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逆世双影:闺锁深春 > 第一章

1
深闺锁春·高墙外的惊鸿一瞥
大楚永徽三年,暮春。
苏府西跨院的海棠开得正盛,雕花窗棂映着碎金般的日光,将十六岁的苏瑶剪成一幅静美的仕女图。她正伏在湘妃竹案上临摹《璇玑图》,指尖的狼毫突然顿住——墙外隐约传来金铁交鸣之声,夹杂着男子的叫骂与女子的清叱。
小姐,可是要奴婢去关上窗贴身丫鬟绿萼轻声问道。
苏瑶摇头,放下笔站起身。月白色襦裙曳过青砖,腰间的羊脂玉双鱼佩轻晃,她踩着三寸金莲走到朱漆角门前,犹豫片刻,伸手推开了半扇门。
门外是条狭窄的巷陌,三五个泼皮正围着一名女子。那女子身着鸦青色劲装,外罩猩红披风,腰间牛皮箭囊随着动作轻晃,露出半截缠着豹纹皮的剑柄。她单手持剑,剑尖挑起为首无赖的衣襟,眼尾上挑的丹凤眼含着冷冽笑意:再来
苏瑶下意识攥紧了袖口。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江湖人——女子额角沾着尘土,鬓边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肌肤上,却无损那股飒爽英气。她的剑穗是用狼尾毛编成,随着动作扫过青石板,惊起几星尘埃。
臭娘们!瘦高个无赖恼羞成怒,从怀里掏出匕首扑上来。苏瑶惊呼一声,只见女子旋身避开,剑柄反手砸在对方后颈,动作行云流水。其余无赖见状,骂骂咧咧地四散而逃。
喂!女子突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躲在门后的苏瑶,小娘子,看够了么
苏瑶的脸腾地红了,想要退回去,却被门槛绊住,踉跄着向前栽去。一双有力的手稳稳托住她的腰,带着几分粗糙的触感透过蜀锦襦裙传来:当心!
四目相对时,苏瑶闻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铁锈味与松烟香。女子左眉尾有颗朱砂痣,笑起来时斜斜飞入鬓角,竟比府中戏台上的刀马旦还要鲜活:我叫林婉儿,小姑娘,你家大人呢怎的让你一个人在这儿
我……我是苏府的……话到嘴边,苏瑶突然噤声。父亲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若被人知道她偷溜到外巷,少不得要被禁足。
林婉儿挑眉,瞥见她腰间的双鱼佩:苏府你是苏丞相家的小姐见苏瑶惊慌点头,她突然松开手,退后两步抱臂而笑,失敬失敬,原是金枝玉叶。怎么,深宅大院待腻了,想瞧热闹
苏瑶咬唇,目光落在林婉儿腰间晃动的剑穗上:姐姐的剑……真好看。
噗嗤——林婉儿笑出声,从腰间扯下剑穗抛给她,喜欢就送你了。这东西啊,江湖上多的是。
剑穗扫过掌心时,苏瑶触到几处磨损的毛边,显然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她抬头望去,林婉儿已转身走向巷口,猩红披风在暮春的风里扬起一角,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2
江湖折柳·红墙内的隐秘约定
自那日后,苏瑶便时常揣着剑穗溜出角门。林婉儿教她的第一式是拨云见日,在城西废宅的断墙下,女子握着她的手将长剑挥出半圆:腕子要稳,力从腰发。
像这样苏瑶屏息凝神,剑尖却还是抖得厉害。
笨蛋!林婉儿敲了下她的手背,你这哪是用剑,倒像在绣花。话虽如此,却还是从背后环住她的腰,调整她的
posture,看好了,要这样——
五月的阳光穿过废宅的瓦当,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织出金色的网。苏瑶闻到林婉儿身上的皂角香,混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三日前,这女子刚在朱雀街击退了一伙马贼。
听说苏丞相要给你议亲了林婉儿忽然开口,剑尖挑起一片飘落的槐花。
苏瑶的手一顿,垂眸盯着青石板上的蚁群:是吏部侍郎家的公子……爹爹说,门当户对。
狗屁门当户对!林婉儿啐了口,那家伙我见过,整日油头粉面的,哪配得上你见苏瑶不说话,她忽然转身,用剑柄挑起她的下巴,喂,你真打算一辈子困在深宅里,做个提线木偶
苏瑶抬头,撞上林婉儿眼底的星光。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已是戌时三刻。她忽然伸手抓住对方的手腕,掌心的薄茧擦过她的虎口:婉儿姐姐,你教我真正的武功吧。我想……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林婉儿挑眉,忽然甩开她的手,长剑出鞘三寸,寒芒映得她眼底生波:明日丑时,带身利落衣裳来。若敢迟到——她斜倚着断墙轻笑,本姑娘可不等千金小姐。
那夜,苏瑶在梳妆台前坐了整整两个时辰。她对着铜镜摘下珠钗,任由乌黑的长发披散肩头,忽然想起去年上元节,父亲带她去看灯,她隔着轿厢的纱帘,看见街边卖艺女子在火树银花中舞剑的模样。
丑时三刻,角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穿湖蓝劲装的少女缩着脖子钻出来,腰间别着从库房偷拿的软剑,发间只简单束了条红绳——那是林婉儿送她的见面礼。
还算准时。阴影里传来低笑,林婉儿从墙头上跃下,扔给她个布包,换上这个。
布包里是套藏青色劲装,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苏瑶躲在树后换衣服时,听见林婉儿在墙外吹口哨,调子竟是《将军令》。等她换好出来,女子上下打量她,忽然伸手扯开她的衣领:笨死了,盘扣都系错。
苏瑶的脸腾地红到耳根,却见林婉儿指尖翻飞,片刻间便将盘扣系得整整齐齐。两人并肩走向巷口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远处的鼓楼传来晨钟,惊起几只栖息的麻雀。
从今天起,林婉儿忽然停住脚步,转身时披风扫过她的膝盖,你便不是苏府的千金小姐,而是我的徒弟。江湖路远,可不许喊苦喊累。
苏瑶抬头,看见晨光正一点点爬上林婉儿的眉梢。她忽然伸手握住对方的手,掌心的薄茧硌着她的掌心,却让她莫名心安:弟子苏瑶,见过师父。
3
风云初起·朝堂阴影下的双生花
永徽四年,秋。
边塞传来急报,匈奴铁骑犯境,连克三城。苏府的书房里,苏丞相的咳嗽声隔着屏风传来,苏瑶捏着绣绷的手微微发颤,绣线在绢面上打了个死结。
小姐可是忧心老爷绿萼端来银耳羹,方才听管家说,老爷又在朝上和主战派争执了。
苏瑶摇头,目光落在案头的《孙子兵法》上——那是林婉儿上个月送她的,书角还留着淡淡的酒渍。自春末开始,她们每周都会去城西的武馆练剑,林婉儿教她拆招时,总爱念叨兵者,诡道也。
小姐,林姑娘来了。绿萼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苏瑶慌忙藏起兵法书,转身时,正见林婉儿翻墙而入,猩红披风上沾着几片枯叶。
听说你父亲又在朝堂上主战林婉儿甩下披风,从怀里掏出张羊皮地图,看看这个,匈奴人这次用的是‘诱敌深入’之计。
苏瑶凑近,只见地图上用朱砂标着几处关隘,其中居庸关附近画着个醒目的箭头。她指尖划过地图,忽然想起昨夜偷听到父亲与幕僚的对话:父亲说,朝中有人弹劾他通敌……
林婉儿猛地攥紧她的手腕:谁
不知道……苏瑶摇头,只听见他们说‘私通匈奴’、‘密信’什么的。婉儿姐姐,你说父亲他……
苏丞相的为人我清楚。林婉儿松开手,剑眉拧成一道锋锐的线,定是有人从中作梗。瑶儿,从今日起,你要格外小心。若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我。
深夜,苏瑶坐在闺房的暖阁里,借着烛火翻看林婉儿留下的《百战奇略》。窗外忽然传来夜枭的啼叫,她刚要吹灭烛火,却见窗纸上映出个晃动的人影。
谁她抄起枕边的软剑,心跳如鼓。
是我。林婉儿的声音从窗外传来,带着几分急切,快开窗户。
月光下,女子的衣襟染着血迹,左臂用布条草草包扎,箭头却仍露在外面。苏瑶倒吸冷气,忙扶她到榻上:怎么回事
中了埋伏。林婉儿咬牙扯出箭头,冷汗顺着下颌滴落,有人在江湖上散布消息,说我手里有匈奴密信……瑶儿,恐怕你的处境比我更危险。
苏瑶的手顿在药箱上,忽然想起白日里在花园听到的对话——二姨娘的陪嫁丫鬟私下议论,说老爷书房的暗格里藏着不该有的东西。她深吸口气,握住林婉儿的手:明日,你随我去书房。
4
劫狱风云·铁窗外的生死相托
永徽五年,冬。
漫天大雪中,苏丞相被打入天牢的消息传遍京都。苏瑶跪在宫门前整整一日,额角磕在青石板上,渗出的血珠很快被雪水冲淡。林婉儿躲在街角的茶楼上,攥着栏杆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发白。
小姐,快起来吧,皇上不会见您的。绿萼哭着想要扶她,却被苏瑶推开。
暮色四合时,宫门终于缓缓打开。身着华服的宦官走到她面前,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苏小姐请回吧,皇上说了,此案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证据确凿……苏瑶踉跄着站起身,指尖还残留着昨夜在父亲书房暗格里摸到的触感——那封所谓的密信,纸张明明是今年新制的蜀锦,而匈奴人惯用的羊皮纸,绝不会有如此细腻的纹路。
我带你去天牢。林婉儿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她不知何时换了身黑衣,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灼灼的眼睛,子时三刻,西华门见。
是夜,苏瑶换上林婉儿准备的夜行衣,跟着她翻过天牢的高墙。地牢里弥漫着腐臭的气息,火把的光芒将狱卒的影子投在石壁上,像游动的毒蛇。
爹!看见囚笼里憔悴的苏丞相,苏瑶险些哭出声。林婉儿及时捂住她的嘴,示意她看向墙角的守卫。
瑶儿……你怎么来了苏丞相挣扎着起身,铁镣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快走,这里危险!
爹,我们是来救您的。苏瑶从怀里掏出钥匙,那是她用三日时间,从掌管天牢的宦官小妾那里套来的情报,您可知,那密信是何人伪造的
苏丞相摇头,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林婉儿皱眉,凑近囚笼查看,忽然瞥见他后颈的红点——那是南疆巫蛊之术的标记!
糟了,是摄魂散!她拔剑砍断囚笼的锁,有人用蛊虫控制了苏丞相!瑶儿,你带伯父先走,我断后!
就在此时,地牢深处传来沉重的机关声。林婉儿瞳孔骤缩,一把将苏瑶推向密道:快走!是千斤闸!
苏瑶踉跄着跌入密道,转身时只见林婉儿挥剑砍向冲来的狱卒,猩红披风在黑暗中划出最后的弧线。密道的石门轰然关闭,她听见女子最后的
shout:活下去!
5
破晓时分·双影合璧的逆世之光
三个月后,边塞重镇玉门关。
苏瑶望着镜中陌生的自己——利落的短发,晒黑的肌肤,眉间多了道淡淡的疤痕。她摸了摸腰间的剑穗,那是用林婉儿的狼尾剑穗改制的,里层藏着半块虎符。
报——斥候骑马奔来,前方发现匈奴大营!
按计划行事。苏瑶翻身上马,身后三千精兵同时举起盾牌,铁蹄踏过黄沙,扬起遮天蔽日的烟尘。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都,林婉儿混在流民中潜入城西的破庙。她左肩上的伤尚未痊愈,每走一步都扯得伤口生疼,但眼中的战意却丝毫不减——三日前,她收到苏瑶的飞鸽传书,上面只有八个字:五月十五,玉门关见。
破庙的供桌下,藏着江湖义士们私铸的兵器。林婉儿拿起一把陌刀,忽然听见庙外传来马蹄声。她屏息躲在柱子后,只见几个身着官服的人抬着箱子进入,领头的正是当年弹劾苏丞相的御史中丞。
这批火器若能送到匈奴人手里,大楚必乱!中丞的声音里带着阴笑,等事成之后,我便是新朝的开国功臣……
林婉儿握紧陌刀,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原来如此,所谓的密信,不过是他们贼喊捉贼的把戏!她悄悄摸出腰间的火折子,目光扫过堆在墙角的木箱——里面装的正是大楚的机密火器图纸。
子时,玉门关外的匈奴大营突然燃起大火。苏瑶骑着汗血宝马,手中长剑染着鲜血,她听见身后的将士们喊着杀尽胡虏的口号,忽然想起林婉儿教她第一式时说的话:剑若有灵,当护苍生。
同一时刻,京都破庙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林婉儿背着火器图纸,在官兵的围追堵截中左冲右突,忽然看见街角闪过一抹熟悉的湖蓝色——是苏瑶!不,不对,那身影比记忆中的更挺拔,更利落。
婉儿姐姐!苏瑶的声音穿透硝烟,她策马而来,手中长剑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带你回家!
林婉儿愣在当场,看着阳光下的少女——她的眉眼依旧温柔,却多了几分战场上的凌厉。苏瑶伸手拉住她的手,将她拽上马背,长剑在夜色中划出璀璨的光:这次,换我护你!
data-fanqie-type=pay_tag>

永徽五年五月,大楚双姝的传说传遍天下。苏瑶率精兵直捣匈奴王庭,林婉儿则在京都揭露了中丞的阴谋。当她们并肩站在金銮殿上时,皇帝看着她们腰间的剑穗,终于说出那句迟来的朕错了。
暮春时节,苏府的海棠再次盛开。苏瑶靠在西跨院的朱漆栏杆上,看着翻墙而入的林婉儿,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酒壶:这次又从哪儿弄来的美酒
西域的葡萄酒,甘甜得很。林婉儿抖开披风,里面裹着个羊皮袋子,还有你最爱吃的胡饼。
两人坐在海棠树下,听着墙外的市井喧嚣。苏瑶望着漫天飘落的花瓣,忽然伸手握住林婉儿的手:婉儿姐姐,以后你想去哪儿
女子仰头灌了口酒,丹凤眼微眯:先陪你看完这人间万里山河,再去寻那真正的江湖。她忽然转头,指尖拂过苏瑶眉间的疤痕,怕么
苏瑶摇头,将酒壶凑近她的唇边:有你在,便不怕。
风起时,两片海棠花瓣落在她们交叠的手上。远处传来货郎的叫卖声,惊起檐角的铜铃,叮铃作响,如同她们跌宕起伏的前尘往事。而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这对逆世双影去丈量。
6
江湖后传:岁月长歌
大楚永徽十年,暮春。
苏府的海棠依旧年年盛放,微风拂过,粉色花瓣如雪花般簌簌飘落,洒在庭院的青石板上。苏瑶一袭月白锦袍,长发松松挽起,斜插一支碧玉簪,正坐在廊下,专注地擦拭着手中的长剑。剑身寒光闪烁,映出她嘴角一抹淡淡的笑意。
小姐,林姑娘来了!绿萼脚步轻快地走进院子,眉眼间皆是笑意。
苏瑶闻声,立刻放下手中的剑,起身相迎。只见林婉儿翻墙而入,身着一袭猩红色劲装,外罩玄色披风,腰间悬着那柄锋利的长剑,依旧是当年初见时那般飒爽不羁。
瑶儿,许久不见,想我没林婉儿大笑着张开双臂,给了苏瑶一个大大的拥抱。
苏瑶回抱住她,眼中满是欢喜:婉儿姐姐,你可算回来了!这一路,可有遇到什么趣事
两人并肩坐在廊下,绿萼端来新沏的香茗,袅袅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林婉儿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开始讲述这一年来在江湖的见闻。
我去了南疆,那里的山水风光与中原大不相同,到处都是奇花异草,还有神秘的巫族。林婉儿兴致勃勃地说道,我还结识了一位巫族少女,她精通蛊术,教了我不少有趣的玩意儿。
苏瑶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向往:听起来好有意思,真想有机会也去看看。
林婉儿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打趣道:你呀,如今可是大楚的巾帼英雄,哪能说走就走。不过,等忙完这阵子,我带你出去好好游历一番。
正说着,苏府管家匆匆走来,神色略显焦急:小姐,宫里来人传旨,请您即刻入宫。
苏瑶和林婉儿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疑惑。苏瑶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对林婉儿说:婉儿姐姐,你先在府里等我,我去去就回。
林婉儿点头:放心去吧,我倒要看看,这宫里又出了什么事。
苏瑶入宫后,才得知是皇帝要为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当今的长公主,挑选驸马。皇帝听闻苏瑶的事迹,对她的才学和胆识颇为赞赏,有意让她为长公主出谋划策。
苏瑶心中无奈,但又不好推脱,只得硬着头皮应下。她仔细翻阅了几位候选驸马的资料,发现其中竟有一位是自己儿时的玩伴,名叫赵轩。
赵轩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为人正直善良。苏瑶记得,小时候他们常在一起玩耍,赵轩还曾偷偷带她去城外的山林里放风筝。
苏瑶将赵轩的情况详细告知长公主,并表示自己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选。长公主听后,对赵轩也产生了兴趣,决定与他见上一面。
几日后,长公主与赵轩在宫中花园相见。苏瑶作为陪同,在一旁观察着两人的互动。只见赵轩举止得体,谈吐不凡,长公主也对他颇为满意,脸上不时露出娇羞的笑容。
苏瑶心中暗自欣慰,看来这桩婚事有戏。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赵轩的家族被卷入了一场贪污案,面临灭顶之灾。
苏瑶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深知赵轩为人,绝不相信他会参与贪污。为了帮赵轩洗刷冤屈,苏瑶决定和林婉儿一起调查此事。
两人乔装打扮,混入赵轩家族的府邸,四处寻找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她们终于发现了幕后黑手的线索——竟是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为了打压赵轩家族,故意设下圈套。
苏瑶和林婉儿将证据呈交给皇帝,皇帝大怒,立刻下令彻查此事。最终,那位大臣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赵轩家族也得以沉冤昭雪。
经过这件事,长公主对赵轩更加钦佩,两人的感情也日益深厚。不久后,皇帝下旨,赐长公主与赵轩成婚。婚礼当日,京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苏瑶和林婉儿站在人群中,看着新人步入礼堂,心中感慨万千。林婉儿笑着对苏瑶说:没想到,咱们还促成了一段良缘。
苏瑶点头,眼中满是笑意:是啊,看到他们幸福,我也觉得很开心。
婚礼结束后,苏瑶和林婉儿回到苏府。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两人都有些疲惫,于是决定在府中好好休息几日。
这日午后,苏瑶和林婉儿在花园中漫步,欣赏着满园的春色。突然,林婉儿停下脚步,一脸神秘地对苏瑶说:瑶儿,我有个惊喜要给你。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苏瑶。苏瑶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精美的玉佩,玉佩上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这是我在南疆时,一位老工匠亲手为我打造的。林婉儿解释道,凤凰象征着祥瑞,我把它送给你,愿你今后的日子平安顺遂,幸福快乐。
苏瑶感动不已,眼眶微微泛红:婉儿姐姐,谢谢你。这是我收到过的最珍贵的礼物。
她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挂在腰间,轻轻抚摸着,仿佛感受到了林婉儿满满的情谊。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数年。苏瑶和林婉儿依旧情比金坚,她们时而在朝堂上为大楚的繁荣出谋划策,时而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
而她们的故事,也如同那春日里的海棠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彩,成为大楚百姓心中永不褪色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