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梅著花
寅时三刻,天还黑着,苏家后院的青砖地上已落了层薄霜。苏檀将手炉往袖中拢了拢,指尖抚过乌木药柜上凸起的铭文。当归、白芍、川芎……上百个小屉在昏黄烛火中投下细密影子,像是张铺开的星图。
姑娘,城北仁济堂的杜掌柜递了帖子来。丫鬟青黛捧着账册进来,发梢还沾着夜露,说是要再订三十斤三七。
苏檀蘸了朱砂的笔尖在账册上顿了顿:库房现存多少
前日刚给太医院供了二百斤上品,余下的...青黛声音低下去,二老爷前些日子说南边庄子上要用...
窗棂突然被北风撞开,卷起案头几张药方。苏檀望着纸上三七散瘀四个字,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父亲弥留之际枯槁的手抓着她的腕子,喉咙里嗬嗬作响,最终也没能说出半句嘱托。
把二叔上月支取银钱的单据取来。她将狼毫搁在青玉笔山上,袖口金线绣的忍冬纹在烛光下泛起细浪,再去前院叫钱管事套车,辰时我要去幽州。
第二章
雪夜惊鸿
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车帘外渐渐飘起雨丝。苏檀数着怀中银票,突然听见前方传来喧哗。数十个蒙面人举着火把拦住车队,刀刃在雨夜里泛着冷光。
苏掌柜还是这般雷厉风行。慵懒嗓音自头顶传来,苏檀猛抬头,见道旁古柏枝桠间坐着个玄衣男子。雨水顺着他手中油纸伞骨滑落,在火光里串成晶亮珠帘。
劫匪头目突然暴起,寒光直扑最近的老药农。苏檀想都没想扑过去,怀中账册哗啦散了一地。预期中的疼痛没有降临,只听叮的一声,那柄钢刀被枚铜钱击得歪斜,擦着她鬓角钉入车辕。
玄衣男子不知何时落在她身侧,伞面微倾遮住飘摇风雨:幽州药材市价半月内涨了三成,苏姑娘此时冒险补货,倒像早知道要出事
苏檀按住狂跳的心口,忽然嗅到他袖间若有若无的沉水香。这是岭南伽罗木的味道,价比黄金,整个长安城用得起的不超过——
谢东家若真好奇,不如先把镖局的定金退我三成。她弯腰去捡浸湿的账册,发间玉簪不慎滑落,上回走漕运沉了二百斤黄芪,您家管事说是河神打饥荒
谢珩抬手接住那支将落未落的簪子,指尖掠过她耳后碎发。暗卫长风在树梢倒抽冷气——自家主子何时给人当过梳头丫鬟
苏姑娘可知,上个月经过黑风岭的商队,只有你们没交买路钱。他忽然俯身,呼吸拂过她凝着雨珠的睫毛,令叔父给青龙帮送银子时,用的可是你们苏氏钱庄的银票。
第三章
漕云诡谲
青瓷碗底沉淀着褐黄药渣,苏檀用银簪拨开浮沫。窗外传来二叔苏明德训斥伙计的声音,她蘸着汤药在案几上画线——三条漕运路线图蜿蜒如蜈蚣。
姑娘,船坞刘把头说今夜子时在老槐树候着。青黛将晒干的佩兰塞进香囊,忽然压低声音,今早有人往西跨院送了箱岭南蜜橘。
苏檀指尖微顿。伽罗木只产岭南,谢珩那日衣袖染香,二叔院中此刻飘着同样气息。铜漏滴答声里,她忽然将药碗重重一放:取我的斗香炉来。
子时的码头飘着细雨,漕船黑影幢幢如伏兽。刘把头将桐油灯往舱底照去:那日捞起的黄芪货箱夹层里,全是淋了盐卤的生铁。老船工粗糙的手指点在船板接缝处,官府说这是河神发怒,可咱们水鸭子谁没见过凿船的钢钎印子
苏檀忽然俯身,从朽木中抠出半片青瓷。这是官窑才有的雨过天青色,边缘还沾着星点朱砂。她将瓷片贴近鼻尖,铁锈味里竟混着极淡的伽罗香。
劳烦刘叔明日把沉船残骸图纸送到济世堂。她解下腰间玉佩塞进老人手中,就说给令孙抓的安神药,需用龙齿三钱。
回程马车突然急停,十数黑衣人破雨而来。苏檀握紧袖中柳叶刀,却见领头人突然僵直倒地——后心插着支金丝楠木算筹。谢珩的声音自船舱飘来:苏姑娘查案倒是别致,深更半夜带着老丈游船河。
不及谢东家雅兴,暴雨天在货舱数铜板。苏檀踢开黑衣人面巾,露出青龙刺青。她故意将染血的瓷片当啷扔在谢珩脚边:劳驾告诉背后那位,往生铁掺朱砂防锈的法子早过时了。
第四章
香焚玉殒
七月流火,苏檀却觉满室生寒。太医院退回的五十车防风堆在库房,每包都掺了碾碎的红信石。她捻起朱砂在宣纸上勾画,青龙帮、漕运司、二叔书房里那盆反常绽放的六月雪,渐渐连成带毒的藤蔓。
姑娘,谢东家送来岭南的龙脑香。青黛捧着描金匣子欲言又止,他说...说您香道课上配的安魂香,把他书房睡塌了半面墙。
苏檀突然起身打翻茶盏。伽罗木与龙脑相冲,那日谢珩身上怎会两香并存她抓过药碾将龙脑香碾碎,果然在晶粒间发现数颗碧色药丸——正是父亲临终前攥着的西域狼毒。
暴雨砸在瓦当上如擂战鼓。苏檀闯进二叔书房时,他正往香炉添伽罗香。檀儿来得正好。苏明德笑着推过茶盏,你爹若知道女子掌家惹出这么多祸事......
寒光乍现,苏檀的柳叶刀已抵住他咽喉:三年前您用狼毒混入安神香时,可念过手足之情她甩出账册砸翻香炉,每月初七往青龙帮送官窑瓷器,真当漕司认不出御用朱砂
屋外突然火光冲天,有人高喊走水。苏明德趁机掀翻案几,却被苏檀用母亲的金镶玉簪刺穿手掌。暗格里盐铁走私账册散落一地,每一页都盖着青龙帮的血指印。
data-fanqie-type=pay_tag>

你以为谢珩为何纵容你查案苏明德癫狂大笑,他早知圣上要整顿漕运,拿苏家当问路石!
苏檀将账册扔进火盆,看火舌吞没那些肮脏交易:那您该庆幸,这颗石头要砸碎的是整个江南漕运的黑手。她转身走入雨幕,怀中
谢珩送的龙脑香匣暗格微启,露出半角明黄绢帛——竟是盖着玉玺的盐务密令。
第五章
商海弈棋
八月初三,扬州漕运司的朱红大门前,二十八个药商联名状纸惊动江南道御史。苏檀端坐在茶楼雅间,看市舶使的官轿在长街尽头拐了弯,指尖轻轻叩响青花瓷盏。
姑娘,谢家船队今晨泊了三十艘货船在瓜州渡。青黛捧着冰裂纹茶盘进来,将盐引票据压在紫檀镇纸下,按您的吩咐,咱们从泉州另辟的商路,第一批三七已经入了闽南商会私库。
苏檀望着窗外漕河上如蚁的运粮船,唇角浮起冷笑。三日前她故意将掺了狼毒的防风卖给江宁织造局,此刻太医院应当已经发现那批药材实为西域奇毒。伽罗木混着龙脑香的气息从袖口漫出,她突然将茶汤泼向空中。
水雾里浮现细密金粉——正是盐铁走私账册上缺失的押运标记。
去请永和堂的周掌柜。她忽然起身,发间金步摇在菱花镜前晃出碎光,就说苏氏愿让出川贝母三成利,换他家的漕船在七日内跑遍江南十八渡。
第六章
香断连营
九月霜降,黑市盐价突然暴跌。谢珩掀开苏檀送来的缠枝莲纹香炉时,正见三颗碧色药丸在伽罗香灰里滚出磷火。暗卫递上的密报还带着血腥气:苏姑娘把官窑瓷片熔了混入生铁,现下扬州府收缴的私盐全成了废铁渣。
长风忍不住咋舌:这位苏姑娘是要掀了江南的天。
她掀得好。谢珩摩挲着香炉上熟悉的忍冬纹,忽然想起那夜雨幕中她捡瓷片的样子。朱雀大街传来喧哗,他推开雕窗,恰见苏氏药行的旗幡从漕运司衙门鱼贯而出。
苏檀正将盖着御印的盐务新政张贴在告示墙,绯色披风扫过青砖上未干的血迹——那是昨夜企图劫狱的青龙帮余孽留下的。百姓欢呼声里,她忽然抬头望来,眼底映着谢珩窗前的鎏金铜雀。
主子,苏姑娘差人送来这个。长风捧着个锦盒进来。谢珩启开锁扣,见红绸上躺着半块官窑瓷片,断面金粉绘着残缺的朱雀纹——正是他找了半年的盐运使私印。
盒底压着张洒金笺:闻君雅好收藏,残瓷相赠。另,龙脑香方已改良,今夜当不至塌墙。
第七章
金戈玉帛
腊月廿四,苏氏宗祠的白梅开得正好。苏檀跪在父亲灵位前焚香,青烟里浮动着新配的伽罗香。香案上供着御赐的杏林圣手金匾,檐角铜铃忽然叮咚作响。
姑娘,谢东家送年礼来了。青黛的声音带着笑,说是给咱们药行伙计的冬衣。
苏檀展开礼单,目光停在最后一行:伽罗木三百斤,泉州至幽州漕运通途文书,遑论利钱。她将礼单凑近烛火,果然见背面粉彩绘着半幅海图——正是她遍寻不得的南洋商路。
原样退回去。她将海图拓在宣纸上,跟谢东家说,苏氏不惯赊账。窗外忽有雪籽敲打窗棂,她望着梅枝上不知何时多出的金丝楠木匣,打开竟是全套船坞地契。
暗香浮动,谢珩的声音混着梅香飘进祠堂:苏姑娘若要买断南洋商路,不妨用新研的金疮药方来换
苏檀将地契压在父亲灵位下,忽然对着虚空轻笑:谢东家可知,那药方需用伽罗木灰做引她指尖金簪闪过寒光,正好烧了您送的木头,灰烬还能给太医院配三万份止血散。
檐上积雪簌簌而落,藏青衣角掠过梅枝。苏檀抚过父亲牌位上新刻的女君檀立,转身时裙裾扫落香灰,在青砖地上勾出半阙残印——恰与谢珩私章严丝合缝。
第八章
香烬长明
三更梆子响过三声,苏檀在药庐碾着龙血竭,青黛忽然捧着鎏金拜帖进来。南海珊瑚笺上浮着谢珩独有的沉水香,她翻到背面,借着烛火看见几行蝇头小楷——竟是南洋诸国药材市价波动表。
谢东家倒是会送礼。她将拜帖浸入药汤,墨迹遇水显出血藤图样,告诉前厅,我半刻钟后到。
穿过回廊时,苏檀忽然驻足。庑廊下挂着的新制香囊随风轻晃,每个都绣着谢氏商船特有的玄鸟纹。她抬手扯下香囊扔给青黛:换成苏氏药葫芦纹样,把库里那批错染的茜草纱裁了做穗子。
花厅里,谢珩正把玩着博古架上的青瓷药杵。听见环佩叮咚,他指尖一颤,药杵底座突然弹出暗格——里面躺着半枚染血的铜钱,正是当年劫匪刀下救她的那枚。
苏姑娘好雅兴,拿前朝官窑当捣药罐。他转身时广袖带翻紫檀棋枰,黑白玉子滚落满地,恰成漕运十八渡的星位图。
苏檀不动声色踩住滚到脚边的黑玉子:谢东家夜半来访,总不是为看苏某摆弄药材
来讨一剂解忧散。谢珩忽然逼近,袖中滑出个瓷瓶,你在我常去的茶楼换了安神香,害得三十个账房先生打了半月瞌睡。
月光漏过窗棂,苏檀看见他眼底泛青,忽然想起那日熔炼私盐时,漕司官兵袖口都沾着谢氏特供的提神香。她拔开瓶塞轻嗅,倏地冷笑:掺了曼陀罗的解忧散,谢东家是想苏某背上谋害皇商的罪名
窗外惊起夜枭,谢珩忽然握住她执瓶的手。掌心薄茧擦过她虎口旧伤,那是三年前试药留下的疤。苏姑娘改良的金疮药,止血效果比军中秘方快三刻。他声音低下去,当年北境瘟疫...
当年北境送来试药的将士,有七人再未归乡。苏檀抽回手,将瓷瓶掷入香炉。蓝焰腾起时,她望见谢珩袖口玄鸟纹微微发颤——那是用金疮药浸染的丝线。
第九章
潮生碧海
开春第一艘宝船启航那日,苏檀在码头焚香祭海。改良过的伽罗香混着龙脑,将谢珩送来的三百斤香料炼成止血药粉。市舶司官员捧着圣旨来时,她正指挥伙计将药箱搬上苏氏新造的楼船。
皇商谢珩督办南洋商路有功,特许...宣旨声被海风吹散,苏檀望着官船甲板上那道玄色身影,忽然想起那夜他留下的棋局——黑子围困的星位,正是今日苏氏货船停泊的港湾。
青黛低声提醒:谢东家递话,说泉州港的胡椒换咱们三成干股。
告诉他,苏氏只用药材换航线。苏檀将圣旨供上香案,袖中滑出半枚虎符状的玉珏。这是熔炼官窑时发现的信物,与谢珩那枚染血铜钱恰好能合成完整朱雀纹。
暴风雨来临前,她站在船头看谢氏商船为苏家船队护航。浪涛间闪过数艘可疑帆影,苏檀忽然解下披风:挂谢氏玄旗,把我们的三七粉换成谢家货箱。
姑娘!这可是咱们新研的...
谢珩船上的机关暗格,比我们多三层。她将玉珏系在旗绳上抛向深海,告诉谢东家,我要南洋丁香市价跌三成,不然明日全金陵城都会知道他的提神香会让人做噩梦。
第十章
山河共春
五年后,苏氏药行总号迁至长安那日,朱雀大街飘满药香。孩童们追着撒甘草糖的伙计,唱起新编的童谣:苏娘子,药沉香,治得皇商夜不慌...
谢珩站在摘星楼顶层,看苏檀的马车驶过铺满忍冬纹的青石路。她发间金簪已换成御赐的凤头钗,怀里却还揣着当年那个掉漆的忍冬纹香囊。
主子,苏姑娘送来和离书。长风捧着描金匣的手在抖——虽然他家主子从未提亲。
匣中红绸衬着半块伽罗木,断面刻着漕运新规细则。谢珩突然轻笑出声,指腹抚过木纹间细微的刻痕——这是用他送的柳叶刀雕的。
是夜,苏檀在药庐试新方。窗外忽有熟悉的沉水香浮动,她头也不抬:谢东家若是讨债,门在左边。
来求苏娘子一剂解忧散。谢珩将南洋商路全图铺在案上,指尖点着某处海岛,用这座岛上新发现的止血草换。
苏檀研药的手顿了顿。烛火噼啪爆开灯花时,她抛过个青瓷瓶:岛上七成收成归苏氏。
成交。谢珩接住药瓶的瞬间,袖中滑落当年那半枚铜钱,正正嵌进她药杵底座的凹槽。机关轻响,暗格里褪色的平安符露出珩字一角——原是十年前她随父亲北上行医时,随手赠予马车旁发热的小郎君。
第十一章
千帆竞渡
咸宁三年的春分,泉州港的晨雾裹着胡椒与沉香的辛辣。苏檀立在楼船甲板上,看着三十艘新造的海鹘船吃水深了三分——舱底压仓的并非寻常石料,而是谢珩上月抵债送来的暹罗精铁。
姑娘,爪哇商使在茶室候了一炷香了。青黛捧着鎏金拜帖,珊瑚笺上印着蛇形火漆,说是要谈肉豆蔻独家专营。
苏檀将拜帖贴近鼻尖,突然冷笑:用曼陀罗汁浸过的帖子,这位使臣倒是深谙我大梁礼数。她指尖金簪挑开火漆,内页赫然画着幅海图,南洋十二港都被朱砂圈成赤蛇之眼。
茶室里,爪哇使臣阿里亚的黄金臂钏撞得叮当响:苏娘子若肯让出安息茴香的配方,我国愿以三座丁香岛相赠。他推过琉璃盏,猩红液体中沉浮着珍珠大小的肉豆蔻。
窗外传来货船启航的号角,苏檀忽然将茶汤泼向海图。水渍漫过马六甲海峡时,竟显出数条隐秘航线:三年前贵国商船在满剌加遭遇的'海神之怒',阿里亚大人可查出缘由了她指尖点着某处暗礁,每月初七涨潮时,这里会露出半截断桅——看着像是谢氏十年前沉没的'青雀号'。
使臣额角渗出冷汗,苏檀已起身拂落沾着香料的袖摆:告诉你们亲王,我要的不是岛屿。她将肉豆蔻扔进香炉,爆开的火星在空中拼出半朵忍冬纹,是七日内让柔佛港的胡椒价跌三成。
第十二章
惊涛裂岸
暴雨来得猝不及防,苏檀在船舱核对货单时,忽觉颈后寒毛倒竖。二十年对药性的钻研让她瞬间辨出危险——龙涎香里混进了海蛇腥气。
掌灯!所有人退至右舷!她厉喝声未落,左舷窗已炸开数道水柱。黑衣水鬼的弯刀映着电光,为首之人臂上刺着赤蛇图腾。
青黛甩出药囊击灭烛火,黑暗里响起苏檀的冷笑:阿里亚大人没告诉你们,苏氏货舱从不装金银她猛拉壁上机关绳,三百个药柜同时弹开,肉豆蔻混着甘遂粉在暴雨中炸成紫雾。
惨叫声被惊雷吞没,苏檀在颠簸中抓住桅绳。一道闪电劈亮海面,她看见数里外谢氏的玄鸟旗在浪尖时隐时现。突然,腕上金镶玉镯发出蜂鸣——这是用伽罗木芯做的共鸣器,此刻正与某种频率共振。
转舵!向谢家船队靠拢!她割断缆绳跃上舢板,把舱底的精铁全倒进海里!
浪涛如巨兽张开利齿,苏檀在咸涩水雾中望见谢珩立在船头的身影。他手中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却在看到她手中高举的半枚玉珏时骤然定住。
收网!两人异口同声的呼喝被风暴撕碎。
海面突然浮现无数荧光,早被药粉浸透的鲛绡网从深水浮起,将赤蛇水鬼团团缠住。谢珩的箭尖燃起幽蓝火焰,掠过苏檀鬓边时,为她簪上一朵带着硝石气息的伽罗花。
终章
星火未央
三年后的上元夜,长安城朱雀门突然洞开。苏檀的马车踏着御道积雪驶向皇城,怀中《四海药典》的书脊磕着当年那个忍冬纹香囊。宫灯将她的影子投在朱墙上,恍惚是十五岁那年跪在祠堂的背影。
苏先生请看。引路太监突然推开偏殿暗门,满室星图下,谢珩正将半枚铜钱按进漕运沙盘的泉州港。听到脚步声,他指尖轻弹,铜钱顺着大运河航线滚过十八渡,正正停在苏檀鞋尖。
女官捧着凤冠霞帔鱼贯而入,苏檀却将药典呈上龙案:臣请设女子药局,掌天下药材厘定。她余光瞥见谢珩袖中落下的南洋捷报,最新那行朱批还沾着伽罗香——准奏,着皇商谢氏协理。
更鼓响起时,两人一前一后踏出宫门。谢珩突然驻足:苏娘子可要搭便车他掀开车帘,厢内小几摆着未下完的棋局,黑子困住的白玉卒竟刻着苏氏药葫芦纹。
谢东家可知前日琉球使臣献上的长生方缺了哪味药苏檀翻身上马,将药囊抛进车窗。夜风掀起车帘一角,露出谢珩手中把玩的瓷瓶——正是当年被她扔进香炉的毒药,只是瓶底多了一行小字:安神散·苏氏癸卯年制。
积雪渐次化开,朱雀大街传来新年的第一声爆竹。商船启航的号角混着药杵捣击声,从泉州港一路响到长安城头。宫墙内飘落的药典扉页上,一滴朱砂正慢慢晕开,像极了当年雪夜劫匪刀尖坠落的血珠,又似南洋朝阳跃出海面时的第一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