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只是在想刚刚查到的线索。温澜淡淡地转开话题,躲开林清让的关心。
林清让便顺着她的意思,问道:那你具体查到了什么
温澜思绪回笼一半,一边还在想如何能做得更好,一边跟林清让大概说了一遍铁匠铺和俞家的事情。
我谎称是我家人出事,俞涵才动了恻隐之心......温澜话未说完,化作一声叹息。
林清让侧眸看了她一眼,意有所指的问道:家人
清凉的风拂水而来,温澜望向泛着涟漪的湖面,只觉得那片纯净的水面锁住了她的目光与思绪。
一时神驰,她竟未觉林清让言语里的探究,想到方才俞涵对祖父的维护,又想到年迈的魏承憔悴的模样,喃喃重复道:家人......
她年幼时没有父母,只有祖父带给她无尽的疼爱宠溺,他们就住在一个临湖的小院里。
后来祖父病逝,她流落到擒玉斋中,此去多年,也只有魏承带给过她犹如长辈般的关爱之情。
擒玉斋是兆国专门培养细作的地方,她进去的时候只有五岁,就要无论何时何地都戴着面具,穿着宽松的衣服,几乎不可以开口说话。
这些要求是怕日后结束擒玉斋的习学生涯后,被一起在斋中长大的人记住容貌、身材和声音。
在擒玉斋里所有人都用代号,她是和利年间的五十二号。
她第一次来到大嬴,是十一年前的事。
时隔多年,她还清楚的记得那次的任务——引兵入境。
那几年大嬴频频攻打兆国与北疆边境,于是两国联手,想要从沧浪江上渡兵入嬴,夺下大嬴边境沧城,以求安宁。
此战之前,兆国暗中派遣数队细作到沧城。
其实当时主要的探听工作已经由其他队伍做完了,而她和荀应淮之所以参与,是因为她与他在擒玉斋的成绩优秀,所以特意派出来历练历练。
擒玉斋是不会一直纸上谈兵的,对于成绩达标的人,无论年龄大小,都会开始把人投入到实战中,由老细作带着入手。
——只不过,一旦你们惹上麻烦、或犯下暴露献玉者目标及身份的错误时,我会亲手杀了你们。
这是魏承对温澜说的第一句话。
年仅九岁的温澜第一次离开擒玉斋,第一次摘下面具换上合身的衣服,她只觉得新鲜,也觉得开心。
入嬴后,城中百姓还未察觉战事逼近,因此还维持着正常的烟火气,热闹的街市让她误以为自己毫无危险。
直到,她和荀应淮与魏承接头后,魏承冷森森的摸着刀说会杀了她和荀应淮时,她才被吓得清醒过来,认真做任务。
在那段时间,魏承教了她很多,她也不像一开始那么怕他。
虽然彼此之间的交流依旧冷冰冰的,但在她的心里,魏承已如话本子里慈祥爱徒的先生一般——他与擒玉斋的师父们不一样,他的教导更为耐心,她还能看到他的脸,观察得到他冰冷神情下隐藏不住的关心。
所以魏承在温澜的心里,从此时就变得有些特别。
后来,战争打响,献玉者要去济灵山上秘密集合,准备撤退。
撤离过程中不能被任何人发现,如果不慎被人看到,就要杀光敌人。
如果实在杀不掉敌人、又被看到容貌,那就只能自尽,最好是寻机毁容后再死,以防留下这张脸再被敌人继续调查,牵连到更多献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