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私塾弹弓起义:当《三字经》遇上霍格沃茨式捣蛋
光绪二十一年,庐州的蝉鸣比往年更聒噪些。王老爹攥着戒尺,愣是把七岁的混世魔王——自家宝贝儿子王二狗,塞进了村口老学究的私塾。这位老学究姓周,是方圆十里唯一能背全《四书五经》的文化人,此刻正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新入学的学生,嘴角挂着一丝欣慰的微笑。他哪里能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将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的噩梦。
"人之初——"周先生刚摇头晃脑地念出三字经的开篇,只听"嗖"的一声,一道黑影从教室后排破空而出。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房梁上的麻雀便惊飞而起,其中一只倒霉蛋径直扎进了周先生面前的茶壶里,溅起的水花泼了先生一脸。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周先生则呆若木鸡,脸上还挂着几片茶叶,活像个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落汤鸡。
始作俑者王二狗却一脸无辜,双手背后,腰板挺得笔直,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但眼尖的周先生还是发现了他藏在袖子里的弹弓,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王二狗!你——"
"先生,这麻雀扰您讲学,我这是在替您分忧啊!"王二狗眨巴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说道,那表情,那语气,任谁看了都得夸一句"懂事"。可周先生可不是吃素的,抄起戒尺就往二狗座位走去。
要说这王二狗,打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出生时攥着接生婆头发不放,三岁掀翻邻居家的鸡窝,五岁用弹弓打烂了村长家的窗户。如今到了私塾,更是把捣蛋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见周先生气势汹汹地走来,他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自顾自地啃了起来,还故意吧唧着嘴,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弥漫了整个教室。
通桌的小胖看得眼馋,趁着二狗不注意,伸手就抢了一块。这可捅了马蜂窝!王二狗"嗷"的一嗓子,直接骑到小胖背上,双手死死揪住小胖的头发,嘴里还大喊:"还我红薯!还我红薯!"这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霍格沃茨的魔法学院里,两个小巫师在决斗呢。
周先生见状,差点没晕过去,手里的戒尺都拿不稳了:"反了反了!都给我停下!"可教室里乱成一团,根本没人听他的。等周先生好不容易把两人拉开,王二狗已经把小胖的头发揪下来好几撮,而小胖的脸上也被挠出了几道红印子。
"王二狗!你——你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周先生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二狗的鼻子大骂。
"先生,孔子说'有教无类',您不能因为我调皮就放弃我啊!"二狗眨着眼睛,一本正经地说道,还顺手从兜里掏出块石头,在地上写起了字,"您看,我都会写字了!"周先生定睛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地上歪歪扭扭写着"周先生是大笨蛋"。
这还不算完。第二天上课,周先生刚要讲解《论语》,突然感觉脖子上一凉,低头一看,一条假蛇正挂在他的脖子上!吓得他"嗷"的一嗓子,蹦出去老远,戒尺都飞了出去。教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哄笑,而王二狗正躲在角落里,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
周先生再也忍无可忍,当天就跑到王二狗家,向王老爹告状。王老爹气得脸都绿了,抄起扫帚就要打二狗。可二狗却灵活地左躲右闪,嘴里还喊着:"爹!您这是家暴!孔子说要以礼相待!"王老爹被气得七窍生烟,扫帚却怎么也落不到二狗身上。
经过这件事,周先生学乖了,每次上课前都要先检查一遍教室,确保没有弹弓、假蛇之类的"凶器"。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王二狗总能想出新花样来折腾。有一回,他在周先生的座椅上涂了黄油,结果周先生一屁股坐下去,直接滑到了地上;还有一次,他把教室的门轴拆了,等周先生推门进来时,门板"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差点把先生砸伤。
最绝的是有一次,周先生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低头一看,只见王二狗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小瓶子,往地上倒着什么。周先生快步走过去,大声质问:"王二狗!你在干什么?"
"先生,我在让化学实验!"二狗一本正经地说道,"您看,这是我娘腌咸菜的盐水,我把它和石头放在一起,说不定能变出金子呢!"周先生看着记地的泥水,欲哭无泪,他教书几十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能折腾的学生。
就这样,王二狗在私塾里闹得鸡飞狗跳,把周先生折腾得够呛。最后,周先生实在受不了了,卷起铺盖卷儿,连夜离开了庐州,临走前还留下一句话:"此生再不教王二狗!"而王二狗呢,依旧我行我素,继续着他的捣蛋生涯。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私塾里调皮捣蛋的混世魔王,日后竟会成为上海滩令人闻风丧胆的斧头帮帮主,书写出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
多年后,当人们在上海滩提起斧头帮帮主的大名时,总会有人说起他小时侯在私塾里的那些"光辉事迹"。有人说,正是因为有了那段"霍格沃茨式"的捣蛋经历,才练就了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让他在后来的江湖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容应对,闯出一番属于自已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