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遗老遗少不算少,民间更是有不少人心中想着光复李唐荣耀。
武曌本就得位不正,靠着提升女性地位,任用女官,培植自己的势力,逐步淡化甚至磨灭李唐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又许下百年之后,换政与李的誓言,这才勉强稳定住朝局。
让李琰这位李唐唯一的嫡系血脉去和亲已经触碰了百姓们最敏感的神经,此刻又要当契丹的帮凶,无疑让虚假稳固的大周朝堂再起波澜。
到时候,受苦受难的只有百姓!
“狄大人难道忘了陛下的话,谁人再敢妄议和亲之事,当斩!”
这时,上官婉儿快步走了进来,作为武曌最强嘴替,她当即便呵斥道:“迎回太子殿下,岂不是让陛下失信于天下?”
狄文正面不改色:“本官只是在为大周的未来考虑。”
上官婉儿不屑冷笑,什么为大周未来考虑,分明就是在为李唐考虑,这帮臭男人当真一点都沉不住气。
就是一点流言蜚语搞得就跟大难临头了一样。
“关于殿下的事情,陛下定然有万全的安排,而今不过只是一些流言蜚语罢了,难道我大周连这点议论指责都承受不起吗?”
上官婉儿反问一句,在场的朝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是羞愧,而是无奈。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太宗皇帝留下的经验,可惜这些话,谁人都不敢说。
狄文正微微皱眉,此刻上官婉儿才上朝定然是陛下的吩咐,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便不再多言。
逞口舌之利,不是他的风格。
“事情查的如何?”武曌望向上官婉儿。
“回陛下,全都查清楚了,”
上官婉儿挺了挺胸膛,一脸得意地从袖口中拿出一份文书:“按照陛下的吩咐,查阅了兵部的公文,无论是神都的常备军,还是地方军,全都在驻地,并无支援契丹的迹象。”
“不仅仅如此,今日还收到了山海关守将方将军的回复,这段日子以来,就没有军队出山海关。”
满朝文武闻言,一个个皆是疑惑。
大周的军队居然一个都没有动,不仅如此,山海关作为大周通往北境的门户,连方正都没看到大周军出关,那就足以说明,大周根本没有出兵支援契丹。
“那就奇怪了,难道这些流言蜚语是凭空冒出来的不成?”这时,有人疑惑道。
上官婉儿冷笑一声:“流言蜚语凭空冒出来太正常了,陛下在得知契丹对太子殿下下手之后,龙颜大怒,太子殿下毕竟是陛下的儿子。”
“陛下又怎么可能当契丹的帮凶,你等听风就是雨,还污蔑陛下,到底是何居心?”
朝堂震怖,在场的官员皆是脸色一白,连忙跪下,高呼陛下饶命。
武曌冷冷望向众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都起来吧,我大周立国至今,有不少流言蜚语,朕也从不怕任何的流言蜚语。”
“但,卿等作为我大周一朝的官,还是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狄大人一会儿,你草拟一份榜文,将此事说清楚,另外......”
“严查此事,将以讹传讹之人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