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不起心爱的人全家。
小心翼翼隐藏,还是被她发现了。
两碗毒鸡汤我一碗她一碗,两人一起嘎掉。
陛下和静妃相爱相虐,生离死别。
我和妙音相爱相杀,携手赴死。
重生后,我不再动她家人,努力奔赴he结局。
1
陛下和静妃正在来回拉扯。
布青,别闹。
静妃用力推开,你放开我,我从未爱你。
我不信。难道之前的相处都是假的吗
没错,我跟你一直是逢场作戏,虚与委蛇,一切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报仇罢了。
那你现在是因为爱上我放弃报仇了吗
你是个好皇帝,百姓离不得你。
我想要自由,你爱我就放我离开。
布青,你休想离开我身边。
……
之后,直接热吻起来。
水渍声和呜咽声传到我的耳边。
随后传出读者都懂的声音,伴随着桌子砰砰作响。
你俩都在一起十年了,还学小年轻搞擦边。
这里是御书房哎,躲在桌子底下的我可咋办。
2
陛下下令屠了静妃一家,唯有静妃和她哥哥逃出生天。
她哥想过安稳日子,静妃则想报仇。
陛下微服私访,不经意间遇到静妃,惊为天人,一眼沦陷,一炷香时间确定了关系,直接牵着手将人领回皇宫。
陛下对静妃很好。
天长日久,静妃感动。
静妃放弃报仇。
静妃打算离开皇宫。
跟陛下告别的时候,将所有事秃噜出来。
真相大白,陛下震怒。
陛下觉得自己被骗心骗身。
陛下不放人,开启对静妃的虐心虐身之路。
后来。
虐着虐着静妃就死了。
幼时的我并不理解陛下和静妃的感情。
只觉得俩人有病。
长大后我才有些感同身受。
3
御书房事件十二年后。
妙音面带愁容,却不忘劝我吃饭,世子,这碗鸡汤我炖了好久的,里面下了九九八十一种毒药,早些吃,咱们早结束。
没想到妙音今天竟然会一本正经地讲冷笑话,我也顺势开起玩笑,只要是妙音给的,毒药也吃。
你今天有些怪。
哪里怪
怪好看的。
她只是淡淡地‘呵呵’了两声作为回应。
她的亲人都不在了,开心得起来才奇怪。
妙音喜欢别人将她做的饭吃光。
为了哄她开心,我连忙端起碗,边喝边夸赞,见状她终于露出笑容,也跟着喝汤。
结果没一会儿,我的小腹突然一阵疼痛,哇的一下呕出黑血。
这剧情走向不对啊,你真下了毒。可为什么
难不成她是敌国暗探
我站起身像个喝大的醉汉,跌跌撞撞在房间四处摸索。
妙音轻盈地跑到我身边,温柔地扶住我,保持着淡定的神情。
你找什么,我帮你找啊。
我恶狠狠回答∶杀你!
那世子不如猜猜,是我的毒药快,还是你先杀了我。
我终于拿到了手中的剑,寒光一闪,剑刃已横在她的脖子上。
那剑异常锋利,仅仅轻轻触及她的肌肤,便有血珠缓缓渗出。
手快于心动,剑锋微移一寸许。
没想到妙音也突然呕黑血。
手指微微一颤。
一声尖锐而清脆的铛响,那剑便跌落在了地上。
我握剑时手一向稳,绝不会颤,更不会叫剑掉落在地。
今天是个例外。
毒素发作太快,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好难受。
我们就蹲着说话。
我就知道你下不了手,还是我的毒药药效快。
你的那碗也放了毒你怎么这么傻。
灭门之仇不共戴天,刻骨铭心,我誓报此仇,可是……
死到临头,妙音还是一脸淡定,仅眼眸中流出一缕情感波澜,你是真的喜欢我,待我的好不是假的,我不能负你,只能陪你共赴黄泉。
我比陛下幸运。
她是真爱我,不是为了报仇蓄意接近。
我捶地握拳。
悔啊,当初太过鲁莽,下手太快了。
她家人不是非死不可的。
泪光闪烁,嘴角掺着鲜血,我深深地凝视着她,竭力将她的面容刻入心底,期待来生再续前缘。
随即,双双倒地,气绝身亡。
4
我死了。
嘿嘿,我又活了。
街道。
铜锣敲鼓,旌旗飘飘,骏马嘶鸣。
前方一大团人马浩浩荡荡驶入京城。
被护卫环环包围的吐蕃王子高昂着脖子骑在高头大马上,衣裳尊贵华丽,如日出时霞光散射的头冠极为惹眼,耳朵上还骚包地戴着羚羊角骨耳饰。
百姓纷纷站在街道两侧,让开道路。
原来我回到了吐蕃遣使和我朝议亲的时候。
想当初,吐蕃提出和亲,陛下果断拒绝。
我朝与其他国家结亲,刺激到了吐蕃。
他们嫉妒不已,几次三番骚扰我国边境,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过了两年,陛下实在受不住,为了边境百姓的安宁,只得答应和亲。
以示友好,吐蕃王子作为特使亲临我朝处理和亲事宜。
我不担心这事,几个堂姐没一个好惹的。
玩躲猫猫,我甚至只赢过一次。
那次,她们再骁勇也不敢进御书房。
况且,和亲一般派的是侍女。
我朝国力强盛,谁嫁过去都不会受委屈。
我只担心吐蕃王子的性命。
上辈子他在街上四处乱逛被人捅了一刀嘎掉了。
怀里还揣着不知道要送给哪个公主的手镯。
妙音和她妹妹彼时恰好在不远处,她还帮忙抢救。
就在她跟前,有人不治身亡,身为医者,妙音痛苦煎熬了好久。
凶手溜得比谁都快,实在查不出来是谁。
不过不用查也知道,肯定是李不白派人干的。
使团找茬的时候,他叫唤得最欢。
5
突然,我眼睛眨也不眨盯着某处。
注意看,这个女人美得像仙女。
不远处,她正背着医药箱看热闹。
眼神天真不带一丝惊惶不安。
她站在那就是一道风景。
四周的民众纷纷对着吐蕃使团指指点点,而她身边却是一片静谧,人们自觉地与她保持一段距离,偶尔偷偷地抛去一瞥。
我已经见过她许多次,不会再像初次见面一样没出息地直接看呆。
不知道妙音怎么知道我嘎了她家里人的。
是暗卫说漏嘴,还是府里有内鬼。
难不成是李不白潜进王府,偷偷对妙音说我坏话。
越想越肯定。
错不了,肯定是他。
除他之外,没人跟我有大矛盾。
我的视线转移到使团一个侍卫身上。
他察觉到我的目光也来瞧我。
我们对视一眼,礼貌笑笑,互相颔首。
他就是李不白,已故静妃的哥哥。
他长得很白,白得有些过分。
好些江湖人肆意调笑,称他为小白脸。
十一年前,李不白听闻妹妹被打入冷宫,就潜入宫中想要带走妹妹。
大内侍卫以为两人是刺客,乱箭射死静妃。
李不白是江湖侠客,武功高强,可再厉害也抵不住人多,最后一人逃出宫外。
静妃是他的剑鞘。
剑鞘不再,剑便失去束缚按捺不住,失控而危险。
为了报仇,他多年后跟随吐蕃使团进京,在中原和吐蕃间,挑拨离间,煽风点火,意图搅乱朝,谋逆造反。
还好本世子智勇双全,成熟稳重,冷静理智,毁掉了他的阴谋诡计。
可惜我英雄气短,坠入情网,最后英年早逝,真是令人遗憾啊。
我一边感慨自己的深情,一边扇着扇子摇头叹气。
旁边即将离开的路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
从他的眼中,我看得出来,他已经为我浑身的气度折服。
6
等使团离开后,围观群众更加大声蛐蛐。
吐蕃使团可真威风!尤其他们的王子,看起来比起皇室子弟也不遑多让,听说他们那地儿都是草原,人人都有一匹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肯定啊,我还听说吐蕃人特别能喝酒,一下顿能喝几百碗!可以卖酒给他们。
还可以跟他们做丝绸、茶叶和瓷器生意。
咱们消息慢,这些生意肯定早有人做了,咱们现在凑上去只会赔本。
我听了一耳朵后就不再听,追上喜欢的姑娘才是最要紧的。
遇到喜欢的人不容易,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更是难上加难。
错过实在可惜得很。
往后余生没有她,我一定会后悔的。
我潇洒地走向妙音,如同前世般不经意间与她相撞。
对不住,姑娘。
妙音摆了摆手,直说没事。
现在没事,不代表以后没事,说不定受了内伤呢。
我怀里的银票已经忍不住随主人的心意长出翅膀往外飞。
我报了自己的身份名字,赔了她一千两。
给钱带了点侮辱人的意味。
我道歉后应该请她吃饭的。
不过今天没时间,得改天再约。
幸好妙音没有多想,嘴巴微张,亲切温柔的眼睛里满是钦佩仰慕。
谁能拒绝如此温柔的眼波。
又递给她一块玉佩,让她有事就去信王府找我。
7
等她离开后,我打了个手势,两个眼神犀利身穿常服的暗卫出现在我身后。
跟着那个穿青衣的女人,她做什么都时时向我汇报。
886:小王爷,您是不是怀疑她是吐蕃派来的奸细。
889: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要不直接……接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她是好人,不要动她。甚至她有什么麻烦,你们还要不露声色地帮忙。我转头瞪了889一眼,拿扇子敲了下他的头。
两人互看对方一眼,齐声说道:是。
data-fanqie-type=pay_tag>
8
王府书房。
我爹终于舍得放下他的茶杯,你是说,十一年前静妃产下的并不是狸猫,而是个小皇子。
是的,爹。我甚至亲耳听到小皇子到静妃肚子的全过程。
这我早知道了。
不止我爹知道,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事有猫腻,人怎么可能生下猫。
十二年前,还是宜妃的皇后和静妃同时有孕,陛下称谁先生出皇子,则立谁为皇后,生下的孩子为太子。
静妃先生的,不过生出了只狸猫。
静妃百口莫辩。
陛下又开始跟静妃赌气,说她不详,没查证,直接将静妃打入冷宫。
我估计陛下是觉得静妃性子太桀骜,想再磨一磨。
没想到李不白插了一脚,反倒害死了静妃。
这时,房梁上突然跳下一个黑衣人。
从怀中掏出来一包葡萄干,递给了我爹。
我爹分给我一半,挥挥手让暗卫再上去。
爹,葡萄干这么普通的食物为什么要让暗卫买。
这可不是一般的葡萄干,是吐蕃使团里的葡萄干。
……
您就馋吧。
9
我接着诉说:陈太医当初告老还乡,改头换面,带着小皇子离开了京城。
静妃的哥哥十一年来一直没放弃报仇,甚至叛逃到吐蕃,如今归来意图找到小皇子逼宫谋反。
那这事有点严重啊。
我爹嘴上说严重,面上仍旧淡定。
像只稳重的卡皮巴拉。
爹,李不白现在刚知道小皇子的存在,正在找小皇子的路上,咱们要先下手为强呐。
可问题是李不白不知道小皇子在哪,咱们更不知道了。
我肯定地回答:钱塘江,小皇子在一个小酒馆做厨子。
我爹也没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总共就二十个暗卫又给我拨来三个,让我自己看着办。
倒不是府里穷,而是我爹没什么野心,并不争权夺利,平时二十个暗卫用于日常安保就够了。
我去书房画了小皇子和他养父的画像,告知他们的具体住处,便安排暗卫接人。
不知道皇帝陛下会不会改立真爱的孩子为太子。
追姑娘很重要,国家大事更重要。
太子弟弟永远不知道我前世为他牺牲了什么。
今生则牺牲了一次和喜欢的人共度晚餐的机会。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美丽的仙女从眼前飞走。
10
吐蕃王子也挺需要暗卫保护的。
不过我才不会派自己的人保护他。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吐蕃王子有一种嫉妒厌恶之心。
这种情绪来得莫名其妙,我暂且搞不明白。
或许是弟弟对姐夫的本能吧。
哪天跟他手下人认识认识,让他们防着李不白,在吐蕃王子单独出门时悄悄跟着也就是了。
11
第二日。
我派去保护妙音的暗卫传来消息,妙音去了马市买马。
我装作偶遇,遇见了她。
妙音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慌张,脚步微乱,时不时转头向后瞧。
好像有贼人追她似的。
妙音看见我,眼前一亮。
一眼看出我是街上最厉害的崽。
尽管仅有一面之缘,却对我信任不已,迎我跑来寻求我的帮助。
大哥,你去哪啦,我找了你好久。
妙音微微喘气,拽住我的胳膊。
我长得威严,不小心吓着了她,妙音连忙低下了头。
让你乱跑,差点就丢了。
让我看看是谁追我的女人。
哦,是886和889啊。
我牵着妙音离开,给了一个眼神让他们离远些,886和889睿智地点点头,转身就撞到柱子上。
爹,你不该贪便宜货的。
步入一条小巷,妙音靠在墙上,缓缓呼出一口气,逐渐平静下来。
姑娘,没事了,我身边一向有暗卫保护,暗卫已经去捉他们了。
多亏世子保护,不知道为什么,昨天开始,他们就跟踪我。
这让我怎么解释。
可能是使团的人,在给吐蕃王子挑美人。姑娘貌比西施,说不定,昨天吐蕃王子骑在马上就看中你了。
妙音提出疑问,是吗可他们两个明明是中原人。
也有中原人投靠蛮夷的,尤其一个叫李不白的,最是凶残。
12
我主动提出保护她,并陪她去买马和鞭子。
一路上谈天说地,哄得她咯咯直笑。
妙音盯着路上一个卖小兔的贩子。
你喜欢咱们买一个。
好啊,世子,你喜欢红烧还是炖汤。
我没什么忌口,都喜欢。
那就烧烤吧。我妹妹最喜欢吃兔子,可惜我已经跟她失散好久了。
你妹妹多大了,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吗
比我小两岁,今年十六,姓林名妙珠,耳后有一颗红痣。
十年前关中大旱,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疫病流行,迫于无奈,我们计划迁往别处生存。
路途上,父母相继去世,妹妹也不见了,只有我侥幸得到师父搭救,不仅收留我,还教授我医术,给我安身立命的本事。
我府中倒有一个丫鬟符合你的要求。就是,进府的人会另起新名,不知道她之前是不是叫林妙珠。
妙音大为激动,拉着我的袖子就要去王府。
上辈子我邀她到府中玩乐,期间,妙音为下人诊脉治病,与人闲谈之际找到了自己妹妹。
这回她不用找那么费劲。
我直接给她指出正确答案。
13
到了我的书房,妙音看见小檀就抱了上去。
小檀惊恐∶姑娘,女女授受不亲啊。
妙珠,你仔细看看,我是你姐姐,看你第一眼我就知道我们是血脉至亲。
昨天,安排好三个暗卫的任务后我去了花园。
兢兢业业的丫鬟小檀正在扫地。
我让小姨子换了职务。
从扫花园改打扫我的书房。
可不能让妙音觉得自己妹妹过得不好。
妙珠着实不幸,进王府后,其他丫鬟都把活推给她干,她还乐呵呵的姐姐妹妹地叫着。
在前世,与妙音相聚没多久,她就被李不白抓住当人质,之后俩人跨马离去,终究结局成谜,生死未卜。
妙音确认了胎记和幼时记忆,高高兴兴与妹妹相认。
世子,真的太感谢你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姐妹定会结草衔环相报。
你以身相许得了。
君子施恩不图报,你真过意不去为我府上的下人把个脉好了,医药费我出,他们有个头疼脑热只会忍着,从不去看大夫。
世子心善。
是你心善。
我要是让宫中的御医给下人看病,他们只会觉得我不尊重看不起他们。
14
晚饭。
四人一起用膳。
妙珠不敢坐。
你坐吧,不用拘谨,待会我就还你的卖身契。
妙珠性格略显腼腆,时常紧张不安,总是低垂着头,不敢直视人。
小檀生死都是王府的人,小檀不愿离开王府。
王府不缺侍女,你姐姐却需要妹妹。
妙珠看了眼妙音,还是跟着坐下了。
当晚,姐妹俩就亲亲热热地同住一屋。
接下来,妙珠又是帮妙音打下手,又是勤快地打扫了几天书房。
天生的牛马,没见过这么爱干活的。
15
我主动向皇上提议迎接使团。
吐蕃王子不去拜见公主,整日在街上乱晃。
怕他出事,我就天天跟着他。
聚祥楼。
吐蕃王子一身汉人打扮,拽了根茶叶梗塞耳朵眼当耳钉,正跟酒楼的人吵架,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
我插一脚,拉开双方。
吐蕃王子义愤填膺:你们中原人的菜量也太少了,半口就能吃完。
小二:我们的菜就这样,你要量大管饱的就去别家。
量确实少。
蔬菜沙拉只有薄薄的一层,像不知道谁把剩菜吐盘子上了。
生鱼肉片为了秀厨师的刀工,同样只有极薄的一层。
主食只有两根面条,菜名:情丝缠绕。
美食不在大酒楼,而在街边小贩。
我派暗卫886和889买了小吃,他尝了一口,眼睛发亮。
吃到半夜,他总算满意了。
16
闹市依旧人头攒动,嘈杂声此起彼伏。
我饮一杯茶,不禁念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好诗,奈何我汉语水平不够,只能夸它像烈酒一样醉人。
我眼光飘向远方,也不知道她休息了没有,有没有想我。
17
经此一事,吐蕃王子对我观感很好,我又有心结交,很快熟络起来。
你不知道,我手下有个江湖人,之前结仇太多,最近老有人追杀他。
这不,昨天受了伤今天就没跟着我。
那真是太不幸了。
好歹他跟了你那么久,我回头送他一根百年野山参。
在人参里下个无毒无味的剧毒。
一般是没用的,他心眼多着呢。
尽管如此,还是得试试,说不定有用呢。
不过后来妙音不让我下毒,担心李不白将人参赠送他人,别人误食中毒就大大不妙了。
李不白的事我早让父亲报告陛下,陛下对爱侣的哥哥并不留手。
让大内高手动手容易被发现,影响两国度蜜月。
陛下就将刺杀的事外包给了江湖人。
陛下出钱,我搜喽人。
就是杀不了也没关系,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让他搞事就好。
18
李兄只跟了我半年,他之前好些年住在扶桑。
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也是相见恨晚呐,我先替他谢过逸书了。
扶桑
好像哪里不对
头好痒,感觉要长脑子了。
脑子里有个疑影,怎么都抓不住。
还没想明白,王子又开口,你们中原人都比较内敛,遇到喜欢的姑娘怎么表达感情才不会显得冒昧呢
我好奇地问道∶你才来中原不久,已经遇到喜欢的女子了吗
速速道来,我已经等不及知道镯子是要送给谁的了。
吐蕃王子说他在来京城那天,对一位身着青衣的女子一见钟情。
不会那么巧吧。
她神秘的像吉曲河的流水,带着雪山的清冽和大地的温柔,眼眸像药圣洒下的星光,轻而易举地一剑杀死我心中的小鹿。遗憾的是,我这几日没再遇见她。
说着说着王子还手指沾水画起圈圈。
19
弃苏农,这桩婚事是你们求来的,你没看中公主,反而看上了一个平民女子,这是对公主的侮慢和羞辱。
我们怀着和平的诚意而来,绝无轻慢之意。
不用远离故土,也不必忍受路上的艰难险阻,公主不该开心吗
我气愤地站起身,声音中充满不满与质疑,被你看中的女子就活该远离家乡亲人,忍受文化差异,去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甚至在两国交恶,爆发战争的时候成为牺牲品吗
弃苏农也站起身,不是我选公主,是公主选我,如果没一个公主喜欢我,我自然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我们观点相左,就开始拼酒。
最后是我占了上风。
20
这时,一抹纤细的身影映入眼帘,周围的一切都模糊成了背景。
我左瞧瞧,右看看。
没有突然出现的马车来撞人。
目光定格,妙音坚定地迈步至我身旁。
没想到她会来接我。
我挡在趴桌上的弃苏农身前,希望她别注意他。
在我陷入纠结,考虑表白时,妙音面色沉重,给我带来一个坏消息。
三个便宜暗卫回来了。
不仅没带回人,自个甚至受了重伤,还被下了毒。
暗卫有多废我原以为已经够了解了,没想到他们还能更废。
不禁再次感叹:便宜没好货。
我又怒又忧,直接酒醒了过来。
妙音:我已经包扎好伤口,施针灌药,该做的都做了,能不能活就看能不能挨过今晚了。
21
回府。
妙珠:阿姐,你今天辛苦了,你去休息,我帮你看着。
不用了,小妹,你不懂医,万一有个什么,你来不及叫我,会耽误病人的。
妙珠非要一起照顾病人,我们只得答应。
我顺便让886和889在门外守着。
886和889的身份妙音已经发现了。
她给俩人身上下了香气幽微、经久不散的香粉,顺着味道在王府发现了两个趴在屋顶的身影。
幸好她没怪罪我派人跟踪她的事。
22
我也没闲着,带着收买的江湖人去查看李不白常去的地方。
我没找到人,只得先回了府。
不幸中的万幸,三个暗卫都顺利活了下来。
妙珠因为太过疲累,不得不卧床休息。
陈太医是妙音师父,小皇子也算她弟弟。
此事与她息息相关,我询问暗卫时,便让妙音跟着旁听。
暗卫刚带陈太医和小皇子回到京城,就有一伙蒙面人冲出来抢人。
一个暗卫在启程没多久就感觉身后有尾巴,巡查许多次也没查出问题。
看来府里有内鬼。
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有人去跟踪暗卫。
不会就是这三人中的谁吧。
我开始头脑风暴,胡思乱想。
23
我和妙音离开病房,去了书房。
妙音,你别担心,伯父和小公子一定会找到的。
你,还有另外一拨人,为什么要找我师父和小师弟呢。
小公子其实是当年的静妃之子,伯父是当初照顾静妃的太医。
静妃有孕八个月,去相国寺祈福,不料在路上提前发动,只能暂时栖身破庙,幸好有贴身丫鬟,产婆和太医跟随,不过他们仨早被宜妃收买,跟在静妃身边伺机行动。
贴身丫鬟木葵从一开始就是宜妃的人,静妃艰难产子后昏迷,有一野猫出现,木葵灵机一动,下令将静妃的儿子以狸猫换下,并让产婆将孩子丢到河里。
产婆和太医都不忍心,陈太医说由他动手,将小皇子藏匿于药箱之中,奔走一里地放到一大石头上,能不能活全看他的命。
陈太医第二日再去寻找,小皇子还有气,起名佑安,悉心抚养。
陈太医之后改头换面,带着小皇子远走他乡。
李不白查到产婆,知道了他妹妹给他留了个侄子。
但怎么都查不到陈太医的踪迹。
前世,是妙音在京城遇到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人,把陈太医摇了过来。
小皇子没去过别的地方,跟着来长见识。
我观察到小皇子的长相与陛下相似才有所怀疑。
我半夜带着暗卫,蒙面审问陈太医,才知道真相的。
太子之位是国本,不能动摇,皇室丑闻更不能让外人知晓。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他们。
担心有什么黄色襁褓之类的证据,钱塘江和京城的房子都给烧了。
人证物证都没有,李不白就没法子作妖了。
除了重生之事,我将所有事从老一辈的恩怨情仇到李不白的无底线复仇都告知了妙音。
24
妙音,对不住,我不是有意瞒你的。
无妨,我也有事瞒你。
我发现小妹是扶桑间谍。
我担心她昨晚伤害病人,有意盯着她。
她果然在药里下毒。
我给她用了身体乏力的药,让她休息。
重新熬药给病人喝的。
25
我们又去审问妙珠。
妙珠不发一言。
妙音眼眶流出两颗泪珠,声音清冷得像井里的泉水:小妹,你要用沉默制裁我吗
你要是再不说话,我就给你用忘忧散。
服下后,心神被药物控制,问什么答什么,事后精神失常,变成心智三岁的傻子。
阿姐当真舍得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6
妙珠透露,她和李不白确实是扶桑派出的密探。
在我完成画像之后,画像垫着的纸上残存着细微的痕迹,妙珠观察后,发现我所绘的是一老一少两个男子。
李不白得知此事后,随即派人尾随我的暗卫,一回到京城便劫走了陈太医及小皇子,将他们带回了在京城的最大据点。
知道了位置,我赶忙带着人端了窝点,救出了活生生完好无损的陈太医和小皇子。
窝点内抓到的人送到枢密院。
没继续藏陈太医和小皇子,火速进宫面圣。
物证:明黄色襁褓,陛下静妃的定情玉佩,小皇子与陛下相似的脸。
人证:陈太医,林妙珠。
就等皇后和木葵来对账了。
27
皇后一来,臣妾认罪。
都不辩驳一下吗
木葵这个迈着小步低头的丫鬟都惊讶地抬头看向皇后。
或许皇后这些年都心存愧疚。
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吃斋念佛了。
木葵明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皇后却只让她在身边做些洒扫的差事。
接下来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的。
皇后:你是陈列陈太医
陈太医:草民正是,娘娘多年不见,风采依旧。
你却……看上去跟从前大不相同了。
皇后转头看向皇上,陛下,臣妾不认识这个人。
皇后你刚刚还说认罪的。
臣妾认罪,可这个人臣妾真的不认识,他和陈太医长得一点也不像,过了十一年也不至于变化这么大。他肯定不是陈太医。
那他不是陈太医又是谁
随他是陈皮还是陈述,总之不是陈列。
陈太医:娘娘,是您让微臣改头换面的。微臣离开京城后在江湖上找了个高丽换脸师,自此就换了张脸。
……
原来如此。
28
之后一切顺利。
小皇子的身份确认下来,过嗣给无子的晋王。
皇后体弱多病,去相国寺祈福,修养身体。
太子还是太子。
陈太医功过相抵。
木葵,杖毙。
至于林妙珠,只要她去杀了李不白,就饶她一命。
29
回府路上。
妙音一脸沉思,我小声劝她,没事的,妙珠解决不了,我们多找些江湖人。
我是在想,那个丫鬟有点像扶桑人。
你确定吗
妙音摇了摇头,不确定,就是一种直觉。
陛下威严深重,我当时不敢说话。
又问了妙珠,她级别不高,前两年才到中原,埋了很久的钉子她并不知道。
回头提醒一下枢密院木葵疑似扶桑人的事,在提审过程还要多注意一下皇宫内有没有钉子。
30
赵逸书,你别躲在里面不出声,我知道你在家。
你有本事抢女人,怎么没本事开门呐。
开门开门快开门。
刚回家就看到弃苏农猛敲门,差点把家里门敲烂。
我家屋子挺多,他敲完一间发现没人,便接着去敲另一间。
他身后的侍卫和王府侍卫互相推搡吵嚷。
我高声呼唤他,他终于回过了头来。
看见妙音,笑得像个傻狗,腼腆问好。
妙音点了点头,王子也安好。
我冷哼一声。
他转头见我,也学着冷哼一声,我说你那天好像是吃醋的样子,果然你也喜欢我的女人。
她是我的,才不是你的女人。
我们吐蕃人性子豪爽,她不愿意,我就抢她回去。
妙音冷冰冰说道:你敢抢,我就用针戳你,毒鸡汤害你。
而且,我们都不熟。
岂止是不熟,之前只远远见过一面。
草原上弱肉强食,敬佩强者,最厉害的人才能喝最烈的酒,骑最骏的马,拥有最美的女人。
只有各方面强过他才能叫他心服口服。
之后的几天,我们互相较量,各展所长,比喝酒,比骑马,比武,出各种比赛,谁也不服谁。
31
一个大白天,我们又喝得烂醉。
我赢,我还站着,你已经坐下了。
明明是我赢,你都意识不清,指错人了。
妙音妙珠进来,各自扶走一个酒鬼。
第二日清晨,妙音端来洗脸水。
酒易伤身,今后要适量饮用。
你在担心我,所以你选了我哦。
明明是你们在抢战利品,哪有我选的地步。
如果我和他的战争是我赢,你就有选的地步了,你可以不用和我在一起。
32
我和妙音特意在弃苏农面前表现得很恩爱。
比如:同乘一匹马,比完武给我擦汗……
又送了不少金银珠宝给他部下,劝他不要纠结儿女情长。
他最近开始松口了。
小妹那边情况却不太好。
李不白跟扶桑有牵连,不是全心全意为吐蕃效力,吐蕃人自然不会庇护他。
可是他滑溜得跟泥鳅一样,找不着人。
而且小妹的武功是李不白教的,她真动手就是弑师。
她甚至直言不讳,倘若真的走到弑师那一步,她会选择以死谢罪。
是同胞姐妹没错了,行事风格如出一辙。
为这事,妙音经常神情恍惚,心绪不宁。
还好枢密院传来新消息。
木葵,原名木葵璃子,确凿无疑是扶桑间谍,来到中原后处心积虑挑起内斗,推波助澜,为扶桑谋取利益。
也就是说,扶桑人害了他妹妹,李不白还为扶桑人做事。
官府张贴公告,李不白投案自首,幡然悔悟,不过请求死前去扶桑大本营报仇。
他毕竟还没来得及危害社稷,陛下便同意他改过自新。
小妹最后也跟着李不白一起去了扶桑。
33
弃苏农最终选择放手。
两男争一女的事闹太大,没公主要他。
陛下给他选了个宗室女,次年出嫁。
最后一次相遇,他仍跨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耳畔晃动着一只如手镯般硕大的耳环,口中低吟着诗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