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听的语音
三个月了,阿远仍然没有勇气按下那条语音的播放按钮。
那是一条只有33秒的语音,来自她——小雅,在出事前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时间定格在那天的下午3点48分,距离她车祸死亡只差十分钟。
这三个月来,他试图靠工作麻痹自己,靠时间洗刷一切。但每天夜里,当他回到空荡荡的公寓,看到那条绿色的语音信息仍躺在屏幕上,带着未读的蓝点,他就像被针扎般抽一下心。
他甚至不敢触碰它,像一个正在下沉的人,害怕那是最后一块冰。
这天下午,阿远从梦中惊醒,手机不合时宜地亮起屏幕——软件自动更新后竟然意外播放了那条语音的前几秒。他条件反射般想去按掉,却停下了。
终于,他听了。
阿远,我知道了……你和她,其实早就开始了吧
她的声音很平静,但阿远能听出那种隐忍的崩裂。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跟那个女的在外面我早就看见了你们一起吃饭,一起笑……你眼里没我了。
阿远瞪大眼睛,呼吸开始急促。他的脑子里瞬间浮现出几个月前的一个场景——那天他和表妹在咖啡店碰头,她来借他工作上的人脉。他记得自己那天确实笑了,因为表妹说了句:姐夫你又脱发了。
但这就被误会了
我现在在开车,不知道要去哪……反正我不想回那个家了。
滴——
语音戛然而止,像一个坠入深渊前的回音。
阿远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人都被抽空。他脑海里出现的是那场事故:她的车冲进电线杆,驾驶席严重变形,急救医生当场宣布死亡。
他以为她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没想到——她是在伤心、绝望、愤怒中驾车离开,然后一头撞上了命运。
他突然起身,冲向浴室,拼命洗着脸,镜子里的自己脸色发白,眼睛布满血丝。
是我……我害了她……
他喃喃地说。
他那天没有解释,因为他以为她不会误会。他甚至都不知道她看见了。她也没有问他。他们最近感情确实疏远了些,但那不是理由。她一直是那个懂他、不问、不吵的女人。
现在想来,那些懂和沉默,不过是她咬着牙努力维持的信任罢了。
阿远坐回沙发,一动不动地看着天花板。
那一夜,他没有睡。
第二天早上,他拨通了领导的电话,语气平静却僵硬地说:我需要请几天假。
2.木盒与遗愿
自从听了那段语音,阿远像是突然被从催眠中唤醒了一样。过去三个月的压抑、逃避、沉默,如今全都像洪水一般倒灌进身体里。
他开始做一件他一直不敢做的事:整理小雅的遗物。
她的房间被保留得很完整,和她活着时没有区别——窗帘是她喜欢的淡蓝色,床头还挂着他们在京都旅行时买的小风铃。风铃一动不动,像她走后的那段时间,连风都没有吹过。
阿远打开衣柜,小雅的香水味还残存在衣物上。他的指尖在她常穿的白色开衫上停了一下,才注意到上面的袖口有一块很淡的泪痕。
角落最上层,是那个木盒子。
他记得这个木盒——小雅从来没让他碰过。几次他笑着想打开,她就护得紧紧地说:等我不在了你就能看。那时候他还觉得是她的小浪漫。
他犹豫了一下,打开了木盒。
里面是几封信、一张旧照、还有一本日记。
他先拿起那张旧照,是他们刚在一起第一年拍的——他记得那天他在玩摄影,小雅调皮地钻到镜头前。她笑得特别灿烂,眼睛弯弯的。
但照片背后,却用铅笔轻轻写着一句话:
如果他变了,是我哪里没做好吗
阿远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他颤着手打开那本日记——不是完整的记录,而是零星写下的碎语。
5月10日
他今天回家晚了,说是加班。但我看见他手机屏幕上弹出来一个沈音的微信消息。她不是他大学前女友吗他们怎么又联系上了还是我多心了
5月13日
我今天提起沈音,他装作没听见。我不想逼他。可为什么我开始做梦,梦见他们在一起……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
6月1日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每次吃饭他都在看手机。是不是我真的哪里做错了
阿远的脑袋嗡的一声。他根本没有联系沈音——那天他帮表妹修手机,手机放在她手上。他甚至没想过这个误会会被小雅看到。
小雅怀疑,却没问。他装作没事,她却在心里悄悄地塌了一块。
他咬紧牙关翻到最后一页,那里夹着一张A4纸,上面用她熟悉的字体写着:
【计划行程:阿远生日惊喜】
6月21日:预约花店送花到公司(备注:他最喜欢的蓝玫瑰)
6月22日:预定京都老街温泉酒店两晚
6月23日:去北海道小樽运河夜游,拍照给他做电子相册
6月24日:回国后送他那本自己画的速写本(他说过喜欢我画的房间视角)
备注:那天看到他和那个女的在一起时,我真的差点崩溃了。后来才知道是他表妹……我真是个笨蛋。
阿远的手抖得厉害。他几乎能想象到,小雅在深夜点着床头灯,一边在纸上写行程,一边红着眼圈笑自己多疑的样子。
她已经放下了,她原谅了。
她不是那个因为误会而撞车的女人。
她在出事前两天,还在计划如何重新给他一个家。
可她为什么……还会死
阿远忽然盯住一个细节——
那封语音,是6月20日发出的。
这张纸,是6月22日凌晨1点写的。
——语音不是她的最后留言。
那天,她只是情绪失控地开车离开。但她没有撞车,没有自毁。而是活着冷静下来,写下原谅的计划。
但她最终还是死了,死在6月22日早上9点31分。
时间不对劲。
他坐在地上,看着那条语音和这份行程,心里第一次生出一种寒意:
也许,这不是意外。
3.倒带的时间线
阿远拿着那张纸,仿佛手里握着一块沉甸甸的铁。他再一次核对了所有时间线,心里出现一个可怕的假设:
她不是情绪崩溃自杀,她出事的时间——是在决定原谅我之后。
这不是巧合。
有人,不想让她原谅我。
他开始查阅事故报告。那份警方事故记录他看过一次,但只是匆匆看了结论——单车失控、冲撞电线杆、司机当场死亡。没有酒精、没有药物,纯粹的交通意外。
他第一次联系了现场的交警队,请求查看事故前监控视频。
刚开始,对方还觉得奇怪:三个月都过去了,你这时候要复查干嘛
我……刚听了她去世前的最后一条语音。阿远冷静地说,我怀疑,她的死,可能不是意外。
沉默几秒后,对方沉声问道:你愿意来一趟单位吗
那天晚上,阿远带着小雅的遗物和一颗混乱的心,去了交警大队。
对方调出了事发路口的监控。那是一段偏僻道路,监控角度不全,且部分路段无摄像覆盖。但在出事的10秒前,一辆黑色轿车从远处快速驶来,紧贴着小雅的车后尾。
画面里看不到两车之间的交互细节。两车消失在死角后,仅小雅的车重新出现在视野里,然后飞速冲出路口、撞上电线杆。
那辆黑车——再没出现。
交警眉头紧皱地说:这个角度……看不清车牌。
能调附近的其他摄像吗
附近是郊区,监控覆盖有限。但我们可以试着调前一个路口的。
几个小时后,一段模糊但清晰度稍好的录像中,一辆牌号为【沪A****】的黑色车出现在屏幕上。
系统快速比对,车辆登记人身份弹出:
沈音。
阿远一瞬间如坠冰窟。
沈音——他大学时的前女友。他已经五年没联系过她,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医院——她割腕未遂后被送进去。那时候她哭着说:你怎么可以就这么走他也崩溃地说:我没法救你了。
那之后,他搬了家、换了手机号、封锁了所有渠道。
直到他遇见小雅,才第一次觉得生活重新回到阳光下。
而现在,这个过去的影子……重新出现在他女友死亡的地点、死亡的时间。
阿远浑身僵硬,他看着警官,声音发干:她……她当时有没有被调查
当时我们只看到单车事故,且她的车并未出现在事发地点录像内,就没列入嫌疑人。警官顿了顿,不过,现在我们会正式立案调查。
阿远回到家,找出了旧手机,翻出曾经和沈音的聊天记录。那是五年前的秋天——沈音崩溃、歇斯底里,而他一次次忍耐到极限,最后彻底拉黑了她。
但沈音从未真正消失。
他忽然想起一个细节——
那天小雅发语音那天,他和表妹见面是在下午两点左右,在市中心某家咖啡店。表妹走时说:那个角落有个女生看了你们很久。
他没在意。
现在想来,那个角落坐着的人——会不会就是沈音
阿远再次调取自己当日所在咖啡厅的监控。他冒着风险,联系了表妹所在单位,请她帮忙。表妹被他紧张的神情吓到,还是答应了。
这就是你说的那天。她调出监控,看,这个角落。
画面中,一个戴着墨镜、长发垂肩的女人,确实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
她在记录,甚至拍了照。
面部虽模糊,但轮廓——像极了沈音。
阿远像被什么拽住了一样。他终于忍不住打开电脑,搜索沈音这个名字。
她还活跃在社交平台上——账号名叫岛心,发的多是些抽象的、晦涩的句子和照片。
他快速翻阅,直到看到事故前一天的一条状态:
6月21日,深夜2:07
文案:愿如愿。
配图是一片模糊的车窗,车外是雨夜的霓虹。
他手心湿了。
下一条,是三天后的转发:账号长期停更,抱歉大家。
这意味着:
沈音曾出现在事故前几小时的咖啡厅。
她驾驶车辆尾随小雅的车,并在事故前消失。
她发出诡异暗示。
然后账号被沉默。
他上一次在新闻上听到沈音,是在本地新闻短讯里:一名年轻女性,疑似服药自杀,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
时间:6月24日。
地址:家中,锁门。遗体旁有精神药物残渣。
新闻没有提到名字,但地段、时间、描述……全部对上。
沈音在小雅去世后两天自杀,并没有留下遗书。
她是凶手吗
她真的做了什么,或者……她只是尾随小雅,想要警告她逼她放手还是……她已经崩溃到根本无法判断行为后果
阿远脑子里混乱极了。他不知道该恨谁。他该恨沈音吗这个曾经爱过他的人,因执念而毁了他的一切。他该恨自己吗过去的事他没处理干净,如今却成为引信。
但最让他崩溃的是——
小雅从未怪他。
哪怕她听错了,看错了,以为被背叛了,她也没有质问他一句。她选择离开、冷静,然后原谅,然后……准备重新开始。
但命运不给她机会。
阿远回到客厅,看着桌上那张小雅写的旅行计划。
他终于蹲下身子,失声痛哭。
这不是悔恨,而是彻底的绝望。
4.逼近真相的人影
窗外开始下雨,阿远坐在地板上,任由泪水和雨声一同将他彻底淹没。
他以为事情已接近真相,但心中却有种更深的不安在发酵——还有什么是他没有看见的
小雅的死,沈音的出现,时间线的重叠,似乎都指向一个悲剧性的偶然。
但越靠近事实,他越觉得背后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故意。
第二天,他拨通了警察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怀疑:我怀疑这不是纯粹的误会。我想查清楚——小雅的死亡,是不是有人刻意制造的‘意外’。
对方沉吟片刻,说道:其实我们在重新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东西。
什么
她车内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存储卡不见了。
阿远猛地站起。
还有,小雅的手机,最初在事故中虽然严重损坏,但芯片没有彻底烧毁。我们调出了几段事故前最后一次开机时的数据。你可能需要来看一眼。
几个小时后,他再次回到警局。
民警递给他一份打印的记录——是事故当天,小雅手机后台运行过的一款APP,名为【对话备忘】。
那是一个可以记录情侣日常对话的应用。小雅下载过,但阿远从未用过。
事故前她打开了这款APP,并录了一段话。存档在云端。
警察点开那段录音。录音时间是——事故前20分钟。
他听见小雅的声音,颤抖、带泪:
沈音……你到底想干什么你跟踪我还说阿远其实骗了我你疯了吗
背景声音混乱,像在停车场,风声很大,还有一个低沉女声传来,听不清,但隐约能听出愤怒。
然后是一段极其清晰的对话:
你怎么还不走
我放下了,沈音。你应该也放过他。
你说得好轻松……放下你知道我为了他都做了什么吗
你伤害不了他,就算你骗我、监视我、现在还……跟着我。
录音突然断了。
警察皱着眉说:这段对话可以佐证,沈音确实出现在事故前现场,并与死者发生激烈对话。虽然她是否动手目前无从得知,但这……不是‘巧合’。
阿远整个人像坐在冰上。他知道了真相的一半:沈音盯上了小雅,施压、制造误会,甚至尾随跟踪。她的目的,也许不是直接杀人,而是摧毁她。
但真正压垮他的是——小雅,直到最后一刻,都在保护他。
她没告诉他沈音出现了。
没告诉他她被恐吓、被监视。
她怕阿远自责、怕旧情伤害他,于是一个人承受了所有。
她用生命试图化解过去,而那个过去,却在黑暗中咬碎了她的未来。
阿远强忍颤抖说:还有其他人……知道这段录音吗
目前,只有你和警方。警察点头,但案件还在审查阶段。
我……我想看看沈音的家。
她已经死亡,没有遗嘱或家属授权……
她曾威胁小雅。我愿意做证。
沉默良久,警方终于点头:可以安排你跟随我们前往。
沈音住在一栋老旧的公寓里,屋子阴暗、潮湿,像她心里堆积多年的执念。
卧室的墙上贴着满满一整面——阿远的照片,从大学时代到最近几年的社交平台截图,再到他和小雅出门买菜、甚至回家时的路口监控照。
阿远几乎无法呼吸。
他转身,看向床头那本泛黄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
如果我不能拥有他,那就毁掉那个让他笑的女人。
页脚落款:2021年7月
——那是他刚和小雅在一起的那年夏天。
阿远脑中轰鸣。
沈音不是一时冲动,她蓄谋多年;不是一时疯狂,她早已偏离现实。
小雅不是死于误会,也不是沈音一时跟踪引发的车祸。
她死于一个彻底失控的爱所制造的深渊。
一个人走进了那场黑暗,另一个人,把光挡在了他看不见的地方。
当天晚上,警方确认将案件列为疑似蓄意跟踪致死重新侦办。但由于主嫌疑人死亡,案件将以非正常死亡伴随间接责任人死亡结案。
这意味着——真相无法彻底裁决,结局依旧无法逆转。
夜深,阿远回到空荡的家。他打开那款【对话备忘】APP,想起那段录音中小雅的声音,想起她平静却坚定地说:
我放下了,沈音。
然后,他点开了他从未看过的【私密对话备份】。
小雅留了一段录音,日期标注在6月19日,比事故前三天:
阿远,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段话,说明我没能亲口说了……我其实早就知道你没有变,也知道那个女孩是你表妹。那天我在外面跟了你一会儿,听到了你们的对话。
我以为我会生气,可我更怕的是自己已经变得怀疑、变得不像以前的我。我知道你不是那种人,是我太害怕了。你不会怪我吧
我真的很想去北海道……你说那边雪很安静,就像梦一样。
我们还能一起做那个梦吗
阿远终于,彻底崩溃。
5.一场无声的对话
两个月后,初雪如约而至。
阿远站在北海道小樽的运河边,身后是一座昏黄老旧的旅店,脚下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板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水面偶尔泛起点点光波。
他来了。
照着她的行程,一步不差地来了。
蓝玫瑰提前寄到了旅店房间。
她画的速写本,已经被他翻烂了每一页,记住了每一笔。
那一页页日常的风景——他们的小厨房、她最爱坐的靠窗沙发、还有他专注工作时她悄悄画下的背影——都是她用时间和爱画出来的告别信。
他在老街的桥上支起脚架,打开她的相机——那部出事后修复的单反。
对着河面,按下快门,记录这个原本属于两个人的梦。
而后,他打开录音笔——不是她留的那段,而是他这段时间一点点录下的独白。
小雅,我来晚了。
可你给的那些细节,那个行程单、你画的小房间、你预订的温泉旅馆……我一页页去过了。
原来你不是让我来‘替你走完’,你是想让我重新走一遍我们的故事。
我终于明白——
你不是要‘让我放下’,而是让我带着你,继续走。
雪越下越大。运河上泛起轻雾。
他在桥上坐了许久,然后打开手机,打开那个她留给他的【对话备忘】APP。
那里还有最后一个文件夹——是她为他设定的定时消息,在事故发生后第90天自动推送。
他点开,是一段手写文字的照片。
背景是她熟悉的字迹,字迹轻轻歪斜,有些仓促:
阿远:
如果你真的看到这里,我想你一定已经很难过了。
但你能看到这封信,说明你没有放弃,也没有让我的爱白白浪费。
你说过人死了会变成星星。那如果你偶尔仰头,看见哪一颗星特别像在眨眼……那可能是我。
不是提醒你伤心,是告诉你:
我一直都在。
——小雅
阿远没有再哭。
他把手机收好,站起身来,朝那颗最亮的星星方向,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好。那你看着我。
风吹起他大衣的衣角。
他走下桥,踩进那条老街,身影被雪拉长——
不再是那个跌跌撞撞的人。
而是,愿意继续带着爱,活下去的人。
这个结局没有奇迹。
小雅还是走了,沈音依旧是悲剧,但爱与温柔,却以某种方式,留下了。
不是所有故事都要翻篇,有些人,注定是你一生的脚注。
但脚注,不代表遗忘。
而是提醒你——
你曾被这样深刻地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