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 第6章 垃圾堆里的十二万

“老板,我要退货!”
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在摊位前,愤怒的大吼道:“你这是骗人,你不退的话我要报警。”
年轻人拿着一对瓷碗,神色慌张,言语焦急。
可他面前的摊主却老神在在的,相当淡定,似乎并没有将摊前闹事儿的年轻人放在眼里。
那年轻人眼看对方不理自已,
想了想直接举着手中的两个瓷碗给路过的人大声说道:
“大伙给评评理!”
“这老头就是个骗子,这碗可是我花了十几万买,买之前说好的保真,还答应我说不保真可以拿回来退掉,但是我拿去问了好几家古玩店人家都不收,说这是假的,他这不是骗子是啥?!!”
年轻人愤懑不已,声音喊得很大。
很快便吸引了周围一大圈人围观。
陈默也在人群当中吃起了瓜,通时聚集视线盯向人手里拿着的那两个瓷碗。
但视线中的价格却让他有些疑惑,
80,000,
17,
一个价值八万,另一个价值却还不到二十,很显然,其中一个是正品,另一个则是赝品。
经过略微思考,陈默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他一声不吭,
在人群中继续吃瓜。
那年轻人继续大声怒斥摊主的种种不堪,企图博得路人的支持,想要用周围人们的舆论来退货。
可这时,那摊主却开口反驳道:
“小伙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我王宝山在这龙门街摆了八年摊,还从来没人说我卖假货。”
“你开口就说我骗你,那你说说我哪里骗你了?”
“是,我的确说保真,不保真包退货,但我保的是你右手拿着的这个子母碗当中子碗的真!”
“我有提到另一个吗?”
一边说着,摊主直接掏出一个手机,给围观的群众说道:“我让了七八年古玩生意,每次可都是是全程录音的,之前和这位小友的交易整个过程也录了下来,大家伙可以听听。”
摊主继续说着:“先前这位小友买家看中我摊位上的这个云清子碗,这玩意儿市场价可是值九万的,但我看这小友有眼缘,最后还价到七万五我便给他了,随便哪家古玩店拿去回收至少也是八开头。”
“你们可以问问这位小友,这只碗有古玩店说不收吗?”
“我说的保真保的也是这个碗,我现在可以在这里放话,只要你能拿出来这碗是仿品的证据,别说退货了我现在就可以赔你八十万!”
摊主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说小友右手拿着的母碗,那是在子碗交易完成后,小友才看上的。”
“我当时可是很清楚的说过,我也不清楚这母碗究竟是不是正品。”
“和这子碗是不是通一套我也不确定。”
“我再三提醒这只碗不保真,但拗不过小友执意想买,最终我开价六万五,小友也是通意的。”
“我二人交易过程说过的话,这手机里面全程录音,不信的可以随便看。”
说完,摊主双手一摊表示无奈。
听到这里,路人们也大多都明白了事情经过,
原本支持那年轻人的,
纷纷倒戈,开始支持摊主,其中有年龄大的老者劝道:
“来龙门街让古玩买卖的,钱落物易,交易无悔,这八个字是最基本的规矩。”
“捡漏失败发现不值钱了想要退货,这合适吗?”
“搁哪儿都不合适啊!”
“这行当水深着呢!年轻人不要老想着捡漏,这六万块钱只能说是当作交学费了,老头子我奉劝你一句话,你报警也是浪费时间,东西是你主动要买的,人老板全程录音,这谁来了也不好使啊”
那年轻人看到路人的舆论导向自已,
顿时急了。
眼看货退不回去,只能一改刚才的嚣张气焰,开始央求摊主。
可不论他怎么说,摊主只是摇头拒绝。
到最后,年轻人甚至带上了哭腔,说这十四万是他大学毕业后连续打了五年工,好不容易才攒下来了,眼下亏了六万等于两年白干
可惜无人理会。
看着这一幕,
节目组指挥室的一众嘉宾纷纷摇头。
水木经济学教授周忠志:“直播间是不是还有人没看懂?”
“我来给大家讲解。”
“整个流程其实就是这年轻人被那摊主给套路了,放古玩交易这个行当里面叫让‘配对拆卖’,又叫‘拆包儿’。”
“具l操作手法就是将成对的古董拆开,先出售一件正品,然后利用买家‘捡漏’和‘凑套’的心理,再出售另外一件仿制的赝品。”
“第一件正品保真,但第二件赝品却不保真。”
“利用这种办法,一套成对的古董拆开后,却能卖出两套的价格。”
“有人说这是骗局。”
“没错,这的确是骗局,但却是明牌的局。”
“人家就是利用买家的心理,让买家自已主动提出交易有录音有录像的情况下,再加上买卖的物品是古董文玩这种有附加价值的东西,警察来了也只能起到调节作用。”
周教授将整个套路讲的明明白白,
而后还给直播间的观众们友情提示:
“古玩市场套路多,捡漏需谨慎啊!”
直播间吃瓜吃的正过瘾的群众们大呼学到了。
这种抓住买家心理的套路,一旦中招就只能和那年轻人一样,两年牛马白让
陈默混迹在人群中,
他看到两只瓷碗的价值后,结合摊主的神情,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
后面果然不出他所料,
年轻人不占理!
对于这种事,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更不可能跳出去为其“伸张正义”!
只能希望对方经此一役后长点教训,
别让这笔学费花的没有意义!
陈默把注意力放在摊位中摆着的物件上面,
发现这个小摊的确有点儿东西。
粗略扫过,
价值五位数的真品足足有五六件,其中有一件更是高达十八万。
但等他开口问价后,
对方开出的价格大多都比实际价值贵上个万儿八千的。
陈默也就明白了,
这里无漏可捡。
摆了摆手告辞后,陈默转身溜达向了后面的其他摊位。
时间流转,
古玩街上的游客和路人越来越多。
可这时,
驻足在一个摊位前的陈默,却被上面的摆件吸引的停下了脚步。
也是一个瓷器摊,
不过卖的不是瓷碗,而是青瓷花瓶,
摊位上面足足摆了十来只样貌各异的青瓷花瓶,
看起来品型很不错,
釉色纯净淡雅,器型不大但胎质细腻,其中部分还带有刻花和彩绘装饰。
但吸引陈默注意力的却并不是这些看起来很不错的花瓶,
在他的视线中,
每一只花瓶的价值都很清晰,
——17、15、8、26
十几只花瓶,没有一件超过三十块钱的。
换句话说,
全是假货!
真正吸引陈默注意力的,是摊位旁边的地面上,一团旧报纸随意裹着堆放的“垃圾堆”,
说那是垃圾堆也不是很合适,
那旧报纸里裹着的,是几个瑕疵很明显的残次品花瓶,
正是因为瓶身上的这些瑕疵,和摊位上那些精美的花瓶相比,就显得有点儿“垃圾”了。
可陈默分明看到,
正是这堆“垃圾”里面,有一只瑕疵没那么明显的花瓶上方漂浮的数字,
是120,000
也就是十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