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美人多娇 > 重逢

月光下,暮色如水,温柔清绝。
林妙仪四下张望,院子像是已经荒废掉了,只有远处地亭子里影影绰绰,似乎……有一道身影。
身影背对着她,身材修长,右手好似执着一盏琉璃灯笼。
她从杂草中找到一条小路,快步走去,“请问……宫宴怎么走?”院子内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亭角处挂了几盏走马灯,暗影摇动,灯火朦胧。
男子闻声回头。
此人一身玄色祥云纹锦衣,紫金镶玉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串流苏玉佩,身姿挺拔,俊朗丰逸,一双丹凤眼深不见底,似笑非笑。
林妙仪倒吸一口气。
荣王……沈尧。
方才大殿之上,林妙仪并未看清此人的脸,如今看来,不愧是皇室血脉,还真是一副好皮囊。
只见他手持灯笼,眼神晦暗,声音不疾不徐,“月圆之夜,恰逢故人相见,林小姐,你我……还真是有缘。
”灯笼的余光打在他脸上,越发显得皎洁。
林妙仪脑袋却轰地一下,瞬间明白过来。
什么有缘?分明是沈尧早都设好了局只等她往里跳。
她定了定神,垂下眼,“臣女与荣王殿下素不相识,缘分二字,愧不敢当。
”沈尧高举灯笼,俯身向下,寒星一般的黑眸落在林妙仪的身上,水蓝色素衣,面色寡淡,瘦弱普通,尤其那双眼睛,怎么看,怎么别扭。
他戏虐,“怎么,你当真失忆了?”林妙仪将袖中的金簪握在手中,睫毛微动,抬起眼,“荣王殿下不是已经派人查验过了么。
”“呵。
”沈尧冷笑,“你猜……我会不会信?”二人离的很近,连呼吸都落在了脸上,林妙仪后退一步,别过脸,“信与不信……在于殿下不在于臣女。
”“哦?”沈尧站直了身子,看向她身后,“林小姐,不知今日这个院子你可还熟悉?”林妙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月光如炬,她所在的凉亭下,那片草丛里分明有暗流涌动。
那不是杂草。
那是……一片湖!是她十年前落水的湖!只不过这院子太久无人打扫,任湖里杂草肆意生长,所以看不真切。
林妙仪若刚才没有看到那条小路,行差踏错半步,只怕……就要重蹈覆辙,皆时……她孤身一人在此。
后果不堪设想。
她回过头,冷冷地问向对面的人,“不知殿下与臣女有何深仇大恨,竟如此费尽心机。
”“难道你母亲没告诉你吗?”沈尧挑眉,语气轻蔑,“也对,她爱女心切,定是早已将我恨之入骨。
”“林小姐可知……今日皇上为何举办家宴。
”林妙仪顿了顿,“为何?”“一为中秋团圆,二为……荣王归国。
”“归国?”沈尧眼神落在远处,一双眼睛晦暗不明,“林妙仪,你落水后,林盛行一跃龙门,由京中小官升为户部尚书,我却在安国……”沈尧没继续说。
林妙仪追问道,“在安国?做什么?”“呵,十年质子,你说这笔帐……该不该算?”林妙仪表情一滞。
十年质子?她恍惚想起,那日在赵府,那个紫衣女子的确说过荣王刚刚回来。
沈尧是因为她才去安国为质吗?怪不得,怪不得他要报复。
可她这十年呢?又算什么?“荣王殿下若觉得无辜,大可向圣上禀明,何苦来为难我。
”沈尧眸光轻转,冷笑一声,“本王偏要为难你,又怎么样?”怎么样?始作俑者竟还如此大言不惭。
耳边树叶吹的沙沙作响,更深露重,林妙仪只觉浑身作冷,打了个颤。
沈尧狭长的眼眯成了一条线,靠近道,“你怕了?”林妙仪抬起眼,琉璃灯映射下,那张寡淡的脸上倒也生出一份流光溢彩。
她盯着沈尧,嘴角微微扬起,“怕?荣王殿下与我一同离席,我若出了事,只怕殿下也脱不了干系,不知殿下……又有几个十年可以赌。
”此话一出,对面的人脸色瞬间沉下来,带着戾气,寒光闪过,一只手嗖地掐在林妙仪的喉咙处,细小的脖子握在手中,如同待宰的羔羊,他渐渐捏紧,咬牙切齿,“林妙仪,你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林妙仪被捏得满脸通红,喘不过气来,挣扎之际,她挥起手中金簪,用力在眼前划过,趁着面前的人松开手躲避时,她没有跑,而是……退了两步,接着……整个人向后倒去。
“要死一起死!”清脆的声音划破夜晚,在空旷的院中回荡。
就在她从亭上坠落,眼看落入湖中之时,琉璃灯啪地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刚刚那只掐在她喉咙处的手,却拉住了她。
“你疯了吗!”沈尧大喊。
他将她拽了上来。
二人惊魂未定。
林妙仪整个人靠在凉亭的柱子上,盯着碎了一地的琉璃灯,大口的喘着气,她在赌,赌沈尧根本不敢杀她,或者说,不敢在宫里杀她。
她赌赢了。
人与人之间,往往比的就是谁更狠。
待呼吸平静下来,她抬起眼,对上沈尧不明的目光,站直了身子,将衣服整理好,又将掉落额前的碎发别至耳后,轻声说道,“荣王殿下既然不想要我的命,那就还请派人送我回去,以免皇后娘娘担心。
”提起皇后娘娘,对面的人似乎有一些松动。
少顷,沈尧才开口,
“送林小姐回去。
”此言一出,刚才那名宫婢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领着林妙仪走出院子。
沈尧盯着林妙仪远去的背影,月色下,她娇弱的身姿似隐似现,却好似无所畏惧。
这个女子……竟如此疯狂。
林妙仪说的对,他的确不能杀她,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杀她。
只是早晚有一日他会收了她的命。
待人走后,黑脸大眼的随从从暗处走出,“王爷,该回去了,时间久了圣上只怕要怪罪。
”沈尧抬起头,菱角分明的脸上此刻却怅然若失,一轮满月悬挂空中,真是个团圆的好日子。
可他父王母妃均已亡故,又何来团圆呢?“阿招,派人去儋州。
”他不信林妙仪已经失忆,更何况一个娇养多年的世家女又怎么会有如此狠意。
林妙仪回到座位上时,出了一身冷汗。
王宛如看出她不对劲,关切的问道,“楚楚你没事吧?”林妙仪摇摇头,”只是肚子不舒服。
”她垂眸看向桌上的那壶桂花酒。
她虽医术不精,却对草药味道极其敏感,又怎会不知这桂花酒里放了东西。
可她必须喝,沈尧一二再再而三的找上她,她唯有……永绝后患。
………中秋过后,日头刚出,沈尧匆匆走在宫里,直到一处宫门处停住。
云佩姑姑穿着绛紫色对襟衣裳,站在永福宫门口对沈尧作礼,“王爷,娘娘盼你多时了。
”薛杜若此时正闭着眼,手中捻一串金丝楠木佛珠,坐在宝座上等候。
她乌黑的头发挽成一个香云髻,一身绣满牡丹的正红色锦袍,薄黛微施,头戴九尾凤冠,面如菩萨般祥和。
一旁檀木八角桌上的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
沈尧进了永福宫便撩起衣摆,双膝跪地,行叩拜大礼,“臣沈尧恭请皇后圣安。
”薛杜若停住手中佛珠,缓缓睁开眼,连忙道,“这孩子,何必做这些虚礼,快把他扶起来。
”云佩会意,上前一步去扶沈尧,沈尧起身随手把怀里的礼盒递给云佩,“送娘娘的。
”云佩接过礼盒,褶皱的脸上带着一丝埋怨,“王爷,你怎么才来,娘娘这几日总要念叨你几回。
”“云佩。
”薛杜若责怪的看了她一眼,又温柔地对沈尧招手,“快过来,宫宴上人多事杂,今日让本宫好好看看。
”沈尧走到宝座旁毫不客气地坐下来,靠近薛杜若,扬起脸,“娘娘可要看仔细了……跟十年前有什么变化没?”薛杜若眯起眼,看向眼前的少年,竟再也看不出半分从前的样子。
幼时的沈尧,瘦瘦小小,衣衫单薄,如今竟也生的俊朗丰逸。
她叹了口气,“和你父王年轻时一模一样,若你他们还在……一定会为你高兴。
”薛杜若握住沈尧的手,“是本宫辜负了他们的嘱托,没能好好照顾你……也不知道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哎,你这孩子也真是心狠,竟一封信都不曾给本宫回过。
”沈尧望向薛杜若鬓角增长的白发,低下头,“回了也是惹娘娘伤心。
”“算了,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薛杜若拍拍沈尧的手,“等仁怀回来你们兄弟俩好好见一面,这些年他也很惦记你。
”提起大皇子,沈尧沉默,“娘娘,臣今日……便要去冀州了。
”“怎么这么突然?”薛杜若心中不舍,“你这次回来偏巧仁怀不在都城,你们兄弟本就多年未见……是不是圣上?本宫这就去跟圣上求求情……”她说着说着,便要起身。
“娘娘……”沈尧打断了她的话,“是臣自己,中秋已过,臣已在此逗留多日,朝中大臣皆有不满,臣不能让圣上为难。
”薛杜若愣住,“你……你也不要怪圣上……当年你出了这样的事,一封封的奏折递上去,他也是不得已。
”沈尧心中冷笑,“臣不敢。
”薛杜若自责地又捻起手中的佛珠,“也怪本宫无用,这些年只知道吃斋念佛,对前朝一概不知。
”沈尧轻声安慰她,“若不是娘娘当年跪着求情,只怕我不只在安国十年,您礼佛多年,应当知道,佛本无相,您……不该再为臣担忧。
”“你是个好孩子。
”薛杜若忍住泪,“只是不知……你此去冀州何时才能再回来。
”沈尧低头看向那串佛珠,并未回答。
薛杜若又像想起了什么,正色道,“说起来宫宴那日你也未免太过胡闹,你明知那些大臣对你不满,何必让他们抓到把柄,若不是碍于圣上在,本宫定要好好说你。
”沈尧倒是一脸无所谓,“反正我今日就走了,放肆一回,圣上也不好说什么。
”薛杜若”噗嗤”一声笑出声,用手指了指沈尧的头,“你这孩子。
”“时间尚早,你就多留一会陪本宫用了膳再走吧。
“那是自然,娘娘的手艺臣可是想念好多年了。
”沈尧用过午膳离开后。
云佩姑姑将沈尧给的盒子递给薛杜若。
她打开盒子,瞬间晃了神。
一旁的云佩朝盒子里看了一眼,惊讶道,“王爷他……真是有心了,这手串跟娘娘多年前丢失的竟是一模一样。
”宣政殿内,龙涎香香气四溢,刘喜匆匆走进来,对龙椅上坐着的永安帝说道,“陛下,荣王午膳后才从皇后娘娘的永福宫出来,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赶往冀州了。
”永安帝顿了顿手中的笔,“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