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笑道:“狄公,自然是殿下派人送到本官手中的。”
“那送信的人又在何处,可否带上殿来一见,如此大事为何又会落到上官大人手中,直接送到陛下手上岂不是更好?”
狄文正脸上的疑惑之色更甚。
“够了!狄公你这是在怀疑本官伪造吗?”
上官婉儿自是不可能说出这封信的具体来历,乃是人偷偷送到她府上的,“本官告诉你,的确是殿下的人送来这封信的,本官查看了信的内容之后,便做出答复,让他给殿下带句话。”
“陛下和殿下母子情深,定然不会放任此事不管,让他现行离开神都,回去给李琰殿下复命去了。”
巧言令色,疑点重重。
狄文正在心中暗想,这封家书不简单,其中定然有诈!
“陛下,此事不易操之过急,还是先查清楚再说,甚至可以派人先暗中和殿下接触,再做定夺不迟......”
“狄公,这话什么意思,是污蔑本官欺君吗?”上官婉儿拧着眉,眼神都冷了几分。
狄文正摇头道:“兹事体大,凭借着一封信就判断殿下的行动,属实不太明智。”
李琰入北境的时候留下了一首诗,自那时起,狄文正便觉得这位太子殿下不简单。
若李琰真有大才,那就说明曾经在神都的时候,李琰一直在藏拙,来保全自己的性命,一个人十几年如一日的隐忍,写一封信摇尾乞怜,太正常了。
上官婉儿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也同样极其可疑!
武曌拧眉沉思,半晌才道:“无论太子是不是真的再摇尾乞怜,作为母亲收到儿子的求救家书,自然要有所行动才是。”
“狄公,此事不必深究。”
狄文正眼皮一跳,武曌的意思,他听懂了。
无论这封家书怎么来,无论李琰到底要干什么,这家书已经成了大周出兵的理由,真也好,假也罢,大周都打算出兵北境。
陛下的意图似乎不难猜到,两军交战死个把人太正常了,那死的人为什么不能是太子?
狄文正倒抽一口凉气,“陛下三思!”
“还让陛下三思,狄公你到底是哪头的,几次三番阻挠陛下的决议,让太子和亲,你带头反对,北境风吹草动,你又开口让陛下下罪己诏,让太子回来。”
“现在太子在北境受苦,都发来家书求救了,你还要阻拦?狄文正,你到底是谁的臣子?”
上官婉儿大声呵斥,丝毫不留情面。
狄文正在朝堂多年,是先帝旧臣,更在武曌一朝承袭圣恩,百官之首。
论威望,论资历,上官婉儿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如此呵斥,顿时引得不少官员的不满。
可上官婉儿根本不以为意,反而振振有词,“狄公此举居心叵测,他到底想的是什么,诸位心中有数,陛下自有决断。”
狄文正在心中深深叹息,这朝堂何时变成这般模样?
此刻这位老臣的心中已经开始有些绝望了,上官婉儿的年纪和他孙女都差不多,却敢和他这般说话,而陛下似乎根本就没有出言相劝的意思。
“陛下,此番若是发兵北境,老臣愿随军前往,帮陛下迎回太子殿下。”狄文正伏地再拜。
“狄公忠心,朕看得到,万万不必如此。”武曌连声出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