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三日已过......
据步吉城派往前线的斥候回报。
自从四日前南院大王鞘力佤率领其麾下数万残兵离开,去往步良城后,潼阳关外的交战平原,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一直紧闭的城门,在这几日的上午和下午,都会分别开启一两个时辰。
供潼关守军中的骑兵在平原上驰骋操练。
退守步良城的鞘力佤在休养生息,潼关的将士们也在厉兵秣马,全力备战。
反倒是忠于匈奴大单于的东院大王鞘力昧,却是不知为何,竟一直没有下令出兵讨伐步良城。
趁着南院大王兵败,退守步良城后军中士气颓落低下时,原本正是最好的攻伐时机。
东院大王却偏偏一直按兵不动,反倒把楚凡急的整日坐卧不宁,都快闲的蛋疼了。
若是留在这东院军营之中,一样也是没仗可打,那他还不如早早回返潼关呢。
午后时分,又有一个消息传来,让楚凡再次傻了眼。
据说,匈奴大单于早已派出了使者从皇城出发,使节团今日午间都已抵达潼阳城了。
而潼关那边,大晋的皇帝也派出了文官,从京师赶到。
双方负责谈判的官员,如今正在潼关之内,就停火乃至于重建邦交一事,全面磋商!
这个消息让他骤感颓然。
看样子匈奴和大晋之间,多半是没的打了。
那么于他而言,要想赚取杀伐点,唯一的机会就是匈奴内部的平乱之战了。
东院大王之所以按兵不动,暂时还没有发兵讨伐躲在步良城内的南院大王鞘力佤,十有八.九就是在等潼关城内的谈判结果。
然而,大单于和东院大王有这个耐心,楚凡却是怎么都坐不住了。
一番纠结后,他最终还是将心一横,咬牙来到了金将军的帅府。
“金将军,我要领兵出战......”
见面后,楚凡抱拳一拱,直接开门见山:“阿妈从小教导我,做人当以忠为先,鞘力佤那个反骨仔如今还在步娘城内吃香的喝辣的,每每想起,我立感寝食难安。”
“即便大王暂时还没打算发动全面讨伐,我作为东院的先锋大将,亦可先领麾下四千骑兵,去往那步良城外,展开游击狩猎。”
“一来可剿其城外巡逻队伍,逼迫步良城收缩防线,同时干扰甚至劫掠他们的物资。”
“二来,这对步良城和鞘力佤也是一种警告和试探,看看他究竟会作何反应......”
不得不说,楚凡这番话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键他要调动的仅仅只是其麾下的骑兵先锋大军,并没有要求金将军将步吉城内的麾下大营也调派过去。
“嗯,你阿妈教育的好啊,屠将军之忠义,日月可鉴!”
短暂的沉吟后,金将军称赞两句,当即点头:“如此,你便即刻出发吧,先带上十日粮草,若是十日之后能在前线补给更好,无法自行补给,届时再返回步吉城便是。”
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楚凡都有些措手不及,当场愣住了。
反应过来后面浮狂喜之色,抱了抱拳,转身便匆匆离去。
一个时辰后,先锋大军四千骑,在楚凡的率领下冲出步吉城西门,直奔近两百里之外的步良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