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萝巧误以为温澜要劝她放下,打断温澜的话,说:我还需要再去见书言两次。
温澜一愣,不解的看向萝巧,问道:为什么是两次
萝巧从水盆里拿起一个梨,说:我有两件事还没有做,一件是我想煮梨汤给他喝,另一件是我绣了一副画,是他最喜欢的海棠,我要送给他。
温澜还是不太明白,问道:为什么一定要给他这些
我对他的心意有很多,像是以后想与他一起脱离奴籍、像是以后要盖个小房子、像是我想要两个孩子最好一儿一女龙凤双全......可这些事,我都没开始准备,只是幻想。
萝巧摸着圆圆的梨,叹道:幻想放下也就放下了。但,梨和画的心意我已经开始准备了。
这梨,是我偷偷溜出府去买的,我冒了挨罚的风险。而那幅画,我已经绣了许多日,我受了熬夜的辛苦。
我不忍辜负我自己的心意,也不想他从来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所以,我想最后再找他两次。
我不想让准备好的期待落空,也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温澜将视线落在梨上,看着萝巧那双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圆润光洁的梨身,她沉默了下来,没有再说话。
她未曾经历过真实的爱情,不能明白萝巧的心意。
她和荀应淮,从来没有这样不舍、纠缠、悲伤过。
她和他之间无论是什么感情都不如兆国的任务重要,唯一的一次留恋,也只是在临别时他说他一定会回来找她。
那时他是笑着说的,她也是微笑着听的。
纵使彼此都知道那次分开有可能就是死别,却也没有允许情绪影响自身。
她和他都要时刻理智、要时刻清醒、要时刻远离所有会让情绪崩塌的感情。
可此时她看着萝巧手里的梨,忽然感到了遗憾——荀应淮他死了。
她还没有明确的跟他表明过心意,她也没有听他说过对她到底是何感情。
一直以来,她都想知道临别那夜,他一改平常稳重严肃的性格,举剑说他一定会回来找她时,他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里是否有什么隐喻
比如,等他回来,他和她会永远在一起
这些年,她无数次的想起那一幕能带来的可能性,何尝不是在幻想
那她、她竟然只有幻想从来没有为这份感情做过什么
她从未准备过任何实质上的东西,那他呢
——是啊,他已经死了。
温澜想起他那差点扑在她脸上的灵幡,往事种种骤然袭入双目,如潮湿晨雾随风扑面而来,最后拂肩而去,照散在明媚炙热的阳光里。
在光耀的新日中,他已随霜雾而散,消泯于过去,只有她,孤独地迈进未来,站在新一轮的朝霞之下。
于是她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她永远都不会再有答案了。
原来她还什么都没做,就永远的失去他了。
蓦地,一阵吞天灭地般的空落感袭卷全身,温澜呼吸滞涩,眼神里带着怅憾哀绝的痛苦和迷茫。
她与他的一切都化作了未知,多年来的悸动伴随他的死亡匆匆落幕,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晚了。
温澜的拇指指甲狠狠地压在食指上,疼痛让她安静地忍下了心脏坠入腹部的失落恐慌的感觉。
她默念着,还有任务、还有任务、还有任务!
她的人生只有魏承和荀应淮曾打破壁垒,走入她的心。
如今她已经失去了荀应淮,她不能再失去曾视作亲人、视作师长的魏承——她的任务正紧紧地关系着她在世上唯一存在着的、付出过真心的人!
无论如何,她都要守住她在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一丝真情。
她要珍惜此次任务,证明魏承的清白,让他可以回到兆国,安养天年。
温澜强行将理智拽回,她抹去指腹间被她自己抠出的血迹,眼神还困在萝巧的梨上,声音里透着怅然抱憾的疲惫感,淡淡地道:等你做好梨汤,我陪你一起去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