人得以继续他们的生活,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小编剧写了一个故事。这种力量既令人敬畏又令人恐惧。
他想起自己曾经只是为了糊口而编造故事,从未想过文字竟有如此力量。从明天起,他将开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种能力——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那些在黑暗中需要一线光明的人们。
陈默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一行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他新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新身份的开始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办公室,陈默盯着桌上崭新的工作证——特殊事件处理部,高级顾问。一周前那场化工厂危机后,他正式接受了这个神秘部门的邀请。
习惯你的新办公室吗林雨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她今天穿着利落的黑色西装,比初见时少了几分警察的威严,多了几分特工的干练。
陈默接过咖啡,苦笑道:比我想象中普通。我以为特殊部门会有那种高科技的透明屏幕和全息投影。
电影看多了。林雨在他对面坐下,我们低调行事才是王道。对了,这是你接下来要研究的案例。她推过来一个加密文件夹。
陈默翻开文件,里面是十几份新闻报道和他过去几年发表的故事对比分析。看到那些精确到可怕的重合数据,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这些...全都应验了
不完全相同,但核心情节高度一致。林雨的表情变得严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年前你刚入行时写的一篇关于地铁故障的故事。三天后,二号线真的发生了类似故障。
陈默感到一阵眩晕。三年来,他写了数百个故事,如果每一个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实...
我需要知道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他放下文件,你们部门应该研究过类似案例吧
林雨犹豫了一下:确实有记录,但像你这样精确且可控的案例前所未有。赵主任认为这可能与你十岁那年的经历有关。
十岁陈默皱眉,我十岁那年只是得了场重感冒...
不,是那场'感冒'后你临床死亡三分钟又被抢救回来的经历。林雨直视他的眼睛,我们的医疗档案显示,你那段时间脑电波出现了异常波动模式。
陈默瞪大眼睛。他确实记得自己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但家人从未提过临床死亡这种事。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他的能力,难道是从死亡边缘带回来的礼物
第四章
能力的真相
特殊部门的地下实验室里,陈默躺在复杂的脑部扫描仪下,周围闪烁着各种他看不懂的数据流。
有趣,非常有趣。神经科学专家唐教授盯着屏幕,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先生的杏仁核与海马体之间形成了异常强烈的神经链接,这通常只在濒死体验者身上出现。
赵志刚主任站在一旁,双手背在身后:能确定这就是他能力的生理基础吗
还不能下定论,但可以假设这种特殊神经结构让他能够将想象投射到现实概率场中。唐教授转向陈默,当你创作时,是否常有种'知道'故事会成真的感觉
陈默回忆道:有时候...特别是写那些特别有画面感的情节时,我会感觉自己'看到'了事情发生的样子。
这就对了!唐教授激动地拍手,你的大脑可能在无意识中筛选了量子概率,将特定未来'固定'下来。
林雨皱眉:说人话,教授。
简单说,唐教授推了推眼镜,陈默不是创造了新现实,而是从无数可能中选择了他'写'的那一个成为现实。
陈默坐起身,消化着这个信息。所以他的能力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现实的可能性中做选择这解释了他为什么无法写出明显违背物理定律的故事——比如让人飞天遁地。
那么理论上,他慢慢地说,只要是我能想象到的、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我都能通过写作让它成为现实
理论上,是的。唐教授点头,但能量守恒,每影响一次现实,都会对你自身造成某种...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实验室的红灯开始闪烁,墙上的显示屏跳出紧急通知。
赵志刚迅速查看信息,脸色骤变:东海市气象局刚侦测到异常天气波动,预测三小时后将有一场F5级龙卷风袭击市中心!
不可能!唐教授惊呼,东海市地处内陆,历史上从未有过龙卷风记录!
林雨已经行动起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疏散市中心人员。她转向陈默,这绝不是自然现象。
陈默的心跳加速:你们认为...是人为的
我们一直怀疑有另一个能力者存在。赵志刚面色阴沉,过去两年全球发生了七起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灾难事件,现在看对方把目标锁定在了东海市。
林雨拿出平板调出一张照片:马克西姆·沃尔科夫,前苏联秘密项目的幸存者,据信拥有影响天气的能力。他三天前入境了。
照片上的男人约六十岁,灰白的头发,眼神锐利如鹰。陈默盯着那双眼睛,莫名感到一阵寒意。
为什么攻击东海市他问道。
报复。赵志刚简短地说,1993年他妻子在一次行动中死在东海。我们以为他早就死了,显然错了。
陈默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能制造龙卷风的能力者对抗他这个能通过写作影响现实的人,听起来像超级英雄漫画的情节,却是他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我需要阻止他。陈默站起身,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坚定,但我需要更多关于他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第五章
终极对决
特殊部门的指挥中心一片忙乱,大屏幕上显示着龙卷风的预测路径——直接穿过人口最密集的市中心商业区。
陈默坐在角落的电脑前,面前是沃尔科夫的全部档案。他越读越心惊——这个前苏联特工不仅有能力,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在阿富汗制造沙暴歼灭整个游击队。
疏散进展如何他问匆匆走过的林雨。
太慢了。她擦了擦额头的汗,三小时根本不够疏散两百万人。最乐观估计,死亡人数会在五万以上。
五万条生命。陈默握紧了拳头。他看向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已经开始聚集诡异的乌云。
我需要见他。他突然说。
什么林雨瞪大眼睛,太危险了!
我的能力需要细节才能精准生效。陈默解释道,档案里的信息不够。我必须亲眼看到他,了解他的思维模式。
赵志刚走过来,沉默地审视着陈默,最终点头:可以安排,但必须在严密保护下。林雨,准备直升机。
三十分钟后,陈默透过直升机的窗户,看到了站在东海电视塔顶层的沃尔科夫。即使隔着这么远,那个挺拔的身影依然散发着不容忽视的气势。
再靠近些。陈默对飞行员说。
不能再近了!林雨反对,龙卷风已经开始形成!
确实,电视塔周围已经出现了旋转的气流,乌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状。陈默深吸一口气,拿出笔记本电脑。
那就这样吧。他开始打字,我需要你们做一件事——干扰他的注意力,哪怕只有几分钟。
赵志刚对着无线电下达命令。很快,三架无人机从不同方向接近电视塔,发射出刺眼的激光束。沃尔科夫果然被分散了注意力,转身应对新的威胁。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他根据短暂观察到的细节,写下一个关于沃尔科夫的故事——不是邪恶的复仇者,而是一个终于放下仇恨,选择宽恕的老人。他描写沃尔科夫看到东海市如今繁荣和平的景象,想起妻子生前最爱的正是这座城市的樱花,最终主动消散了风暴。
写完后,陈默犹豫了。这个故事太过理想化,真的能影响现实吗
相信我自己的能力...他喃喃自语,按下了发送键。
特殊部门的超级服务器立即将这个故事推送到了全市每一个电子屏幕上——手机、电视、广告牌...数以百万计的东海市民在同一时间读到了这个故事。
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电视塔上,沃尔科夫突然停下动作,困惑地看着四周。乌云旋转的速度开始减缓,已经形成的龙卷风渐渐消散。
他在哭...通过望远镜观察的林雨轻声说。
陈默的故事里,沃尔科夫正是在看到一株顽强生长在电视塔边缘的樱花树后改变了主意。而现实中,那里确实有一株小小的樱花树,在风中摇曳。
两小时后,当特殊部门的突击队登上电视塔时,沃尔科夫安静地束手就擒。这位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安娜最喜欢樱花了...
第六章
新的开始
危机解除一周后,陈默站在特殊部门顶楼的露台上,望着东海市的万家灯火。林雨走过来,递给他一杯威士忌。
今天是你正式成为我们一员的庆祝日。她碰了碰他的杯子,感觉如何
陈默抿了一口酒:说实话,还在适应。一周前我还是个小编剧,现在却成了什么'现实架构师'。
你救了整座城市,陈默。沃尔科夫已经交代,他原本计划的不只是龙卷风,而是一连串灾难。
因为我理解他。陈默望着远方,写作教会我一点——每个反派都是自己故事里的英雄。沃尔科夫只是被痛苦蒙蔽了双眼。
林雨若有所思地点头:所以这就是你能力的秘诀不是强行改变现实,而是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可能性
唐教授说我的大脑像是一台量子计算机,能在无数平行现实中选出最理想的一条路径。陈默笑了笑,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超级共情能力——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的故事应该如何圆满。
那么,大作家,林雨半开玩笑地问,接下来打算写什么故事
陈默望向星空,想起自己过去三年写过的无数个故事——有些带来了意外的好运,有些造成了无心的伤害。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能力的重量。
我想写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他轻声说,关于人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选择善良,如何在黑暗中依然相信光明。这样的故事,值得成为现实。
林雨举起酒杯:敬故事的力量。
敬选择讲好故事的人。陈默回应道。
夜风拂过两人的身影,在他们身后,东海市的灯光如同星辰般闪烁。在这个无数可能性交织的世界里,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