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为救萧辞,跌入火场,从此目不能见人,世人皆道我是他这世子妃的位置换来的恩人。
他也曾许我白首不离,后来却将我困在深宅后院,冷眼旁观堂妹百般羞辱。
我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走到头了。
直到婚礼前夕,我的眼睛,突然看见了光。
我想告诉他这份天赐的奇迹,却亲眼撞见他与她相拥——
他说:她不过是个瞎子,娶她只是还命。
第一章
救命成妃,光明将至
沈听雪的指尖轻轻抚过院中新开的梅花。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她心中那一丝莫名的喜悦。
小姐,您当心着凉。丫鬟青竹急忙上前,将一件狐裘披在她肩上。
无妨,我只是想多感受一下这梅花的气息。沈听雪微微一笑,但那双失去神采的眼睛依旧空洞地望向前方。
十年了,自那场大火后,她的世界便只剩下一片黑暗。十年前,年仅十二岁的她为救当时被困火场的侯府世子萧辞,毫不犹豫地跳入了烈焰之中。虽然成功将人救出,却因烟尘和烈焰的灼伤,双目失明。
侯爷为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不顾她庶出孤女的身份,直接下了赐婚的圣旨,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封为世子妃。这份恩情,她铭记在心,尽管当时年少无知的萧辞曾半开玩笑地许诺:一生一世,白首不离。
然而十年来,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变成了一个对她视若无睹的陌生人。
小姐,该服药了。青竹轻声提醒道。
沈听雪点头,跟着丫鬟回到内室。自从一个月前,江南来的神医隐居在京郊,青竹便每日为她取药。这位神医只说她的眼疾并非无药可救,却也不敢保证何时能够痊愈。
然而就在前日,当她服下药后,眼前那片永恒的黑暗中似乎出现了一丝模糊的光亮。那一刻,她几乎喜极而泣,却又不敢声张,唯恐只是错觉。
青竹,我今日想去看看萧世子。她轻声说道。
青竹微微一愣:小姐,世子今日去了郊外打猎,怕是要傍晚才回。
无妨,我只是想在府中等他,给他一个惊喜。沈听雪浅浅一笑,心中却是按捺不住的欣喜。若是真能重见光明,第一个想告诉的,自然是他。
青竹犹豫片刻,还是扶着主子向侯府世子院走去。沈听雪居住的院落与萧辞的住处隔着一个花园,这十年来,她甚少主动前往。
正午时分,沈听雪独自一人坐在萧辞的书房中。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的脸上,那种模糊的光感越发清晰。她轻轻眨了眨眼,那黑暗中的光晕似乎扩大了一些,隐约能辨认出书架和桌案的轮廓。
我的眼睛,真的在好转...她心中惊喜无比,却又不敢完全相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笑声。沈听雪心头一喜,想必是萧辞提前回来了。她正欲起身相迎,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女声。
表哥,你不是说今日要打猎的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是沈婉柔,她的堂妹。自幼父母双亡的沈婉柔被接到侯府抚养,与她同住一院。表面上视她如亲姐,实则处处与她争宠。
打什么猎,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萧辞的声音慵懒而随意,我只是不想参与那些繁琐的婚礼筹备。
婚礼筹备沈听雪心中一颤。距离她与萧辞的大婚只剩半月有余,按理说世子应当更为重视才是。
表哥,你真的决定娶她了吗沈婉柔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
沈听雪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手中的茶盏几乎要捏碎。
婉儿,你知道的,我别无选择。萧辞的声音有些无奈,父亲执意要我娶她,只因当年那一救命之恩。
可她眼睛都看不见,成了世子妃又如何
她是瞎子,我娶她只是还命。萧辞的话语冰冷而决绝,随后是一阵窸窣声,似是两人相拥。
沈听雪的手无力地垂下,茶盏掉在地上,碎裂的声响惊动了门外的两人。
谁在里面萧辞警惕地推开门,看到沈听雪时,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复杂。
沈听雪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尽管此刻她眼前的世界仍是模糊的,却已经能依稀分辨出面前人的轮廓。但她装作什么都没看到,也什么都没听到。
是我,听雪。她轻声说道,双眼依旧空洞地望着前方,我听青竹说今日你去打猎,想为你准备些暖身的汤药,不想打翻了茶盏,惊扰了你们。
萧辞的脸色稍霁:你一个人来的
青竹方才去厨房了,我想在这里等你回来。沈听雪站起身,既然你回来了,那我先回去了。
沈婉柔急忙上前,做出一副关切的样子:表姐,我扶你回去吧
沈听雪摇头:不必,我认得路。
她轻轻拂开沈婉柔伸来的手,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出书房。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真的看不见路一般。
回到自己的院落,沈听雪终于崩溃,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原来,这十年来的等待,换来的不过是一场还债的婚姻;原来,她以为的白首之约,不过是少年一时的玩笑话。
小姐,您怎么了青竹急忙上前。
沈听雪擦干眼泪:青竹,关上门,我有话对你说。
待丫鬟关好门窗,沈听雪才轻声道:我的眼睛...似乎能看见一些东西了。
青竹惊喜地瞪大眼睛:真的吗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世子!
慢着。沈听雪拉住她,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萧辞。
为什么青竹不解。
沈听雪苦笑:我今日在世子的书房,听到了一些事情。她将方才听到的对话告诉了青竹。
青竹听完,气得浑身发抖:世子怎能如此负心堂小姐更是蛇蝎心肠!
青竹,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沈听雪的声音平静下来,眼中的泪水已经干涸,我们不动声色,继续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趁这半个月,我要彻底弄清楚一些事情。
小姐想知道什么
沈听雪的目光投向窗外,虽然依旧模糊,但那一抹梅花的轮廓已经能够辨认:我想知道,这十年来,我究竟错付了什么人。
第二章
筹婚是假,离开是真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洒在案几上,沈听雪小心翼翼地执笔,在纸上写下工整的字迹。虽然眼前的世界仍有些模糊,但比起几日前已经清晰许多。
小姐,神医说您的眼药已经能减量了。青竹小声地说道,警惕地看了看门外,看样子您的视力恢复得不错。
沈听雪点头,将写好的字迹藏入袖中:江南药铺那边的事情办妥了吗
都已经安排好了,掌柜说您随时可以过去。青竹低声道,只是小姐,真的要走吗
我不想再做那个被人怜悯的瞎子了。沈听雪苦笑一声,更不想成为萧辞的还债工具。
自从那日偶然听到萧辞与沈婉柔的对话,沈听雪便暗中开始了离开的准备。她的视力正在一天天恢复,却依旧装作看不见的样子,藉此观察着身边人的真面目。
小姐,夫人派人来说,今日要试嫁衣了。丫鬟小翠在门外禀报。
沈听雪叹了口气,整理好衣襟:青竹,扶我去正院。
侯府正院中,一片喜气洋洋。侯夫人正指挥着丫鬟们准备嫁衣和首饰,看到沈听雪进来,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听雪来了,快来试试这套凤冠霞帔,是宫里赐下的。
沈听雪行礼后,由丫鬟们小心地为她穿戴。隐约间,她听到了沈婉柔的声音:姨母,这样的好东西给表姐穿,她都看不见,多可惜啊。
婉儿,不得无礼。侯夫人轻声呵斥,但语气中并无多少责备之意。
沈听雪假装没听见,任由丫鬟们将沉重的凤冠戴在头上。在微弱的视力辅助下,她隐约能看到铜镜中的自己,一身红妆,本该喜气盈盈,却因为知晓内情而显得格外讽刺。
真好看。侯夫人赞叹道,辞儿若是看到,定会欢喜。
正说着,萧辞走了进来。看到一身嫁衣的沈听雪,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母亲。他行礼后,站在一旁,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沈婉柔。
沈听雪借着微弱的视力,清楚地捕捉到了这个眼神。她的心更加冰冷。
辞儿,看看你未来的夫人,是不是美极了侯夫人笑着问道。
萧辞勉强点头:嗯,很好看。
沈听雪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根本不在自己身上。
试完嫁衣,侯夫人又拿出了几件首饰: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听雪你喜欢哪件,就拿去做添妆。
沈听雪假装看不见,只是礼貌地推辞:夫人已经给了我许多,我不敢再多要。
表姐真是客气。沈婉柔上前,拿起一支翡翠簪子,这簪子真好看,可惜表姐看不见。
萧辞突然开口:婉儿喜欢这支簪子
沈婉柔微微一笑:我只是觉得好看而已。
既然喜欢,就送给你吧。萧辞说着,将簪子递给了沈婉柔。
侯夫人有些尴尬:辞儿,这些是给听雪的添妆...
母亲,听雪又看不见这些首饰,给婉儿又何妨萧辞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
沈听雪站在一旁,心如刀割。十年前,她救人时不曾犹豫;十年后,对方竟连一支簪子都要据为己有。
我有些累了,夫人可否让我先回去沈听雪轻声说道。
侯夫人叹了口气,点头应允。
回到院中,沈听雪立刻褪下那身沉重的嫁衣,将它整齐地折好,放在箱底。
小姐,世子太过分了。青竹愤愤不平。
沈听雪摇头:不必为这些事生气,再忍几日就好。
入夜后,沈听雪借着烛光,小心地练习写字。她的视力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但已经能够阅读和书写了。她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函,又加了几笔,随后将它藏在贴身的荷包中。
青竹,明日帮我去那位赵大夫那里取一副药。沈听雪轻声吩咐道。
是那个专治消渴之症的赵大夫吗青竹不解,小姐没有这病啊
我需要他开一张证明,就说我因眼疾需转往他乡就医。沈听雪解释道,这是我们离开的掩护。
青竹恍然大悟:小姐打算何时动身
再等几日,等我的眼睛再好些,也等我看清楚一些事情。沈听雪望向窗外的夜空,那里的星辰已经能隐约看见了。
次日清晨,沈听雪正在院中散步,借此适应她日渐恢复的视力。突然,沈婉柔带着丫鬟来访。
表姐,我来陪你说说话。沈婉柔笑盈盈地说道,走到沈听雪身边,手中把玩着那支翡翠簪子。
沈听雪装作听不出对方语气中的得意,淡然回应:婉儿有心了。
表姐,你知道吗昨日表哥送我的这支簪子,可是老夫人最宝贝的物件呢。沈婉柔故意在她面前晃了晃那支簪子,表哥待我真好。
是啊,世子待你确实很好。沈听雪平静地说道,心中却已冷笑。若在从前,她或许会被这些言语刺痛,但如今,她只觉得可笑。
表姐,你不生气吗沈婉柔有些失望,她本想看到沈听雪伤心的样子。
沈听雪微微一笑:我为何要生气世子送你簪子,是他的心意。
沈婉柔被她这淡然的态度弄得有些恼火,突然换了话题:表姐,听说你这些日子吃了不少药,眼睛可有好转
沈听雪心中一凛,表面却不动声色:不过是些安神药罢了,哪有那么容易好
是吗沈婉柔狐疑地看着她,可我听丫鬟说,你近日行走越发顺畅了,好像能看见一样。
婉儿说笑了,我不过是在这府中住了十年,早已熟悉每一条路罢了。
沈婉柔不依不饶:那我考考表姐。她拿起桌上的两块糕点,表姐猜猜,我左手拿的是什么糕点
沈听雪心知这是一个试探,若是猜对了,反而会引起怀疑。她故意伸手去摸,却故意碰倒了茶杯。
啊,失礼了。她慌乱地说道,我这双眼睛,真是不中用。
沈婉柔见试探未果,只好悻悻地起身告辞。
待她离开后,沈听雪长舒一口气:青竹,这几日要更加小心了,婉儿似乎起了疑心。
是,小姐。青竹低声应道,对了,赵大夫的诊断书已经拿到了,就说您的眼疾需到江南名医处求医。
沈听雪点头:很好,再过几日,就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
夜深人静时,沈听雪悄悄打开了一个上锁的小箱子。里面放着这十年来,她和萧辞之间仅有的几封书信和小物件。那些书信大多是在她刚失明时,萧辞偶尔写给她的问候;那些小物件,则是她曾经视若珍宝的礼物。
如今看来,这些不过是敷衍与施舍罢了。
她轻轻抚摸着一封发黄的信纸,上面写着少年萧辞的承诺:听雪,待你眼疾痊愈之日,便是我履行白首之约之时。我萧辞此生定不负你。
可笑。沈听雪自嘲地笑了笑,将信纸放回箱中,又锁好,待我眼疾痊愈之日,便是我看清你真面目之时。
第三章
多次羞辱,心彻底死
朝阳初升,沈听雪早早起身。今日是她定下的一个重要日子——独自去城外的普济寺祈福。
小姐,真的不需要我陪您去吗青竹担忧地问道。
沈听雪摇头:我要自己去,这是对我眼睛的一次测试。她压低声音,我需要知道,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能否凭借这恢复了一半的视力独自行动。
青竹还想再劝,但看到主子坚定的神情,只好叹气妥协:那小姐务必小心,天黑前一定要回来。
沈听雪换上一身素净的衣裳,拄着拐杖,装作盲人的样子离开了侯府。走出府门后,她故意在人多的地方停下询问路,让路人为她指引方向,以此掩饰她其实已经能看见了的事实。
城外的普济寺位于一座小山上,平日里香火不旺,正适合她安静思考。一路上,沈听雪小心翼翼地走着,时而借着拐杖探路,时而停下来聆听方向,其实是在适应她日渐清晰的视野。
到了普济寺,她在佛前跪下,点燃一炷香。
菩萨保佑,让我看清世间真相。她轻声祈祷,也让我有勇气面对这真相。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沈听雪心头一紧,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熟人。
表姐,真巧啊。沈婉柔甜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也来拜佛
沈听雪强自镇定,转身微笑:婉儿也来了是谁陪你来的
表哥送我来的。沈婉柔故意加重了送字,他说我想去哪里,他都会陪我。
沈听雪心中一痛,表面却不动声色:世子对你真好。
表姐,你一个人来这么远的地方,不怕迷路吗沈婉柔话里有话。
沈听雪借机试探:我问路人指引,总能找到的。再说,婉儿既然来了,不如带我一起回去
这个...沈婉柔有些犹豫,随后笑道,表姐恐怕要失望了,我和表哥今日还要去城东的湖边游玩,不能带你回去了。
沈听雪点头:无妨,我自己回去便是。
表姐自己能行吗沈婉柔假意关切,眼中却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要不我派个丫鬟送你
不必了,多谢婉儿好意。沈听雪拒绝道,她不想被对方的丫鬟监视。
告别沈婉柔后,沈听雪在寺中逗留了一会儿,直到确定对方已经离开,才开始细细参观寺庙。借着恢复了大半的视力,她看到了寺中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这些是她失明后从未见过的景色。
回程时,她故意绕了些远路,想要测试自己能否凭借记忆和微弱的视力找到回家的路。果然,虽然中间有些迷茫,但最终还是成功回到了侯府。
小姐回来了!青竹见她平安归来,松了一口气,可有人怀疑
沈听雪摇头:遇到了婉儿,但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她应该没有起疑。
那就好。青竹忧心忡忡,对了,小姐不在的时候,世子来过。
沈听雪挑眉:他来做什么
说是送了些东西给小姐。青竹指向桌上的一个木匣,是一套旧书。
沈听雪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套已经泛黄的《诗经》。这是她失明前最喜欢的书,十年前萧辞曾承诺要为她收集全套。
他现在才想起来兑现承诺沈听雪冷笑一声,将书放回匣中,太迟了。
次日清晨,侯夫人派人来传话,说是要为沈听雪挑选几样嫁妆首饰,请她过去。
沈听雪来到正院,却发现萧辞和沈婉柔也在。萧辞神情冷淡,沈婉柔则是一副得意的模样。
data-fanqie-type=pay_tag>
听雪来了。侯夫人笑着招呼她,这几样首饰都是我精心挑选的,你过来摸摸看喜欢哪个。
沈听雪上前,假装用手摸索着那些首饰,故意将一个玉镯碰到地上。
对不起,夫人,我手笨。她急忙道歉。
无妨。侯夫人捡起玉镯,你喜欢这个吗
沈听雪刚要回答,沈婉柔突然插话:姨母,这玉镯是成对的,一只给表姐,另一只可否给我
侯夫人为难地看了看萧辞,后者点头:母亲,不如就依了婉儿的意思吧。
侯夫人叹了口气:既然如此,这对玉镯就一只给听雪,一只给婉儿吧。
沈听雪心中冷笑,表面却露出感激的表情:多谢夫人,多谢世子。
离开正院后,沈婉柔追上来,故意在她面前晃动那只玉镯:表姐,你不生气吗这明明是姨母给你的嫁妆。
沈听雪微微一笑:婉儿若是喜欢,拿去便是。区区一只玉镯,算不得什么。
表姐真是大度。沈婉柔似乎对她的反应有些失望,转而又问,听说你昨日去了普济寺怎么自己一个人去了那么远的地方
我想为即将到来的婚事祈福。沈听雪平静地回答。
沈婉柔突然靠近,压低声音:表姐,你是不是能看见了
沈听雪心头一震,但面上丝毫不变:婉儿说笑了,我这双眼睛早已无药可救。
是吗沈婉柔狐疑地看着她,那为何昨日你能独自找到回家的路我明明看到你自己回来的。
原来她被跟踪了。沈听雪心中警觉,但嘴上却道:我不过是问路人指引罢了,再说,去普济寺的路我已经走过多次,早已熟悉。
沈婉柔半信半疑,正要再问,萧辞从屋内走出来:婉儿,母亲叫你。
沈婉柔这才不甘心地离开。萧辞看了沈听雪一眼,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冷冷道:婚期将近,你多注意身体。说完便转身离去。
沈听雪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十年前,那个少年曾许诺要护她一生;十年后,他连一个真心的问候都吝啬给予。
回到自己的院落,沈听雪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遗物清单。她打算在离开前,将这些年积攒的物品分给府中的下人们,作为对他们照顾的感谢。
小姐,您真的决定了吗青竹担忧地问。
沈听雪坚定地点头:我的心已经死了,再待下去只会更加痛苦。
夜深人静时,沈听雪又一次练习书写。她的视力已经恢复了大半,能够看清近处的物品和人脸。她取出一张红纸,认真地写下一行字:十年旧恩,一纸休书。沈听雪敬上。
写完后,她将红纸小心地折好,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荷包中。三日后,便是她的婚期,也是她计划离开的日子。
还有三天...她望向窗外,喃喃自语,三天后,我将重获自由。
第四章
一纸休书,礼成人散
婚礼前夜,侯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红色的绸缎挂满了院落,喜字贴在了每一扇门上,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沈听雪站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眼前的世界已经清晰了许多,她能清楚地看到镜中那个即将成为新娘的女子——苍白的脸色,毫无喜悦的双眼。
小姐,明日就是大婚之日了,您还是决定要走吗青竹低声问道,手里整理着沈听雪的行李。
沈听雪点头: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青竹回道,我已经在城外租好了马车,天黑后就在东门等着。那份诊断书也已经准备好了,就说您需要去江南求医。
沈听雪满意地点头,突然问道:你真的愿意跟我走吗离开侯府意味着放弃安稳的生活。
青竹坚定地说:小姐去哪,我就去哪。这十年来,是小姐将我从婢女的身份提拔为贴身丫鬟,我无以为报,只愿追随左右。
沈听雪感动地拍了拍她的手:有你真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随后是沈婉柔的声音:表姐,我来看看你,明日就是你的大喜之日了。
沈听雪急忙示意青竹藏好行李,自己则装作盲人的样子坐在梳妆台前。
婉儿来了。她微笑着说道,眼睛望向略偏离沈婉柔实际位置的方向,明日就是大婚,你来祝福我吗
沈婉柔走到她身边,眼中带着几分嫉妒和不甘:表姐,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
什么好消息沈听雪问道,心中已有预感。
表哥今日对我说,娶你只是还恩,他的心里只有我。沈婉柔得意地说道,婚后,他还会像从前一样待我好。
沈听雪假装震惊,随后勉强笑道:原来如此...只要世子开心就好。
表姐不生气吗沈婉柔有些失望,她本想在婚前给沈听雪最后一击。
沈听雪摇头: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我早已看淡了。
沈婉柔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青竹打断:小姐需要休息了,明日还要早起梳妆。
沈婉柔不甘心地离开后,沈听雪长舒一口气:她是特意来刺激我的。
青竹愤愤不平:堂小姐真是蛇蝎心肠,明明知道明日是您的大婚,还要来说这些伤人的话。
无妨。沈听雪冷笑一声,她不知道,这正好坚定了我离开的决心。
夜深人静时,侯府上下都已入睡。沈听雪换上了一身素白的衣裳,将早已准备好的信件放在梳妆台上。那是一封写给萧辞的休书,上面写道:
十年前,为救你而失明,换来一纸婚约。
十年后,我目不能见你十年冷漠,如今,亦不愿看你虚情假意。
此情已尽,缘分已绝,今日休书断前缘。
沈听雪
第二封信是给侯夫人的,内容是感谢这十年来的照顾,并附上了赵大夫的诊断书,说自己因眼疾需前往江南求医。
青竹,时候不早了,我们走吧。沈听雪轻声说道。
两人悄悄收拾好简单的行李,趁着夜色从侯府的后门溜出。城东门外,早已备好的马车在等待。
马车缓缓驶出京城,沈听雪望着渐行渐远的城楼,心中百感交集。十年的等待,十年的隐忍,今日终于画上了句号。
小姐,您真的不后悔吗青竹小心翼翼地问道。
沈听雪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后悔的是,没有早些看清他的真面目。
天亮时分,侯府一片忙碌。今日是世子大婚的日子,府中上下都在准备迎接新娘。
快去叫醒世子妃!侯夫人吩咐道,梳妆要趁早啊!
丫鬟小翠急忙跑去沈听雪的院落,却发现房门紧闭,无人应答。她忐忑地推开门,只见房内空无一人,梳妆台上放着两封信。
夫人!夫人!不好了!小翠惊慌失措地跑回正院,世子妃不见了!
侯夫人大惊:什么快去找!
小翠将那两封信递给侯夫人:夫人,这是世子妃留下的信。
侯夫人打开信件,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她急忙命人去请萧辞。
萧辞听闻沈听雪不见了,先是一愣,随后竟有些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但当侯夫人将那封休书递给他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十年前,为救你而失明,换来一纸婚约。
十年后,我目不能见你十年冷漠,如今,亦不愿看你虚情假意。
此情已尽,缘分已绝,今日休书断前缘。
她...她怎么敢萧辞震惊之余,突然抓住了信中的关键,她说'目不能见'...'亦不愿看'...
侯夫人也察觉到了异常:辞儿,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听雪她...
萧辞猛然醒悟:她能看见了!他急忙翻看另一封信,上面附着赵大夫的诊断书,说沈听雪需前往江南求医。
不对,这不可能!萧辞急道,若她真要去求医,为何又写休书这分明是借口!
侯夫人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今日是大婚之日,宾客马上就要到了!
萧辞顾不得那么多,立即命人四处寻找沈听雪的下落。他亲自去了赵大夫那里,却被告知沈听雪确实带着诊断书离开了京城,去向不明。
婚礼现场,宾客陆续到来,却不见新娘的身影。众人议论纷纷,侯府的脸面荡然无存。萧辞站在空荡荡的洞房中,手里握着那封休书,心中五味杂陈。
表哥,听说表姐不见了沈婉柔急匆匆地赶来,脸上的表情介于担忧和窃喜之间。
萧辞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你知道些什么
沈婉柔心虚地低下头:我...我昨晚去看过表姐,她看起来很平静...
你对她说了什么萧辞突然厉声问道。
沈婉柔吓了一跳:我...我只是告诉她,你说过娶她只是还恩...
萧辞猛地抬手,差点扇在沈婉柔脸上,最终还是忍住了:你走吧,我需要静一静。
沈婉柔委屈地离开后,萧辞再次细读那封休书。她能看见了...他喃喃自语,她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回想这段时间,沈听雪的种种反常之处逐渐浮现在他脑海:她总是能准确地找到物品的位置;她能独自去寺庙又安全回来;她对沈婉柔的挑衅不再像从前那样伤心难过...
原来如此...萧辞恍然大悟,她早就能看见了,却一直在隐瞒...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和悔恨。十年来,他以为自己只是在还一个救命之恩,却从未真正关心过她的感受。如今她离开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未婚妻。
京城郊外,沈听雪坐在马车上,望着渐行渐远的城楼,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从今以后,她将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不再是那个被人怜悯的瞎子,不再是那个被迫嫁人还债的可怜人。
青竹,从今以后,我们就是自由的了。她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五章
男主知情,追悔莫及
萧辞在书房中焦躁地踱步,手中握着那封休书,已经读了无数遍。三天了,沈听雪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无影无踪。
世子,又有消息传回来了。管家匆匆进来禀报,江南那边也没有沈小姐的踪迹。
萧辞烦躁地挥手示意他退下。这三天来,他派人搜遍了京城及周边地区,又派人前往江南各地查探,却始终没有沈听雪的消息。
她到底去了哪里...萧辞自言自语,随后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另一封信上。那是赵大夫写的诊断书,上面清楚地写着沈听雪需前往江南求医。
萧辞猛然想起什么,立即叫来管家:备马,我要亲自去一趟赵大夫那里。
赵大夫的医馆位于城南,萧辞一路疾驰而去。
赵大夫,我想问问关于沈听雪的眼疾...萧辞开门见山。
赵大夫神色如常:沈小姐的眼疾确实需要去江南求医,老夫的医术有限,无法根治。
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能看见的萧辞直接问道。
赵大夫一愣,随后叹了口气:世子果然察觉了。实不相瞒,沈小姐的视力约一个月前就开始恢复,最近更是好转迅速。
为何不告诉我萧辞急道。
赵大夫摇头:这是病人的隐私,况且沈小姐特意嘱咐过,不要告诉任何人。
萧辞追问:她能看见多少
不敢确定,但据我观察,她至少能辨认人脸和物体轮廓了。赵大夫回答道,若继续治疗,完全恢复视力只是时间问题。
萧辞心头一震:所以,她至少能看见一个月了...
回到侯府,萧辞开始仔细回想这一个月来的每一个细节。沈听雪那些反常的行为,如今看来都有了解释:她能准确地避开路上的障碍物;她能独自去寺庙祈福;她对沈婉柔的刁难不再像从前那样伤心...
最关键的是,他想起了那天在书房中的意外相遇。那天他和沈婉柔正在书房谈话,说出了她是瞎子,我娶她只是还命的狠话,随后便发现沈听雪在里面。
她都听见了...萧辞喃喃自语,不仅听见了,还看见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猛然揪痛。十年来,他一直以恩人的身份看待沈听雪,将婚约视为一种责任和负担。他从未认真考虑过她的感受,甚至在她面前与沈婉柔暧昧不清。
如今,当她终于重见光明,看清了自己的虚情假意,她选择离开,这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世子,侯爷请您过去一趟。管家在门外禀报。
萧辞整理一下衣冠,前往父亲的书房。
侯爷看到儿子面容憔悴,叹了口气:听说你这几天一直在找沈小姐
萧辞点头:是的,但至今没有消息。
辞儿,你真的在乎她吗侯爷直视儿子的眼睛,还是只是因为被人放了鸽子,面子上挂不住
萧辞一时语塞。
侯爷继续道:十年来,你从未真心对待那个女孩。如今她选择离开,或许对她而言是最好的结局。
父亲,我...萧辞想辩解,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辞儿,你可知道,当年那场大火,其实是有人蓄意为之侯爷突然说道。
萧辞大惊:什么
当年有人想害你,设下火计。沈小姐不仅救了你,还替你承受了所有伤害。侯爷沉重地说道,这十年来,我查到了一些线索,但始终没有确凿证据。
萧辞震惊不已:父亲为何不早告诉我
我不想你因此分心,也不想打草惊蛇。侯爷叹气,如今沈小姐离开了,或许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得知这一切后,萧辞的内疚感更加强烈。不仅如此,他开始怀疑,当年的火灾与沈婉柔是否有关——毕竟她是在那场火灾后不久被接到侯府的。
回到自己的房间,萧辞开始翻阅沈听雪留下的物品。在她的箱子里,他发现了一本日记。翻开日记,里面记录了她这十年来的点点滴滴:
今日又练习摸索前行,希望能不依靠拐杖行走。萧辞来看我了,虽然只待了片刻,但我很开心。
萧辞已经三个月没来看我了。听丫鬟说他最近常与堂妹一起出游。没关系,等我的眼睛好了,我也能陪他四处游玩。
今日无意中听到丫鬟们议论,说萧辞与堂妹关系暧昧。我不信,他曾许诺白首不离,必不会背弃。
又是一年中秋,府中众人赏月,唯我一人对月独酌。萧辞送了月饼来,却没有停留。
萧辞读着这些文字,心如刀绞。他从未想过,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沈听雪是如何一点一点地积攒希望,又如何一点一点地失望。
最后一篇日记是在一个月前写的:
今日眼前突然出现一丝光亮,我几乎不敢相信。若真能重见光明,我最想看的,还是萧辞的脸。十年过去,不知他是否还如少年时那般英俊。
读到这里,萧辞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他辜负了一个深爱他的女子,而当她终于能够看见他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他最丑陋的一面。
次日,萧辞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去寻找沈听雪。
父亲,儿子想暂离京城,去寻找听雪。他向侯爷请辞。
侯爷沉思片刻,点头应允:去吧,但不要抱太大希望。那女孩若不想被找到,恐怕很难寻到她的踪迹。
临行前,萧辞去了赵大夫那里,希望能得到更多线索。
世子,老夫实在不知沈小姐去了何处。赵大夫摇头,但有一事可告诉你,沈小姐临走前,曾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她说:'一个真心爱一个人的人,不会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赵大夫叹气,世子,或许沈小姐真的不想被找到。
萧辞苦笑:我明白了。但我还是要去找她,即使只是为了当面道歉。
离开京城前,萧辞特意去了沈听雪最后出现的地方——普济寺。他跪在佛前,虔诚地祈祷:菩萨保佑,让我找到她,哪怕只是为了当面说一声对不起。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上,沈听雪正坐在药铺中,为一个孩童把脉。她的眼睛已经能够看清近处的物品和人脸,远处的景物也逐渐清晰起来。
青竹,这孩子只是风寒,开些驱寒的药就好。她温柔地说道。
青竹点头,去配药了。
沈听雪望向窗外,阳光明媚,街上行人如织。这是她重见光明后看到的新世界,一个没有萧辞,没有侯府,只有自由的世界。
小姐,您说世子会不会来找您青竹一边配药一边问道。
沈听雪摇头:他若真心爱我,就不会等到失去了才来寻我。况且,我已经不是那个盲目等待的沈听雪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骚动。青竹好奇地探头看了看,急忙回来禀报:小姐,有官府的人在打听新来的女医生!
沈听雪心头一紧:是萧辞派来的人吗
青竹摇头:不像,听说是在查一件旧案。
旧案沈听雪疑惑不解,与我何干
就在这时,一个官差走了进来:请问是沈大夫吗我们大人想请您过去一趟,说是关于十年前的一场火灾...
沈听雪的心猛然一跳。那场改变她命运的大火,难道还有什么隐情
第六章
堂妹垮台,真相大白
沈听雪跟随官差来到县衙,心中忐忑不安。十年前的那场大火,她本以为只是一场意外,却没想到竟然会有官府来查。
县太爷见她到来,立即起身相迎:沈大夫,有劳了。本官冒昧相请,是因为近日查到一桩旧案,与十年前京城侯府的那场大火有关。听闻沈大夫当年在场,特来询问一二。
沈听雪心中疑惑,但还是点头应允:大人请问。
当年那场大火,你可曾注意到什么异常县太爷问道。
沈听雪回忆道:那日是侯府举办花灯会,我随家人前去观赏。突然间火起,人群四散。我看到萧世子被困火中,便冲进去救人。除此之外,并无特别之处。
县太爷若有所思:你可知那场大火起因
沈听雪摇头:当时官府调查说是灯笼引燃了窗帘,属意外。
不错。县太爷点头,但近日,我们捉到了一个采花贼,他临刑前供出,当年那场大火,其实是有人蓄意为之,目标正是萧世子。
沈听雪大惊:蓄意是谁
县太爷取出一份供词:据那采花贼交代,他是受一个叫沈婉柔的女子指使,先在侯府后院放火,目的是引开大部分侍卫,然后再在花灯会现场放火,意图害死萧世子。
沈听雪闻言,如遭雷击:沈婉柔不可能...
你认识此人县太爷问道。
沈听雪颤声回答:她是我的堂妹,当年火灾后不久,她因父母双亡被接到侯府抚养。
县太爷摇头叹息:据那采花贼交代,这沈婉柔给了他重金,要他先放火,后劫走萧世子,但计划被你的出现打乱了。
沈听雪难以置信:她为何要害萧世子当时她才十一二岁啊。
这就是本官疑惑之处。县太爷道,一个小女孩,何来如此深的心机必有背后指使。本官已将此案上报京城,想必朝廷已派人调查。今日请你来,一是核实此事,二是希望你能回京作证。
沈听雪沉默片刻,随后坚定地说:我愿意回京作证。若沈婉柔真是凶手,我定不姑息。
回到药铺,沈听雪将事情告诉了青竹。
小姐,您真要回京吗青竹担忧地问,若回去,岂不是又要见到世子
沈听雪苦笑:这不仅关乎公道,也关乎我的眼睛。若当年的火真是沈婉柔所为,那么我的失明也是拜她所赐。此仇不报,我如何安心
第二日,沈听雪整理好行装,随县衙的官差启程回京。一路上,她心情复杂。离开京城才不过月余,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返回。
京城依旧繁华如昔,但沈听雪的心情已与当初大不相同。这一次,她是以证人的身份回来,而非那个任人摆布的盲女。
刚到京城,沈听雪便被带往大理寺。令她意外的是,大理寺卿亲自接见了她。
沈小姐,多谢你回京作证。大理寺卿严肃地说道,这桩案子牵连甚广,已经惊动了陛下。目前沈婉柔已被拘押,但她矢口否认,坚称自己当年年幼无知,不可能有能力策划如此大案。
沈听雪问道:还有什么证据吗
大理寺卿取出一封信:这是我们在沈婉柔闺房中搜出的,是一封署名'姨母'的信。信中提到'事成之后,侯府便是我们的了'。我们怀疑,这背后可能有更大的阴谋。
沈听雪接过信仔细阅读,突然想起什么:我记得婉柔有个姨母,是她母亲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商贾。那位姨母似乎很早就去世了...
大理寺卿眼前一亮:你可记得那位姨母的姓名
沈听雪努力回忆:好像是姓李,叫李青华。
李青华大理寺卿猛然抬头,这不是侯爷的前妻吗
这个发现让案情出现了转机。经过调查,原来萧侯爷的前妻李青华并未去世,而是因无法生育被休,后嫁给了一个商人,生下了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就是沈婉柔的母亲。
沈婉柔的外祖母李青华对侯府心怀怨恨,一直想要报复。当她得知外孙女沈婉柔的父母双亡后,便设计让沈婉柔接近侯府,意图为她报仇。
大理寺很快找到了李青华,这位老妇人被拘押后,很快承认了一切。她供认,当年确实是她指使外孙女沈婉柔设计火灾,目的是杀死萧辞,让侯府绝后。
案情大白后,沈听雪被请到大理寺,与沈婉柔当面对质。
多日不见,沈婉柔已经不复从前的优雅端庄,蓬头垢面,满脸怨恨。看到沈听雪,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恢复了恨意。
表姐,没想到你真的能看见了。沈婉柔冷笑道,我还以为你会一直瞎下去呢。
沈听雪平静地看着她:婉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沈婉柔狂笑起来,因为侯府本该是我外祖母的!因为萧辞的母亲夺走了本该属于我外祖母的一切!我恨不得整个侯府都不得好死!
那我呢沈听雪问道,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连我也要害
沈婉柔冷笑:谁让你多管闲事,救了萧辞若不是你,他早就死了!而且...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你明明是个孤女,却能嫁入侯府为世子妃。凭什么你有这样的好运
沈听雪摇头叹息:好运我失去双眼十年,你觉得这是好运吗
那又如何沈婉柔突然露出阴狠的表情,我不仅要夺走你的眼睛,还要夺走你的夫君!这十年来,我一直在萧辞耳边说你的坏话,让他对你越来越冷淡。我还在你的药里下毒,防止你的眼睛好转!
沈听雪大震:你在我的药里下毒
是啊,沈婉柔得意地说,那些所谓的'安神药',其实都被我动了手脚。若不是你后来去了那个赵大夫那里,你的眼睛一辈子都好不了!
沈听雪心中悲痛万分。原来这十年来,她不仅忍受着失明的痛苦,还被自己的堂妹暗中算计。那些她以为的自然病情,竟是人为的伤害。
就在这时,萧辞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他看到沈听雪,眼中闪过惊喜、愧疚和复杂的情感。
听雪...他轻唤一声,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
沈听雪看到他,心中百感交集。曾经,她以为他是自己生命中的光;如今,她已经拥有了真正的光明,不再需要依靠任何人。
沈婉柔看到萧辞,先是一愣,随后疯狂大笑:萧辞,你来得正好!你知道吗这十年来,我一直在算计你们两个!我要让你们一个痛苦,一个内疚!我要毁了你们的婚姻!
萧辞脸色铁青:沈婉柔,你太让我失望了。
失望沈婉柔冷笑,你不是一直爱我吗你不是说过,娶她只是还命吗
萧辞羞愧地低下头,不敢看沈听雪的眼睛。
沈听雪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萧世子,事到如今,我已经看清了一切。不管是你的冷漠,还是她的算计,都已成过去。我不怪你,也不恨她,我只感谢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自强。
萧辞抬头,眼中满是忏悔:听雪,我错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找你,我想告诉你,我后悔了...
沈听雪打断他:不必说这些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了。
沈婉柔见状,突然狂笑起来:你们两个真是可笑!一个装作高尚,一个装作忏悔。萧辞,你心里明明爱我,为何要装作后悔沈听雪,你心里明明恨他,为何要装作大度
沈听雪看着眼前疯狂的沈婉柔,淡淡地说:婉儿,我确实恨过,但恨不会让我重见光明,只会让我陷入更深的黑暗。如今我已经走出来了,希望你也能有醒悟的一天。
大理寺卿见状,示意狱卒将沈婉柔带走。临走前,沈婉柔还在疯狂大笑:沈听雪,你别得意!就算我入狱,你和萧辞也不会幸福的!
待沈婉柔被带走后,大理寺卿对沈听雪说:沈小姐,多谢你的配合。此案已经水落石出,陛下已下旨,将沈婉柔及其外祖母李青华发配边疆。另外,念在你当年救人之功,赐你'福寿'药房一间,允你在京行医。
沈听雪感激地行礼:多谢陛下恩典。
离开大理寺后,萧辞追了上来:听雪,我有话想对你说。
沈听雪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萧世子还有什么要说的
萧辞跪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听雪,这十年来,我辜负了你。当年你为救我失去双眼,我却没有好好珍惜你。如今我知道错了,求你原谅我,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
沈听雪看着跪在地上的萧辞,心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波澜。她轻声说道:萧世子,你眼盲于情,我心盲于你,已然两清。从今往后,你我各自安好。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萧辞跪在原地,满脸悔恨。
青竹跟上来,小声问道:小姐,您真的一点都不动心吗
沈听雪微微一笑:曾经动心,如今心已死。青竹,我们去看看那间赐下的药房吧,从今以后,我要专心行医,不再为儿女情长所困。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那双曾经失明的眼睛,如今清澈明亮,看清了世间一切。
第七章
女主独美,男主疯魔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
京城南街的福寿药房门前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病人排起了长队。药房的主人沈听雪不仅医术精湛,还心地善良,常常为贫困之人免费诊治。
沈大夫,我家老母亲的咳疾好多了,多谢您的药方。一位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
沈听雪微笑点头:令堂只是肺气虚弱,按方服药,再过半月便能痊愈。
青竹在一旁帮忙抓药,看着主子忙碌而充实的样子,心中欣慰。这三年来,沈听雪的医术越发精进,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眼疾,还救治了无数病患。
小姐,您该歇息了。青竹关切地说道,您已经连续看诊一整天了。
沈听雪伸了个懒腰:再看最后一个病人吧。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女子匆匆走了进来:沈大夫,救命啊!我家相公突然发疯,又打又骂,还说看到了什么鬼魂!
沈听雪皱眉:何时开始的症状
就在今日午后,他本来好好的,突然就变成那样了。女子焦急地说道。
沈听雪起身:我随你去看看。
青竹连忙拿上药箱,跟着主子出门。
女子带着沈听雪来到城西一处宅院。刚进院门,便听到内室传来砸东西的声音和疯言疯语。
你们别拦我!我要去找她!她在等我!一个男声嘶哑地喊着。
沈听雪走进内室,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男子正被几个家丁按在地上。那人双眼通红,满脸胡茬,看起来颇为狼狈。
这位就是病人沈听雪问道。
女子点头:是的,沈大夫。他是我夫君陈勇,从未有过这种症状。
沈听雪上前,仔细观察男子的神情。突然,她发现对方的瞳孔有些不对劲,似乎被什么东西所干扰。
让我看看他的饮食。沈听雪说道。
女子急忙拿来丈夫用过的碗筷和剩余的食物。沈听雪仔细检查后,从食物中发现了些许白色粉末。
这是曼陀罗花的粉末,能致人幻觉和癫狂。沈听雪严肃地说道,你家相公是被人下毒了。
女子大惊:怎么会是谁要害他
沈听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取出药箱中的几味药,快速配制了一副解毒汤剂。
先让他服下这药,压制毒性。沈听雪吩咐道,之后每日按我开的方子服药,一周内应能痊愈。
在沈听雪的指导下,几个家丁将药灌入男子口中。片刻后,那人的躁动渐渐平息,陷入了昏睡。
多谢沈大夫!女子感激地跪下。
沈听雪将她扶起:不必如此。但我有一事相问,你家相公近日可曾得罪什么人
女子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什么:三日前,我们曾去郊外的萧侯封地游玩。听说那里的主人是个疯子,整日酗酒发疯。我夫君不慎闯入了一处禁地,被那疯子殴打了一顿...
沈听雪心头一震:萧侯封地那个疯子是谁
听说是前任世子萧辞。自从老侯爷去世,他继承了爵位,却终日醉生梦死,宛如疯魔。女子低声道,那天我夫君只是误入了一处梅林,就被他打得遍体鳞伤。他还口口声声说那是给'她'种的梅花,不许任何人靠近。
沈听雪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三年了,自从那日在大理寺分别后,她再未见过萧辞。只听说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爵位,却终日醉酒,不理朝政。
我知道了。沈听雪点点头,你家相公的中毒,恐怕与那次冲突有关。药我已经开好了,你按方抓药服用就是。
回到药房,沈听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姐,您在想什么青竹关切地问道。
沈听雪摇头苦笑: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旧事。
次日,沈听雪难得地没有坐诊,而是独自一人前往城郊。青竹担忧地看着主子离去的背影,却没有阻拦。她知道,有些心结,需要主子自己去解开。
萧侯的封地位于京城西郊,曾经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庄园。然而如今,这里却冷清萧条,一片破败景象。
沈听雪来到庄园门前,守门的老仆看到她,先是一愣,随后惊喜地叫道:沈小姐!真的是您吗
沈听雪微微一笑:李伯,好久不见。
老仆激动不已:沈小姐,您终于来了!老奴盼您多时了。
萧侯在吗沈听雪问道。
老仆叹了口气:我家老爷这些年过得不好...自从老侯爷去世,他继承爵位后,就整日酗酒,时常发疯。昨日又喝得烂醉,今早还未醒呢。
沈听雪点头:我能进去看看吗
自然可以!老仆急忙打开大门,沈小姐请随我来。
跟随老仆走进庄园,沈听雪看到曾经整洁的花园如今杂草丛生,只有一处梅林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梅花开得正盛。
这梅林...沈听雪轻声问道。
老仆解释:是老爷亲手栽种的。这三年来,他唯一上心的就是这片梅林。他说,这是给一个人种的,只是那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沈听雪心中一痛,默默继续向前走。
来到主屋,老仆轻轻推开门:老爷,有客人来了。
屋内一片昏暗,只有壁炉的火光微弱地照亮着空间。一个男子蜷缩在床上,衣衫不整,胡须拉碴,看起来憔悴不堪。
滚出去!我不见任何人!男子咆哮道,随手抄起一个酒壶砸了过来。
老仆急忙闪避:老爷,是沈小姐来了!
男子的动作突然僵住了。他缓缓转过头,看向门口的沈听雪,眼中闪过不敢置信的光芒。
听...听雪他的声音沙哑而颤抖,是你吗还是我又在做梦
沈听雪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男子,如今却落魄至此,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悯。
是我,萧侯。她平静地说道。
萧辞猛地从床上跳起,踉跄地走向她,却又在距离她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不敢靠近。
你...你能看见我了他泪眼婆娑地问道。
沈听雪点头:能看见了,很清楚。
萧辞嘴唇颤抖着,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他只是低声道:对不起...
沈听雪的目光扫过凌乱的房间,看到墙上挂着几幅画,都是她的肖像。有的是她失明时的样子,有的则是想象中她重见光明的模样。
我听说你让人下毒害了陈公子。沈听雪直接说道。
萧辞一愣,随后摇头:我没有...我不会做这种事...
那天他闯入梅林,你打了他。
萧辞神色黯然:是的,我打了他。但那片梅林是我为你种的,我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它。但我绝没有下毒害人。
沈听雪仔细观察他的反应,确信他没有说谎。
我相信你。她轻声说道,但你这样下去不行,侯府需要你振作起来。
萧辞苦笑:你走后,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愚蠢。十年来,我辜负了最珍贵的感情。如今父亲也去世了,我已经无心打理任何事情。
萧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沈听雪平静地说道,人不能只活在过去的悔恨中。
萧辞凝视着她,突然跪了下来:听雪,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追求你。
沈听雪摇头:萧侯,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了。我现在很好,你也应该好好生活。
萧辞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你...已经有了新的情感
不是。沈听雪淡然一笑,我只是不再需要感情来定义自己的生活。我有我的医馆,有我的病患,这就足够了。
离开前,沈听雪留下了一服药:这是安神的药,能帮你戒酒安眠。若你真想得到我的原谅,就振作起来,重新做一个有用的人。
回到京城后,沈听雪以为这次见面会让她心绪不宁,没想到反而格外平静。或许在她心里,萧辞已经成为了一段回忆,不再有任何波澜。
一个月后,沈听雪接到了一封信,是萧侯派人送来的。信中说他已经戒酒,开始重新管理侯府事务,还捐助了一所孤儿院。他没有再提复合的事,只是请求沈听雪能偶尔给他写信,让他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沈听雪回了一封简短的信,表示赞赏他的改变,并祝福他未来一切顺遥。
时光如水,又是三年流逝。
沈听雪的医馆如今已经成为京城最有名的医馆之一,她也被朝廷封为济世女医,专门负责宫中女眷的医疗。
而萧侯也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地方官。他与沈听雪偶尔通信,但从未再提及感情之事。
一日,沈听雪接到了萧侯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决定辞去官职,入山修行。
听雪:
承蒙你当年一语点醒,我得以从悔恨中走出,重新做人。如今侯府事务已安排妥当,我决定入山修行,以赎我前半生的过错。
若后世有缘,再见之时,我定当以更好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
此生不敢再提感情,但你的恩情,萧辞永世不忘。
珍重。
萧辞
读完信,沈听雪心中百感交集。她提笔回了一封信:
萧侯:
来信收悉。入山修行之事,全凭自愿。但我以为,行善积德不必远离红尘。
然既是决心已定,我也不便多劝。盼君修行顺遂,内心安宁。
此去经年,山高水远,保重。
沈听雪
寄出信后,沈听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静。
又是四年后,沈听雪已经四十岁,依旧独身,专心行医救人。她的医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誉为女华佗。
这一日,青竹匆匆跑来:小姐,刚收到消息,萧侯在湖中溺亡了!
沈听雪手中的药碗险些落地:什么
据说萧侯这几年精神时常恍惚,常说看到了您的身影。昨日傍晚,他独自去湖边散步,似乎又看到了幻象,追逐间跌入湖中...青竹悲痛地说道。
沈听雪沉默许久,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生死有命。
她亲自前往萧侯的葬礼,看到那个曾经让她又爱又恨的人,如今长眠于地下,心中百感交集。
葬礼上,一位老僧人走到沈听雪身边:施主,老衲有一物,奉萧施主遗命,交予沈施主。
沈听雪接过一个小木盒,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块玉佩,正是当年侯夫人给她的嫁妆之一。玉佩背面刻着两个小字:辞雪。
老僧解释道:萧施主在世时曾言,若有来世,望能与沈施主再续前缘。他将自己的道号定为'辞雪',以寄相思之情。
沈听雪握紧玉佩,泪水不自觉地流下。多年的坚强在这一刻崩塌,她终于允许自己为这段感情哭泣一次。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最终,她擦干眼泪,平静地说道。
十年后,京城的福寿医馆前,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正在跟随沈听雪学习医术。
沈师父,为什么您从不考虑再嫁少年好奇地问道。
沈听雪微微一笑,目光投向远方:因为有些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少年又问:那您后悔吗
沈听雪摇头:不后悔。我的人生很圆满。我曾经失明,但最终重见光明;我曾经受伤,但最终治愈自己和他人。这一生,我已无憾。
少年若有所思:沈师父,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医生,像您一样救死扶伤。
善哉,善哉。沈听雪欣慰地点头,若你真心向善,将来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日落西山,沈听雪独自一人来到城郊的普济寺。这座寺庙,见证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
一位年轻的小和尚迎了上来:沈大夫,您又来了。
沈听雪微笑点头:今日是他的忌日,我来上一炷香。
小和尚恭敬地引路:请随我来。前些日子有个少年来寺中请求落发为僧,说是受了一个故事的感动。
哦什么故事沈听雪好奇地问道。
一个关于盲女与负心人的故事。那少年说,他要以'辞雪'为号,以纪念那段未圆的情缘。小和尚回答道。
沈听雪心头一震,随后释然一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寺院的钟声响起,宛如当年初遇时的景象。只是如今,她已不再是那个看不见路的盲女,而是一个走出阴影,活出自我的强者。
那年,她为救他失明;
多年后,她重见光明,却看清了世间虚伪。
一纸休书,断了前缘。
最终,她靠自己,活出了精彩。
人生如梦,情缘如水。
有些爱,来时轰轰烈烈;
有些情,去时悄无声息。
但唯有看清自己,才能真正拥有光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