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原本只是在村口摆摊卖些祖传的手工酱菜。
然而邻居李秀莲带着一群村民闯到我的摊位前,指责我的酱菜价格太贵。
你还有脸开张你家这酱菜,用的都是次等料,价格还死贵,坑乡亲们呢!
作为祖传酱菜铺的传承人,我的手艺是实打实的好,陶罐也是特制的,能保鲜防腐,越存越香。
面对众人的逼迫和李秀莲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我平静地答应。
只是当我退完钱后,我要求他们归还剩余的酱菜和特制陶罐,这让贪占便宜的村民们措手不及。
李秀莲趁机打出改良新工艺食品的旗号,宣称价格便宜还好吃。
在她的煽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和镇上居民开始追捧她的速成产品,我的酱园最终关门。
老公和女儿也因为这件事失业辍学。
铺天盖地的网暴朝我袭来,我选择将手中的农药一饮而尽。
再一睁眼,我看到村民们在李秀莲的花言巧语下,购买她推出的网红美食。
1
面对众人的逼迫和李秀莲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我一改上一世的慌乱。
不再辩解,不再哀求,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行,退钱。
我看着他们。
酱菜本就是吃个口味,大家觉得不好,退钱理所应当。
准备看我哭闹或者据理力争的村民和李秀莲都愣住了。
我的反应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打乱了他们准备好的一肚子说辞。
李秀莲眼神里闪过一丝狐疑。
她不信我会这么轻易放弃这么多钱。
我家酱菜虽然贵,但味道是实打实的好,回头客不少,这次集中退钱,数目可不小。
那、那你赶紧退啊!别耍花样!她催促道,生怕夜长梦多。
我没理会她的叫嚣,拿出账本。
上一世的记忆清晰无比,谁家买了多少,我都记得。
一一退还了钱款后,我叫住了那些揣着钱,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众人。
等一下。
众人脚步一顿,警惕地看着我。
钱退给你们了。那之前从我这里买走的、还没吃完的酱菜,还有那些用来装酱菜的特制陶罐,都一并还给我吧。
我家的陶罐,有些是祖上传下来的。
有些是我特意去老窑厂订制的,土质特殊,烧制工艺也讲究。
用它们装酱菜,能保鲜防腐,越存越香。
既然大家觉得我的酱菜不好,那留着也是占地方,不如还给我。
至于陶罐,那是我家的私产,酱菜都退了,罐子理应归还,我还要用来腌制下一批呢。
我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也暗示了这些陶罐和酱菜制作工艺的珍贵。
听到我要求归还酱菜和陶罐,村民们脸上立刻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苏玉华家的酱菜味道确实独特。
那些陶罐装着食物也不容易坏。
白白退了钱,还能留下好东西,这便宜谁不想占
村干部王德发,一个惯会和稀泥的老油条,此刻嬉皮笑脸地打圆场:
玉华啊,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娘生前多好的人。今天清明节,你就别计较这些小东西了,发扬发扬风格嘛。
又是这套!
上一世,他也是这样,用我娘的声誉来道德绑架我。
我冷笑一声,直接戳破他们:王叔,逼我退钱的时候,你们可是理直气壮得很。怎么轮到自己还东西,就推三阻四,讲起风格了这是什么道理
我的态度强硬起来。
酱菜和陶罐,今天必须拿回来。不然,这钱你们也别想拿走。再闹下去,我就去镇上派出所报案,告你们哄抢!
李秀莲先急了,她跳出来指着我:苏玉华,你就是不想退钱,找借口!你家的东西就是强买强卖!
我稳稳当当坐在摊子后,讥讽地看着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是信任乡亲们,才先把钱退了。
你们不是觉得我的酱菜不好吗那留着有何用怕我拿回去再卖
行啊,你们把东西还回来,我当着大家的面,把收回来的酱菜全倒了,陶罐全砸了!
证明我不是为了重新卖,就是不想让占便宜的人得逞!
这话一出,村民们面面相觑,更加犹豫了。
李秀莲也被我将了一军,气得说不出话。
第二章
2
王德发眼看场面僵住,还想和稀泥。
被我直接怼了回去:王叔,和稀泥也要看对象,我苏玉华家的东西,不愁卖!从今天起,村里人的生意,我看情况再接,概不赊账,量少不定制!
这话一出,不少村民瞬间有些慌乱。
他们中不少人还指望着我家过年过节的酱菜、卤味撑场面、送人情呢。
李秀莲见状,得意洋洋地站了出来。
从带来的篮子里掏出她做的新式五香豆干和速成泡菜。
乡亲们别急!玉华姐这老一套行不通了,以后啊,我李秀莲用‘改良新工艺’帮大家解决嘴馋问题!我这豆干、泡菜,价格公道,味道还好!
她当场让平日里最爱贪小便宜的老刘家的孙子尝她的果味泡菜。
那泡菜颜色鲜艳得不自然,我一看就晓得用的是糖精和色素。
小孩子不懂,果然吃得欢天喜地。
众人纷纷称赞李秀莲手巧、脑子活。
我心中暗笑。
那种东西吃多了只会败坏口味,小孩子吃了更容易生病。
上一世,就是这老刘家,最先跟着李秀莲起哄。
为了避免上辈子的悲剧,也实在厌倦了村里的是是非非,我关了酱菜摊,决定搬到镇上去住。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陈建国和女儿陈晓萌。
我内心其实有些惴惴不安,做好了被建国指责的准备。
毕竟当初是我坚持要守着老家这份祖业,才没跟他一起去城里发展。
没想到,建国和晓萌非但没有指责我,反而非常支持。
建国握着我的手:玉华,我早就想劝你离开这乌烟瘴气的地方了。你的手艺在哪儿都能发光,我更看重你高不高兴。村里那些人,自私自利,不值得你为他们费心。
女儿晓萌也抱住我:妈,就是!那些人太坏了!我们支持你!外婆的手艺那么好,到镇上肯定能做得更大!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像一股暖流淌过我的心田。
他们才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虽然享受着没有纷扰的日子,但想到祖辈守护的酱园和手艺,可能会因为我们离开村子而逐渐被人淡忘,我心里还是有些苦涩。
但建国说得对,有真本事在哪里都能发光。
只要用心经营,不怕手艺没传人。
我开始仔细整理家中那些腌制酱菜的老坛子、工具,还有母亲留下的一本本手写的秘方册子。
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心血。
内心虽有对故土的惆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在镇上重开店铺、将手艺发扬光大的规划和决心。
在镇上物色新店铺的时候,我再次遇到了李秀莲。
她不仅在村里卖,还托了关系,在镇农贸市场旁边也支了个小摊。
卖的不再是简单的泡菜豆干,而是用快速发酵粉和各种复合调味料勾兑出的新派酱料。
我隔着老远就闻到那酱料刺鼻的味道,颜色也过于鲜艳,一看就不是正经东西。
我亲眼看到她卖给一个顾客所谓的滋补养生酱。
其实就是些普通豆酱加了大量的糖和味精,还美其名曰滋补。
这种东西,吃多了只会腻人,哪里养生
我意识到,李秀莲已经不满足于做简单的泡菜豆干了。
她开始涉足利润更高的养生酱料、特色风味酱。
甚至在包装上印些古法新制、科技赋能传统美味之类的噱头。
还用一些不知从哪里搜来的不靠谱偏方,指导人如何搭配食用她的产品。
第三章
3
尽管有人私下议论李秀莲的酱料味道有点怪。
但因为价格便宜,加上她会做生意,不停地搞试吃、送促销,短期内确实吸引了不少贪便宜的顾客。
甚至有些小饭馆,也开始从她那里批量进货,贪图成本低廉。
村民们和一些镇上居民开始追捧李秀莲。
认为她脑子活,能用便宜的原料做出差不多味道的东西,是老百姓的实惠选择。
李秀莲更是洋洋得意,到处标榜自己薄利多销,服务大众。
还不忘踩我一脚,煽动大家说我苏玉华守着老一套不懂变通,卖那么贵是赚黑心钱,丢了祖宗的脸。
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和顾客被她成功煽动,纷纷议论我不厚道、死脑筋。
我家的新店终于在镇上开张了。
开张那天,听到一些老顾客也在议论李秀莲的酱料,言语间不乏对我的误解和对李秀莲的吹捧。
我忍不住打断他们:各位街坊,做食品,创新是好事,但真材实料和安全是底线。市面上很多速成酱料,添加剂超标,或者工艺根本不正宗,吃多了对身体没好处。
我指着一位老主顾王婶手里提着的,从李秀莲那里买的养生辣酱说:王婶,您这辣酱,颜色过于红艳,是加了过量的色素。而且为了追求刺激的辣度,怕是用了工业辣椒素。这东西长期吃,会损伤肠胃的。
王婶脸色一白。
她最近确实肠胃不适,还以为是自己吃多了上火。
偏偏这时,李秀莲带着几个人恰好路过,说是来捧场,实则是来打探虚实。
她一听我的话,立刻情绪激动地反咬一口:苏玉华!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我看你就是嫉妒我生意好,故意诋毁我!你在镇上开店,还不是想用高价继续坑人!
她这么一煽动,本就有些动摇的王婶,也开始怀疑起我的用心。
面对众人的不信任和李秀莲的得意,我冷笑一声,只留下一句:入口的东西,还是谨慎些好。别为了省那几个小钱,把身子吃坏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说完,我便转身回店里忙活去了。
此刻我说再多,都会被他们当成是同行恶意竞争。
对那些只图便宜不顾品质的人,我说再多也是枉然。
这句提醒,已经是我仁至义尽。
改变他们的观念,非一日之功。
这几日整理旧物,我把祖传的一些酿制工具和母亲的遗物,比如那些老菜谱,都好好地保存起来。
我总觉得,这次重生,是祖宗在天有灵保佑,我更要将这份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与上一世不同,这一世的李秀莲,不仅摆摊,还学会了用短视频平台直播。
她在直播里展示她如何快速制作各种美味酱料和小吃。
居然成了个小范围内的美食网红,通过直播带货卖她的那些产品,着实赚了不少快钱。
甚至有专门做农产品电商的小团队看中了李秀莲的热度,开始帮她包装、写推广文案。
鼓吹她的产品物美价廉又新潮,进一步扩大了她的影响力。
第四章
4
渐渐地,开始有微小的声音发出。
说吃了李秀莲的酱料或小吃后,虽然一时嘴上过瘾,但过后总觉得口干舌燥。
甚至有人开始出现拉肚子、胃不舒服的情况。
但这些负面反馈,很快就被李秀莲的团队用个人体质不同、吃多了上火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
或者用些小恩小惠压了下来,并没有能引起大范围的注意。
我观察到,一些长期购买李秀莲产品的村民和顾客,脸色明显有些发黄发暗。
这是饮食不健康的典型表现。
但我选择了暂时冷眼旁观,不再多言。
我心中冷笑,只图便宜快捷却忽视品质和健康,这种生意怎么可能长久
那所谓的速成美味,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李秀莲的名声倒是越来越响,靠着低价和网络宣传,连我的一些老顾客也被她忽悠走了。
我新开的店铺,初期显得有些冷清。
面对新工艺、互联网+对传统手艺的冲击,以及一些人对传统高成本制作的质疑,我有时也会感到一丝茫然。
但我清楚,我的初心不能改。
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在我手里变了味。
这天,我正在店铺前整理晾晒酱菜用的竹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过来。
他自我介绍叫张德明,是市食品行业协会的老会长,也是一位资深的美食评论家。
这次是专程来寻访真正的传统手艺的。
张老言辞恳切,他说现在市场上太多速成和伪劣产品,真正用心做传统食品的人太少了。
他当年就对我母亲苏巧云的手艺印象深刻,只可惜那时未能深入推广。
如今听闻我重开了酱园,特地来拜访,希望我能将这门手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老说着,眼含热泪,目光真切,表达了对保护和传承真正传统美食文化的迫切希望。
我想起母亲生前常说:食乃民天,做吃食就是做良心。
如果我只守着这个小店,手艺的传承终究有限。
或许,申报非遗,让更多人晓得真正的传统酱料是什么样的,这才是重生给予我的新使命。
张老看出了我的松动。
他承诺可以立即联系媒体和相关部门,帮助宣传我的酱园,并协助我整理申报非遗的材料。
他劝说我,此举是为传统美食正名,让更多人品尝到真正的健康美味,也是对那些投机取巧者的最好反击。
我内心一动。
想到上一世手艺被埋没、家人遭难的悲剧,又看到张老的一片诚意,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张老非常高兴,当即表示会立刻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在张老和一些正直媒体的帮助下,我的苏家酱园作为非遗候选项目和良心老字号,开始在市里有了名气。
越来越多注重品质和健康的顾客慕名前来,小店渐渐门庭若市,订单不断。
而李秀莲那边,随着一些顾客吃出问题,加上网红美食的热度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她的生意开始明显下滑,收入锐减。
看见我生意兴隆,还可能评上非遗,李秀莲再次眼红了。
她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里,又开始盘算着怎么把我拉下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五章
5
李秀莲趁我一次去参加市里食品行业交流会不在店里的时候,又想故技重施。
她跑到我的新店铺前,对着我的新顾客们大放厥词。
说我的酱菜用料都是普通货色,只是会包装宣传。
她的新工艺酱料成本低效果一样,甚至更好云云。
可这次,她的老套路失灵了。
我的新顾客多是些有见识或特别注重生活品质的人。
听了李秀莲的话,有人当场就面带嘲笑地反问她:这位小老板,既然你的酱料那么好又那么便宜,那你自己怎么脸色看起来那么差一点都不像常吃健康食品的人啊。
李秀莲一愣,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嘴硬道:我、我是操劳过度!为了让大家吃上便宜好东西,我日夜操劳!
实际上,村里和镇上用过她产品的人,最近接二连三出现肠胃不适甚至轻微食物中毒的症状。
她自己也因为经常试吃和品控不严,身体早就有些不舒服了,只是仗着年轻硬撑。
我回来时,正看到她被几个新顾客问得哑口无言,只能恼羞成怒地胡乱争辩着什么。
没过几天,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匆匆忙忙地冲进我的店里。
我认出她,正是当初那个让孙子吃李秀莲果味泡菜的老刘家的儿媳妇。
孩子此刻面色发青,呕吐不止,精神萎靡,看起来非常严重。
那孩子已经上吐下泻好几天了。
在村卫生所和镇医院都只当是普通肠胃炎治,但吃了药也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女人一见到我,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哭着求我:苏老板,求求你救救我家虎子吧!都说你家的东西干净,你懂得多,你帮看看孩子到底是怎么了能不能给孩子做点清淡养胃的米粥,或者给个食疗方子也行啊!
我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又瞥了一眼不知何时跟来看热闹、此刻脸色有些不自然的李秀莲。
对孩子母亲说:你家孩子,是不是常吃街边那些花花绿绿的零食,还有味道很重、颜色很鲜的酱菜
然后,我转向李秀莲,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秀莲表妹,你家‘新工艺’食品不是号称老少咸宜,健康又美味吗不如你给这位大嫂看看孩子,诊断诊断
我故作无奈地摊摊手。
我只懂我们家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做法,对你们那些‘新工艺’可是一窍不通。秀莲你现在可是‘美食网红’,不如现场诊断一下,也正好向大家展示展示你的专业水平。
李秀莲看着孩子污浊的呕吐物,嫌弃地悄悄后退了两步。
假意安慰那女人:嫂子,孩子病得这么重,还是赶紧送大医院吧,别耽误了!
孩子母亲听我一说,立刻想起孩子确实三天两头吃李秀莲摊上的那些新奇小零食和酱菜。
她一把推开虚情假意的李秀莲,继续向我哀求。
我叹了口气,对她说:嫂子,你还是先带孩子去正规大医院彻底检查一下吧,特别是查查有没有食物添加剂过量,或者严重的细菌感染。
屋里有些明眼人已经开始低声议论,说李秀莲家的东西怕是真的有问题。
李秀莲见状,气得跺了跺脚,转身就走,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咒骂着什么。
第六章
6
李秀莲看见我店里顾客盈门,非遗申报也进展顺利。
对比自己生意下滑、口碑变差,她嫉妒不甘。
这天,她居然换上一副笑脸,提着些水果点心来找我。
一进门,就把东西往我手里硬塞,嘴里甜得发腻:玉华姐,以前都是我年纪小不懂事,说了些胡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咱们是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玉华姐,你看,我也是苏家的底子,你能不能……指点指点我做传统酱菜的手艺
她眼珠一转,笑得越发谄媚:姐,不瞒你说,我现在在网上也算小有名气,有点推广经验,人脉客源也有一点。你要是肯教我真本事,我保证帮你一起把产业做大!到时候利润咱们好商量,姐妹同心,其利断金嘛!
我轻轻避开她试图拉我胳膊的手,神色冷淡地看着她:李秀莲,做食品,凭的是良心和手艺,不是投机取巧。你那些东西,为了追求速成和低价,添加剂放了多少,工艺上走了多少歪路,你自己心里清楚。再这么做下去,不仅害人,早晚会出大事,把自己也搭进去。
李秀莲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此时店门口恰好聚集了一些看热闹的街坊邻居。
村里最近因为吃了李秀莲东西身体不适的人越来越多,我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他们议论纷纷。
李秀莲当众丢了面子,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恢复了她那副尖酸刻薄的模样:苏玉华,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看你就是嫉妒我有创新精神,能赚到钱!你给我等着瞧!
那眼神里,充满了熟悉的怨毒。
我还是低估了人性的恶,也低估了李秀莲的无耻。
在我去市里参加非遗评审会的预备会议时,李秀莲果然开始作妖了。
她指使了村里几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在我家村里的老酱园门口和镇上的店铺门前散布谣言。
说我的酱菜用的是死人山上的土发的酵母。
说泡菜坛子里发现过死老鼠。
甚至编排我私生活不检点,说我能评上非遗是走了不正当关系,极尽污蔑之能事。
我丈夫陈建国气得浑身发抖,努力与他们理论,警告他们造谣是犯法的。
但那些懒汉在李秀莲暗中许诺的好处下,反而更加嚣张。
更可恶的是,村干部王德发(我后来才晓得他之前就收过李秀莲的好处)竟然也赶来了。
他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带人查封我在村里的老酱园。
声称是接到村民举报,要整顿村容村貌,清除不卫生作坊。
嘴里还重复着李秀莲教唆他的那些话,什么无证经营,卫生堪忧。
并假惺惺地劝我丈夫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七章
7
接到建国的电话,我心急如焚地从市里赶了回来。
一到村口,就看到自家老酱园的门上赫然贴着歪歪扭扭的封条。
那几个懒汉还在门口得意洋洋地叫嚣。
我再也忍无可忍,几步冲上前,一把揪住那个叫得最凶的懒汉的衣领,厉声质问:你说我的酱菜有问题,证据呢你说我的酱园不卫生,检验报告呢
然后我转向王德发,怒斥道:王德发!你凭什么封我的酱园你说不卫生,拿出市卫生局的检验报告来!
李秀莲此时正躲在人群后面,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还举起了手机,对准我开了直播,直播间的标题赫然是揭秘黑心酱菜作坊女老板的嚣张气焰!
她还故作无辜地挑衅我:苏玉华,大家都要看证据呢!你要是清白的,就把你的卫生许可证、质检报告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呀!
她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料定我一个传统小作坊,这些手续要么不齐全,要么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
我看着她,反而冷静下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没问题,要证据是吧我给你们!
我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天,如果我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你们这些造谣诽谤的,一个都跑不掉!
我坦然地走到老酱园里一间从未对外开放的储藏室门前,拿出钥匙打开了门。
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李秀莲在直播中还在添油加醋,说里面肯定是更脏更乱,藏着见不得人的东西。
然而,当储藏室的门被完全推开,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屋子虽然不大,但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落了些灰尘但依然能看出昔日荣光的牌匾和镜框:
有几十年前县里供销社颁发的优质产品奖金字牌匾。
有解放前商会授予我太爷爷的诚信商家楠木匾。
有祖辈与当年省城知名食府合作的契约文书。
还有无数张已经泛黄的感谢信,上面一酱解乡愁,千里传美名、食之安心,馈赠佳品之类的赞誉之词,在岁月的沉淀下,更显分量。
这些东西,瞬间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李秀莲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她举着手机的镜头都有些不稳了。
有上了年纪的村民颤抖着声音指着一块牌匾:这、这是‘苏记酱园’的老匾额!我爷爷那时候就说,苏家的酱菜是全县城独一份!
我平静地从随身的包里拿出早已办好的所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以及近期由市权威部门出具的、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产品质检报告复印件。
一把甩在李秀莲和王德发面前。
看清楚了!
李秀莲的直播间里,评论已经炸开了锅,飞速刷新。
观众们被这满屋的历史荣誉彻底震撼。
更有人眼尖,认出我正是最近新闻里提到过的市级非遗美食传承人候选人,市电视台都专门报道过!
李秀莲的脸由白转青,又由青转紫,她慌忙地关掉了直播。
第八章
8
证据面前,李秀莲还想强撑着笑脸蒙混过关。
她眼珠一转,又搬出我母亲和姥姥当年薄利经营、服务乡邻的老黄历来说事。
反过来指责我现在忘了本,把酱菜价格定高了,是砸了祖宗的招牌。
有些村民一听,立刻反应过来,也跟着附和李秀莲。
心虚地指责我现在酱菜价格确实比以前贵了不少,他们不满意也是理所当然。
就算我东西好,也不能卖这么贵。
他们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仗着人多,又开始起哄。
居然无耻地要求我不仅要公开道歉,还要把酱菜价格降回到和李秀莲卖的那些速成货差不多的水平。
并且要优先供应村里人。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要求我负责处理村里最近频发的吃坏肚子事件。
话里话外暗示是我没管好,才导致大家只能去吃李秀莲的劣质产品。
我站在这一屋子承载着家族数代心血的荣誉和如山的铁证之中,冷漠地看着他们一张张贪婪而无耻的嘴脸。
只说了三个字:不可能。
我缓缓开口解释:我母亲当年,就是因为心太软,太过为乡亲们着想,不计成本地卖酱菜,结果呢累坏了身子,才那么早就过世了。我现在明码标价,用料讲究,人工耗时,这个价格已经是公道价。我还要养家糊口,还要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下去,我不想步我母亲的后尘。
面对一些村民不依不饶的鼓噪和村干部王德发假惺惺的劝解,我不在意地笑了笑,一针见血地点破:王叔,还有各位乡亲,村里最近那么多人肠胃不好,你们真以为是普通的吃坏了肚子那是你们长期吃那些加了过多添加剂、工艺不正的速成食品,把你们自己的肠胃给吃坏了!那是你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跟我苏玉华可没半点关系!
话音未落,就有几个被我说中心事的村民恼羞成怒,居然想动手砸我的店铺!
恰在此时,镇上派出所的民警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员,接到了我之前针对造谣诽谤和王德发滥用职权行为的报警,及时赶到了现场,迅速控制了局面。
几乎是同时,村里传来一阵阵哭喊声和救护车的鸣笛声。
几家长期大量购买并食用李秀莲那些三无速成酱料和霉豆腐的人家,集中爆发了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
甚至有人出现了急性肝损伤,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抢救!
我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李秀莲急功近利,用的原料来源不明,生产环境恶劣,添加剂滥用。
那些所谓的速成美味,最终还是因为严重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反噬了她自己和那些贪便宜的拥趸。
整个村子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前那些只是轻微不适的人也纷纷涌向医院检查。
第九章
9
更让李秀莲雪上加霜的是,有购买过她通过直播销售的所谓特效减肥酱(后来查出实则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成分)的外地顾客,也因身体严重受损,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门联合对李秀莲展开了深入调查。
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她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劣质甚至过期的原材料,生产环境极其肮脏不堪,违规超量使用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部分产品甚至检出了致命病菌和违禁化学成分!
李秀莲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虚假宣传罪等多项罪名,被当场刑事拘留。
李秀莲被捕时,依旧不思悔改。
疯了似的尖叫着是我苏玉华陷害她。
又与那些曾疯狂追捧她、如今反过来痛骂指责她的村民互相谩骂推诿。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简直是一场丑陋的人性闹剧。
村干部王德发也因涉嫌渎职和收受贿赂,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
我看够了这场闹剧,准备带着建国和晓萌回镇上的店铺。
此时,那些曾逼迫我、污蔑我、贪婪无度的村民们,齐齐围了上来。
有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有的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纷纷求我原谅,求我想想办法帮他们调理身体,或者提供些真正安全的食物给他们。
更有甚者,又搬出我母亲和我姥姥当年的善良来说情。
我看着他们一张张悔不当初却依旧难掩自私的脸。
想起了上一世他们对我和家人的冷漠与加害。
又想起了这一世他们变本加厉的贪婪与无耻。
我冷笑一声,平静地报出了我家酱菜的正常市场价格。
那些村民一听,又开始嫌贵。
有人还想赊账,有人则厚着脸皮要求我打折照顾乡亲。
我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带着家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充斥着愚昧和贪婪的村子。
回到镇上的店铺,一切都已步入正轨。
我的苏家酱园顺利通过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审,名气越来越大。
许多人因为之前直播中看到的我家那满屋的牌匾证书,以及后续媒体的正面报道,对我家的手艺和家族历史深感折服。
纷纷前来拜访学习,或洽谈合作。
我心中无比欣慰,祖辈传下来的这门绝学,不仅没有在我手中失传,反而有机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光大。
傍晚,忙完了一天的生意,我坐在灯下,仔细翻阅着母亲留下来的那些手写菜谱。
一笔一划,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智慧。
窗外的夕阳余晖透过窗棂,温柔地洒在我的身上。
母亲若在,定会欣慰吧,她一定在鼓励我。
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份手艺,这份良心,我一定要好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