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十年青春成就了一个虚假的文学巨匠】余晚在阴暗的出租屋里敲下最后一个字,完成了季明川新系列的第五部作品。明天,这部小说会以季明川的名义出版,再次引爆文坛。而她——这些畅销作品真正的创造者,将继续躲在幕后,做那个无名无姓的影子。当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将她推向聚光灯下,她才明白,比被剥夺荣誉更可怕的,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
01
代笔真相曝光
我抬头望向那个站在签售台后的男人。季明川,当代文坛顶流,他正微笑着为一位年轻女孩签名,那种温和而不失距离的笑容,仿佛已经被他练习了上千次。聚光灯下,他的侧脸棱角分明,像是被精心雕刻过的艺术品。
这是他的世界。闪光灯,掌声,崇拜的目光,还有那些被我亲手写就却由他署名的文字。
我缩在角落里,穿着灰色外套,像是这繁华场景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没人知道季明川畅销小说背后真正的笔者就坐在这里,看着他收割我辛勤耕耘的果实。
能请您谈谈《无光之城》中那段雨夜戏的灵感来源吗有读者问道。
季明川笑了笑,开始侃侃而谈我写作那段时的所思所想,仿佛那确实是他的经历。我不得不承认,他表现得天衣无缝。十年来,他已经完美掌握了如何假装成那些文字的创造者。
季先生,您觉得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真实。他看着提问的人,目光坚定,创作必须源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我几乎要笑出声。真实这场闹剧的每一秒都充斥着谎言。
正当季明川准备回答下一个问题时,会场后方突然响起一个刺耳的声音。
季明川先生,请问您如何回应这封匿名信中的指控
人群自动分开,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记者高举着一个信封,声音里带着咄咄逼人的锐利。会场几乎在瞬间安静下来。
据这封信所言,您所有的作品都是代笔所写,您本人从未创作过任何一部小说。您对此有何评论
我的呼吸几乎停滞。这是什么情况谁会知道我和季明川的合约有严格的保密条款,知道内情的人屈指可数。
台上的季明川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但只是一瞬间的事。他很快恢复了冷静,甚至还扯出一个笑容。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似乎在寻找什么。当他的视线掠过我时,一股寒意从我的脚底直窜上来,我的心脏狂跳,手心冒汗。他知道了吗他以为是我泄露的消息
有趣的指控。季明川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在创作的世界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我理解大家对创作者的好奇,但请允许我保持一些神秘感。正如我在小说中写道的:'真相有时比虚构更难以置信'。
他巧妙地回避了直接回答,用我写的句子来为自己辩护。但台下的观众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代笔这个词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蔓延。我看到几个记者正在疯狂地在手机上打字,毫无疑问,这个炸弹很快就会在网上引爆。
签售会在一片混乱中草草结束。季明川的经纪人几乎是拽着他离开了现场,我看到他们急匆匆地钻进后台,季明川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可怕。
我留在原地,被蜂拥离场的人群推挤着。恐慌像潮水一样漫上来,淹没了我。如果这件事爆出来,我们的合约会怎样我的创作环境还会存在吗但同时,有一种奇怪的轻松感在我心底升起——也许,这是结束这场荒谬游戏的机会
正当我站在人群中发呆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季明川发来的消息,简短而冰冷:
来我办公室,立刻。
六个字,像六把刀子插进我的胸口。我攥紧手机,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但这次,它可能会彻底摧毁我赖以生存的一切。
02
密室对峙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季明川的办公室,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那条短信在我眼前闪烁:来我办公室,立刻。十年来,我从未见过他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
电梯门在顶层打开,走廊尽头是那扇熟悉的橡木门,门上烫金的总编室三个字在走廊灯光下泛着冷光。我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进来。
季明川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比平时低沉了几分。我推开门,看到他背对着我站在落地窗前,双手插在西裤口袋里,整个人的轮廓被窗外的灯光描得格外锋利。
是你干的吗他没有转身,声音像冰块一样冷。
什么
别装傻,余晚。他猛地转过身来,脸上已经没有了签售会上那副温和的面具,取而代之的是一双锐利如刀的眼睛,匿名信是你寄的吗
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后退了一步,不,不是我。我发誓,明川,我绝对没有…
他快步走到我面前,目光像X光一样扫过我的脸,仿佛要穿透我的皮肤看清我的灵魂。我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因为我知道,这一刻的任何闪躲都会成为我的罪证。
那你猜是谁他的语调出奇地平静,这反而让我更加不安。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的声音在发抖,合约的事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除非…
除非是我们中的一个人。季明川接过我的话,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一个信封,你看看这个。
我接过信封,里面是那封匿名信的复印件。当我的目光落在那些文字上时,一股寒意从脊背爬上来。
这些细节,季明川敲了敲信上的某一行,声音冷静得不正常,只有非常了解我们合作模式的人才知道。比如你每天晚上十一点给我发初稿,我凌晨三点回复修改意见这种事。
我的心跳加速,这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助理或者编辑…
助理和编辑并不知道我们的具体工作流程。季明川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我脸上,更何况,信里还提到了你住的那间公寓是我付的钱。这种事,知道的人不超过三个。
三个人——他,我,以及他的财务主管。
我无言以对,只能站在那里,感觉自己像一只被猎人盯上的小鹿。这时,季明川的电脑屏幕亮了一下,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打开的文档,文件名赫然是匿名信计划。
那一刻,我感觉血液冻结了。
季明川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迅速合上了笔记本电脑,眼神变得更加犀利。看什么
没,没什么。我结结巴巴地回答,但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那个文件名不会有错,我确信自己看到了匿名信这几个字。
听着,余晚。季明川走到我面前,声音压得很低,不管这封信是谁写的,我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如果船沉了,你我都完蛋。所以,别乱想,更别乱说。明白吗
他的话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我的喉咙。我点点头,不敢再说什么。
好了,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联系你。他挥了挥手,示意我可以离开了。
我逃也似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电梯下行的过程中,我的大脑一片混乱。季明川反常的冷静,那个可疑的文件名,以及他对细节的分析…一个疯狂的念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这封匿名信,会不会是季明川自己安排的
如果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电梯门打开,我走出大楼,冷风吹在脸上才让我稍微清醒了一点。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我掏出来一看,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想知道真相吗明天中午,老地方见。
03
公开陷阱
我醒来时,代笔门已经占据了所有社交媒体的头条。手机屏幕上的推送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各种猜测、阴谋论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季明川无法自己写出这种水平的作品,肯定是找了枪手。
这是炒作吧新书快出了,来点话题度。
听说真正的作者是个女孩,被压榨了十年。
最后一条评论让我浑身发冷。有人知道我的存在还是只是巧合的猜测
我关掉手机,蜷缩在被子里,试图逃避这一切。但十分钟后,季明川的电话打破了我脆弱的平静。
新闻发布会,两小时后。你必须来。他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发布会你要怎么解释那封信
到了你就知道。穿得体面点,可能会有镜头。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镜头我不需要镜头!我选择做影子作者的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公众注意力。社交恐惧症已经困扰我多年,光是想象站在聚光灯下就让我胃部绞痛。
我艰难地从衣柜里挑出一套最不起眼的深蓝色套装,化了淡妆,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糟糕。来到出版社大楼时,媒体已经围得水泄不通。
季明川的助理把我带到后台一个小角落。坐在这儿,别乱动。她小声说完就离开了。
发布会厅里座无虚席,闪光灯此起彼伏。我从幕布缝隙看出去,心跳如擂鼓。这样的场合对我来说就像是噩梦。
季明川准时出现,他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表情严肃但镇定。他站在麦克风前,环顾四周,目光坚定得不像是一个即将面临职业危机的人。
各位媒体朋友,读者朋友们,感谢你们来参加这次临时安排的发布会。他的声音低沉平稳,关于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代笔'传闻,我想亲自做一个回应。
台下立刻安静下来,我屏住呼吸。
这些传闻…是真的。
全场哗然,我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他竟然就这样承认了
但事情的真相远比传闻复杂,季明川继续道,过去十年里,我名下的所有作品确实出自另一个人之手。她有着非凡的才华,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愿面对公众。而我,只是一个愿意为她遮风挡雨的'面具'。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这是在…为我开脱为什么
今天,我决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季明川转过头,目光直直望向我藏身的角落,余晚,你能出来一下吗
我的血液凝固了。不,不可能,他不能这样做!我双腿发软,像是生了根。
助理过来轻推我的后背,我踉跄着被推到了台上。强烈的聚光灯刺得我睁不开眼,无数镜头对准我的方向,咔嚓声如同机关枪扫射。
这位是余晚,这些年来所有作品的真正创作者。季明川轻轻搂住我的肩膀,像是在保护我,从今天起,她将以自己的名字继续创作。我为她骄傲。
提问像潮水般涌来。
余晚小姐,为什么要隐藏十年
这是合法的代笔还是剽窃
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的耳朵嗡嗡作响,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我张口想说话,却只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音节。冷汗浸透了我的衬衫,视线开始模糊,胃部绞痛得我几乎弯下腰来。
余小姐不太适应这种场合,请大家理解。季明川在我耳边低语,撑住,别倒下。
就在这时,我在嘈杂的闪光灯中捕捉到了季明川眼中闪过的一丝异样光芒——那不是关心,而是某种计算和满足,像一个猎人看着猎物落入陷阱的神情。
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
季明川不是在帮我,他是在绑架我!我们的合约即将到期,他故意制造这场风波,把我推到台前,逼我面对我最害怕的东西——公众关注和社交压力。他知道我无法独自应对这一切,只能继续依赖他,在新合约上签字,继续做他的影子。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而我,已经深陷其中。
我想…我需要一点时间。我终于挤出这句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媒体们仍在疯狂提问,闪光灯依然不停闪烁。季明川保持着完美的微笑,手指却在我背后收紧,像是无声的警告。
别担心,余晚。他在麦克风前说道,声音温柔得近乎虚伪,从今以后,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帮助你适应这一切。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我望向台下嘈杂的人群,突然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恐惧。季明川刚刚亲手打开了我的牢笼,却不是为了放我自由,而是为了把我推入另一个更大的囚笼。
04
新希望曙光
我盯着手机上的通知栏,各大媒体的推送像雪崩一样涌来。季明川惊爆代笔真相!神秘女作者现身:揭秘十年隐形人生代笔门持续发酵:余晚能否撑起大旗
三天前,我还是那个隐身在阴影里的幽灵写手。如今,我成了风暴中心的焦点,所有人都盯着我看,等着我出错。
余小姐,《晨报》想约您做个专访,您看明天上午有空吗季明川的助理敲门进来,语气客气但眼神复杂。
我摇摇头,嗓子发紧:能不能再缓缓
季总说了,趁热打铁,必须把握住舆论风向。她放下一叠采访邀请,这些都需要您过目确认。
门关上后,我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呼吸困难。我拿起桌上的beta阻断剂,冲动地想吞下去,但最终只是攥在手里。
手机震动起来,季明川的名字在屏幕上闪烁。我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网上那个访谈视频我看了,他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悦,你的表现太糟糕了。
三个小时前的那场直播访谈,我紧张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声音发抖,脸色苍白,冷汗顺着后背往下流。网上已经开始有人质疑我的能力,甚至怀疑这又是一场营销策略。
我尽力了。我咬着嘴唇说。
尽力他冷笑一声,你知道网上怎么说你吗'如果她真有能力写出那些作品,为什么连基本的表达都这么吃力''又一个被包装出来的傀儡吧''季明川背后到底有多少个枪手'
每一句话都像钉子钉进我的心脏。
我不适合公开露面,你知道的,我有社交恐惧症…
所以你离不开我,对吧季明川的声音突然温柔起来,这种温柔比他的冷漠更让我害怕,别担心,我会教你如何应对媒体,如何回答尖锐的问题,如何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你看,这些年我不是做得很好吗
他的话像一条绳索,一圈一圈缠绕在我的脖子上。
好了,明天下午三点,书店见面会,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这次不许再出错,明白吗
挂了电话,我摔倒在床上,闭上眼睛。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写作,只想躲在文字后面,而不是被推到台前,像个马戏团的猴子一样表演给所有人看。
季明川在帮我吗不,他只是在确保他的傀儡不会出差错,确保我知道没有他我活不下去。
第二天的见面会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书店里挤满了人,闪光灯此起彼伏。我坐在签售台后,手心全是汗,脑子里一片空白。
余小姐,请问您是如何创作《无光之城》那段著名的雨夜戏的很多读者认为那是您作品中的巅峰之作。一位女记者问道。
我张开嘴,却发现喉咙像被塞了一团棉花。《无光之城》的雨夜戏那是三年前写的,当时我刚失恋,整整一周没睡好觉…
那个…那段戏是…我结结巴巴地说着,看到台下的表情从期待变成困惑,再到失望。
余小姐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媒体,可能有点紧张。季明川从旁边走过来,熟练地接过话筒,我还记得她创作那段时,整整三天没合眼,她说想要捕捉雨夜的孤独感…
他侃侃而谈,完美地描述了我当时的创作过程和心境,台下的人又开始点头,记录,拍照。而我坐在一旁,像个多余的摆设。
活动结束后,我几乎是逃一般冲进了洗手间,双手撑在洗手台上,大口喘气。镜子里的女人面色惨白,眼神惊恐,哪有半点知名作家的样子
你还好吗
一个男声从身后传来,我吓了一跳,这才意识到慌乱中冲进了男厕所。我赶紧转身要离开,却被男人拦住了。
别紧张,外面全是记者。他递给我一杯水,喝点水,会好些。
我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个中年男人。他穿着深色外套,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四十出头,眼角有些细纹,但目光温和明亮。
谢谢。我接过水,手还在发抖。
别怕,他们只是想看戏,你的文字才是真的。他说这话时,眼神真诚得让我想哭。
你知道我的作品
当然,《北极星正南方》里那段长篇独白我能背下来。他微笑着,'我们在荒凉的星野上行走,每一步都是背叛,又是归途…'
我吃惊地看着他,他竟然一字不差地引用了我三年前的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一段话,那是我心情最低落时写下的,没想到竟被人记住。
我叫方柏,图书编辑。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不是来采访你的,只是碰巧来买书。
余晚。我不必自我介绍,这几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的名字了。
我很好奇,方柏靠在墙上,语气轻松,《无光之城》中,那个贯穿全书的时钟意象是怎么想到的每次主角面临抉择,背景都会出现时钟的滴答声。
这个问题如此专业,却又如此轻松自然,不像是在考验我,而是真心想了解。我放松了一点,开始解释我对时间流逝和选择困境的思考。
聊着聊着,我竟忘记了身处男厕所这件尴尬事,也忘记了外面等待的媒体和季明川。方柏不像其他人那样追问代笔门的八卦,他只关心文字本身,关心故事背后的思想。
整个'代笔门'就是个精心设计的危机公关,目的不是揭露真相,而是为了操控。方柏突然说道,语气平淡,季明川很聪明,把一个潜在的丑闻变成了一场完美的商业秀。
我震惊地看着他,没想到一个陌生人能如此清晰地看穿事情本质。
你…怎么知道
我在这行二十年了,见过太多把戏。他耸耸肩,况且,你的眼神告诉我一切。那不是一个终于获得自由的人的眼神,而是一个被推入更大陷阱的人的恐惧。
洗手间的门突然被推开,季明川的助理探头进来:余小姐,季总在找你,马上要去下一个采访点了。
我看向方柏,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轻声说:如果需要帮助,随时联系我。你的文字值得更好的舞台,而不是成为别人的牵线木偶。
他离开后,我攥紧了那张名片,仿佛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也许,这就是我挣脱牢笼的希望。
05
恐惧的根源
离开书店后,方柏带我去了附近一家隐蔽的咖啡厅。这里光线柔和,几乎没有顾客,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你真的不怕被记者拍到吗我低声问道,手指紧张地绕着咖啡杯打转。
方柏的眼睛在镜片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记者们都去追季明川的车了。况且,谁会关注两个普通人在咖啡厅聊天呢
他的镇定让我稍微放松了些。我抿了一口咖啡,苦涩的味道蔓延开来,就像我这十年的生活。
余晚,我想请你回忆一下,方柏轻轻放下杯子,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公众场合的
这个问题让我愣住了。我下意识地回答:我一直都有社交恐惧症啊。
真的吗他温和地追问,在签约季明川之前也是如此吗
我张开嘴想反驳,却突然卡住了。记忆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涌来——大学时的我,参加过朗诵比赛,站在台上声情并茂;写作坊里,我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评价;甚至我的第一部习作,是我亲自拿去出版社投稿的…
我…我的声音微微发抖,好像没有那么严重。
方柏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我查阅了你早期的一些采访和活动记录。看看这个。
那是一张十年前的照片,年轻的我站在校园文学奖领奖台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这不可能…我喃喃道,仿佛看到的是另一个人。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十年发生了什么。方柏的声音平静,像是医生在诊断病情,季明川是怎么和你说公众场合的
我闭上眼睛,一幕幕画面浮现在脑海中:
季明川在我第一次接到粉丝见面会邀请时说的话:你写得好,但不擅长表达,会毁了作品的形象。
当我想尝试做一次小型读书会时,他的反应:那些人会盯着你的每一个缺点,像秃鹫一样。你受得了吗
我曾经在一次私人派对上克服紧张成功发言后,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那只是几个朋友而已,真正的公众场合复杂多了。
而每当我退缩,他总是第一时间表示理解:你就是适合在幕后创作,我来负责应付外界。这是最完美的分工。
随着回忆的深入,一个可怕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他不是在保护我,我的声音因震惊而颤抖,他是在…培养我的恐惧。
方柏叹了口气:有时候笼子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的坚固,而是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我感到一阵恶心,胃部绞痛。季明川不仅偷走了我的作品和声誉,更可怕的是,他偷走了我面对世界的勇气和能力。他精心编织了一个保护的茧房,让我心甘情愿地躲在里面,变成一个依赖他的影子。
还记得你上次独自去超市是什么时候吗方柏突然问。
我张口结舌。除了小区附近的便利店,我已经很久没有独自去过人多的地方了。季明川的好意替我安排了一切——专车接送,助理跑腿,私人空间…他把我完全隔离在了社会之外。
他利用了我对创作的热爱和对外界的恐惧,把我变成了他的提线木偶。我的拳头攥得发白,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怒涌上心头,他不仅是个窃贼,还是个…操控者。
方柏递给我一张纸巾,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眼泪已经流下来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愤怒和被背叛的痛苦。
余晚,听我说,方柏的眼睛直视着我,社交恐惧是可以克服的。你的才华不应该被锁在阴影里。更重要的是,你不必再成为季明川的傀儡。
可是现在怎么办我感到无力,所有人都在看着我出丑,我确实做不到像他那样在镁光灯下游刃有余…
你不需要像他那样。方柏的声音坚定,你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余晚,你有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值得被听见。
他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列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步步来。首先要解决的是合约问题,然后是你的社交恐惧,最后…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份计划,感到一丝希望的火花在心中升起。
我不会再躲了,我抬起头,声音颤抖但坚定,我要揭开他的真面目,也要找回真正的自己。
方柏微微一笑: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让季明川明白一件事——那个他精心打造的胆小鬼余晚,正在消失。
我的手机突然亮了起来,是季明川的短信:明天有重要媒体专访,我已经替你准备了所有答案,按照我的指示来就行。
我盯着这条信息,心中的怒火和决心越烧越旺。这一次,我不会再按照他的剧本行事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06
决裂时刻
我站在季明川办公室的落地窗边,凝视着窗外高楼的灯光。傍晚的城市像一张繁复的星图,而我只感到莫名的冷。
请坐。季明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再是那天发布会上的咄咄逼人,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我转过身,看到他正倒着两杯红酒,动作优雅得像在表演。
喝点他将其中一杯递给我。
我接过酒杯,没有立即喝,只是坐在了他对面的沙发上。自从那天的发布会之后,我几乎昼夜不停地接受采访、出席活动,每天都在镁光灯和闪光灯中煎熬。而季明川——这个把我推入风暴中心的男人,今天竟主动约我谈话。
我们的合约还有两周到期。季明川轻轻摇晃着酒杯,眼神不太直接地看向我,我想提前讨论一下续约的事。
我握紧了酒杯,没有说话。
老实说,这次事件的处理比我预想的要复杂。他叹了口气,姿态放得很低,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不是吗市场反应很好,你的新书预售比以往任何一本都火爆。
我们我轻声重复这个词,感受着其中的荒谬。
季明川笑了笑,把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新合约。条件比以前优厚许多,分成比例提高到四六,我四你六。怎么样
我扫了一眼那份文件,心跳加速。这是一个近乎慷慨的条件,比之前的二八分成高出太多。但我没有立即去拿。
还有,他的语气变得更加诚恳,我想以合伙人的身份继续合作。公开场合,我们可以宣称作品是共同创作的成果。这样既能保全我的面子,也不会让你承受太大压力。
我盯着季明川的脸,那张我熟悉了十年的脸。他的表情真诚,眼神坦率,语气温柔。但这一切在方柏帮我认清真相后,已经无法再蒙蔽我了。
共同创作我放下酒杯,这就是你的条件
这对我们都好,余晚。他向前倾身,声音放低,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想想看,你可以继续做你擅长的事——写作,而不必面对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场合。我来扛起公众形象的重担,我们共享荣誉和利益。完美的合作,不是吗
如果我拒绝呢我直视他的眼睛。
季明川似乎愣了一下,但很快又露出了理解的微笑: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最近几周确实很混乱,你压力太大了。但别忘了,外面那个世界对你来说有多艰难。
他站起来,走到我身边坐下,语气变得更加亲密:余晚,你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但你自己也清楚,你不适合公众生活。那些采访、见面会、粉丝互动,每次都让你痛苦不堪。离开我,你能应付那些吗
我没有回答,但记忆中的每一次公开场合都在脑海中闪回——紧张、恐惧、焦虑、几近崩溃…
更不用说那些恶意了。季明川继续道,你看到网上那些评论了吗有多少人质疑你,嘲笑你没有我在前面挡着,你能承受得了吗
他的话像毒药一样渗入我的思绪。是的,我害怕公众场合,害怕被评判,害怕成为焦点…但这些恐惧,是谁一点一点种在我心里的
我需要考虑一下。我说。
季明川的表情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温和:当然,但别太久。市场变化很快,我们需要尽快确定下一步计划。
我站起身,准备离开。
余晚,他叫住我,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别被一时的情绪冲昏头脑。没有我,你将一无所有。那些读者爱的是季明川的作品,不是余晚的。
我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看着这个曾经在我心中高大如山的男人。他以为我还是那个胆小的影子,会被他的话吓倒,会因为恐惧而屈服。
不,季明川。我深吸一口气,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我拒绝续约。
他的笑容凝固了,眼神变得锐利:你在开玩笑吗
我从没有这么认真过。
季明川的脸色瞬间变了,那副温和的面具彻底碎裂:你以为你能独自生存别天真了!没有我的平台和资源,你什么都不是!
他猛地站起来,逼近我:想想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媒体会把你撕碎,读者会抛弃你,出版社不会再理你!你的社交恐惧症会让你在第一次独立面对公众时就崩溃!
我没有后退,反而直视他的眼睛:你是在担心我,还是在担心你自己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他的声音几乎是在咆哮,我给了你舞台,给了你机会,现在你想一走了之
舞台我轻笑一声,你是把我关在笼子里,偷走我的名字,还偷走我面对世界的勇气。
我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放在桌上:这里有你这些年对我的操控证据。每一次你刻意强化我的恐惧,每一次你用'保护'的名义限制我的行动。录音、邮件、短信,足够让所有人看清你的真面目。
季明川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盯着那个U盘,像是在看一枚炸弹。
我不会再做你的提线木偶了。我一字一句地说,《冷星》是我写的最后一本署你名的书。从今天起,我的文字只属于我自己。
你会后悔的。季明川的声音低沉而危险,没有人会相信你。你会身败名裂,你会一无所有!
不,我微微一笑,引用了自己在《北极星正南方》中写过的话,当真相成为唯一的武器,我宁愿赤手而战,也不愿披着谎言的盔甲苟活。
我转身走向门口,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恶毒:余晚!你走出这个门,我们就是敌人了!我会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绝望!
我没有回头,推开门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终于打破了那个无形的牢笼。
不管前方有什么等着我,至少,我将以自己的名义面对它。
07
破茧重生
我站在季明川办公室门外,双手还在微微发抖,但心中的决意却坚如磐石。拒绝续约的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枷锁断裂的声音。
余小姐,您还好吗方柏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关切。
我做到了。我深吸一口气,声音比我想象的要稳定,我拒绝了他的续约。
他怎么反应的
威胁我。说我会身败名裂,一无所有。我苦笑一声,标准的季明川做法。
准备好面对风暴了吗他不会轻易放手的。
我望向窗外的夜色,不再感到害怕:比起做他的傀儡,我宁愿迎接这场风暴。
方柏的预言很快成真。不到二十四小时,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就淹没了我。知名作家余晚疑因销量下滑与季明川闹翻代笔作家急功近利,想独吞成果甚至还有内部消息:余晚抑郁症发作,精神状态堪忧。
季明川团队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我的社交媒体被粉丝攻陷,私人电话被曝光,甚至有人在我家门口蹲守。
别看那些评论了。方柏把我的手机拿走,放在桌上,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出你自己的声音。
可我该怎么说谁会听我的解释我蜷缩在沙发上,感到一阵窒息。
方柏递给我一杯热茶:换个思路。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写作。
那就写出来。他点开电脑,不必是声明或辩解,就写你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我盯着空白的文档,手指在键盘上犹豫。十年来,我写过无数故事,却从未真正讲述过自己的故事。
就当是写给自己的疗伤,不用想观众,不用想反响。方柏鼓励道。
我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开始敲击键盘:
《那些被偷走的年华与文字》
文字流淌如河,我几乎忘记了时间流逝。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天已微亮。方柏读完全文,眼睛闪闪发光:这就是真相的力量。
三小时后,这篇文章发布在我新注册的账号上。没有煽情,没有控诉,只有事实和我最真实的感受——那些年我如何被一步步操控、培养恐惧,又如何意识到这一切并决定挣脱。
我以为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却没想到它像一场静默的野火,迅速蔓延开来。
来看看这个。方柏点开一条评论给我看:
读完余晚的文章,我哭了。十年前,我就在想,为什么季明川能写出那么细腻的女性心理。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支持你,真正的作者。
还有更多:
我妻子有社交恐惧症,读了你的经历后,她说感同身受。那种被'保护'名义下的控制,太可怕了。
我一直很喜欢《北极星正南方》,现在知道是你写的,更爱了。真正的文字力量不会被掩盖。
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是十年来,第一次有人真正读到余晚的文字,而不是季明川的作品。
几家主流媒体联系上方柏,希望能采访我。我本能地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如果继续躲避,我和过去有什么区别
我想试试。我对方柏说,声音中透着决心,但需要你陪我。
采访定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没有刺眼的闪光灯,没有嘈杂的人群,只有一位资深文化记者和她的录音笔。
我很紧张。我双手抓紧咖啡杯,对着记者诚实地说。
紧张是正常的。她温和地笑了,实际上,看到真实的你,比看到一个完美无缺的公众形象更有意义。
三个小时的深度对谈,我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我的故事。有几次差点哽咽,有几次语无伦次,但我没有逃避,也没有伪装。
你知道吗,采访结束时,记者关掉录音笔说,你比季明川描述的任何一个角色都要真实动人。
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我长久以来被恐惧笼罩的心。
采访播出后,舆论的天平开始倾斜。更多了解内情的业内人士站出来为我作证,甚至有季明川以前的助理匿名提供了证据,证实他如何刻意隔离和控制我。
季明川的声誉在一天天崩塌,而我,却在压力中一点点成长。
我开始写一个新故事,关于一只生活在影子里的小兽,如何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拥抱阳光。这是我第一次以余晚的名字创作,没有任何枷锁和要求,只有文字本身的纯粹快乐。
想好新书名了吗方柏问我。
我望向窗外,阳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纸页也照亮了我的脸。我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摆脱紧张和恐惧,但我已经学会与它们共处,而不是被它们支配。
我在纸上写下四个字:破茧重生。
这是属于余晚的新篇章,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