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提:《边城》同人短故事,有些地方有点ooc,求轻喷,以船夫视角为主拯救三代人命运。)
1.重生,一切从头开始。
屋外雷雨交加,屋内昏暗无比。
老船夫将一条布单搭到翠翠身上,安慰翠翠打雷不要怕。
翠翠回应爷爷后,祖孙俩便静默地躺在床上。
老船夫看着黑漆漆的屋顶,他知道他已时日无多。
老船夫回忆着自己的一辈子。
二十岁从父辈里接手渡船,三十岁讨了码头卖茶女翠兰做了老婆,三十五岁时女儿小翠出生,可老婆翠兰却难产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那夜的雨比现在的雨还大。
五十三岁那年女儿小翠与个混小子私通发生了暧昧关系。
五十四岁小翠怀了翠翠,那混小子想要和小翠一起殉情,小翠放心不下翠翠,便没狠下心。
五十五岁女儿小翠生下来翠翠便趁着我去渡船的时候,偷偷去河边吃了好多冰水殉情。
初春的河水是那么冰,冰得刺骨。
如今自己七十三岁,却在自己临死之前没有给翠翠找个好人家……我死不瞑目啊。
老船夫在自己一次次的悔恨中长眠于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
清晨的阳光穿过笼罩在溪水上的水雾。
船夫,船夫,莫要睡觉咯,渡人嘞~
在岸边需要渡船的人向船夫房子的方向喊到。
船夫听到有人要渡船,准备抬起僵直的身体时却发现自己浑身充满力量,想要弄清楚,那渡船的人却催得紧,只得穿上草鞋走出了门。
船夫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将船渡到对岸。
那对岸边上的人也透过水雾慢慢地看清楚正在渡船的船夫。
那人却嗔怪道:大小伙子,今天怎么慢慢吞吞的像个七老八十的老头。
船夫听到这人说的话,一头雾水以为是在开玩笑,便也打哈哈道:诶呦,你可真会说话,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也能被称为大小伙子,哈哈哈。
嗯那人听船夫这么说以为他是睡迷糊了,回道:哈哈哈,睡迷糊了吧,去河边洗洗脸吧,哈哈哈哈。说完便扬长而去,只留下摸不着头脑的船夫。
奇怪了,今早翠翠就不见了,如今还被这人拿来打趣。
船夫一边疑惑着一边来到河边准备洗洗脸。
冰冷河水拍打在船夫的脸上,让船夫的大脑清醒了不少。
可突然,船夫看到水中的倒影竟然是年轻时的样子,他一下子吓瘫在河边。
船夫的大脑轰然炸开,他踉跄地爬了起来,回到房子里,喊着翠翠的名字。
翠翠,翠翠!……
船夫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快要把喉咙喊得发干、发胀、发痛,而回应船夫的只是那静静立着的白色小塔与缓缓流淌的河水。
船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小房子里,看着房子里的摆设,知道他应该是如同那说书人说的一样,做了一番南柯一梦。
可那七十多年的记忆在自己脑海里十分清楚。
终于,船夫在渡了一天船,同那些记忆里的人交流过后,他确定了心中的想法,自己应该是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船夫躺在溪边的草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他内心悲喜交加;悲的是他的孙女翠翠消失了,喜的是他重新拥有了一个年轻力壮的身体,一切的悲剧还没有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2.开始,拯救前世老伴。
翌日,船夫张罗完毕,拿上自己准备向码头卖茶女翠兰提亲的东西,让自己的老朋友帮自己先看一天船。
那老朋友看着船夫的行头打扮,心领神会,他渡过船夫后,便在那空空的溪面上唱起歌来为船夫鼓气:
哥在高山丢石头
妹在平地看水牛
石头落在牛背上
看妹抬头不抬头
今日附马过木桥
风吹马尾两边飘
好马不用鞭来打
好郎不用妹来勾
八月十五月光圆
嫦娥奔月在天边
吴则追得嫦娥笑
妹妹与他结姻缘
小小妹妹巧伶伶
请个岩石做媒人
不是岩石来打你
是请岩石做媒人
相爱就爱有心人
好比山中树缠藤
要缠就要缠到底
生生死死不分离
生要有情死有义
剁断烟竿埋进泥
烟竿埋泥能发芽
油麻开花一条心
……
那悠悠的歌声在山中回荡着。
船夫先来到镇上请了个媒人,去翠兰家里提亲,接着一切都水到渠成。
那天迎亲的日子,渡口张灯结彩,邻里乡亲都来道贺,热闹非凡。
唢呐声由远及近,四个强壮的汉子抬着坐在新娘子的花轿,船夫也春光满面,将新娘接回自己的小房子里。
新婚夜里,船夫看着身披嫁衣的翠兰,心中满是幸福与憧憬,也在盘算着如何让翠兰免于难产。
日子便一直这样静静的过着,船夫不再是一个人渡船,有翠兰的相伴他觉得生活都有趣了很多。
又一年端午节,翠兰说是要上镇上看自己姐妹,顺便趁节日多卖点茶叶换点钱买粽子吃。
船夫则守着渡船等着翠兰回来。
远处的鼓声逐渐消失,天色也渐渐擦黑。
白塔下的小房子也升起袅袅炊烟。
船夫烧好饭,看着天色已晚,而翠兰还没有回来,有点小担心,便一手拿火炬一手攀着废缆将船渡到岸边,准备去寻一寻翠兰。
而此刻,不远处也亮起火,两把火炬碰面的时候,双方都笑了起来。
呦,怎么,这是干什么呢翠兰看见了船夫眼里的担心,故意调侃道。
嗯,我只是这么晚看你没回来,怕你被大鱼咬了……船夫那黢黑的脸庞一红,不细瞧还看不出来。
突然船夫的注意力被翠兰挎着的篮子吸引到;那篮子被一块红布盖着,但还是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回到家,船夫将篮子往地上一放,那篮子里的活物便蹦了出来——一只刚满月的小黄狗。
让这小狗长大后生小狗,让小狗当咱们孙子的玩伴。
翠兰一边洗脸一边说着。
嗨,咱们连孩子也没有呢,怎么先想起孙子的事情了。船夫笑道。
我要是没孩子,哪能想到孙子。翠兰说完便把擦脸布扔到船夫怀里,转身向厨房走去。
船夫看着怀里的擦脸布,又想到刚才翠兰说的一番话,登时他就笑了,黝黑的脸庞露出两排洁白的大牙。
诶,翠兰,你别忙活了,累了一天。这些我来,我来,你坐着就好。船夫钻进厨房拿上翠兰手里的碗筷。
就这样俩人伴着昏黄的油灯吃完了晚饭。
翠兰剪断了油灯里的灯芯,小屋陷入了黑暗。
我今天去找我卖茶叶时相识的姐妹,就是那个在码头上卖烟叶的春花,在我结婚的时候还来咱们这里喝喜酒带了一摞不错的烟叶呢。她说她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她要回老家和她从小玩到大的人结婚,她拉着我去酒馆里吃酒,我刚吃两口便犯恶心,那老板娘一眼便看出我的不对劲,让我去看看大夫,这大夫一看,便看出我这是喜脉,两个月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翠兰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直到消失,一天的疲惫让翠兰早早睡下,发出了轻酣声。
安静的小屋里还有小狗偶然发出嘤嘤声。
而船夫是一夜无眠,他在盘算着一些事情。
一年冬天过去了又迎来了春天。
翠兰的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她暂时停了卖茶叶的活计,准备在家里待产。
一天翠兰从山上挖了点春笋,回家后看见船夫正在收拾东西。
了解后,才知道船夫说这几天他老做梦,梦到她难产丢下一个娃娃离开人世,独留船夫一个人抚养娃娃。
船夫为了防止噩梦成真坚定将翠兰带到小镇的稳婆那里让翠兰能够少受点罪。
翠兰笑他太把噩梦当回事,但也拗不过船夫,同时也心头暖暖的。
船夫将翠兰安顿好后将全身家当塞给翠兰,让翠兰好好生养,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翠兰的视野里。
那场大雨比记忆里的大雨提前了一天,翠兰也因为外面的惊雷动了胎气,也提前一天生产。
瓢泼大雨冲刷着石板街,也冲击着停靠在溪边的渡船,那渡船摇摇晃晃的。
船夫在溪边,望着那如注的暴雨,心中满是忐忑。雨水顺着他的斗笠边缘不断落下,打在湍急的溪面上,溅起无数水花。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小镇的方向,那里有他的妻子翠兰,正在生死边缘挣扎。
雨幕中,他仿佛又看到了前世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妻子难产离世的场景如鬼魅般在他脑海中闪现。不会的,不会再发生了。他低声呢喃,像是在给自己打气,又像是在祈求上苍。
终于,雨势稍歇,船夫再也按捺不住,跳上渡船,向着小镇狂奔而去。泥泞的道路让他脚步踉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棉花上,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见到翠兰。
当他冲进稳婆的屋子时,里面一片寂静。他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翠兰!翠兰!他大声呼喊,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稳婆从里屋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诶,你这船夫叫什么叫,翠兰刚生产完母女平安。船夫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他想要冲进房间,却被稳婆拦住,说他身上太冷了,进去容易让翠兰和孩子害风寒。
船夫冷静下来。
对对对,是我昏了头,那我先谢谢您嘞。你看我太着急也没拿什么。
船夫说到最后有点不好意思。
嗨,接生孩子,我们也能沾沾喜气,只要你记得请我去吃娃娃的满月酒就行,你也别傻站着了,去给翠兰买点肉让翠兰补补气血。稳婆摆摆手道。
船夫满心欢喜,应下稳婆的话,转身冲进还未完全停歇的雨幕里。雨水依旧冰凉,可他的心里却暖烘烘的,脚步都格外轻快。
来到集市,虽因这场大雨,摊位稀疏了些,但卖肉的大叔还在。大叔瞧见船夫满脸笑意,不禁打趣:哟,看你这高兴劲儿,是家里有啥喜事啦
船夫嘿嘿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我家翠兰刚生啦,母女平安!来,给我割一大块好肉。大叔一听,也跟着乐呵:好事儿啊!这肉我给你挑最肥嫩的,给翠兰好好补补。说着,手脚麻利地割下一块上好的五花肉,还额外添了根骨头,说是炖汤营养足。
船夫千恩万谢,将铜板放到卖肉大叔那长长的竹筒里小心翼翼地捧着肉往回走。
回到稳婆住处,他把肉交给稳婆,拜托她帮忙炖上。稳婆笑着应下,还催他去看看翠兰和孩子。
船夫轻手轻脚走进房间,翠兰面色苍白却满是温柔,正看着襁褓里的小翠。
船夫坐到床边,轻轻握住翠兰的手,眼眶泛红:辛苦你了,以后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翠兰微笑着摇头:都好,有你在,我啥都不怕。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翠满月那天,渡口旁的小屋热闹非凡。邻里乡亲纷纷带着自家做的糕点、手工的小物件前来道贺。
那位撑船的老朋友,还特意编了个精致的竹摇篮送来,笑着说:这摇篮可是我花了好几天功夫做的,以后小翠就能舒舒服服躺在里头啦。稳婆也来了,带来一个小拨浪鼓,就连集市上卖肉的大叔,也拎着一对猪蹄,进门就喊:给小翠的满月礼,可不能少了肉!给翠兰补补身子,喝了这茶,奶水足,小翠能长得白白胖胖。
小翠在大家的关爱中渐渐长大,模样越发水灵,性格也像这山水间的孩子,淳朴又活泼。
三,挽救女儿小翠
十八年转瞬即逝,小翠也越发的亭亭玉立,船夫和翠兰也都有了白发。
船夫这几年时刻观察着小翠旁边有什么人,生怕悲剧重新发生。
一日夜里,船夫被翠兰推蹭起来。
当家的,小翠不见了,外面还有人在对唱,咱们去看看是哪家小子。
船夫原本还有点迷迷瞪瞪的,一听这话一下子就激灵了起来,着急穿着衣服向歌声传来的地方跑去。
悠悠的月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河面上。银色的波浪随着那歌声微微起伏着。
半个月亮爬上来
咿啦啦
爬上来
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
咿啦啦
梳妆台
歌声深沉而又粗豪,船夫听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就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半个……呜
小翠刚开口就被人捂住嘴,惊讶的抬头看,原来是娘和爹。
翠兰看着女儿受惊的模样,心下不忍,手上的力道却没松,轻声安抚道:乖囡,别怕。
船夫则紧绷着脸,死死盯着对岸那个正一脸错愕望着这边的青年——正是前世与小翠有了纠葛,间接导致悲剧发生的那个混小子。
船夫死死攥着手里的烧火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对岸的青年被他的目光刺得瑟缩了一下,歌声戛然而止。月光下,青年局促地绞着衣角,他的影子在岸边的礁石上晃出细碎的颤抖。
你叫什么名字船夫的声音像绷紧的弓弦,在寂静的河面上炸开。
青年咽了咽唾沫,强撑着挺直腰板:我……我叫阿远,在镇上的当木匠。
做木匠的船夫冷哼一声同时心里也有点惊讶:和前一世居然有点出入。
但前世女儿临终前苍白的脸与眼前青年重叠,船夫内心的厌恶翻滚不止,道我看你是想做痴心妄想的梦!
小翠突然剧烈挣扎起来,眼眶通红:爹!阿远哥不是坏人!他说要攒够钱来提亲,我们……
提亲船夫猛地转身,翠兰看见丈夫眼底翻涌的悲怆与愤怒,你们凭什么这样私定终身!你们互相了解多少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惊飞了芦苇丛中的夜鹭。
阿远扑通一声跪在河滩上,月光把他的脊背压得弯曲:老伯,我知道您担心小翠会遇人不淑,可我发誓会用一辈子对小翠好!我已经在河对岸置了半亩地,等秋收卖了粮……
够了!船夫抄起脚边的竹篙狠狠戳向水面,惊起大片水花,我不会让小翠重蹈覆辙!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前世女儿吃冰而亡那日,河水也是这般冰凉刺骨
翠兰看着丈夫因过度激动而泛红的眼眶,突然想起他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梦中呢喃着小翠别怕。她松开女儿,轻轻拉住丈夫颤抖的手:当家的,或许我们可以……
不行!船夫甩开她的手,转身对阿远厉声道,明日就离开这里,永远别再回来!
阿远张了张嘴,最终垂头起身。他最后看了小翠一眼,身影消失在对岸的竹林里。小翠瘫坐在地上,泪水无声地砸在月光斑驳的石板上。
当夜,小翠发起了高烧。船夫守在床边,看着女儿烧得通红的脸颊,恍惚又回到了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翠兰轻轻握住他的手:当家的,我们是不是太狠了
船夫望着窗外的明月,声音沙哑:我宁愿她恨我,也不愿她再受半点伤害。他想起重生前翠翠孤独的身影,想起女儿冰冷的尸体,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次,说什么也要护她们周全。
然而,阿远并没有离开。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清晨都会把新鲜的山货放在渡口,傍晚则在对岸默默守望。小翠常常对着河水发呆,茶饭不思,原本明亮的眼睛蒙上了一层薄雾。
一个月后的黄昏,暴雨倾盆。船夫正忙着收船,突然听见对岸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他眯起眼睛,看见阿远正死死拽着被洪水卷走的小翠,两人在湍急的河水中沉浮。
船夫几乎是本能地跳进河里,缆绳勒得掌心生疼,却死死拽住了小翠。等他将女儿拖上岸时,阿远已经被冲出去老远,却还在奋力向岸边挥手。
快去救人!小翠哭喊着要往河里冲,被船夫一把抱住。当浑身湿透的阿远被村民拉上岸时,他第一句话就是:小翠,你没事就好……
船夫望着昏迷的阿远,又看看女儿布满泪痕的脸,心里某个坚硬的角落突然松动了。或许,命运的齿轮并非不可转动
那天夜晚,船夫一家三口围在阿远床边伴着摇摇晃晃的油灯彻谈了一夜。
第二天,阿远悠悠转醒,睁开眼便看到小翠守在他身旁饱含热泪地看着他。
阿远艰难地扯出一丝微笑,抬手想要擦掉小翠脸上的泪水,却因浑身酸痛而无力地垂下。
这时,一直沉默坐在角落的船夫缓缓起身,走到床边。他粗糙的手掌摩挲着衣角,声音不再如那晚般严厉:小子,为何非要趟这趟浑水
阿远强撑着坐起来,目光坚定:老伯,我第一次见小翠,是在镇上的集日。她帮卖茶婶吆喝,眼里的光比这溪水还清亮。从那时起,我就想着,要是能护着这道光一辈子就好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小翠,这些日子,我每天放山货在渡口,就是想让您知道,我有双手,能给小翠安稳日子。
翠兰轻轻推了推丈夫,眼神里满是恳求。船夫别过脸,望着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喉结滚动了几下:你说在对岸置了地收成可好阿远眼睛一亮,连忙道:我跟着老木匠学了手艺,农闲时做工,攒了些钱买地。今年种的玉米和红薯,收成准错不了!
小翠见父亲语气松动,扑到船夫怀里:爹,阿远哥真的很好。您不是总说,看人要看心吗
船夫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这双手曾无数次抱过襁褓中的小翠,如今却不知如何是好。他想起重生前女儿的悲剧,又看着眼前为救小翠拼上性命的青年,心中五味杂陈。
明日,你去把你爹娘请来。船夫突然说道,要是他们明理,这事儿,我和你婶子再商量商量。
小翠惊喜地抬头,阿远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点头。
第二天,阿远的父母带着自家晒的腊肉、新打的米,早早来到渡口。两家人围坐在简陋却温暖的屋子里,阿远的父亲憨厚地笑着:我们家穷,但阿远这孩子踏实。只要小翠不嫌弃,以后我们一定把她当亲闺女疼。
船夫看着阿远父母诚恳的模样,又想起女儿这些日子的憔悴与欣喜,终于点了点头。他走到阿远面前,声音低沉:小子,记住你说过的话。要是让小翠受半点委屈,我这把老骨头,就算拼了命也饶不了你。
阿远郑重地跪了下来:老伯放心!小翠红着眼眶,依偎在母亲身旁,翠兰轻轻拍着女儿的背,眼角也泛起泪花。
半年后,渡口又一次张灯结彩。
阿远和小翠的婚礼上,船夫看着女儿幸福的笑脸,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结局——那个本该属于他女儿的、充满阳光的结局。
又一年春天,翠翠来到了这个世界,船夫抱着还在襁褓中的翠翠脸上都笑开了花,望向不远处的白塔,默默在心里对怀的翠翠说:孩子,爷爷终于护住了你的娘,这次,我们都不会再留遗憾了。
四,教会翠翠怎么去爱一个人
翠翠渐渐长大,眉眼间既有小翠的清秀,又透着翠兰年轻时的灵动。
船夫常抱着她坐在渡口的老树下,看溪水潺潺流过,把自己这辈子的故事,一点一点讲给她听。
翠翠八岁那年,跟着阿远去镇上赶集,回来时手里攥着个木雕的小兔子,眼睛亮晶晶地说:是傩送哥送我的!他说我眼睛像星星!小翠听了抿嘴笑,船夫却心里咯噔一下——这一世这么早就认识了。
当晚,船夫把翠翠抱到腿上,指着天上的月亮说:翠翠,喜欢一个人,就像这月亮照进水里。看着好看,可要是伸手去捞,水一漾,月亮就碎了。翠翠歪着头听不懂,船夫接着说:要等水静下来,等看清自己的心,也看清对方的心,才能知道这月亮是真的,还是水里的影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一年端午节一家人都去镇上看热闹,船夫留着守渡船。
翠翠长成了大姑娘。傩送果然常来渡口,有一回天保也来了向翠翠表明心意,翠翠不再像前世一样逃避,而是明确表明自己心里只有傩送,天保也只好识相的离开了,傩送恰好听到翠翠说她心里只有自己的话,心里美滋滋的。
而傩送也有时帮着撑船,有时带些山里的野果。船夫看在眼里,却从不阻拦,只是在翠翠高兴时,轻轻提醒:别急着应人家,多看看他做事的样子,看看他对父母孝不孝顺,对邻里好不好。
一个秋天的傍晚,翠翠和傩送在溪边说话,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困住。
汪汪汪小黄狗发现翠翠。
船夫一家人带着火把和小黄狗前去寻找翠翠,
等他们湿漉漉地跑回渡口,船夫早生好了火,煮上姜汤。他没说什么,只是给阿生递了件干衣裳,又往灶里添了把柴。
那晚阿生走后,翠翠红着脸问爷爷:您怎么不骂我船夫笑着敲了敲她的头:爱一个人不丢人,可别为了一时的喜欢,误了一辈子的路。
翠翠二十岁那年,傩送带着自家酿的酒,郑重地来提亲。船夫看着傩送这些年踏实肯干,对翠翠也真心实意,终于心里那点对前世傩送的意见也消散了同时点头答应。
婚礼那天,船夫摸着翠翠的头说:爷爷就盼着能护你们周全。现在好了,你也找到了能护你一生的人。
翠兰和小翠还有阿远也都和翠翠说着心里话。
看着翠翠和傩送的婚轿渐渐远去,船夫站在渡口,望着对岸的青山。
风轻轻吹过,白塔下的老房子里,还留着三代人的故事。他知道,这一世,那些遗憾都被岁月抚平,剩下的,都是稳稳当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