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郑阳,拖着一个几乎比我还高的行李箱,站在传说中的男生公寓3号楼下面时,感觉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九月的太阳毒得像后妈,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我的T恤。这就是大学看起来……有点破。
就在我对着那几个斑驳的大字发呆,试图从里面看出点知识殿堂的气息时,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在我身后响起:同学,需要帮忙搬行李吗
我猛地回头,准备迎接热心学长或老师的关怀。然后,我愣住了。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看起来至少三十五岁的大哥。板寸头,发际线顽强地抵抗着地心引力,但眼角那几道深刻的鱼尾纹出卖了他饱经风霜的年纪。他穿着一件领子有点卷边的POLO衫,深色西裤,锃亮的黑皮鞋,腋下还夹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公文包。那姿态,那气场,活脱脱就是刚开完系里教学研讨会顺路过来视察迎新工作的领导。
我下意识地挺直腰板,脸上堆起最标准的学生式笑容:谢谢老师!不用麻烦您,我自己能行!
老师他愣了一下,表情瞬间变得极其复杂,像是调色盘被打翻,最后定格在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上,那个……同学,我也是新生。
啊我的大脑直接蓝屏重启。
他叹了口气,从腋下的公文包里——没错,是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新生报到单,递到我面前,指着上面的照片和名字:马小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你看,跟你一个班。
我凑近一看,报到单是真的,照片上的人……确实是他,虽然照片里的他看起来比现在还要再成熟一点点,眼神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深邃(或者说是没睡醒)。再看他手里,确实也拎着一个和我同款的、印着学校Logo的迎新资料袋。只是他那身行头,实在太有迷惑性了。
对不起对不起!我脸瞬间红到脖子根,感觉脚下的水泥地都要被我抠出三室一厅了,我叫郑阳,也是计科一班的。那个……马哥,你这……确实有点显成熟。我实在找不到更委婉的词了。
马小川摆了摆手,露出一丝饱经世故的苦笑:没事,习惯了。从高中开始就这样,去给我自己开家长会,保安拦着不让进,非说家长不能代替学生。他顿了顿,补充道,顺便说一句,从校门口走到这儿,我已经被认错了六次。三次被当成送孩子的家长,两次被当成老师,还有一次,被一个推销英语报的大妈缠着问,‘大哥,给您孩子订份报纸吧,开发智力!’
我:……
同情,巨大的同情淹没了我。
我们俩沉默地拖着行李往宿舍楼里走。宿管阿姨看到马小川,热情地打招呼:马老师,您也负责带新生啊辛苦了!
马小川面无表情地掏出报到单:阿姨,我是新生。
阿姨:……
等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四楼,找到415寝室推门进去时,另外两个室友已经在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瘦得像根竹竿的哥们儿正站在凳子上贴一张巨大的电竞游戏海报,动作极其猥琐地试图把海报边角抚平;另一个胖乎乎、看起来就很喜庆的哥们儿正盘腿坐在床上,往嘴里塞着薯片,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
听到开门声,两人同时回头。看到我,他们点点头。看到我身后的马小川,两人唰地一下从床上和凳子上弹下来,立正站好。
老师好!贴海报的林小北推了推眼镜,语气恭敬。
老师您来查寝啊吃薯片的王鑫赶紧把薯片袋子藏到身后,嘴里还含糊不清。
马小川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去,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深吸一口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是,你,们,室,友。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三秒钟后。
噗——哈哈哈哈哈哈!王鑫率先绷不住,嘴里的薯片渣喷得床单上到处都是。
林小北也捂着肚子笑得从凳子上滑了下来,眼镜都歪了:哥们儿!你这长得也太……太着急了吧!
我看着马小川那张比锅底还黑的脸,再看看笑得满地打滚的两个新室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大学生活,恐怕不会无聊了。
就这样,我们415宿舍,在一种极其诡异又爆笑的氛围中,开始了敬老……哦不,是互助友爱的新生活。
2.
大学的第一堂课,高数。据说是挂科率最高的课程,我们四个都不敢怠慢。
早上七点半,闹钟一响,林小北和王鑫哀嚎着从床上挣扎起来,我睡眼惺忪地去洗漱。只有马小川,已经穿戴整齐地坐在桌前,手里捧着一本《高等数学(上册)》,表情严肃得像是在研究国家机密。
他今天的穿着依旧老干部风:纯色衬衫(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深蓝色休闲裤,脚上一双看起来能穿到退休的棕色皮鞋。而我们三个,则是标准的大学新生打扮:T恤、牛仔裤、运动鞋,脸上洋溢着青春(和没睡醒)的气息。
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回头率百分之二百。不断有学长学姐甚至同级新生侧目,然后对着马小川露出疑惑、探究,最后化为恍然大悟的表情。
老师早!一个抱着书本匆匆跑过的女生,对着马小川鞠了一躬。
马老师好!两个男生勾肩搭背地路过,也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马小川的嘴角抽搐着,第N+1次低声重复:我不是老师……
淡定,淡定,我拍着他的肩膀,强忍着笑意,气质,这叫成熟稳重的气质。
王鑫在一旁憋笑憋得直抖:马哥,要不你干脆认了吧,说不定以后考试还能给咱们划重点呢。
林小北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根据我的观察,马哥这形象,非常符合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设定。建议以后直接走教师通道进出校门,还能免排队。
马小川忍无可忍,一人给了一肘子。
好不容易挪进阶梯教室,里面已经坐了大半的人。我们找了中间靠后的位置坐下。马小川刚把他的公文包(是的,他上课也带公文包)放在桌子上,前排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就回过头来,小声翼翼地问:老师,请问今天这节课会点名吗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吗
马小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年轻一点:同学,我也是来上课的学生。
女生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像受惊的小鹿。她的脸腾地一下红了,结结巴巴地道歉:啊对、对不起!我、我以为……她飞快地转回去,和旁边的同伴低声交流着什么,还时不时偷偷回头瞄马小川,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上课铃响了,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教授抱着教案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眼教室,目光在后排的马小川身上停留了几秒钟,微微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有同行来观摩他的课程。
课程进行到一半,教授讲到了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看到下面学生们普遍露出迷茫的表情,他推了推老花镜,目光精准地锁定了马小川。
后排那位老师,教授和蔼地问道,看您听得很认真,想必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您是哪个院系的不妨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唰!
全班一百多双眼睛,齐刷刷地转向了后排的马小川。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能清晰地看到马小川额角暴起的青筋。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举起了手,像是在承受千斤重担。
教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颤抖,我……我是学生。计算机系,大一新生,马小川。
data-fanqie-type=pay_tag>
教室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哄堂大笑。前排那个马尾辫女生笑得直接趴在了桌子上,肩膀一耸一耸的。王鑫捂着嘴,脸憋得通红,身体像筛糠一样抖动。林小北低着头,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连我这个目睹了全程的人,也忍不住嘴角疯狂上扬。
老教授显然也没料到是这个结果,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他老脸一红,尴尬地咳嗽了两声:啊……这个,这位同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这个……呃……气质很稳重,很好,很好。请坐,请坐。
下课后,马小川彻底成了计科一班乃至全年级的风云人物。一群男生围着他,好奇地问他是不是有什么祖传的速老秘方。几个胆子大的女生偷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在班级群里发起了投票:马小川同学看起来更像教授、系领导还是学生家长
去食堂的路上,我们几乎是万众瞩目。到处都能听到窃窃私语:
快看快看,就是他,那个被高数教授当成老师的新生!
我靠,真的假的看着确实不像学生啊,说他是我爸我都信。
听说他是学校特意安排的‘卧底’,专门来整顿学风的!
别瞎说,人家就是长得着急了点……
马小川全程黑着脸,步子迈得飞快,恨不得立刻遁地消失。
3.
如果说课堂上的误会只是小范围的尴尬,那么食堂里的遭遇,则直接将马小川推上了校园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午,我们四个端着餐盘排队打饭。学生食堂人山人海,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马小川排在我前面,轮到他时,打饭的阿姨格外热情。
哎呀,老师!今天想吃点什么新出的红烧排骨,味道特别好,给您多打点!阿姨一边说,一边舀起满满一勺排骨,作势就要往马小川的餐盘里倒。
马小川条件反射地往后缩了一下,弱弱地举起手里的校园卡:阿姨,我是学生……
阿姨打饭的动作停在半空中,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眉头皱了起来:同学你别开玩笑了!看你这穿着打扮,怎么可能是学生教师窗口在那边,优惠多!她指了指旁边一个明显冷清很多的窗口。
阿姨,我真的是学生!马小川急了,把校园卡怼到阿姨眼前,您看,这上面有照片,有学号!
阿姨凑近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马小川,眼神里的怀疑更深了:这照片……是你吗小伙子,
P图技术不错啊。快去教师窗口吧,别耽误后面同学打饭。
后面排队的学生开始骚动,有人窃笑,有人探头探脑。马小川的脸涨得通红,一手举着校园卡,一手端着空餐盘,站在那里,进退两难,像个被公开处刑的雕塑。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我们的辅导员,一个刚毕业不久、充满活力的年轻女老师,端着餐盘路过。她看到这边的骚动,好奇地走了过来。
怎么了这是辅导员问。
打饭阿姨一看是真老师来了,立刻告状:赵老师,您看这人,非说自己是学生,我看他就是想占学生便宜,混进来打饭的!
辅导员看清了被围在中间、一脸绝望的马小川,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阿姨,您误会了,他真是我们系的学生,叫马小川,大一新生。
阿姨这才半信半疑地给马小川打了饭,但那眼神,分明还在说:这届学生,真会玩。
这件事很快就被好事者拍下来,配上文字发到了校园论坛和表白墙上。标题极其耸动:《震惊!我校某大一新生因长相过于成熟,被食堂阿姨强制认定为老师,差点吃不上饭!》《扒一扒那个老师脸新生,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帖子下面瞬间盖起了高楼,评论区一片哈哈哈哈和心疼马哥。有人贴出了马小川在高数课上被点名的光荣事迹,有人分享了在路上把他错认成老师的经历。马小川的照片(主要是那张举着学生证一脸悲愤的抓拍)被做成了各种表情包,在各个新生群里流传。
马哥,你火了!晚上回到宿舍,王鑫举着手机,笑得在床上直打滚,你看这帖子热度,都快超过校花评选了!
林小北扶了扶眼镜,冷静地补充:评论区已经出现了阴谋论,有人怀疑你是富二代他爹来体验生活的,还有人说你是穿越过来的……
马小川把脸深深埋进枕头里,发出绝望的声音:别说了……我想静静,也别问我静静是谁……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静静。
开学第二周,学生会生活部组织夜间查寝。晚上十一点,我们三个都已经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准备进入梦乡。马小川刚洗完澡,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老头汗衫(天知道他从哪儿淘来的)和一条格子大裤衩,嘴里叼着牙刷,正在阳台刷牙。
突然,宿舍门被砰地一声推开,几个戴着学生会袖章的干部走了进来,领头的是一个表情严肃、看起来就很官僚的学长。
例行查寝!都把学生证拿出来!学长声音洪亮。
我们三个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手忙脚乱地找学生证。
学长的目光扫过我们三个,最后落在了刚从阳台走进来的、嘴里还叼着牙刷、满嘴泡沫的马小川身上。
学长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指着马小川厉声喝道:你是谁!哪个院系的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里逗留社会人员不准进入学生宿舍,不知道吗!
马小川被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吓了一跳,嘴里的牙膏泡沫差点喷出来。他瞪大眼睛,含糊不清地试图解释:唔……我……唔素……(我是学生)
还敢狡辩!学长显然误会了他的意思,更加认定了他是混进来的社会人员,穿成这样!一看就不是好人!跟我去一趟宿管科,把事情交代清楚!说着就要伸手去拉马小川。
等一下!等一下!我赶紧冲上去拦住,学长,您误会了!他也是我们宿舍的,他是我们室友!
你们室友学长用怀疑的眼神扫视着我们三个,又看了看马小川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那身不羁的睡衣,你们别想包庇他!学生宿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严禁留宿校外人员!你们这样是要受处分的!
王鑫和林小北也赶紧围上来解释。
学长,他真是我们同学,叫马小川,计科一班的!
对对对,这是他学生证!林小北眼疾手快地从马小川桌上翻出了学生证递过去。
学长将信将疑地接过学生证,对着照片和真人仔细比对了好几遍,又翻看了里面的注册信息,脸上的表情从愤怒到疑惑,再到震惊,最后变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
他……他真是……大一新生学长喃喃自语,仿佛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就在这时,宿管阿姨闻声赶来,看到这混乱的场面,立刻明白了七八分:哎呀,张主席,你又把小马当成校外人员啦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这孩子就是长得着急了点,是咱们楼的正经学生!
学生会学长:……
一场差点升级为抓获校外可疑人员的闹剧,终于在宿管阿姨的证明下草草收场。那位学长临走时,看着马小川的眼神里充满了同情与……一丝敬畏
这件事之后,马小川的传奇在整个男生公寓3号楼乃至全校范围内,达到了新的高度。他走在路上,总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目礼,以及伴随而来的窃窃私语。
看,那个就是差点被学生会当成社会人员抓走的‘老师哥’!
听说他去图书馆借书,管理员非要他出示教师证才给办手续。
上次我去水房打水,听见他在跟维修师傅讨论水管老化的问题,师傅还拍着他肩膀说‘年轻人,很有想法嘛’……
甚至连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瓶水,老板都会热情地问一句:老师,今天下课挺早啊
马小川:……
他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千疮百孔。
4.
接二连三的误会,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侵蚀着马小川本就不算强大的心理防线。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上课总是挑最角落的位置坐,下课就立刻冲回宿舍,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最致命的一击发生在开学第三周。那天,系主任突发奇想,来旁听我们班的《C语言程序设计》。系主任是个五十多岁、有点秃顶的中年男人,平时不苟言笑。他搬了个凳子,悄无声息地坐在了教室后排,也就是马小川附近。
讲到一半,授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指针的难题,想请同学回答。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逡巡,系主任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
后排那位老师,系主任指了指低着头的马小川,我看您刚才一直在点头,想必对这个问题有独到见解,不如请您来谈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全班再次陷入死寂。所有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马小川身上。
马小川缓缓抬起头,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他站起身,动作僵硬得像个提线木偶。聚光灯下,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破碎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主……任……我……我是……计科一班……学生……马小川。
系主任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表情像是误食了一只活苍蝇,精彩纷呈。他愣了好几秒,才干咳一声,挥挥手:啊……哦,是、是马同学啊……很好,很有精神!那……那请坐吧。
那堂课剩下的时间,气氛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一座迪士尼乐园。
下课后,系主任果然把马小川叫到了办公室单独谈话。我们三个不放心,偷偷趴在门外听墙角。
马同学啊,系主任语重心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你这个……嗯……形象,确实比较……特殊。这也不能怪你,爹妈给的嘛。但是呢,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误会,影响课堂秩序,也影响其他老师的心情,我建议你呢,以后上课尽量往前排坐,或者……戴个帽子
马小川失魂落魄地从办公室出来,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
我受够了!他回到宿舍,把公文包往桌子上一摔,咬牙切齿地宣布,明天!我就去剃个光头!我看谁还认错!
别!我们三个异口同声地阻止。
林小北冷静分析:光头目标更大,而且根据刻板印象,更容易被误认为……呃……刚从某个地方出来改造的社会人员,或者健身房拉客的肌肉教练。
王鑫连连点头:对对对,说不定还会被体育学院的老师拉去当举重队的陪练。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小川,接受现实吧。你就是……长得比较有深度,比较有内涵。
那天晚上,马小川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他坐在床上,抱着膝盖,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来上大学
我们看着他这样,心里也不是滋味。虽然平时拿他开玩笑,但毕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一拍大腿,我们得帮帮小川!
于是,415宿舍紧急召开了第一届拯救马小川形象暨重返青春研讨会。
会议由我主持,林小北负责理论分析,王鑫提供实践支持。
林小北首先发言:根据我的观察,马哥被误认的主要原因在于穿着打扮过于成熟,缺乏大学生的青春活力。解决方案:改变穿衣风格。建议购入卫衣、连帽衫、牛仔裤、运动鞋等基础款单品。
王鑫紧随其后:其次是配饰问题。公文包必须扔掉!换成双肩背包。我这里有珍藏版的动漫联名款背包,可以赞助给马哥,保证回头率,但方向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总结陈词:最重要的是内在气质和行为举止!要融入集体!要学会说年轻人的话!比如‘yyds’、‘绝绝子’、‘emo了’……
马小川听得一脸茫然:那是什么意思
不重要!我大手一挥,你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面带微笑地说出来就行!
于是,第二天,我们三个押着马小川,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学生形象改造计划。
第一站:理发店。我们勒令他放弃板寸,剪了个稍微带点刘海、看起来能年轻五岁(虽然效果甚微)的发型。
第二站:服装城。我们强迫他脱下POLO衫和西裤,换上了我们精心挑选的亮色连帽卫衣、破洞牛仔裤和白色板鞋。
第三站:配饰店。王鑫忍痛割爱,贡献出他心爱的皮卡丘联名款双肩包,强行塞给了马小川。
第四站:行为指导。我苦口婆心地教他走路不要背着手,说话语速放快一点,脸上多点笑容(虽然他笑起来更像教导主任),以及熟练运用网络热词。
经过一上午的折腾,一个崭新的马小川诞生了。虽然看起来还是有点违和,像是一个努力想融入年轻人群体的老干部,但至少……有点大学生的样子了
我们信心满满地带着改造后的马小川,走进了下午的《大学英语》课堂。
他穿着亮黄色的卫衣,背着可爱的皮卡丘书包,脸上努力挤出青春的笑容,坐到了教室中间的位置。
果然,他一坐下,就吸引了全班的目光。
前排那个马尾辫女生又回过头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惊喜地说道:
哇!马老师!您今天穿得好年轻啊!这身衣服真潮!
马小川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然后,当场石化,最后,缓缓地、绝望地趴在了桌子上。
我们三个:……
改造计划,宣告彻底失败。
5.
形象改造失败后,马小川彻底放弃了挣扎。他似乎认命了,或者说,是破罐子破摔了。
他不再刻意回避别人的目光,也不再徒劳地解释自己的身份。当有人喊他老师时,他甚至会条件反射地答应一声哎。
我们都以为他会就此消沉下去,没想到,他却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期末考试临近,大家都在疯狂复习。有一天,我们宿舍集体睡过头,眼看就要错过一门重要课程的考前划重点。我们三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小川却异常淡定。
他慢悠悠地穿好他那身标配的POLO衫和西裤,拿起公文包,对我们说:你们赶紧去教室占座,我随后就到。
我们不明所以,但还是火急火燎地冲向教学楼。等我们刚在后排坐下,上课铃就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开始点名。
点到我们三个时,我们心虚地答到。老师皱了皱眉,似乎在核对人数。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被推开,马小川腋下夹着公文包,表情严肃地走了进来,径直走到讲台边,和授课老师低声交谈了句什么,还拍了拍老师的肩膀。然后,他在全班同学(包括老师)敬畏的目光中,施施然走到我们旁边坐下,还对我们使了个眼色。
老师清了清嗓子,继续上课,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下课后,我们围住马小川:马哥!你刚才跟老师说什么了
马小川微微一笑,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没什么,就说我是隔壁院系的辅导员,过来旁听一下,顺便帮我们宿舍这几个不成器的学生签个到。
我们三个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学校食堂推出了限时供应的特色菜,只在教师窗口售卖。王鑫馋得直流口水,但学生根本买不到。
马小川得知后,二话不说,换上他的战袍,拿着我们凑的钱,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教师窗口。几分钟后,他端着满满一大份香气扑鼻的特色菜回来了,身后是食堂阿姨热情挥别的身影和一句马老师慢走,下次再来啊!
我们三个吃得热泪盈眶,对马小川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
甚至有一次,学生会又来查寝,我们宿舍因为有人用了违规电器,眼看就要被记过。马小川临危不乱,主动迎上去,和查寝的学弟学妹们亲切交谈,从学校发展聊到学生工作,最后成功把他们忽悠瘸了,只做了口头警告就放过了我们。
事后,林小北感慨:马哥,你这不去考公务员,或者去当销售,简直是屈才了!
马小川摆摆手,深藏功与名:没办法,生活所迫。既然改变不了长相,那就只能好好利用它了。
他甚至开始享受这种特殊待遇。比如,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他总能被安排到前排的嘉宾席;去图书馆,管理员会主动给他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专业书籍;就连偶尔想逃课,他只需要在教室门口晃一圈,假装是巡查的老师,就能制造老师来了的假象,掩护我们溜走。
渐渐地,大家似乎也习惯了马小川这种老师以上,学生未满的奇特存在。误会还是时有发生,但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种善意的调侃和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梗。
大一的元旦晚会上,我们宿舍排练了一个小品,就叫《老师同学》。马小川本色出演那个长得太着急的新生,我和林小北、王鑫扮演他那三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室友。小品融合了高数课、食堂打饭、查寝等一系列真实事件,包袱不断,笑料百出,成了当晚最受欢迎的节目。
谢幕时,马小川拿着话筒,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在他那张依旧成熟的脸上。他看着台下笑得前仰后合的同学们,第一次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大家好,我是马小川,一个普通的大一新生。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少熬夜,多护肤,保持年轻心态!不然,你可能就会像我一样,大一被当成研一的,研一被当成博一的,博士毕业直接被当成退休老干部……
台下爆发出更热烈的笑声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