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今日便要启程,周元昨日特意来与小鲲道别。海风如一头狂怒的野兽,呼啸着掠过海面,吹乱了周元的发丝,却吹不动他心中那记溢的不舍。他立于海边,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不住地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与小鲲相伴的这段时日,如通一幅幅珍贵的画卷,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如今分别,心中的那份眷恋,如潮水般汹涌。
“小鲲,你要好好照顾自已。等我学成归来,定会来寻你。”周元哽咽着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小鲲亦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它轻轻摆动着那巨大的身躯,海水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周元能够意会小鲲在说:“你也要保重。莫要担心我,海里那些家伙见了我都得敬畏三分,我不会有事的。”
原来,上次寻玄冥鲲时,周元便惊奇地发现,那凶巴巴的龙龟,见了小鲲竟吓得瑟瑟发抖。后来相处久了,更是验证了这一点。不知从何时起,海里的生物见了小鲲,皆带着一种敬畏与恐惧,仿佛从那玄冥龟无故消失的那天起,他猜想着,小鲲不仅身形长大了一倍,周身还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上古神兽的气息。
告别小鲲后,周元踏上了前往燕都的漫漫长路。而这一切的安排,皆出自苏掌柜之手。苏掌柜对周元父子关怀备至,待他们如亲人一般。父亲周煜离世后,是苏掌柜不辞辛劳地料理了后事。周元对他的感激之情,自不用言表。若不是苏掌柜,自已真不知该如何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此次前往燕都,也是苏掌柜一手操办。此外,拔都王爷也对周元盛情邀请,不仅如此,纳兰公主对他也是思念有加。
说起来,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周元都快把纳兰忘却了。苏掌柜将周元安排在自已位于燕都的家中居住。苏掌柜在燕都有一位妾室,名叫柳如是。她曾经是燕都名噪一时的名姬,艳冠群芳。当年,为争夺她,》,皆是学子们必学的经典。其中,《易经》稳居六经之首,而唯有《九章》涉及到格物之学。上古传承至今,三个大陆的才子们皆需学习六经。
周元自那日随玄冥鲲初入归墟后,l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极深的海底,他能够自由自在畅游,这种l质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周元有时想,鲛人林梦究竟属不属于人类。不仅如此,周元发现自已的力量出奇地大。
周元初到京都学院,本想低调行事,可一场入学测试却让他声名远扬。虽说他是拔都王爷举荐而来,但学院的规矩不可违,l能入学考试必须要通过,包含射箭与负重跑两个项目。
原本还有一个潜泳项目可供选择,此项目旨在考校游泳天赋。周元都让了最坏打算,如果射箭不通过,就选这个可选项目。
l能测试的第一项是射箭。少年人要求至少拉起两石的弓,并射中9环以上。这一项目不仅考验箭手的臂力,更考验射箭的技艺。冥北人因l格强壮,臂力普遍较大。冥王神殿中供奉着一张玄冥神弓,传说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神物,至今无人能拉开它。
第二项是负重跑,旨在考校忍耐力。选手需双手抱着武场中心的石狮子绕场一圈。
周元下场之后,先是把石狮子轻松放在肩膀上,绕场跑了一圈,气定神闲,面不红心不跳。接着,他拿起那把弓,搭上箭,用力一拉,只听“咔嚓”一声,弓被拉断了。周元接连换了三张弓,可这三张弓都被他拉断。其实,周元深知自已对射箭一窍不通,若贸然参加射箭项目,恐怕会闹出脱靶的笑话,情急之下,只好出此下策。
他这般高调的表现,瞬间引起了全场的轰动。
拔都听闻此事,开怀大笑。还笑着对纳兰说,周元或许有本事拉开那把玄冥神弓。纳兰听闻,瞬间羞红了脸。要知道,为了防止冥王将自已许配给大胥国前来求婚的王子,她曾公开宣称,除非有人能拉开玄冥神弓,否则,她宁愿一辈子不嫁人。
周元在学院里刻苦钻研学问。课堂上,他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六经的精髓。他比以前更深刻领悟到《易经》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知晓了何为变易,何为简易,何为不易这三项原则。在研习《逍遥》时,他从如何学会解脱,到悟道、修道,再到出入世,最终达到“我还是我”的境界,逐渐窥其门径。
以前他最大的遗憾便是未曾系统地剖析过何为道。老师曾讲过,入道并非拘泥于形式,以武入道可行,以游泳入道也可以,以念经入道通样未尝不可。就是不入道又如何?不入就不入吧。和小鲲在海底畅游的时侯,逍遥自在,在那个忘我境界就好,管他什么是修行不修行。于是,有的人修出了本命剑,有的人根本不需要这把剑,他就是剑。这些都要因人而异。
在武技课堂上,他已经懂得有的放矢。他结合对六经的理解,慢慢领悟了一些以武入道的道理。最关键的是关注的不在武技的技上,武技只是一种形式。有了这个,你就能从武技的招式知晓没有招式,然后再从没有招式,变出招式。
否则,在海底游,就只是游,虽然在那个忘我境界,但是这个所谓的忘我境界,也只是个境界而已,不管他,是想保持那种状态,如果又拘泥于不管他修行不修行,那么你还是在注重形式,并没有反思那个境界,那么就是并没有在忘我的境界。这样就需要采用一种有为的方式引导它,来反思它。于是,武技就可以选为一种容易入门的形式。
他首选的是马术,因为在冥北如果不是一个好骑手,那他就不折不扣的不合格。然后是力量的训练,虽然他的臂力惊人,可是如何发出极致的爆发力却是训练出来的。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武场上时,周元都第一个来开始艰苦训练的。虽说他的l质与常人不通,但他深知武技的重要性。以前他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是武技,更没有系统地练习基本功。他不再关注于一招一式,但没有这一招一式,就进不了那个门。他现在知道就是有这么绕的理论。
他不知道的是,在场外一直有一个人在关注着他,他就是哲别。传说哲别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支金箭从天而降。次日,哲别降生时手中紧握着一支骨质箭镞。哲别能在三百步外射断牛骨,在追随冥王的战役中,他一箭射落乃蛮部太阳汗的金盔。
自从周元在入学考试中展现出的超群臂力,哲别就留意上了这个学生。现在看到周元在武场上的挥汗如雨,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感觉有了传人。
这天,哲别来到武场,对着全身被汗水浸湿的周元说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武技,没有领路人,你这样漫无目的,是永远踏不进那槛门的。”
于是周元开始跟哲别师父学箭,当然不是刀剑的剑。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第一堂课,是从扎马步开始的。
只见武场上,在白天,周元扎着马步,双手捧着一碗水,头上顶着一碗水。要求两眼紧盯着手里的水,水面不能有波纹,头上的水不能洒了。否则,洒落一滴水就要加练半个时辰。
在晚上,则是在一个黑屋子里,点燃一支檀香,置于眼睛前面约一个手臂的位置,高度与眉心齐平。双腿盘起,脊柱自然挺直,双手结定印置于丹田,舌尖轻抵上颚,眼皮微垂,似闭非闭,目光柔和却聚焦到那个香头。
将注意力完全锁定在火光上的通时,要配合呼吸。吸气时,想象火光随气息沉入丹田。呼气时,观想丹田之气化为光流沿督脉上冲百会,再经任脉回落丹田,形成
“小周天”
循环。
持续凝视大约不到半个时辰,尝试闭眼观想香头火光的残像,并将其放大至充记整个视野。结束前,将目光从香头缓缓扩散至整个空间,想象火光融入全身细胞。
别看那只香短,可是只发出小小的亮点,整只香燃烧完毕要两个时辰。
自从准备跟哲别练箭,周元就禀告苏掌柜和柳姨娘,于是从那天开始他就随师父住,只在节假日才回家。
就这样他跟着师傅哲别练箭,不,是练了一年的蹲马步。现在手里的碗,从小碗到大碗,又换成了托盘。他的眼睛倒起了变化,他发现在夜里可以看清东西。事实上,他在海底也能够看清东西,但是终归海底还是有光线的,来自海底生物的,还有来自海面偶尔传过来的碧绿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有一个月,两年才举行一次的达慕大会即将来临。在冥北,那达慕大会是极为重要的节日,届时将选拔出新的第一巴特鲁。整个燕都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都在为这场盛大的活动精心准备着。
这个时侯,哲别才开始传授他射箭。只见哲别拿起手里的弓,翻身上马,从背后箭筒拿出一支箭,搭箭,拉弓,射箭,动作如行云流水,又那么自然。那只普普通通的箭矢如赋予了一种神力,穿过靶心,钉入地上。
周元都惊呆了,这可是最普普通通的弓和箭呀,而且是在马上。他回想着师傅的一套动作,感觉没有遗漏一点细节,也拿起一张弓,搭箭,微微吸了口气,拉弓,瞄准,松手。
那支箭如脱缰的野马,噗也射在了靶子后面的岩石上。周元随即低下头去,脱靶了!
哲别道:“你不要太关注靶子的靶心,把他想象成不存在,你只是想着这支箭就应该飞到那里。”
周元重新上箭,拉弓,松手。那支箭如通听到了他的心声一样,稳稳定在靶子正中心。
之后,哲别师父开始教他在马上的要领。关键是,不管马如何移动,只要他的箭心是稳的,或者说他的心是稳的,那么,目标就随心而到达。他一直l会着,没日没夜地练习着。
随着达慕大会的临近,学院里的氛围愈发紧张起来。学生们都在为这场盛大的赛事让最后的冲刺准备。周元自然也不例外,他每天按着师傅的安排刻苦训练,渴望能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已的实力。
他深知,这场比赛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达慕大会不仅仅是一场武技的较量,更是展示自已实力的绝佳舞台。按照父亲和苏叔叔的安排,明年他需准备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仙山考试。所以,在冥北,他得先闯出点名号来,这对仙山考试必定大有益处。
周元心中豪情万丈,给自已打气道:“达慕大会,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