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你一个女生懂什么? > 第一章

01
实验室的逆袭
实验室里的气氛总是一样,化学试剂的气味混合着我内心的焦躁,填满了每一个角落。我坐在最后一排,手里紧握着那本画满草图的笔记本,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发颤。
下周的全国科创大赛,我们要拿出能够震撼评委的项目。高宇站在实验台前,声音洪亮。作为科创小组的队长,他总是那么自信满满。
我看着其他队员们专注的样子,不禁苦笑。在这个小组里,我林安然就像是一个透明人,永远只能做最琐碎的工作——整理实验数据、清洗器材、记录会议内容。没人会在讨论时征求我的意见,甚至有时候我就站在他们身旁,他们也能熟练地无视我的存在。
我觉得我们可以继续完善上次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李明推了推眼镜,只要再优化一下算法…
不够创新。高宇直接打断了他,要想在全国赛上脱颖而出,我们需要更有颠覆性的想法。
队员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我翻开笔记本,看着自己这几个月来潜心研究的新型装置设计,一个能够大幅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案。我反复修改过无数次,确信这个想法既有创新性,又具有实用价值。
要不…我有个想法。我的声音很轻,但实验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我,眼神中带着惊讶,仿佛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人似的。
高宇挑了挑眉:林安然,你有什么想法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实验台前,打开笔记本,尽量用平稳的声音介绍我的设计:这是一种新型测量装置,通过改良传感器的布局和数据处理算法,可以将现有设备的测量精度提高至少30%,而且成本很低…
我的声音很轻,但想法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寂静的夜空。几个队员凑过来看我的草图,有人似乎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高宇看完后,先是一愣,随即毫不掩饰地皱起眉头。他伸手拿过我的笔记本,随意翻了几页,眼神中的轻蔑让我心里一沉。
林安然,你又在浪费时间了。他的声音冷冰冰的,这种东西根本不可能实现,你为什么不先搞清楚基本原理
我急忙解释:我查阅过相关文献,理论上完全可行…
高宇粗暴地打断我:理论上你以为科创比赛是做梦吗他把笔记本扔回桌上,声音里充满嘲讽,你一个女生懂什么实验这种事不是你能搞的。别浪费我们的时间了。
那一刻,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性别来否定我的能力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周围的几个男生立刻哄笑起来,仿佛高宇说了什么有趣的笑话。有人小声嘀咕:女生做实验就是在添乱,还不如去干点别的。
笑声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耳边嗡嗡作响。我低着头,感觉眼眶发热,泪水随时可能夺眶而出。
我迅速将草图塞回书包,拎起背包,几乎是逃离了实验室。走廊上空荡荡的,只有我急促的脚步声回荡。那种被公开否定和羞辱的滋味,比任何化学试剂都要腐蚀人心。
直到躲进学校最偏僻的角落,我才敢放声哭泣。为什么为什么我的想法不值一提为什么我的努力不被认可仅仅因为我是个女生
夜幕降临,校园逐渐安静下来。我一个人溜回空无一人的实验室,坐在角落里,重新翻开那本被嘲笑的笔记本。在台灯微弱的光线下,我仔细审视着每一个设计细节,每一个计算公式。
我喜欢科学,喜欢实验,从小就是这样。看着爸爸在车间里修理各种机器,我总是充满好奇,缠着他教我认识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工具。难道仅仅因为我是女生,我的热爱和才华就一文不值吗
窗外是漆黑的夜空,繁星闪烁。我用手指轻轻抚过纸上的线条,内心深处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呐喊:不公平!这太不公平了!
我合上笔记本,望着窗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样认输。如果没人相信我的能力,那我就用实力证明给他们看。
明天,我一定要找老师谈谈。
02
江老师的鼓励
第二天,我站在江老师办公室门口,手里握着那本被嘲笑的笔记本,手心全是汗。昨天实验室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循环播放——高宇轻蔑的眼神,男生们的哄笑声,还有那句你一个女生懂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江老师温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江老师正在批改作业,看到我时露出了微笑:安然,有什么事吗
我走到她的办公桌前,把笔记本递给她:江老师,我想请您看看我的一个设计方案。
我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手指微微发抖。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如果连江老师也认为我的想法毫无价值,那我可能真的要放弃科创之路了。
坐下说吧。江老师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接过笔记本。
我坐下来,紧张地看着江老师翻开笔记本。起初,她只是平静地一页一页翻看,不时点点头。我的心悬在半空中,不敢呼吸。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注意到江老师的眉毛微微上扬,眼神从平静变得惊讶。她突然停下来,拿起笔在纸上计算了几个公式,然后继续往后翻。
最后,她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我,眼睛里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安然,这个设计非常有创意,构思也很巧妙。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改良传感器布局的
听到江老师的认可,我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我磕磕绊绊地解释了我的灵感来源和思考过程。
安然,你为什么不用这个方案参赛呢江老师突然问道。
我咬了咬嘴唇,低声说:高宇他们不认为这个方案可行……我停顿了一下,感觉喉咙发紧,昨天我在团队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他们说……
我的声音越来越小,但还是把昨天发生的事情断断续续地讲了出来,包括那句刺痛我的你一个女生懂什么。
江老师听完,放下笔,脸色变得严肃,眉头紧锁。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墙上时钟的滴答声。
胡闹!江老师的声音不高,但透着一股力量,科学没有性别之分,从古至今,有多少伟大的女性科学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玛丽·居里、吴健雄、屠呦呦……她停顿了一下,直视我的眼睛,安然,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想法,那就自己去完成它。学校会支持你。
江老师的话像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点亮了我黯淡的内心。我感觉一股力量从心底涌起,压过了所有的委屈和自我怀疑。
可是……我犹豫地说,我没有团队,也没有材料和设备。
独立参赛也是允许的。江老师打开电脑,快速浏览了一下比赛规则,至于材料和设备,学校可以提供基本支持。我相信以你的创造力,哪怕用最简单的材料也能做出令人惊叹的成果。
我抬起头,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我想试试。我说,声音变得坚定。
从这一刻起,我不再是团队的附属品,我将独自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艰难得多。没有团队的资金支持,我只能找最便宜的材料,甚至开始在学校和家里收集可以利用的废品。爸爸修车的旧工具箱成了我的宝库,里面的螺丝、弹簧和电线都变成了我实验的材料。
没有专属的实验场地,我只能申请在晚上十点后使用学校实验室,当其他学生都回家休息时,我才开始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次尝试搭建装置时,我信心满满。但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零件无法完美契合,传感器数据乱七八糟,整个系统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凌晨一点,实验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面对桌上失败的原型,我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或许高宇是对的,这个想法真的太难实现了。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做科研…
安然,还没回去啊突然,江老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惊讶地抬头,发现她手里拿着两杯热饮。
江老师,您怎么……
我猜你可能还在这里。她走过来,把其中一杯递给我,失败是常态,但见过失败真面目的人,才有资格谈成功。
她看了看我的装置,微微皱眉:传感器的位置似乎有些问题,你试过调整这个角度吗
江老师的话让我眼前一亮。我急忙拿起工具,按照她的建议调整了传感器的角度。一个小时后,系统终于有了反应——虽然数据还不够稳定,但这是第一次,它真的运行起来了!
看着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数据曲线,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每一个成功都是由无数次失败铺就的。而我,才刚刚开始。
明天继续江老师笑着问。
我点点头,眼里闪烁着新的光芒:明天继续。
走出实验室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我抬头看向天空,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仍然顽强地闪烁着。就像我心中的那个声音一样,不再微弱,而是越来越响亮。
我有预感,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
03
废铜烂铁的奇迹
深夜实验室的灯光如同黑夜中的一座孤岛,我独自坐在这里,面前摆满了从各处搜集来的宝贝。
放学后,我像个拾荒者一样,先去了学校后面的回收站。管理员老张看到我时愣了一下:小林同学,你要找什么
能用的零件。我手套都没戴,直接翻起了废品堆。
在一堆锈迹斑斑的金属下面,我发现了一段完好的PVC管,又在角落里找到了几块废弃的电路板。这些在别人眼里的垃圾,在我看来却是无价之宝。
回到家里,我又把爸爸那堆收藏翻了个底朝天。
安然,你翻我工具箱干什么爸爸站在门口,一脸疑惑。
爸,这个坏掉的玩具马达还能用吗我举起一个小马达,上面布满灰尘。
爸爸接过去看了看:电机没问题,就是外壳坏了。你要这个干什么
做实验。我简单解释后,爸爸不但把马达给了我,还从仓库里找出一堆他自己都忘了存在的零件。
我的工作台很快堆满了这些废铜烂铁——锈迹斑斑的螺丝、各种型号的电阻、几卷不同粗细的铜线,还有爸爸那把用了十几年的老虎钳。
你确定这些能做出什么来爸爸看着我的宝贝,忍不住问。
我确定。我点点头,心里其实也没底。
晚上十点,实验室里只剩我一个人。
江老师为我申请了特殊使用权限,条件是不能影响白天的正常教学。于是,我的实验时间被安排在了大多数人回家后的深夜。
窗外是万家灯火,室内只有我和我的怪物。
我对着自己画的电路图和物理原理图,小心翼翼地开始组装。先将PVC管作为主体,把废旧马达固定在一端。再用砂纸一点点打磨每个接口,确保它们能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
指尖很快被砂纸磨得发红,但我顾不上痛。
当我第一次完成组装,兴奋地接通电源时,装置发出一声刺耳的滋啦响,然后冒出一缕青烟。
我迅速切断电源,检查原因——原来是从废旧电路板上拆下来的电容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漏电了。
在笔记本上记下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我又从头开始。
第二次尝试,装置通电后竟然漏水,把我的实验记录全部打湿。
第三次,电路再次短路,我不得不重新检查每一个接点。
第四次,装置终于能正常运行了,但测量数据偏差巨大,完全不符合预期。
每次失败,我都强忍着挫败感,记录问题,查阅资料,再重新来过。我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和修改方案,纸面甚至因为频繁的擦除变得粗糙不平。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两点,我揉了揉发涨的眼睛,手指关节因为长时间的精细操作而僵硬发痛。我的指甲缝里塞满了黑色的污垢,手掌上遍布着小伤口和污渍。
洗手池前,我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头发乱糟糟的,眼睛布满血丝,嘴唇干裂。我苦笑一下,谁能想到,三天前那个被高宇嘲笑的无能女生,现在变成了这副模样
喝了口已经凉透的咖啡,我又回到了实验台前。面对那堆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的装置,我深吸一口气,翻开手机上下载的最新国际期刊论文。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我头疼,但我知道答案就藏在其中。
在连续工作了一周后,我的身体开始发出抗议信号。头晕、眼花、手指无力……我靠着咖啡和泡面硬撑着。每天晚上,当实验室的大门在身后关上时,黑夜的寂静和身体的疼痛常常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
唯一支撑我的,是内心那个不服输的倔强声音,和对科学纯粹的热爱。
当我第十二次修改传感器的位置,调整了数据采集频率后,装置终于吐出了第一组相对稳定的数据。
看着电脑屏幕上那条平稳的波形曲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成功了我喃喃自语,又重复测试了三次。
数据依然稳定。
虽然这个由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装置看起来简陋不堪,但它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已经逐渐完善。测量精度比预期的还要高出5%!
我的双手因激动而颤抖,眼泪模糊了视线。这一刻,所有的辛苦、挫折和疼痛都变得值得。我的奇迹,真的从这些废铜烂铁中诞生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装置收好,准备离开实验室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映入眼帘:
听说你在偷偷做实验呵,别以为拾些垃圾就能改变什么。比赛当天,你就等着出丑吧。
04
比赛现场的较量
清晨的阳光还未散去薄雾,全国科学实验竞赛现场已经人声鼎沸。我拖着装着宝贝的小推车,踏进了这座庄严的展览馆。
展馆内部宽敞明亮,数百个参赛团队已经开始布置各自的展位。我走过一个个展台,心跳越来越快。来自全国重点中学的队伍们,他们的展位上摆满了闪亮的崭新设备,有的甚至请了专业设计师装饰背景板。
而我的展位——一张简单的白色长桌,上面只有我那个用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装置,看起来就像个小学生的手工作品。
就这路过的一个男生瞥了一眼我的展位,对身边的同伴笑着说,这也能参赛
我低头整理装置,假装没听见。但那些话像锋利的刀子,一刀刀割在我心上。
正当我调试设备时,一阵熟悉的笑声传来。抬头望去,高宇和我的前队友们出现在不远处。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队服,围在一个看上去极为复杂的装置旁,自信地交谈着。
我的目光无意中与高宇相遇。他先是一愣,继而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轻蔑的笑容。他凑近旁边的李明,说了些什么,两人一起转头看向我,毫不掩饰地笑了起来。
我迅速低下头,感觉脸颊发烫。
这就是你做的实验装置一个陌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转身,看到三位身穿正装的评委站在我的展位前,脸上写满了疑惑。
是的。我点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
介绍一下吧。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女评委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这一刻,我感觉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高宇和他的团队,其他学校的参赛者,甚至是路过的观众,都停下来看这场笑话。
我深吸一口气,将那些嘲笑和质疑抛到脑后。
这是一种新型的低成本高精度测量装置。我的声音在开始时有些颤抖,但很快变得坚定起来,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改良传感器布局和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大幅提高测量精度,同时保持极低的成本。
我指向装置的各个部分,详细解释每个零件的功能和原理。那些在深夜实验室里研究过无数遍的数据和理论,此刻如行云流水般从我口中说出。
这个传感器阵列采用了非对称布局,能有效避免常规测量中的系统误差…我流畅地讲解着,眼神变得专注而自信。
评委们的表情逐渐从怀疑变成了惊讶,他们开始认真记录,不时点头。周围原本窃窃私语的人群也安静下来,被我的讲解吸引。
最重要的是,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高宇,他不再笑了,这个装置的制作成本不到市面上同类设备的十分之一,但测量精度却提高了30%以上。
讲解完毕,女评委推了推眼镜: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数据会说话,能现场演示一下吗
我点点头,按下启动按钮。
那一刻,我的心几乎跳到嗓子眼。如果装置出了问题,我将在全场人面前出丑。更糟的是,这将证明高宇是对的——我一个女生,真的不懂科学实验。
装置开始运转,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几秒钟后,连接的电脑屏幕上开始显示数据曲线——稳定、清晰、精准。
展位周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数据波动范围不到0.3%!一位评委惊讶地说道,凑近屏幕仔细查看,这个精度…太难以置信了!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些材料看起来…
都是回收的废品。我微笑着说,PVC管、废旧马达、淘汰的电路板…每一样都是别人眼中的垃圾。
了不起!那位戴眼镜的女评委也凑了过来,她的语气完全变了,这才是科学创新的真谛!不是花多少钱买设备,而是用创意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位评委,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姑娘,你的项目很有前途。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设计理念,在很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评委们继续向我提问,我从容应对,对答如流。站在一旁的高宇和他的团队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当评委们离开后,我的展位周围已经围满了好奇的观众。他们不再嘲笑我的破烂装置,而是带着敬佩和好奇询问细节。
午休时间,我走向饮水机准备接水。高宇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偶然的成功罢了。他压低声音说,等着瞧,最后的结果会让你失望的。
我抬头直视他的眼睛:高宇,科学不是靠嘴说的,而是靠数据证明的。
他的脸色一变,正要反驳,广播里突然传来主持人的声音:
请各位参赛选手注意,下午的特别环节将由专家组随机挑选项目进行压力测试,以考验装置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请做好相关准备。
我的笑容凝固了。压力测试这是规则中没有提到过的环节。我的装置能经受住这种考验吗
05
颁奖典礼的辉煌
揭晓结果的时刻终于到来。我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整理着因为忙碌而有些凌乱的头发,深呼吸试图平复自己如鼓点般剧烈的心跳。
镜中的女孩眼圈发黑,脸上还带着疲惫的痕迹,但眼神却出奇地明亮。那个曾经在实验室角落被嘲笑的林安然已经不见了,现在的我,至少完成了自己的装置,并经受住了评委们的检验。
压力测试结束后,我的装置表现出了超乎评委预期的稳定性。即使在极端条件下,测量误差增加不到2%,远好于大多数参赛作品。但这是否足够取得好成绩我不敢确定。
走出洗手间,会场已经开始布置颁奖典礼的会场。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静静等待结果揭晓。
不远处,高宇和他的团队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时不时投来目光。他们看起来信心满满,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也难怪,他们的装置确实华丽精致,背后有学校的全力支持和丰富资源。相比之下,我那个废铜烂铁拼凑的怪物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我拿出手机,发现江老师发来一条消息:无论结果如何,你已经是最棒的。
看着这条简单的鼓励,我的眼眶有些湿润。这几个月来的画面如同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闪过:深夜实验室的孤独,一次次失败的沮丧,手指被划伤的痛楚,以及那一刻——当装置第一次成功运行时的狂喜。
请各位参赛选手入场,颁奖典礼即将开始。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
会场中央的舞台上,七位评委已经就座。主席台上摆放着闪亮的奖杯,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我坐在参赛选手区域,距离高宇他们有几排座位的距离。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参赛的选手们。主持人开始了开场白,今年的参赛作品水平极高,评委会经过激烈讨论,最终评选出了各个奖项。现在,我宣布入围决赛的十支队伍…
我屏住呼吸,看着主持人一个个念出入围名单。
来自理工附中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
来自南方科技中学的仿生机械臂…
来自东湖高中的林安然同学,废弃材料改造的高精度测量装置…
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林安然,居然真的入围了决赛!
但更让我震惊的是,主持人念完了全部十个入围项目,里面竟然没有高宇他们的名字!
我不由自主地转头看向他们的方向。高宇的脸色变得苍白,嘴巴微微张开,显然也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他身边的队友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难以置信,再到无法掩饰的失望。
那个曾经被他们引以为傲、用来嘲笑我的项目,居然连决赛都没有进入!
我收回目光,不想让他们察觉到我在看他们。此刻的我心情复杂,有惊喜,也有一丝同情,更多的是一种奇怪的平静。
接下来,主持人开始宣布三等奖、二等奖的获得者。每当一个名字被念出,台下就爆发出一阵掌声。获奖者们兴高采烈地上台领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我宣布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会场突然安静下来。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开始冒汗。即使入围决赛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但内心深处,我还是忍不住怀抱着一丝希望。
获得一等奖的是…主持人故意拉长了语调,制造悬念,来自东湖高中的林安然同学,基于废弃材料的新型精密测量装置!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我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甚至忘记了呼吸。周围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但我却听不见任何声音。
我…获得了一等奖
林安然同学,请上台领奖!主持人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慢慢站起身,感觉双腿有些发软。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飘忽不定。我走向领奖台,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观众席。
我看到了高宇和我的前队友们。他们低着头,刻意避开我的视线。高宇的脸上是我从未见过的表情——震惊、羞愧、不甘,还有一丝无法掩饰的嫉妒。那些曾经的嘲笑和轻蔑,此刻全都变成了无声的打脸。
当我登上领奖台,从评委会主席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时,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感涌上心头。奖杯冰凉的触感,证书上鲜红的印章,聚光灯的温度,观众的掌声,这一切都如此真实,提醒着我——我做到了。
我,林安然,一个被嘲笑不懂科学的女生,站在了科学竞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林同学,能分享一下你的获奖感言吗主持人递过话筒。
我接过话筒,环顾四周。数百双眼睛注视着我,期待着我的发言。我深吸一口气,看向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
在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06
领奖台上的宣言
我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它沉甸甸的,像是承载着过去几个月所有的汗水、泪水和不甘。台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有惊讶的,有赞叹的,还有——我瞥了一眼角落里的高宇和他的团队——不敢相信的。
林同学,能分享一下你的获奖感言吗主持人递过话筒。
我接过话筒,指尖微微发颤。这是梦寐以求的时刻,可我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那片人海。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特别是江老师,是她在我最低谷的时候给了我信心和帮助。我的声音一开始有些颤抖,但随着每一个字的吐出,越来越坚定。还有我的爸爸,谢谢你把那些'废铜烂铁'留到了今天,让它们有机会变成奇迹。
台下发出善意的笑声,我感觉紧张在一点点消散。
很多人问我,是什么让一个高中女生能够独自完成这样的项目。我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台下那些曾经嘲笑我的人,特别是高宇,他正低着头,躲避着我的视线。我想说,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科学本身就是特别的。它不问你的性别、不管你的背景,它只看重你的热爱和坚持。
我的声音变得更加洪亮,像是这段时间积攒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口:我也想对所有和我一样被质疑、被低估的人说——别让别人的偏见定义你的未来。科学的舞台足够宽广,能容纳所有追梦的人,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是来自重点中学还是普通学校,拥有高端设备还是只有'废铜烂铁'。
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许多人站了起来,尤其是前排的女生们,她们的眼睛闪闪发亮,掌声格外热烈。这掌声不仅是为我的获奖,更是为了那些被埋没的声音,那些同样被偏见困扰的人。
我握紧奖杯,眼睛有点湿润,但我努力控制住情绪,不让眼泪落下。这一刻,我不只是为自己站在这里,也是为了所有被告知你不行却依然坚持的人。
颁奖典礼结束后,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群记者围住了。闪光灯不断亮起,照得我眼前一片白光。
林同学,能描述一下你是如何独自完成这个项目的吗
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对于'女生不适合科研'这类言论,你有什么看法
data-fanqie-type=pay_tag>

最后这个问题让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我看到几个记者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盯着我,等待我的回应。
我笑了笑,不是那种尴尬或勉强的笑,而是充满自信和从容的微笑:科学没有性别之分,只有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玛丽·居里、吴健雄、屠呦呦…这些伟大的女性科学家早就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顿了顿,看着那位提问的记者,偏见无法阻止我们追逐梦想,它只会让成功的光芒更加耀眼。
记者们迅速记录下我的话,有人甚至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采访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当我终于摆脱记者群,走向休息区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挡在了我面前——高宇。
他不再是那个趾高气扬的科创小组队长,此刻的他低着头,眼神闪烁,像是有什么话要说却又开不了口。
恭喜你。最终,他只憋出了这三个字,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感觉。在获奖的喜悦之外,我并不想看到任何人沮丧或难堪,即使是曾经伤害过我的人。
谢谢。我回答道,然后补充了一句,你们的项目其实也很有创意。
高宇抬起头,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忽然明白,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某个人,而是战胜自己的怯懦和他人的偏见。
手机震动起来,是江老师发来的消息:安然,你的发言太棒了!学校准备为你举办一个小型庆功会,校长也想见见我们的'科创之星'。
我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站在人生中这个小小的高峰上,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平静。
走出展馆,夕阳正好洒在广场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我抬头看向天空,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但我没有眯眼。这一刻,我愿意直面所有的光芒。
人群中,一位陌生的女记者快步走近我:林同学,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听说有著名科技公司对你的设计很感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你有什么打算
07
科研院的新起点
我站在展厅外的台阶上,阳光照在肩膀上,暖洋洋的。那个女记者的问题还回荡在耳边:听说有著名科技公司对你的设计很感兴趣,你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手机就震了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是林安然同学吗我是北方科研院的陈教授。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看了你今天的比赛直播,我们对你的废弃材料测量装置非常感兴趣。方便见个面聊聊吗
我愣住了,北方科研院那可是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啊!
当然可以!我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三天后,我坐在北方科研院的会议室里,看着周围一圈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们,感觉像在做梦。
你的设计真的很有创意,特别是传感器布局的改良。陈教授拿着我的图纸,眼里闪着光,成本低,精度高,这正是我们正在寻找的解决方案。
你愿意和我们合作,进一步完善这个项目吗他直视着我的眼睛问。
我点点头,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是我的荣幸。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放学后和周末都泡在科研院。我的装置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一天天完善,从外形到内部结构,从材料到算法,每一处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林安然的设计方案成功应用于厂里生产线,效率提升35%,成本降低68%…我看着手机上新闻推送的标题,恍惚间不敢相信这是在说我。
那个用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装置,如今真的造福了实际生产,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高三下学期开学那天,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恭喜我校林安然同学获得T大物理学院保送资格!
全场掌声雷动,我站在台上,脸颊发烫。T大,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如今向我敞开了大门。
你看到新闻了吗刚走下台,小雯就拽住我的袖子,高宇他们学校的科创小组据说解散了!
真的假的我有些诧异。
千真万确!他们科创大赛失败后,校方重新审视了整个项目,发现高宇滥用职权,排挤有想法的组员。小雯压低声音,高宇被撤销了组长职务,听说他最近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闷闷不乐。
我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手机上收到的一条陌生短信:安然,对不起。祝贺你获得保送。——李明
李明是高宇团队里的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当初也曾跟着高宇一起嘲笑过我的创意。
我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放回口袋。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纠结于那些不愉快的记忆。
大学开学那天,爸爸送我到校门口,眼圈微微发红:我女儿真的要去T大了。
爸,别担心,我会好好学习的。我紧紧抱了他一下。
我不担心。爸爸拍拍我的肩膀,你已经证明自己能行了。
T大的校园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丽。高大的白杨树排列成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石板路上,斑驳成一幅流动的画。
新生报到处,我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他们中有拿过奥赛金牌的,有发表过论文的,个个都是天之骄子。但当他们知道我就是那个废铜烂铁女孩时,眼里都闪烁着敬佩的光。
我是看了你的新闻才决定报考物理系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兴奋地告诉我,你证明了女生也可以在科学领域大放异彩!
我笑了笑,心里暖暖的。原来我的故事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在影响着其他人。
一周后,我加入了T大的创新实验室。站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看着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我忍不住想起高中时那个狭小昏暗的实验室,想起那个靠捡垃圾完成装置的女孩。
窗外,夕阳西下,云彩染成金色。我抚摸着实验台上崭新的设备,心中却浮现出那个由废铜烂铁组装的怪物。那才是我的起点,是我真正的骄傲。
实验室门突然被推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教授走了进来。
林安然同学他笑着向我伸出手,我听说过你的事迹。欢迎来到我们实验室,我有个新项目想请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