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酷暑难耐的六月,我站在盛京建筑设计院的大楼下,望着那个标志性的玻璃幕墙,内心五味杂陈。
今天,是我的方案答辩日,也是陆洲国际建筑大赛的最后冲刺。这个项目我投入了整整六个月,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推翻重来。我将自己对建筑的所有理解,对城市肌理的全部思考,都倾注在这份名为归途的设计中。
陈毅,紧张吗
身后,林夏轻轻揽住我的胳膊,她是我的未婚妻,也是设计院的景观设计师。我们大学同窗,相恋五年,本该在上个月完成婚礼,却因为这个项目而一拖再拖。
还好。我笑了笑,将U盘攥在手心,毕竟准备了这么久。
赵威从电梯里走出来,面色阴沉。作为设计院的首席设计师,他一直视我为眼中钉。三十五岁的他,至今未能在国际大赛上斩获一等奖,而我二十八岁,已经有了两次入围经历。
陈毅,你的方案准备好了高总已经在会议室等了。他的语气冷淡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我点点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会议室里,高总坐在正中央,他是我的导师,也是设计院的院长。他锐利的目光让我有些紧张,但我依然镇定地连接了电脑,准备开始演示。
等等。高总突然开口,赵威,先展示你的方案吧。
我愣住了。按照惯例,应该是我先展示才对。
赵威走上前,插入自己的U盘,投影仪亮起的那一刻,我的世界轰然崩塌。
那分明是我的归途,我的心血,我的设计!
这是我花了半年时间构思的作品,名为'新生'...
赵威侃侃而谈,将我的每一个创意点都娓娓道来,仿佛那真的出自他手。我震惊地看向林夏,却发现她低着头,一副早已知情的模样。
高总,这是我的设计!我猛地站起来,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我可以证明!
高总皱起眉头:陈毅,不要胡闹。赵威的方案已经提前交给我看过了。
可是...
够了!高总重重拍了下桌子,如果你没有新方案,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
我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用一种怜悯和鄙夷的眼神看着我。我突然明白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而我,成了那个可笑的配角。
走出会议室,我冲到卫生间,一阵猛烈的呕吐。林夏跟了进来,轻声说道:陈毅,认命吧,赵威是高总的女婿,你斗不过他的。
所以...你也参与了我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林夏别过脸去:我只是...提前看到了他的方案。我不想卷入你们的争斗。
好一个不想卷入!我冷笑,林夏,我们订婚五年,你就是这样对我的
她沉默了片刻,摘下订婚戒指放在洗手台上:对不起,我们不合适。
这一天,我失去了一切。设计、爱情、自尊,全都在这栋玻璃大楼里灰飞烟灭。
第2章
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收拾东西,准备最后一次离开这个伤心地。
赵威推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陈毅,不要心灰意冷,你还年轻,以后的机会多着呢。
我沉默不语,继续整理桌面。
对了,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他故作亲切地靠在我的桌边,方案已经定了,但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你愿意以助理的身份参与吗
我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盗用我的设计,还想让我给你当助理
注意你的用词,赵威脸色一沉,是你抄袭了我的方案,是我给你机会。你应该心存感激。
我摇摇头,将最后一件私人物品放进纸箱。
你会后悔的,他压低声音威胁道,没有我和高总的推荐信,你在这行寸步难行。
离开大楼时,我看到林夏站在赵威的车旁,两人似乎正在亲密交谈。看来他们的关系远不止同事那么简单。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眼前不断闪现今天发生的一切。我登录邮箱,发现设计院已经发出了公开声明,宣布由赵威主导的新生项目入围陆洲国际建筑大赛。
几杯烈酒下肚,我的思绪越发混乱。怒火和绝望交织在一起,我翻出设计院地下室的钥匙,那里存放着我的模型和原始草图。
凌晨三点,我带着醉意潜入设计院。地下室里,我的模型已经被拆解,草图不见踪影。我翻箱倒柜,试图找出任何可以证明设计归属的证据,却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一道强光刺痛了我的双眼。
谁在那里保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慌乱中撞倒了一排金属架,沉重的材料和工具砸向我的右手。剧痛让我清醒了几分,但还不等我反应过来,保安已经拽住了我。
陈毅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我的设计...我的证据...我语无伦次地解释着。
半小时后,我坐在警局里,手臂上的伤口还在渗血。高总阴沉着脸出现在我面前。
陈毅,你太让我失望了。偷潜入办公场所,企图窃取商业机密。
高总,您知道那是我的设计,我哑着嗓子说,您是我的导师啊。
他看着我,眼神冷漠:警方会依法处理,而我,会保留起诉你的权利。
我被控以非法入侵和企图盗窃商业机密的罪名,虽然最终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但我的职业生涯已经完全毁了。更糟的是,右手腕的韧带严重撕裂,拿笔的手再也无法保持原来的稳定和精确。
医生告诉我:你这只手很难再进行精细绘图了。
一周后,赵威和林夏带着他的获奖设计来医院慰问我。
陈毅,别太自责,赵威假惺惺地说,其实我欣赏你的才华,如果你愿意,还是可以回设计院的。
林夏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笑了,一种解脱的感觉涌上心头:不必了,我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们疑惑地看着我,不明白我的话。
其实,我刚刚收到了徐教授的邀请——去西部的一所艺术学院任教。徐教授是我大学时期的恩师,得知我的遭遇后立即向我伸出了援手。
这是命运给我的另一条路,或许,也是我摆脱这些恶人控制的唯一机会。
第3章
离开都市的第三天,列车终于到达了西部小城。
站台上,徐教授穿着褪色的休闲装,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看到我的那一刻,他快步走来,给了我一个结实的拥抱。
孩子,欢迎来到新家。他拍拍我的肩膀,目光落在我缠着绷带的右手上,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徐教授将我带到了一栋安静的小院。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学院就在附近,走路十分钟。
房间虽简陋但整洁,窗外是一片开阔的天空,与盛京那个拥挤的单身公寓完全不同。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久违的平静。
晚饭后,徐教授拿出一叠文件:这是下学期的课程安排,你主要负责建筑设计基础和创意素描。
我苦笑着举起右手:教授,您也看到了,我的手...
陈毅,徐教授打断我,我认识你十年了,你从来不是靠一只手成功的。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思想、你的创意,而不仅仅是绘图技巧。
他的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灰暗的心。
况且,他继续说道,西部的孩子们渴望知识,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你能带给他们的远不止是如何画一条直线。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或许,教书育人才是我真正的归宿。
第二天,徐教授带我参观了学院。这是一所建立仅五年的艺术学院,虽然设施简陋,但学生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热情和渴望。
张主任是建筑系的负责人,他热情地向我介绍了系里的情况。学生们都很努力,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和系统的训练。
课程安排在下个月开始,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些学生。我请求张主任允许我旁听几堂课,感受一下课堂氛围。
旁听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有着令人惊讶的原创思维,但缺乏专业引导和技术支持。他们像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合适的人来发掘他们的光芒。
晚上回到小院,我第一次主动拿起素描本,尝试用左手勾勒简单的线条。虽然歪歪扭扭,但这种感觉却出奇地令人满足。
徐教授走进来,看着我的尝试,笑了:找到感觉了
我点点头:我想设计一套适合这里学生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教他们如何画图,更要教他们如何思考建筑。
好主意,徐教授赞同道,不过你得先照顾好自己。他放下一包药,记得按时换药,按时吃饭。
那晚,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手腕的疼痛提醒着我过去的伤害,但心中却升起了一种奇妙的期待。或许,这次的挫折是命运给我的礼物,引领我走向一条全新的道路。
睡前,我收到了一封邮件通知:赵威的新生项目已进入陆洲大赛决赛。附件里是赵威和林夏的合影,两人在颁奖台上笑得灿烂。林夏手上戴着那枚本该属于我们婚礼的戒指。
我关掉邮箱,深呼一口气。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我,有了全新的开始。
第4章
开学一个月,我的课堂已经小有名气。
起初,学生们对我这个从大都市来的残疾老师充满怀疑,但我独特的教学方法很快赢得了他们的尊重。我不强求完美的线条和精确的比例,而是鼓励他们探索建筑与人、与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建筑不仅是混凝土和钢铁的结合,它是人类情感的容器,是文明的见证。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
课后,总有学生留下来与我讨论他们的想法。其中一个叫小麦的女孩尤为引人注目,她有着罕见的空间想象力,但因为家境贫寒,几乎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建筑训练。
陈老师,我想参加陆洲大赛的学生组比赛,您觉得可能吗一天,小麦怯生生地问我。
我惊讶于她的勇气:陆洲大赛学生组虽然比专业组门槛低,但对于这所偏远学院的学生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为什么不呢我微笑着回答,不过,我们得从基础开始。
从那天起,我开始给小麦和其他几个有兴趣的学生额外辅导。我们没有先进的设备,甚至连像样的模型材料都买不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热情。我教他们如何利用废弃的纸板、饮料瓶甚至树枝创作模型,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表达最复杂的想法。
我的右手依然不能精确绘图,但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看着他们一天天进步,我心中的成就感远超过我在盛京时的任何时刻。
一天下午,我正在学院的小咖啡馆改作业,一个熟悉的声音让我抬起了头。
没想到你真的跑到这种地方来了。赵威站在我面前,一身昂贵的西装在这个朴素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我冷静地放下钢笔: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别这么冷淡,他在我对面坐下,我是来参加西部建筑论坛的,顺便想看看你过得怎么样。
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说真的,陈毅,他压低声音,你在这里浪费时间。高总让我告诉你,设计院还愿意给你一个位置,当然,不是设计师,考虑到你的手...
我很好,谢谢关心。我打断他,请替我向高总问好,就说我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赵威不屑地笑了:就这个破地方这些学生拜托,他们连正规的CAD软件都用不好,还能成什么气候
正说着,小麦走了进来。陈老师,我有个想法想跟您讨论!她兴奋地说,然后注意到了赵威,不好意思地停下了脚步。
来,小麦,这位是赵威先生,盛京设计院的首席设计师。我介绍道,赵先生,这是我的学生小麦,很有天赋的年轻人。
小麦礼貌地点点头,然后急切地展示了她的新想法——一种将当地传统窑洞结构与现代建筑语言结合的创新方案。她的热情和创造力让整个咖啡馆都亮了起来。
赵威听完后,意外地露出了欣赏的神色:不错的想法,如果你愿意,可以考虑来盛京实习。设计院每年都有实习生项目。
小麦看了看我,然后坚定地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更想留在这里,跟着陈老师学习。
送走赵威后,小麦好奇地问我:老师,那个人真的很厉害吗
我笑了笑:他很成功,但不一定是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那天晚上,我久违地梦见了盛京的高楼大厦,梦见了我曾经的野心和追求。但当我醒来,看着窗外朴素却真实的小城风景,心中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第5章
西部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月底,寒风已经肆虐小城的每个角落。
我和学生们在教室里围着小暖炉工作。经过三个月的指导,他们的陆洲大赛学生组参赛作品已经初具规模。这是一个基于当地文化的公共图书馆设计,融合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功能需求。
陈老师,您看这个转角处理可以吗小麦指着模型上的一个细节问道。
我认真地检查了一下:结构上没问题,但思考一下使用者的感受。当人们从这个角度进入,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小麦恍然大悟,立即调整了设计。这种从使用者角度思考的方式,是我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
下课后,张主任叫住了我:陈毅,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市里准备建一个文化中心,想邀请几所学校的师生参与概念设计竞赛。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对学生们来说,参与真实项目比纸上谈兵更有价值;对学院来说,这是提升声誉的好机会;而对我而言,这是证明自己教学成果的最佳舞台。
太好了!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我会组织最优秀的学生参与。
消息传开后,学生们比我还要兴奋。他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泡在工作室里讨论方案。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一天深夜,我正在工作室批改作业,徐教授走了进来。
又熬夜他递给我一杯热茶。
我接过茶,感激地笑了笑:学生们都这么拼,我不能落后啊。
徐教授在我对面坐下:陈毅,你来这里快四个月了,感觉怎么样
说实话,我抿了一口茶,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暂时的避风港,但现在...我觉得这里反而成了我的归属。
我就知道,徐教授欣慰地点点头,你的天赋不仅在于创造,也在于传授。
我们聊了很久,从教学方法到学生发展,再到建筑行业的未来。离开时,徐教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你知道赵威的'新生'项目在决赛中失败了吗
我愣了一下,这个消息我确实不知道。
听说评委会质疑他的设计概念前后不一致,实施方案也漏洞百出。徐教授继续道,不过他们决定明年重新提交改进方案。
我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只是点了点头。曾经,这个消息或许会让我欣喜若狂,但现在,它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几天后,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来自高总。他用客套的语气提到了赵威项目的挫折,然后直截了当地问我是否愿意提供一些建议。
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只回复了简短的一句话:很抱歉,我已经有了新的责任和使命。
关掉电脑,我走到窗前。外面,雪花开始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在广场上嬉戏,他们的笑声透过玻璃传进我的耳朵。
在这一刻,我感到内心的伤痕似乎正在慢慢愈合。曾经的雄心壮志、背叛的痛苦、失败的阴影,都在这片纯净的雪花中变得模糊而遥远。
我打开工作室的灯,拿出图纸和模型材料。市文化中心的竞赛即将到来,我和我的学生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6章
春天来临时,我们收到了意外的好消息:小麦的陆洲大赛学生组参赛作品进入了决赛。
这在学院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成就。张主任激动地宣布学校将全额资助小麦和我前往盛京参加决赛答辩。
陈老师,我紧张得睡不着觉。临行前,小麦忐忑不安地对我说。
我理解她的感受。盛京对她而言是个陌生的大都市,而陆洲大赛的舞台更是充满压力。记住,我拍拍她的肩膀,你不是去证明什么,而是分享你的想法。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火车驶入盛京站时,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熟悉的街道、建筑,如今都带着一丝陌生感。我和小麦入住了组委会安排的酒店,然后前往赛场踩点。
展厅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让小麦瞪大了眼睛。这么多厉害的项目,我们真的有机会吗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价值,我坚定地说,你的设计有着其他人无法复制的特质——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真诚表达。
第二天是答辩日。令我没想到的是,评委席上竟然坐着高总。他看到我时,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示意。
小麦的答辩进行得很顺利。她用质朴却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展示了模型的每个细节。当她讲到如何将传统窑洞结构与现代建筑语言融合时,评委们都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答辩结束后,高总主动向我走来。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陈毅。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我是以指导老师的身份来的。我平静地回答。
高总欲言又止,最终只说了句:你的学生很优秀。
是的,我为她感到骄傲。
这段简短的对话之后,我们便各自离开了。但我知道,高总一定会将我的出现告诉赵威和林夏。
果然,当晚我们回到酒店,前台告诉我有位赵先生来访。
你不必见他,我对小麦说,我去处理。
在酒店大堂,赵威西装革履地等着我。看到我时,他装出一副热情的样子:陈毅,好久不见!听说你的学生进入决赛了,恭喜啊。
有事直说吧。我没有理会他的虚伪。
赵威的笑容僵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实话实说,我们的项目遇到了麻烦。去年的失利让高总很不满意,现在他给了我三个月期限重新提交方案。
关我什么事
你知道的,他眼中闪过一丝恳求,那个设计...核心理念是你的,只有你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我们愿意付高额咨询费。
我冷笑一声:赵威,得到了就不懂珍惜,失去了就想挽回,你觉得世界是围着你转的吗
陈毅,给大家一个台阶下。他的语气变得强硬,设计院毕竟是你的起点,高总也是你的导师。
我欠你们的,早已用我的右手和职业生涯偿还了。我起身准备离开,如果没有别的事,我要回去陪我的学生了。
赵威突然拽住我的胳膊:林夏想见你。
我摇摇头:请告诉她,不必了。
走出酒店大堂,夜风拂面,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过去的阴影,终于随风而去。
第7章
颁奖典礼那天,展厅人头攒动。小麦紧张地握着我的手,我们站在角落里,等待结果公布。
获得陆洲国际建筑大赛学生组金奖的是——来自西部艺术学院的小麦同学,作品《回归与重生》!
全场掌声雷动。小麦难以置信地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泪光。我为她感到无比骄傲,轻轻推了她一下:去吧,这是你应得的荣誉。
小麦走上领奖台,接过奖杯和证书。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我要感谢我的老师陈毅,是他教会我建筑不只是形式,更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
台下,我注意到高总、赵威和林夏都在观众席上。他们的表情复杂,既有惊讶,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悔意。
颁奖结束后,赵威主动走了过来:恭喜啊,陈毅。看来你在教学上很有天赋。
谢谢。我简短地回应。
我们正在筹备一个教育部门,专门负责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他试探性地说,如果你有兴趣...
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我打断他,然后转向小麦,我们该去参加庆功宴了。
离开时,林夏拦住了我。一年不见,她瘦了许多,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陈毅,能单独谈谈吗
小麦识趣地先行离开,我和林夏在展厅外的长椅上坐下。
恭喜你的学生,她开口道,她很有才华。
谢谢。
沉默了片刻,林夏终于说出了真正的来意:陈毅,我很后悔。
我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远处的人群。
当初我以为跟着赵威能有更好的发展,但现在才明白,那都是错觉。她苦笑道,他根本不懂设计,只会利用和欺骗。
所以呢
我想说...对不起。她的声音几乎是哽咽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
林夏,我打断她,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不恨你,但也不可能回到从前。
她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我知道...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真的很后悔。
后悔是种奢侈品,我站起身,语气平和,只有当你真正失去了某些东西,才会明白它的价值。但生活总是向前的,我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路。
离开盛京前,我收到了徐教授的电话。他告诉我,因为小麦的成功,西部艺术学院获得了教育部专项资金支持,将成立建筑创新实验室。
校长希望你担任实验室主任,徐教授兴奋地说,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火车驶离盛京站时,我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高楼大厦,心中没有一丝留恋。
一年前,我带着满身伤痕离开这座城市;如今,我带着荣誉和新的希望而归。命运的转折如此奇妙,让我不禁感慨万千。
小麦在我旁边睡着了,奖杯紧紧抱在怀里。看着她安静的睡颜,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梦想和热情。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归途——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第8章
回到西部小城后,我们受到了热烈欢迎。学院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张主任甚至提议将小麦的获奖作品永久展示在学院大厅。
在这股热潮中,建筑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了。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崭新的电脑设备、专业的建模软件、完备的模型工作室,甚至还有一笔可观的研究经费。
陈老师,我们现在可以做很多事了!小麦兴奋地说。
我点点头,但也提醒她:工具再好,核心还是思想。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设计的初心。
实验室成立不久,市政府主动联系我们,希望参与文化中心的实际建设工作。这是对我们能力的极大认可,也是学生们实践理论知识的绝佳机会。
我带领团队深入社区调研,了解市民的真实需求。我们不仅关注建筑本身,更注重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天,我正在指导学生修改方案,张主任匆匆走来:陈毅,外面有人找你。
走出办公室,我惊讶地看到高总站在走廊里。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您。我礼貌地打招呼。
高总看起来比一年前苍老了许多:我听说了你们的文化中心项目,特地来看看。
我带他参观了实验室和学生们的工作成果。他不断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校园的小湖边坐下。高总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陈毅,我来是想道歉的。
我没想到他会直接道歉,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当初我被赵威蒙蔽了,他继续说,等我发现真相时,已经太晚了。你的伤害,我无法弥补。
高总...
别急着原谅我,他抬手打断我,我不是来寻求原谅的,而是来告诉你一个消息:赵威的抄袭行为被举报了,设计院决定彻查此事。
是谁举报的
高总没有直接回答:总之,真相最终会水落石出。我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还你一个公道。
他离开后,我久久地坐在湖边,回想着这一年多来的经历。曾经的痛苦与挣扎,如今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那场背叛,我或许永远不会发现自己在教育领域的才华和热情。
几周后,新闻传来:盛京设计院正式承认新生项目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赵威被停职调查,设计院公开道歉并重新确认了原创设计的归属权。
我收到了很多电话和邮件,有祝贺的,有道歉的,甚至有邀请我回盛京的。但我对这些已经不再关心。真相的大白只是一个注脚,而不是我人生的主线。
文化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我们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评价。更让我欣慰的是,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们都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他们的眼界和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一天傍晚,我和徐教授在校园里散步。
你知道吗,徐教授笑着说,当初我邀请你来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认为你这样的'大城市精英'不会在这里待长久。
是我应该感谢您,我真诚地说,您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不,陈毅,徐教授摇摇头,是你自己把伤痛转化为力量,把挫折变成了转机。
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里,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过,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我曾经以为失去的一切,现在看来,不过是为了让我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想,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新生'。我轻声说道。
徐教授笑了:那么,欢迎来到你的新生活。
第9章
两年后,文化中心正式落成。
开幕仪式上,市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特别贡献奖。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不仅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更成为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更让我欣慰的是,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们有了长足的进步。小麦被国内顶尖的建筑事务所录取,其他几位学生也都收到了不错的就业或深造机会。
建筑创新实验室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断有其他院校的师生前来参观交流。我们开始承接更多的实际项目,从社区改造到乡村振兴,将设计理念转化为改善人们生活的实际行动。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审阅新学期的教学计划,秘书通知我有位特殊访客——林夏。
两年不见,她变了很多。不再是那个光鲜亮丽的设计师,而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但她的眼神比以前清澈了许多。
冒昧打扰了,她有些拘谨地说,我看到了文化中心的报道,真的很棒。
谢谢,这是团队的功劳。我示意她坐下,你怎么会来这里
林夏深吸一口气:我离开设计院了,想重新开始。听说这里的艺术学院招聘景观设计老师...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所以,你想应聘
是的,如果...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她的声音中带着请求,我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我真的想重新开始。
我沉思片刻:林夏,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如果你真心想教书育人,我不会阻拦。但招聘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你需要通过正常程序申请。
她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的公正。我会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的。
临走前,林夏突然问道:你的手...现在怎么样了
我抬起右手,轻轻握拳又松开:恢复了一些,虽然不能精细绘图,但日常使用没问题。
那就好。她眼中闪过一丝歉疚,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送走林夏后,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文化中心。阳光下,它的轮廓清晰而优雅,正如我现在的生活。
晚上,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赵威发来的。邮件很短:
陈毅,恭喜文化中心项目的成功。我已离开设计院,开始了新的生活。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你的原谅。
我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将邮件存档。有些伤痕已经结疤,揭开它们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天的教师会议上,我提议成立乡土建筑研究中心,专注于研究和保护当地传统建筑,同时探索其现代转化的可能性。
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即将消失的建筑遗产,我向同事们解释,它们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提案获得了一致通过。会后,徐教授拍着我的肩膀说:从一个只关注个人成就的年轻人,到现在着眼于文化传承的教育者,你真的成长了很多。
我笑了笑:这些年,我学到的比教出去的还要多。
周末,我带领学生们前往附近的一个古村落考察。村子里的老房子大多已经破败,但仍能看出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感。
陈老师,我们能做什么来保护这些建筑呢一个学生问道。
首先是记录和研究,我回答,然后是思考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使它们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回程路上,我收到了张主任的电话。他告诉我,学院决定推荐我参评全国优秀教师。
你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命运,陈毅,张主任真诚地说,你值得这个荣誉。
放下电话,我忽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曾经那个追求个人成就的年轻建筑师,如今找到了更大的价值——在学生身上播下梦想的种子,为这片土地留下有意义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治愈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10章
五年后,一个晴朗的春日。
我站在西部艺术学院的新校区里,看着眼前这座由我和学生们共同设计的建筑群。它既有当地传统民居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是我们多年研究和实践的集大成之作。
陈院长,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助手提醒我。
是的,三个月前,我被任命为学院副院长,负责学术和国际交流工作。
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济济一堂。我看到了徐教授,已经退休的他发际线后退了不少,但精神依然矍铄;张主任,如今已是学院院长;还有我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中坚力量。
小麦也回来了,如今的她已是国内知名的年轻建筑师,刚刚完成了一个备受赞誉的博物馆项目。
陈老师,她兴奋地跑过来,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被邀请参加下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太棒了!我由衷地祝贺她,我就知道你会走得很远。
典礼结束后,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校友聚会。大家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成就,笑声不断。这一刻,我感到无比满足。
晚上回到家,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晚餐。她是两年前加入学院的景观设计老师,我们在一次乡村项目中相识相知,最终走到了一起。
今天过得怎么样她一边盛汤一边问。
很好,我微笑着回答,看到学生们的成长,真的很有成就感。
她帮我夹了一块排骨:对了,盛京那边又来邀请函了,希望你去做客座教授。
我点点头:可以考虑短期去讲几次课。最近有个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确实可以和那边的同行交流一下。
提起盛京,我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阴影。时间真的是最好的治愈师,曾经的伤痛如今已变成了成长的养分。
饭后,我们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望着满天繁星。妻子靠在我肩上,轻声问道:你后悔过吗如果当初没有发生那些事,你可能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了。
我思考了片刻,摇摇头:曾经我可能会后悔,但现在,我认为那是命运的馈赠。如果没有那次挫折,我不会来到这里,不会发现自己在教育上的热情,也不会遇见你。
她笑了,握住我的手:那我要感谢命运了。
次日清晨,我接到一通意外的电话。是高总,已经退休的他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陈毅,我刚看到新闻,恭喜你们学院的新校区!我一直关注着你的发展,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谢谢您,高总。
我不是打电话来叙旧的,他继续道,我想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和几位老同事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资助有潜力的年轻建筑师。我们希望你能担任评委会主席。
我有些惊讶: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不仅了解建筑,更了解人。高总语气诚恳,过去的错误我无法弥补,但或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像当年的你一样的年轻人。
挂断电话后,我站在窗前,看着校园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偏远地区,怀揣着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而我,有幸成为他们路上的引路人。
我决定接受高总的邀请。不是为了和解,而是为了那些还未起航的梦想家们。
午后的阳光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拿起笔,开始写下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右手的伤痕依然在那里,但它不再代表痛苦,而是提醒我生活的每一个转折都有其意义。
窗外,新校区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我重生后的人生,虽历经风雨,却愈发坚韧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