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高三学渣。
为了追校花,我发誓要考上清华。
努力奋斗,在深夜教室遇见了传说中的高考鬼
——五年前猝死的学霸。
后来,这个固执的鬼成了我的辅导老师。
1
慕容嫣站在樱花树下对我说那句话时,我几乎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秦穹,如果你能考上清华大学,我就和你在一起。
她的长发在春风中轻轻飘动,眼睛里带着我读不懂的笑意。
那一刻,我忘记了呼吸,忘记了我们年级排名相差三百多位的事实,甚至忘记了她可能只是在委婉地拒绝我。
真的吗我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当然。她轻轻点头,我喜欢有上进心的男生。
就这样,我,秦穹,高三七班公认的学渣,在距离高考还有一百零三天的时候,决定开始认真学习。
当天晚上十点,宿舍熄灯后,我悄悄摸出宿舍,溜进了教学楼。
我们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高三学生可以在熄灯后继续在教室学习,只要不打扰其他人休息。
我以前从没利用过这个特权,但今晚不同。
空荡荡的走廊里只有应急灯发出惨淡的绿光。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七班后门,掏出钥匙——
作为班里的门神(负责开关门的人),这是我为数不多的特权。
吱呀——门轴发出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我屏住呼吸,确认没有惊动值班老师后,闪身进入教室,轻轻关上门。
打开一盏台灯,我摊开数学试卷,决心从最薄弱的科目开始。
然而三分钟后,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那些数字和符号在眼前跳舞。
我用力掐了一下大腿,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连基本公式都不会,还想考清华
一个清冷的女声突然在我耳边响起,吓得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猛地转头,看见一个穿着我们学校校服的女生站在我身后。
她什么时候进来的我竟然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你、你是谁我结结巴巴地问,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膛。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异常——
她的皮肤白得几乎透明,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蓝光中。
最诡异的是,她的脚根本没有接触地面,而是漂浮在离地几厘米的空中。
我的血液瞬间凝固了。
我想起学校里流传已久的那个传说——
每到高考前三个月,就会出现一个高考鬼,在教室里疯狂学习,一直到高考结束。
你是...高考鬼我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她飘到我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动作轻盈得像一片雪花。
我叫沈烬雪。她面无表情地说,五年前死在这间教室。
我倒吸一口冷气,本能地想要逃跑,却发现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别担心,我不会害你。她冷笑一声,我只对学习感兴趣。
她的目光落在我满是红叉的试卷上,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就你这种水平,还想考清华
这句话刺痛了我。
恐惧渐渐被恼怒取代:关你什么事我努力不行吗
努力她嗤笑一声,你知道真正努力是什么样子吗
她的眼神突然变得遥远,我当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刷完市面上所有模拟题,笔记本堆起来比人还高...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教室陷入沉默。
我偷偷打量她,发现她其实长得很好看,瓜子脸,齐耳短发,只是脸色苍白得不正常,眼睛下方有浓重的黑眼圈。
所以...你真的因为学习太用功而死我小心翼翼地问。
她抬起头,眼神锐利如刀:心脏病。高考前三个月,凌晨两点,我正在做最后一套理综模拟题。
她指了指教室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就倒在那里。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现在空荡荡的,只有月光静静地洒在桌面上。
为什么...还留在这里我问。
她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波动,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不甘心啊。准备了那么久,却连考场都没能走进。
她低头看着自己半透明的手,可能是执念太深了吧,灵魂就一直留在这里,每年高考前就会出现,继续学习...好像这样就能弥补遗憾似的。
不知为何,我突然不那么害怕了。
在她身上,我感受到的不是恐怖,而是一种深深的悲伤和孤独。
那个...我叫秦穹。我鼓起勇气自我介绍,高三七班。
我知道。她淡淡地说,我见过你在课堂上睡觉的样子。
我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
确实,我以前的课堂表现堪称学渣典范。
所以,为什么突然开始用功了她问,眼中带着审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实情:因为...慕容嫣说如果我考上清华,就和我在一起。
沈烬雪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就为了这个
这很重要啊!我辩解道,她是我们学校的校花,很多男生都喜欢她...
愚蠢。她打断我,为了别人而学习,注定失败。
我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涌起一股不服气:那你呢你当年那么拼命学习又是为了谁
沈烬雪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为了...证明自己。
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我们陷入沉默。夜风吹动窗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我可以帮你。她突然说。
什么
辅导你学习。她飘到我身边,看着我的试卷,虽然你的基础差得令人发指,但离高考还有一百天,如果按照我的方法,也许还有救。
我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帮我
她耸耸肩:反正我也没事做。而且...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看你被数学折磨的样子挺有趣的。
就这样,我和一个鬼魂达成了奇怪的协议。
从那天起,每晚熄灯后,我都会偷偷溜到教室,在沈烬雪的辅导下学习到凌晨两点。
她是个极其严格的老师。
我稍微走神就会被她用橡皮擦砸脑袋——虽然橡皮会穿过她的手掌,但她总有办法让它精准地击中我的额头。
专注!她厉声道,这道题我已经讲了五遍了!
可是已经一点了...我揉着酸胀的眼睛哀求道。
我死的那天学到两点。她冷冷地说,你比我多活五年,体力还不如一个死人
在她的魔鬼训练下,我的成绩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一个月后的模拟考,我从年级倒数冲进了前两百名。
班主任在班会上特别表扬了我,慕容嫣看我的眼神也开始有了变化。
进步不小嘛。一天下课后,她主动走到我座位旁,看来你是认真的。
我的心跳加速:当然,我说到做到。
加油哦。她对我笑了笑,我期待你的好消息。
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熬夜都是值得的。
当晚,我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沈烬雪。
她今天主动跟我说话了!还鼓励我!我手舞足蹈地描述着。
沈烬雪却显得异常冷淡:哦。她头也不抬地批改着我刚做完的物理题,这道力学题又错了,受力分析完全不对。
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我有些不满。
她终于抬起头,眼神复杂:秦穹,你真的认为,为了一个女生的承诺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值得吗
当然值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喜欢的人变得更好,有什么不对
她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希望你不会后悔。
那天之后,沈烬雪变得更加严厉。
她给我制定了详细到每分钟的学习计划,要求我每天完成三套模拟题,背五百个单词。
我的黑眼圈越来越重,但成绩也在稳步上升。
奇怪的是,我开始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
解出一道难题的成就感,理解一个复杂概念时的豁然开朗,这些体验对我来说前所未有。
有时候,我甚至会忘记最初是为了慕容嫣才开始用功的。
你知道吗一天深夜,我放下笔,活动着酸痛的手腕,我现在觉得物理还挺有意思的。
沈烬雪正在翻阅我的错题本,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嘴角微微上扬:终于开窍了
嗯。我点点头,以前觉得这些公式又难又无聊,现在才发现它们其实很美,像...像诗一样。
她笑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真心的笑容。
在台灯的暖光下,她几乎看起来像个普通的、活生生的女孩。
我生前也这么觉得。她轻声说,尤其是物理,它揭示了宇宙最基本的规律...很美,不是吗
我们相视一笑,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之间似乎建立了某种超越生死的联系。
然而好景不长。
第二次模拟考,我冲进了年级前一百名,这个进步震惊了全校师生。
慕容嫣开始频繁地找我说话,甚至主动约我去图书馆学习。
秦穹,放学后能帮我讲讲这道题吗一天下午,她拿着练习册来到我座位旁。
我受宠若惊地答应了。
那天晚上,我破例没有去教室自习,而是和慕容嫣在图书馆待到闭馆。
回宿舍的路上,她甚至允许我牵了她的手。
我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迫不及待想告诉沈烬雪这个好消息。然而,当我第二天晚上照常溜进教室时,却发现她不在那里。
沈烬雪我轻声呼唤,环顾四周。
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我的回声。
我等到凌晨两点,她始终没有出现。
第三天,第四天...一周过去了,沈烬雪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消失了。
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注意力无法集中。
更糟的是,我发现自己竟然不那么在意慕容嫣是否理我了。
一个雨夜,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盯着面前摊开的试卷发呆。
雨水拍打着窗户,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玻璃上抓挠。
沈烬雪...我喃喃自语,你去哪了
就在这时,教室门吱呀一声开了。
我猛地抬头,却看见慕容嫣站在门口,头发和校服都被雨水打湿了。
秦穹她惊讶地看着我,你真的每天晚上都来这里学习
我慌忙站起来:慕容嫣你怎么...
我听说了一些传闻。她走进教室,关上门,有人说这间教室闹鬼,每晚都有个女生在这里学习到很晚...但保安来看时又什么都没有。
我的心跳加速:你...相信这些吗
她摇摇头,露出担忧的表情:我担心的是你。秦穹,你最近看起来很糟糕,黑眼圈那么重,上课还老是走神...
她走近我,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告诉她我最好的朋友是个鬼魂
说我其实不在乎能否考上清华,只想知道那个叫沈烬雪的女孩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我没事。我勉强笑了笑,只是...学习太投入了。
慕容嫣将信将疑地看着我:如果有什么困扰,可以跟我说。她犹豫了一下,其实...那个约定,你不必太当真。我是说,即使考不上清华,我们也可以...
我知道。我打断她,谢谢你。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别太勉强自己。说完,她转身离开了。
教室再次恢复寂静,只剩下雨声和我沉重的呼吸。
我颓然坐回椅子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笨蛋。
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
我猛地转身,看见沈烬雪飘在我身后,脸色比以往更加苍白,身影也变得更加透明,仿佛随时会消散在空气中。
沈烬雪!我几乎跳起来,你去哪了为什么消失这么久
她飘到窗边,背对着我:我去了我该去的地方。
什么意思
她转过身,眼神悲伤:秦穹,鬼魂留在人间是因为有未完成的心愿。我的执念一直是没能参加高考...但最近我意识到,也许我真正遗憾的不是这个。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困惑地看着她:那是什么
我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为了学习而忽略了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东西。
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我没有朋友,没有爱好,甚至没有真正活过...只是把自己困在书本和试卷里,直到死亡。
雨水在她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到有泪水从她眼中滑落。
所以当我看到你为了慕容嫣而学习时,我很生气。
她继续说,我不想看到你重蹈我的覆辙。学习应该是为了自己,为了追求知识和成长,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我哑口无言,感到一阵羞愧。
确实,最初我只是把学习当作追求慕容嫣的手段,但后来...
不完全是那样的。我急切地解释,一开始确实是为了慕容嫣,但后来我真的开始喜欢学习了。是你让我看到了知识的美妙,是你...
我知道。她微微一笑,这就是为什么我又回来了。我看到你最近的状态,很担心。
所以你一直在暗中观察我
她点点头:鬼魂可以做到很多事。
我们相视而笑,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奇妙的温暖流过全身,驱散了雨夜的寒意。
沈烬雪,我认真地说,谢谢你。不仅是为了辅导我学习,还为了...让我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她的身影在月光下微微闪烁,像风中摇曳的烛火:时间不多了,秦穹。
什么时间
我的时间。她低头看着自己越来越透明的手,我想我的执念终于要解开了。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你要...离开了吗
她点点头,眼中既有释然,也有一丝不舍:我想是的。
不!我冲动地站起来,伸手想抓住她,却只抓到了一把空气,还没到时候!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我...我需要你!
不,你不需要。她温柔地说,看看你的成绩,秦穹。你已经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剩下的路你可以自己走完。
我感到眼眶发热:可是...
而且,她打断我,慕容嫣是个好女孩。她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她真的关心你。
我摇摇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失去你这个朋友。
沈烬雪的身影开始渐渐变淡,像晨雾在阳光下消散:记住,秦穹,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学。生命太短暂,不要像我一样,到最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等等!我急切地喊道,至少告诉我,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我能为你做什么
她停下消散的过程,思考了片刻:其实...有一件事。
她犹豫地说,我一直想知道,如果当年我参加了高考,能考上清华吗
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我会替你完成这个心愿。我会考上清华,向你证明,如果是你,一定能做到。
她笑了,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笑容:谢谢你,秦穹。她的声音越来越轻,能遇见你,真好...
沈烬雪!我喊道,但她的身影已经化作无数光点,在月光下缓缓上升,最终消失在夜空中。
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和桌上被泪水打湿的试卷。
2
雨水拍打着窗户,我呆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指尖还残留着试图抓住沈烬雪时穿过她身体的冰凉触感。
桌面上那张被泪水打湿的试卷已经皱皱巴巴,墨水晕染开来,像一朵朵深蓝色的花。
我机械地收拾书包,动作迟缓得像个老人。
走出教学楼时,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路灯投下长长的影子。
回到宿舍,室友们早已熟睡。
我轻手轻脚地爬上床,却毫无睡意。
沈烬雪最后的话语在我脑海中回荡: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学。
我翻身面向墙壁,眼泪无声地浸湿了枕头。
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这个每晚辅导我学习的鬼魂女孩,对我而言已经远比慕容嫣重要得多。
第二天清晨,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课。
教室里嘈杂喧闹,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昨天的考试。
我的座位旁,慕容嫣正在和闺蜜聊天,看到我进来,她立刻朝我招手。
秦穹!她笑容灿烂,昨天的数学作业最后一题你做出来了吗能不能教教我
放在以前,这样的邀请会让我心跳加速。
但现在,我只是平静地点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
哇,你连辅助线都画得这么标准了。慕容嫣凑近看我解题过程,发丝拂过我的手臂,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厉害
我没有回答,只是专注地讲解着解题思路。
奇怪的是,当我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时,那种失去沈烬雪的钝痛似乎减轻了一些。
秦穹,你最近有点不一样。讲完题,慕容嫣突然说。
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她歪着头打量我,就是...更沉稳了以前你总是嬉皮笑脸的,现在好像...她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更像个大人了。
我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快高考了,总要长大。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疯狂学习。
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背单词,课间十分钟用来做选择题,午休时间复习错题本,晚上在教室自习到凌晨。
不同的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了。
有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座位,期待看到那个半透明的身影。
但那里总是空荡荡的,只有月光静静地洒在桌面上。
第三次模拟考,我冲进了年级前五十名。
成绩公布那天,班主任李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
秦穹,你的进步简直是个奇迹。李老师推了推眼镜,按照这个趋势,清华并非遥不可及。
谢谢老师。我低声回应。
不过...李老师欲言又止,你最近看起来很疲惫。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点点头,却没有真正听进去。
对我来说,考上清华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慕容嫣的承诺,更是为了兑现对沈烬雪的约定——证明她当年的实力。
高考前一个月,学校组织了最后一次家长会。
我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往年都是我自己去。但今年,我妈特意请了假回来。
儿子,听说你现在是年级前五十了回家的路上,妈妈难掩兴奋,你爸知道了一定高兴坏了!
嗯。我简短地回应。
怎么,不开心吗妈妈察觉到我的异常。
我停下脚步,看着路边新长出的野花:妈,你知道我们学校五年前有个叫沈烬雪的女生吗
妈妈的表情一下子变了:你怎么知道她
听说的。我故作轻松,她好像很优秀。
唉,那孩子...妈妈叹了口气,确实可惜。她是你爸同事的女儿,成绩特别好,家里对她期望很高。
妈妈压低声音,听说她父母要求她必须考上清华,给她报了十几个补习班,那孩子压力大得...
我的心猛地一沉:她是被逼的
具体情况不清楚,只知道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在教室学习到很晚,等被发现时已经...
妈妈没有说下去,只是摇摇头,后来她父母就搬走了,听说她妈妈精神出了点问题。
我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原来沈烬雪从未为自己活过,甚至连她拼命学习的动力都来自父母的期望。
难怪她会说为自己而学。
那天晚上,我又去了教室。
坐在沈烬雪曾经坐过的位置上,我轻轻抚摸着桌面,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她存在的痕迹。
沈烬雪,我对着空气低语,我明白了...我会为自己而学,也会为你完成那个未竟的梦想。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我似乎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高考前两周,学校放假让我们自主复习。
我把所有资料搬回家,在书桌前贴了一张清华大学的照片,旁边是手写的时间表:
每天学习十四小时,睡眠六小时,吃饭休息四小时。
妈妈看我这么拼命,既心疼又担忧:儿子,别太勉强自己。
我没事。我头也不抬地继续做题,这次不一样,我是真的想考好。
不是因为慕容嫣,不是因为父母,甚至不完全是为了沈烬雪。
而是因为,在那些与沈烬雪共度的深夜,我真正爱上了学习本身——
那种解开难题的成就感,那种理解新知识时的豁然开朗,那种思维逐渐开阔的愉悦。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破例没有学习,而是早早躺下。
闭上眼睛,沈烬雪的样子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她批改我试卷时微蹙的眉头,讲解难题时发亮的眼睛,还有那天晚上在月光下几乎透明的身影。
明天就是高考了,我在心里对她说,你会看着我吗
没有回应,但我似乎感觉到一阵微风拂过脸颊,像是一个温柔的触摸。
高考那三天,天气异常晴朗。
走进考场时,我的手心全是汗,但内心却出奇地平静。
每场考试开始前,我都会深呼吸,想象沈烬雪就站在我身后,像往常一样监督着我。
语文作文题目是《选择》。
我几乎没有犹豫,提笔写下:
人生充满选择,有些选择看似微小,却能改变一生轨迹;有些选择看似重大,实则不过是他人期待的投射。真正重要的,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选择的动机——是为他人眼中的成功而活,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写着写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监考老师经过时奇怪地看了我一眼,但我没有停下笔。
在这篇作文里,我写下了沈烬雪的故事,写下了我们相识的点点滴滴,也写下了我对学习、对人生的新理解。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长舒一口气,缓缓放下笔。
窗外阳光明媚,树影婆娑。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三个月已经彻底改变了我。
走出考场,慕容嫣在门口等我。
考得怎么样她紧张地问。
还行。我笑了笑,你呢
数学有点难...她咬着嘴唇,不过应该能上一本线。她犹豫了一下,那个...我们的约定还算数吗
我看着她美丽的脸庞,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我对她的感觉已经变了。
不再是那种心跳加速的迷恋,而是一种平淡的友好。
慕容嫣,我诚恳地说,谢谢你当初的激励。但我想,感情不应该建立在条件之上。
她的眼睛瞪大了,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我猜也是...你这几个月变化太大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追在我后面的秦穹了。
我们还是朋友。我真诚地说。
她点点头,突然问道:是因为那个女孩吗
什么女孩
别装了。慕容嫣神秘地笑了,有时候晚自习结束,我路过教室,看到你对着空气说话,表情那么认真...一开始我以为你压力太大出现幻觉了,后来...
她压低声音,我听说了一些关于这所学校的传说。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你...相信那些
不确定。她耸耸肩,但我知道,这三个月来,你眼里有光,那种光不是因为我。
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不管怎样,祝你幸福。
看着慕容嫣离去的背影,我感到一种释然。
青春期的迷恋就这样悄然消散,留下的是一段珍贵的友谊和一个更好的自己。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我独自坐在电脑前刷新页面。
当分数跳出来时,我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鼠标——
689分,远超清华往年的录取线。
儿子!多少分妈妈在门外焦急地问。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门:689。
妈妈瞬间泪流满面,一把抱住我:太好了!太好了!你爸知道了肯定...她的声音哽咽了。
我轻轻回抱妈妈,内心却异常平静。
这个成绩在意料之中——毕竟,我有一个最好的老师。
那天晚上,我又去了教室。
暑假的校园空无一人,教室门锁着,但我有钥匙。
推开门,月光依旧如三个月前那样洒进来,只是课桌都被堆到了教室后方,地面刚打过蜡,反射着清冷的光。
我走到沈烬雪曾经坐过的位置,从书包里拿出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轻轻放在桌面上。
沈烬雪,我做到了。我轻声说,这是给你的。
一阵微风吹过,纸张轻轻颤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拿起。
我屏住呼吸,期待着什么,但什么也没发生。
正当我失望地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讲台上有什么东西在月光下闪烁。
走近一看,是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封面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沈烬雪——高三理(1)班。
我的心跳加速,颤抖着翻开第一页。
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字迹工整漂亮。翻到中间,我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不是公式和解题步骤,而是一首首小诗和铅笔素描。
原来你也喜欢诗...我喃喃自语,指尖轻抚过那些娟秀的字迹。
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墨迹已经褪色,但依然可辨:
如果可以重来,我想做个诗人,而不是做题机器。
我的眼泪终于决堤,滴落在笔记本上。
原来沈烬雪生前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是被沉重的期望压抑着,从未有机会实现。
谢谢你,沈烬雪。我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不仅教会我学习,更教会我如何真正地活着。
走出教学楼时,夜空中繁星点点。我
抬头望去,仿佛看到其中一颗星星对我眨了眨眼。
我知道,那一定是沈烬雪,终于释怀了执念,在宇宙中自由翱翔。
三个月前,我是个为追女孩而学习的学渣;
三个月后,我即将踏入中国最高学府。
这段奇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改变我的不是鬼魂的魔法,而是那段相互救赎的友谊,和那个教会我为自己而活的女孩。
清华园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更丰富多彩。
我加入了诗社,偶尔会写一些笨拙的小诗;
我选修了天文学,因为在晴朗的夜晚,我总喜欢仰望星空,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
大一下学期,我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本旧诗集,扉页上有一行熟悉的字迹:给世界上所有被困住的灵魂——雪。
我的心猛地一跳,急忙查看出版日期——居然是在沈烬雪去世前两个月。
原来她生前真的发表过诗作,只是用笔名,鲜为人知。
借出那本诗集,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作品。
她的诗里有对星空的向往,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深藏不露的孤独。
最后一首诗的标题是《如果》,只有短短几行:
如果明天不再来临,
我是否会后悔,
那些未说出口的爱,
未走过的路,
未成为的自己
合上书,我望向窗外清华园的夜色,泪水模糊了视线。
但我知道,在某个平行宇宙里,沈烬雪一定成为了她想成为的人——
不是高考状元,不是清华才女,而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一个用诗句触摸世界的诗人。
而我,会带着她的那一份,继续前行。
因为有些相遇,即使短暂如流星,也能照亮整个人生。
3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灯光在深夜依然明亮。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现代天体物理学导论》已经看了三个小时。
窗外,十月的北京夜空难得清朗,几颗星星顽强地穿透城市的光污染,微弱地闪烁着。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我的目光被架子上一个暗红色的书脊吸引——《八十年代校园诗选》。
不知为何,那本书仿佛在呼唤我。
起身取下它时,一层薄灰扬起,在灯光下形成细小的光柱。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我随意浏览着目录,突然,一个名字让我的手指僵在半空:雪《星烬》。
心脏猛地收紧,我急忙翻到第147页。那首诗只有八行:
我们是被命运吹散的星烬,
各自飘零,
却在某一刻
照亮彼此的眼睛。
即使注定熄灭,
也要记得,
那瞬间的光华
胜过永恒的黑暗。
右下角标注着作者的简介:雪,本名沈烬雪,1989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四中,2016年因病去世。这首诗是她生前发表的唯一作品。
我的视线模糊了,那熟悉的字迹透过泪水扭曲变形。
原来她真的发表过诗作,原来雪就是她的笔名。
手指颤抖着抚过那些印刷体的文字,仿佛能触碰到她写下这些诗句时的温度。
同学,你还好吗对面戴眼镜的女生递来一张纸巾。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谢谢,我没事。接过纸巾,我匆忙合上书,却舍不得将它放回书架。
办理借阅手续时,管理员好奇地看了我一眼:这本诗集很少有人借,你感兴趣
嗯,特别喜欢其中一位作者。我将书紧紧抱在胸前。
走出图书馆,秋夜的凉意让我打了个寒战。
路灯下,我再次翻开那首诗,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直到能背下来。
沈烬雪写下这些句子时,是否已经预见了自己短暂的命运
被命运吹散的星烬——多么贴切又悲伤的比喻。
回到宿舍,室友们已经睡了。
我轻手轻脚地打开台灯,从抽屉深处取出那本沈烬雪的笔记本。
三个月来,我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却很少敢翻开——那里面的每一页都承载着太多回忆。
将诗集和笔记本并排放在一起,我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巧合
:诗集的出版日期是2016年3月,而她去世是在同年4月。
这意味着,她的诗作发表后不久,生命就戛然而止了。
翻开笔记本最后几页,我找到了更多线索。
在一堆数学公式的缝隙中,藏着几行潦草的文字:
编辑说可以发表一首,
选了《星烬》,
至少让世界知道,
我曾是一团火,
而不只是解题的机器。
下面还有一段被反复涂改又写上的话:
不敢告诉父母,
他们会说浪费时间。
但这是我唯一,
为自己做的事。
胸口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我深吸一口气,轻轻合上笔记本。
台灯的光晕中,尘埃缓缓浮动,如同那个雨夜沈烬雪消散时的光点。
第二天清晨,我顶着黑眼圈去了文学院。
清华的文学社每周三早上有晨读会,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一次参加。
新面孔啊!负责登记的女孩笑容灿烂,哪个系的
物理系,大一。我有些局促,可以旁听吗
当然可以!她递给我一份打印的材料,今天我们读北岛和海子,下周三会有当代校园诗人的作品分享,欢迎再来。
我接过材料,犹豫了一下:如果...我想分享一首别人的诗,可以吗
当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谁的诗
一个叫'雪'的诗人,她发表的作品很少...
没听说过,但正因如此才更值得分享!她热情地说,下周三记得来,我给你留时间。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清华的双重生活:白天是物理系勤奋的学生,晚上则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我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写诗——笨拙的、充满模仿痕迹的小诗,但每一首都真诚得近乎疼痛。
十一月底的一个周五,我收到了文学社的邮件,邀请我在下个月的未名诗人活动上朗诵《星烬》。
这是沈烬雪的诗第一次在清华被正式诵读,我既紧张又期待。
活动当天,能容纳五十人的教室坐满了人。
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期待的面孔,喉咙突然发紧。
今天我要读的是一位特殊诗人的作品。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她叫雪,本名沈烬雪,去世时只有十七岁。《星烬》是她生前发表的唯一作品。
教室里安静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诵那八行诗。
当读到照亮彼此的眼睛时,我的视线扫过教室后排,恍惚间似乎看到一个熟悉的侧影——齐耳短发,苍白的皮肤,专注的眼神。
沈烬雪我脱口而出,诗句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顺着我的目光看去,但那里只有空荡荡的座位和一扇半开的窗户。
冷风吹进来,翻动了几个人手中的材料。
抱歉,我...我看错了。我匆忙读完剩下的诗句,狼狈地下台。
活动结束后,几个同学过来安慰我,以为我是太紧张产生了幻觉。
我没有解释,只是感谢他们的好意。
走出教学楼时,天已经黑了,初冬的星空格外清晰。
是你吗我仰头望着满天繁星,轻声问道,你来看我读你的诗了
没有回应,只有一阵微风吹过我的脸颊,像是一个温柔的触摸。
大一下学期,我选修了教育学院的一门课——《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教授在讲到学业压力与心理问题时,提到了几个极端案例,我的笔突然掉在了地上。
2016年,北京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三女生因长期过度学习导致心脏病突发去世,这个案例引发了社会对'高考工厂'模式的反思...教授的声音继续着。
我举起手:教授,那个女生...后来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教授疑惑地看着我。
我是说...她的家人,还有那所学校...
哦,教授推了推眼镜,据我所知,她的父母后来成立了一个小型基金会,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至于那所学校,改革步伐很慢,至今仍然是典型的'高考工厂'。
下课后,我查到了那个基金会的名字——星火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主要资助贫困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和课外活动。
官网上有一张模糊的照片:一对中年夫妇站在山区小学前,面容憔悴但眼神坚定。
那就是沈烬雪的父母。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到她的影子。
网站最下方有一个联系方式,我犹豫了一整天,最终还是没有拨通那个电话。
该说什么呢
我认识您女儿的鬼魂
时间如流水,转眼到了大二。
我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成绩保持在系里前20%,文学社的常客,偶尔在校刊上发表一些小诗——署名穹,与雪相对。
五月份的一个周末,我回高中看望李老师。
走在熟悉的校园里,一切似乎都没变:
樱花树依然在春风中摇曳,教学楼外墙新刷了漆但轮廓依旧,教室里传来老师讲课和学生朗读的声音。
秦穹!李老师见到我很高兴,清华生活怎么样
挺好的。我微笑着回答。
听说你还写诗李老师给我倒了杯水,真想不到,你高中时语文可是弱项。
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我轻声说,改变了我很多。
闲聊间,我装作不经意地问:李老师,您还记得沈烬雪吗
他的手明显抖了一下,茶水洒在桌面上。怎么突然问起她
偶然看到一首她写的诗,很打动我。
李老师叹了口气,摘下眼镜擦了擦:
那孩子...可惜了。她是我教过最有天分的学生之一,不仅成绩好,文笔也出色。
他望向窗外,但她父母管得太严了,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做。我记得有次她偷偷参加作文比赛获了奖,被她父亲当着全班的面训斥'不务正业'...
我的心一阵刺痛,想起沈烬雪笔记本上那句这是我唯一为自己做的事。
她去世后,学校做了一些表面改革,但本质没变。李老师摇摇头,现在想来,如果我们老师当时能多关心她的心理状态,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离开前,我去了那间教室。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第三排靠窗的位置空着——现在是上课时间,但那个座位似乎被学生们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成了一个无言的禁忌。
我轻轻抚过那张课桌,桌面有些凹凸不平。仔细看去,隐约刻着几个小字:我想看星星。
指尖描摹着那几乎被磨平的刻痕,我的眼泪无声地滑落。
那天晚上,我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坐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真正的星星出现在窗外。
你看,我指着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多美啊。
大三那年,我申请了教育学的双学位。
室友们都不理解我的选择——物理系的前途明明更好。
你想当老师上铺的兄弟惊讶地问,那干嘛来清华学物理
因为...我望着窗外的星空,我想改变一些事情。
与此同时,我开始认真整理沈烬雪笔记本中的诗歌和随笔。
那些散落在公式与解题步骤间的文字,像是一颗颗被掩埋的珍珠。
经过她父母的授权,我花了半年时间将它们编辑成册,取名《未完成的星》。
诗集出版那天,我带着第一本样书去了香山。
深秋的山顶几乎没有游客,我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等待日落。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我翻开诗集扉页,轻声读道:
献给所有被困住的灵魂,
愿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空。
——沈烬雪(1999-2016)
夜风拂过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有人在翻阅。
抬头望去,满天繁星如同无数双眼睛,温柔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沈烬雪,我对着星空说,你的诗出版了,很多人喜欢它们。星火基金会帮助了很多学生,你父母现在很好。还有...我也很好。
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的光芒照亮了我的脸庞。
在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她的笑声,清脆得像风铃,自由得像飞鸟。
毕业后,我放弃了美国名校的offer,选择去西部一所偏远中学支教。
同事们都不理解我的决定,只有我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将沈烬雪的故事,和她用生命换来的领悟,传递给更多被困在题海中的灵魂。
离京前,我去看望了沈烬雪的父母。
他们住在郊区一栋安静的房子里,墙上挂着她小时候的照片——圆圆的脸蛋,灿烂的笑容,还没有被沉重的期望压垮。
秦老师,谢谢你为小雪做的一切。沈妈妈将《未完成的星》紧紧抱在胸前,我们以前太固执,总以为是为她好...
阿姨,她理解的。我轻声安慰,在最后那本笔记里,她写道:'父母是爱我的,只是方式错了。'
这句话是我编的,但有什么关系呢有些谎言比真相更值得存在。
支教的学校在一座小山城,条件艰苦但视野极好。
第一天晚上,我就被那里的星空震撼了——没有光污染,银河清晰可见,繁星多得像撒了一地的钻石。
我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但对知识充满渴望。
我教他们物理,也教他们写诗;带他们做题,也带他们观星。
秦老师,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星星啊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问我。
我望着夜空,微笑着说:因为星星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微弱的光,也能穿越时空,照亮某个人的眼睛。
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我知道,总有一天她会明白。
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我贴了一张星空图,旁边是沈烬雪的诗《星烬》。
学生们经常好奇地问雪老师是谁,我就告诉他们,那是一位非常特别的诗人,她的故事关于勇气,关于梦想,也关于如何真正地活着。
有时候,在批改作业到深夜时,我会抬头看向窗外,仿佛能看到一个半透明的身影站在星光下,对我微笑。
那时,我就会想起那个改变我一生的雨夜,和那个教会我为自己而活的女孩。
生命如星烬,短暂却璀璨。
而教育,就是帮助每一颗星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