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考研成绩公布的那天,我因三分之差错过了心仪的院校。
我妈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专门打来电话,厉声痛骂:“你怎么就这么笨,这么没用,连个研究生都考不上,真后悔生下你。
”
即使被我摁掉电话,依旧坚持不懈的继续拨打,不断的给我发信息,微信辱骂。
仿佛在她看来,我只是她用来炫耀的谈资而已,连人都不是。
1
我爸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我妈是一名初中老师。
两人的结合堪称最完美的搭配。
所以在得知我妈怀上双胞胎的时候,更是惊呆了职工大院里的所有人。
只可惜,我让他们失望了。
虽然我和温宁长的很像,但我的智商比起温宁,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我是家里最笨的小孩儿。
爸爸教我数学,我做一道题,错一道题。
妈妈教我单词,我背了前面,忘了后面。
每次辅导我功课,他们都会情绪崩溃。
最后无一例外以踹翻桌子、摔碎茶杯或者大吼大叫作为结尾。
爸妈都是爱交朋友的人,聚会的时候,他们一般只会带温宁参加。
毕竟,在一众的小天才中间,我太普通,毫无可夸耀之处。
爸爸和学校校长侃侃而谈,话里话外都在夸温宁天才不凡之处,我也想要被人夸奖。
就端了一杯水用英语和校长交谈,只可惜弄巧成拙,用错了语法。
校长无奈之下只好夸了一句温静真有礼貌。
回家的路上,我爸一边开车一边骂我,不会说英语就别说,免得被人笑话。
小孩子是会受大人影响的。
因为我笨,所以平时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温宁都不怎么爱和我玩儿。
我人生的前十八年,几乎都生活在温宁的阴影之下。
她是老师口中难得一见的少年天才,而我却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
当我拼尽全力依然只能考一个普通二本大学的时候,温宁早已轻轻松松的考入清北,即使早恋逃课也未能影响她半分。
人与人的区别就是这么大。
每次接到姐姐的电话,听她说又要跟着导师出国做项目时,妈妈都会宝贝长,宝贝短的关心嘱咐个不停。
挂完电话以后就会把我再拉出来,对比打击一番。
从小到大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便是:“温静,早知道你这么笨,当初离婚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带你走,同样都是我的女儿,你怎么就比温宁差那么多,你太让我失望了。
”
“你姐学习从来不用你爸操一点心,只有你,笨的像头猪一样,因为你,我在你爸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你给我争气点,好不好。
”
“你除了会让我跟着你丢人,你还会干什么?”
……
类似同样的话,我人生的前十八年,听了无数次。
我不想听她讲这样的话。
温宁是温宁,我是我。
我为什么非得跟温宁一样?
我的人生,应该由我自己来走,而不是按照他们的想法。
可我妈不管,把我塞进各种补课班。
可能是时来运转,在补课班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分数一点点上涨,妈妈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增多。
于是她更加以温宁的一言一行来要求我。
我是羡慕温宁的。
羡慕她是我妈心目当中完美无缺的第一名的女儿。
2
直到高考结束以后,我以擦线分数考了一个二本院校。
我妈在朋友圈晒出两张录取通知书,有人评论:“同样是双胞胎姐妹,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
我妈在下边回复:没办法,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
我以为经历过这么多次的打击,听到这些话本该无所谓默认接受。
可当我又一次听到时,心口还是会疼,犹如针刺一般。
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呢。
在我满心欢喜拿出大学录取通知书,希望被她夸奖的时候。
我妈她却转身直接给了我一巴掌。
我捂着被扇的右脸,拉上行李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个家。
十八岁的我,就那样独自一人坐上了火车,去往离家距离最远的那所二本大学。
所有人得知消息以后,第一时间都是打电话指责我。
就连自从和妈妈离婚从未关心我的爸爸,都难得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我心存希冀的按下接通键,以为会有所不同时。
我爸叹息痛心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温静,你妈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你怎么就不理解她的苦心呢,你这个孩子到底是随了谁,心怎么就这么硬呢?”
我擦点眼角的最后一滴眼泪,声音冷冷的回答:“是啊,像了谁呢?当然是像了您啊,当年我妈跪在你面前求你不要离婚的时候,你不是也头也不回的走了么,我和姐姐都是你的女儿,她继承了你的聪明才智,我只不过是继承了你的自私凉薄罢了。
”
话音刚落,就挂断了电话。
心底不断反问自己,温静,你到底在期待什么呢?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大学期间,我向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找了几份家教的工作,手头虽不宽裕,心情却久违的开心。
在这里,没有人认识我。
我也不再是那个小心谨慎,祈求父母疼爱的笨小孩。
大学四年,姐姐温宁的消息总会通过妈妈的指责谩骂传入我的耳中。
包括她又拿了什么奖杯,发表的论文登上专业杂志封面,考试前只需简单翻阅一下书本,就能轻而易举的超过大多数人,成为全校第一。
她的优秀,即使在清北这样不缺天才的地方,依旧万众瞩目,光芒耀眼。
相比之下,我就显得逊色多了。
再一次接到妈妈的电话,我正在教室学习,全心全意为考研做准备。
我们这样的普通本科生,要么考入不错的研究生院校,要么只能在毕业以后做一名普通的打工人。
看着错题本上我整理的密密麻麻的错题,我把手机调成了勿扰模式。
家里的风风雨雨,都被这小小的一个电话,隔离开来,他们的心情,与我再无干系。
大四考研成绩公布的那天,我因三分之差错过了心仪的院校。
我妈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专门打来电话,厉声痛骂:“你怎么就这么笨,这么没用,连个研究生都考不上,真后悔生下你。
”
……
即使被我摁掉电话,依旧坚持不懈的继续拨打,不断的给我发信息,微信辱骂。
只可惜她不知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宁愿没有被她生下,活成一个笑话。
在那之后,我拉黑了她和爸爸以及温宁所有的联系方式。
既然无法摆脱命运,那我就做个只会逃避现实的胆小鬼。
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偏远乡镇,做了一名乡下老师,加上大学生活的那四年,一共五年都没有回过家里一次。
当然,过年过节也不例外。
学校放假以后,我就会用积攒下来的那笔工资,找一个度假的地方,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看一部温暖的电影。
看的时候还会幻想,自己也会如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拥有触手可及的幸福。
每当电影结束,我又会回归现实,吃一些提前准备好的速食,独自承受这冷清的孤寂。
至于早已被迫离婚的妈妈,我和她之间,除了每年固定的一笔转账,再无任何联系。
即将开学迎来第六年的时候,我接到了温宁用另一个手机打来的视频通话。
电话里她一改往日的娇纵不屑,低下昂贵的头颅,温柔耐心的问我这些年为什么不回家,爸妈和她都很担心我,因为我的离开,爸妈又决定复婚了,只希望一家人能整整齐齐,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中的传奇,父母引以为傲的天之骄子。
即使刻意收敛,眉目间还是依稀可见的张扬自信。
她也的确有这个资本。
不像我,只能夹着尾巴,偷偷躲在这陌生的城市,寻求属于我的救赎。
只可惜,即使她再怎么关心备至,依旧无法减轻我心底对她浓浓的厌恶,声音难免有些不耐烦:“你打电话找我有什么事?”
视频里的她眼眶微红,声音嘶哑:“温静,你为什么不回家?爸妈都很想你,你知道吗?”
听到这话,我眉头皱了皱,声音愈发不耐:“如果你特意打电话来就是为了说这些,还是不要说了,我不想听。
”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就挂了吧,以后不咋了再来找我,不管是你,还是他们,我都不想再听。
”
电话挂断的之前,我隐约间注意到她的嘴角微动,看口型好像是说了一句:对不起。
她有什么好道歉的呢,做错事情的人又不是她。
3
妈妈不爱我,我早就知道。
年幼的孩童,对母爱很是敏感,尤其是在温宁的对比之下。
上三年级之前,我一直在模仿着温宁的样子,期望得到妈妈的喜欢。
后来,她和爸爸离婚了,却一反往常的放弃了温宁的抚养权,而是选择了一个我。
她眼中平庸愚蠢的我。
那时候,我满心欢喜,总想着她心里还是爱我的,不然为什么会带我走。
直到后来,生病早早请假回家的我站在出租屋门口,亲耳听见妈妈声音温柔的劝着电话那头的温宁:“宁宁,妈妈怎么会不爱你呢,妈妈最爱的宝贝就是你,只不过妈妈不能像爸爸一样,给你提供好的生活条件,温静不一样,她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跟着我也不算委屈。
”
好一句不算委屈。
同样是她的女儿,只因为我不能像温宁一样,被她拿来炫耀,在她眼里便自然而然成为那个可以陪着她吃苦受罪的那个女儿。
小时候我也抗争过,不满过。
可所有人都会劝我,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爱自己亲生骨肉的父母。
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对我们的疼爱都是一样的。
怎么可能一样,手心是向里的,手背是向外的。
我就是那个手背,只有当温宁选择不要的东西,才会轮到我。
所以即使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做错什么,在那个家里也算是对我最好的人。
可我还是打心底里讨厌她。
准确来说,更讨厌这个事事比不上她,拼命想要追赶她却始终无能为力的自己。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布置的作业多了很多。
我总是会做作业做到深夜十二点。
那时候每到周六日,爸爸都会把温宁送过来,用他的话来说是不忍我们姐妹生疏。
实则却是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出去找他的情人女朋友。
妈妈当然也知道,否则当初也不会在一气之下提出了离婚。
可她是个恋爱脑,即使离婚以后,都舍不得真正放下爸爸。
尤其是在面对百般疼爱的温宁时,只要一提起有关于爸爸和他的女朋友,妈妈都会恨的咬牙切齿。
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宁总会坐在另一把椅子上,十分耐心的为我讲解难题。
即使教了很多遍,我也学不会。
她都能忍住不发脾气,顶多会无可奈何的骂一声“你真笨。
”
温宁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姐姐。
可我也的确不喜欢她。
4
上初中以后,成绩优秀的她和我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
再加上爸爸又搬家去了市里,能见到她的机会寥寥无几。
再后来,上了高中,学校里关于她的传说,随处可闻。
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温宁的姑娘,是个天才。
即使在课业繁忙的高中里,都能抽时间来谈一段恋爱,丝毫不影响成绩。
对于青春无知的那一群高中生来说,她就像挂在天上的一轮明月,遥不可及。
没有人知道我和温宁的关系。
但总会有人对我说:“你的名字和温宁学神那么近,怎么连她的一半儿成绩都达不到,温静,赶紧回家找你妈去给你改名字吧,哈哈。
”
一人说起,其他人开始附和。
我的妈妈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挽回爸爸,重归幸福家庭。
对于我在学校的一切,她从来都不关心。
即使被她知道了,也只会对我说:“为什么他们从来不欺负别人,只会欺负你,想想你自己的问题,我早都跟你说了,向你姐姐学习,你就是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
……
这类的话从小到大我都不知道听了几百回了,背都能背下来。
所以不管我受什么委屈,都不会和家里说,因为我知道,没有人会心疼。
只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便可轻易否定我的一切,包括做人。
哪怕被人欺负,也都只是我自己的问题。
就在此时,桌上的热水壶发出了“滴滴”的警报声。
回忆被打断。
把热水倒进洗脚盆里,我敷了一片面膜,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影,一边泡脚。
偏热的温度忍不住让我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如果不出所料,被拦截的信息里,重新在一起的爸妈又会联合在一起,骂我不识抬举,狼心狗肺。
“你姐那么优秀的人,给你打电话是看的起你,要不是因为你是她的亲妹妹,她又怎么会多看你一眼,她找你是你的荣幸,你竟然还敢挂她的电话,有本事你就永远别回这个家,我就当从没生过你这么个女儿。
”
……
我手指轻点,回了一句:如果可以,我也宁愿从未出生过。
可从始至终,我都无法选择。
我无法选择我的出生,无法选择父母。
这样的人生,谁又会想要拥有。
同样是女儿,同样的父母。
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温宁,唯独把所有的坏情绪都给了我。
每次看到温宁伤心的哭泣,他们都会温柔安慰,而被他们斥责批评的我,却只配待在角落里。
上完高中,妈妈一再向我诉说着她的不容易,说着我的愚笨,即使上了大学也不会找到一个好工作,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还不如早早地找一个条件好的。
而她在面对温宁的时候,则会细心嘱咐,学习不要太辛苦,尽力就好。
他们是真的爱温宁么,其实也不是。
更多的是因为温宁能让他们在所有人面前找到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我给不了。
5
虽然是双胞胎,但我和温宁的出生时间隔了十分钟。
因为这十分钟,所以生日也不在同一天。
她是大年初一,我是大年初二。
可在爸妈眼里,总会把我们的生日放在一起过。
说是一起,不如说是顺带。
哪怕我的生日不是这一天,为了让她省事方便,也只能在这一天过。
温宁的碗里会有长寿面,青菜,煎鸡蛋,色香味俱全。
而我只有一个小碗,碗里会放着几根断了的面条,以及蔫蔫的一根青菜。
荷包蛋,煎鸡蛋,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至于蛋糕,更是。
能让我吃上几口都算不错了,吃完以后妈妈还会不停在我耳边唠叨:“你姐脑子聪明,需要补充营养,你这么笨,吃什么也没用,要不是我心疼你,你连那几块蛋糕都吃不上。
”
久而久之,我也生出了自己不配的这种想法。
当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又如何会怀疑这种洗脑式的自我感动。
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一次自己的生日,我真正的生日,独属于我一个人的生日。
爸爸却对我说:“小孩子不要这么自私,家里要供你们姐妹两个人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学习成绩好的小孩儿才配过生日,吃蛋糕。
”
“你要想过自己一个人的生日,就好好学习,像你姐一样聪明才行。
”
所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暗自下定决心,拼命努力,只为追逐温宁的脚步。
实现那个小小的梦想。
只可惜,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又何止简简单单的“努力”就可以追赶上的。
结果就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也只能达到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距离温宁除了作文,基本满分的亮眼成绩,差距何止一星半点。
所以在十八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吃过一次属于我自己的生日蛋糕。
人越缺乏什么,就会越渴求什么。
正如歌词中的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所以在上大学以后,第一次有一个男生记得我的生日,买了一个八寸大的蛋糕,走到我面前,为我过生日的时候。
我被打动了。
那个劣质动物奶油做的蛋糕,我带回宿舍里,连着吃了好几天。
即使吃坏肚子,去医护室打点滴,都没舍得忍。
缺爱的女孩子就是这个样子,随便一个小小的蛋糕,一件小小的礼物,都会轻易被打动。
满心欢喜的以为终于有人爱自己,殊不知自己只是他无聊时随意选择的一个游戏对象。
分手是我提出来的,他同意了。
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
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