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里,人流如织。柯震天站在行李转盘前,挺拔的身姿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T恤,肌肉线条在布料下若隐若现,右脸颊上那道三厘米长的疤痕在机场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先生,您的行李。机场工作人员将一个军绿色的帆布背包递给他。
谢谢。柯震天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简洁。他接过背包,动作利落地甩到肩上,大步流星地向出口走去。
十年了。整整十年没有踏上这片土地。走出机场的瞬间,初夏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而下,柯震天眯起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滨城的空气里带着海的味道,与记忆中的气息重叠,却又掺杂了更多陌生的元素——汽车尾气、香水味、远处工地扬起的尘土。
变化真大啊...柯震天喃喃自语。十年前离开时,机场周围还是一片农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那个十年未拨的号码。
喂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
爸,我回来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压抑的吸气声:...回来就好。我在门口等你。
柯震天挂断电话,喉结上下滚动。十年军旅生涯,他执行过无数次危险任务,受过伤,流过血,却从未像此刻这样紧张。十年前那个雨夜,他与父亲激烈争吵后摔门而去的场景历历在目。
当兵你疯了!我们柯家世代经商,你爷爷留下的机械厂还等着你继承!父亲愤怒的咆哮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我不想一辈子困在那个小工厂里!我有自己的理想!十八岁的柯震天倔强地回应。
滚!有种就别回来!
他真的十年没回来。即使在得知母亲因病去世时,他也因为执行绝密任务而无法赶回。这个遗憾,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震天!
熟悉的声音将柯震天从回忆中拉回现实。他抬头,看见父亲站在不远处,两鬓斑白,背微微佝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爸。柯震天快步上前,想要拥抱,却又在最后一刻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军姿站立。
柯建国上下打量着儿子,目光在那道疤痕上停留片刻,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回来就好。车在那边。
回程的车上,父子俩都沉默着。柯震天透过车窗看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发现父亲的工厂并不在原来的位置。
厂子搬了
嗯,五年前就搬了。老城区改造,地皮被征用了。柯建国的声音平静,却掩饰不住疲惫,现在在工业园区。
生意...怎么样
柯建国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还过得去。
柯震天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话里的勉强,但没有追问。军旅生涯磨练出的观察力告诉他,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车驶入工业园区,停在一栋略显破旧的三层厂房前时,柯震天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厂区门口的铁门锈迹斑斑,空地上杂草丛生,几个工人无所事事地蹲在角落里抽烟。
到了。柯建国熄火,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窘迫。
走进厂房,柯震天的心沉了下去。机器大多老旧,运转时发出刺耳的噪音,车间里弥漫着机油和金属屑的气味。工人们看到柯建国,只是懒洋洋地点点头,目光在柯震天身上短暂停留后又移开。
这是你儿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走过来,上下打量着柯震天,长得真像你年轻时。
老李,这是我儿子震天,刚从部队回来。柯建国介绍道,然后转向儿子,这是李叔,从你爷爷那会儿就在厂里干。
李叔好。柯震天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引得老李哈哈大笑。
当兵的就是不一样!老李拍拍柯震天的肩膀,转向柯建国,老板,这个月的工资...
柯建国的表情瞬间僵硬:再等等,等宏远那批货款结了就发。
老李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办公室里,柯建国给儿子倒了杯茶,自己却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你都看到了,厂子现在...不太好。
具体什么情况柯震天直截了当地问。
市场竞争太激烈,大厂压价,我们这种小厂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柯建国苦笑,再加上设备老化,技术跟不上...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全额工资了。
柯震天环顾四周,办公室的墙皮有些脱落,桌椅都是十几年前的款式,唯一的新东西是角落里一台二手电脑。他的目光停在墙上的一张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站在崭新的机器旁,意气风发。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有家叫腾达的公司提出收购,价格...勉强够还债。柯建国掐灭烟头,我本来想等你回来商量...
腾达柯震天敏锐地捕捉到父亲提到这个名字时眼中闪过的愤怒,他们有什么问题
柯建国沉默片刻:腾达的老板叫赵志强,以前是我的合伙人。二十年前卷走公司大部分资金自立门户,现在...他想用低价吞并柯氏。
柯震天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所以不仅是商业竞争,还有私人恩怨。
商场如战场啊。柯建国叹息道。
这句话触动了柯震天。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军靴在地板上发出有力的声响。
爸,给我三天时间。让我了解一下厂子的具体情况,然后我们再决定是否接受收购。
柯建国惊讶地看着儿子:你...对经营有兴趣
我在部队学的不仅是打仗。柯震天露出回家后的第一个笑容,特种部队的指挥官,首先是个战略家。
接下来的三天,柯震天像执行侦察任务一样,将工厂的每个角落摸了个透。他查阅了所有账本和合同,与每个工人交谈,甚至亲自操作机器了解生产流程。晚上,他泡在网吧里研究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情况。
第三天傍晚,柯震天将一叠打印的资料摊在父亲面前。
爸,我找到出路了。
柯建国惊讶地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这些都是你做的
特种部队的训练。柯震天指着图表,目前市场上低端机械零件确实饱和,但高端精密零件却供不应求,尤其是航空和医疗器械领域。
可我们没那种技术...
技术可以研发,设备可以更新。柯震天的眼中闪烁着军人特有的坚定,关键是找准市场缺口。我查过了,滨城有家新成立的医疗器械公司,正在寻找本地供应商。如果我们能拿下他们的订单...
需要多少投入柯建国问出了关键问题。
柯震天沉默了一下:初步估算,至少两百万。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
厂子账上只剩不到二十万...柯建国苦笑,银行不会给我们贷款的。
家里...还有房产吗
柯建国猛地抬头:你要抵押房子不行!那是你妈留下的...
爸!柯震天双手撑在桌上,俯身与父亲对视,这是背水一战。要么坐等被赵志强吞并,要么赌一把翻身。我在部队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绝境中,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柯建国看着儿子刚毅的面容,恍惚间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良久,他缓缓点头:好,我信你一次。
一周后,柯氏机械厂抵押了房产,获得了两百五十万贷款。柯震天亲自挑选了几台二手但性能良好的数控机床,又以高薪从省城大学挖来了一位退休的机械工程教授张明远。
张教授,我需要您在三个月内帮我们开发出符合医疗级标准的不锈钢精密零件。柯震天直截了当地说。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年轻人,你知道这有多难吗
知道。柯震天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搜集的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专利情况。另外,我联系了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他们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张教授翻阅着资料,惊讶地抬头:你做足了功课啊。
战场上,情报决定胜负。柯震天微笑。
接下来的日子,柯震天像指挥作战一样管理着工厂转型。他将军队的纪律性带入工厂,重新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考核制度。每天早上七点,全厂员工集合开早会,明确当日任务。他自己则身先士卒,经常在车间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和技术人员一起调试设备,解决难题。
工人们起初对这个空降的少东家颇有微词,但很快就被他的专业能力和拼命三郎的作风所折服。老李私下对柯建国说:你儿子有股狠劲,像你年轻时候,但又比你更懂现代那套。
三个月后,第一批样品终于通过检测,达到了医疗级标准。柯震天拿着样品和检测报告,亲自拜访了那家医疗器械公司——康健医疗。
康健的采购经理刘成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他翻看着检测报告,态度冷淡:柯氏没听说过。我们一直和南方的大厂合作。
刘经理,柯震天不卑不亢,我们的质量不输任何大厂,而价格可以低15%,交货期缩短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本地企业,售后服务响应更快。
说得好听,小厂的质量稳定性怎么保证刘成嗤之以鼻。
柯震天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们过去三个月的生产数据,每批次产品的合格率都在99.2%以上。另外...他又拿出一个U盘,这是我们工厂的实时监控系统,您随时可以查看我们的生产情况。
刘成明显愣了一下:这么透明
军人不说假话。柯震天直视对方,我在特种部队服役十年,最看重的就是信誉。如果我们的产品出现问题,我以军人的荣誉担保,会承担一切责任。
刘成的表情松动了一些:你当过兵
北方战区'雪狼'特种大队,队长。柯震天简短地回答。
怪不得...刘成若有所思,我儿子也在部队服役。军人...我信得过。他伸出手,先试订一批,如果没问题,后续可以考虑长期合作。
离开康健公司时,柯震天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赵志强。对方五十出头,西装革履,看到柯震天时明显愣了一下。
你是...柯建国的儿子赵志强眯起眼睛。
柯震天。他简短地回答。
听说你们厂最近在搞什么技术改造赵志强皮笑肉不笑,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别太天真。这个行业,不是有点小聪明就能玩转的。
电梯到达一楼,柯震天迈步而出,回头看了赵志强一眼:赵总,战场上最危险的就是轻敌。告辞。
一个月后,康健医疗的第一批订单顺利完成,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评价。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订单接踵而至。柯震天趁热打铁,又拿下了两家小型医疗器械公司的合同。
工厂的机器重新轰鸣起来,工人们拿到了补发的工资,士气高涨。柯建国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感慨地对儿子说: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这只是开始,爸。柯震天望着窗外的夕阳,下一步,我们要进军航空零部件市场。那里利润更高,但门槛也更高。
需要更多资金吧
嗯。柯震天点头,我准备引入风险投资。已经联系了几家投资机构。
柯建国欲言又止:引入外部资本...会不会失去控制权
特种部队教我的另一件事是——有时候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赢得战争。柯震天拍拍父亲的肩膀,放心,我会确保柯氏的主导地位。
当晚,柯震天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柯队长,久仰大名。电话那头是一个低沉的男声,听说你的小厂子最近有点起色
你是谁柯震天警觉起来。
赵总让我转告你,见好就收。滨城的机械行业,不是你能玩得转的。
柯震天冷笑一声:转告赵志强,特种兵最擅长的就是打硬仗。我奉陪到底。
挂断电话,柯震天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城市灯火。他知道,真正的商战才刚刚开始。但十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他明白一个真理——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战术得当,以小博大并非不可能。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老班长,是我,柯震天。听说你退役后在做风险投资有个项目想跟你聊聊...
滨城金融中心大厦28层,柯震天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整座城市。他今天罕见地穿了一套深蓝色西装,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投下修长的影子。右脸颊上的疤痕在精心修剪的胡须中若隐若现,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魅力。
柯总,刘先生到了。秘书轻声提醒。
柯震天转身,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立刻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老班长!
好小子!刘志强——前特种部队教官,现风投公司合伙人用力拍了拍柯震天的肩膀,几年不见,都当上老板了!
两人落座后,柯震天直接切入主题:老班长,这次请你来,是想谈谈投资的事。
刘志强接过企划书,快速浏览:军工零部件你小子胃口不小啊。
市场调研显示,未来五年军工配套产业年增长率将超过20%。柯震天打开投影仪,展示出一组数据,而国内能提供高精度军工零件的民营企业不到十家。
门槛高,利润也高。刘志强若有所思,但军工资质可不是那么容易拿的。
所以需要资本支持。柯震天目光坚定,我已经联系了张教授,他在军工材料领域有不少研究成果。只要资金到位,半年内我们就能拿出符合标准的产品样品。
刘志强盯着柯震天看了几秒,突然笑了:还是当年那个'雪狼',认准目标就死咬不放。他合上企划书,两千万,占股20%,但我要一票否决权。
柯震天眼睛一亮:成交!
送走刘志强后,柯震天立刻召开公司高层会议。会议室里,张教授、财务总监李雯、生产主管老李等人围坐一圈。
各位,柯震天站在投影前,声音沉稳有力,从今天起,柯氏机械正式更名为'震天科技'。我们获得了首轮两千万风投,目标是半年内进入军工配套领域。
李雯推了推眼镜:柯总,军工产品的认证周期很长,我们的现金流可能撑不了那么久。
所以我们要双线作战。柯震天切换幻灯片,一边继续医疗零件生产保证现金流,一边组建军工研发团队。他看向张教授,张老,您有合适的人选吗
张教授沉吟片刻:我有个学生,现在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教,专攻特种材料。如果能把他挖来...
不惜代价。柯震天斩钉截铁,另外,我需要一份详细的研发预算和时间表。在部队时我们叫它'作战计划'。
散会后,柯震天独自留在会议室,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柯震天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声,我是《商业前沿》的记者林妍,想约你做个人物专访。
抱歉,公司刚完成融资,我很忙。柯震天本能地拒绝。
正是因为你们获得风投,读者才对你这个'特种兵总裁'感兴趣。林妍不依不饶,听说你准备进军军工领域那可是块硬骨头。
柯震天眉头一皱:你怎么知道
商业记者自有消息渠道。林妍轻笑,怎么样给个机会吧,也许报道能帮你吸引更多投资。
柯震天思索片刻:明天下午三点,公司会议室。只有半小时。
挂断电话,柯震天立刻拨通了刘志强的号码:老班长,我们融资的消息已经泄露了,有记者找上门来。
正常,风投圈没有秘密。刘志强不以为意,不过军工的事要低调,毕竟涉及敏感领域。
第二天,林妍准时出现在震天科技。她二十七八岁年纪,一身干练的职业装,眼神锐利如鹰。
柯总,你的经历很传奇。采访中,林妍不断追问细节,从特种兵到企业家,这种转变很少见。你觉得军旅生涯对你经商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战略思维和执行力。柯震天回答,在部队,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导致战友牺牲;在商场,则关乎员工生计和投资人利益。
听说你的竞争对手腾达集团在业内很有影响力,林妍话锋一转,你不担心他们打压新进入者吗
柯震天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采访结束后,柯震天立即召集核心团队:我怀疑那个记者是赵志强派来的。从现在起,军工研发项目代号'雪狼',除在座各位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细节。
接下来的日子,柯震天像指挥特种作战一样推进着他的商业计划。白天,他处理公司日常事务;晚上,他与研发团队泡在实验室,常常工作到凌晨。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实验室里气氛凝重。张教授的学生——年轻的材料学博士陈岩盯着电脑屏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又失败了。陈岩沮丧地摘下眼镜,高温下的材料稳定性还是达不到标准。
柯震天拍拍他的肩膀:在部队,我们经常说'失败是弹着点'。每次失败都让我们离目标更近。
但资金消耗比预期快30%。李雯小声提醒,如果下个月还没有突破,我们可能要暂停医疗零件生产线来维持研发。
柯震天沉默片刻,突然问:陈博士,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合金配比问题。陈岩调出数据,常规配方在极端环境下会出现微观裂纹。
如果...柯震天若有所思,我们借鉴装甲车的复合装甲原理呢不是单一材料,而是多层不同特性的材料组合
陈岩眼睛一亮:分层复合结构这思路很新颖!但工艺会非常复杂...
复杂不等于不可能。柯震天站起身,从现在开始,全员三班倒,72小时内我要看到新方案。
三天后,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实验室时,陈岩兴奋地冲出测试间:成功了!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柯震天看着测试报告,嘴角微微上扬:通知刘总,准备样品参加下个月的军工配套产品展。
军工展当天,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头攒动。柯震天亲自站台,向各路客商介绍他们的新产品。不同于其他展位的华丽宣传,震天科技的展台简洁务实,但产品性能参数却让不少专业人士驻足。
这数据真实吗一位身着军便装的中年男子仔细检查着样品。
绝对真实。柯震天递上完整的测试报告,我们每一批产品都经过三次全检。
男子抬头看了柯震天一眼:听说你当过兵
北方战区'雪狼'特种大队,十年服役。柯震天挺直腰板。
男子点点头,递上一张名片:下周有个军方招标会,欢迎参加。
柯震天接过名片,心头一震——某军工集团采购部主任,王建军。
回滨城的高铁上,柯震天接到李雯的紧急电话:柯总,出事了!三家医疗客户同时取消订单,理由是'质量不稳定'。
不可能!柯震天声音一沉,查清楚背后原因。
刚回到公司,坏消息接踵而至。张教授面色凝重地走进办公室:陈岩今早提交了辞职信,说是'个人原因'。
柯震天眼神一凛:赵志强出手了。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有人在行业内散布谣言,称震天科技因专注军工而忽视医疗产品质量;同时,腾达集团以三倍薪资挖走了陈岩等三名核心技术人员。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李雯翻着财务报表:失去医疗订单,现金流最多撑两个月。如果军工招标不顺利...
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柯震天冷笑,在部队,我们管这叫'切断补给线'。他站起身,张教授,陈岩参与了哪些核心技术
主要是复合工艺的细节参数。张教授叹息,但核心原理是你的分层构想,他没完全掌握。
好。柯震天目光如炬,第一,李雯联系所有供应商,重新谈判账期;第二,张教授带团队连夜修改工艺参数,申请专利;第三,我亲自处理客户关系。
当天晚上,柯震天驱车来到康健医疗刘成家门口。刘成见到他,面露尴尬:柯总,这事...
刘经理,柯震天递上一个U盘,这里有我们过去半年所有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客户反馈。如果有一例质量问题,我立刻关门大吉。
刘成犹豫片刻:其实...是赵志强放出话,谁跟你合作就是跟他作对。我们小公司得罪不起啊。
柯震天点点头:理解。我只问一句——如果我能解决这个问题,康健能否恢复订单
当然!你们的产品确实好。刘成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赵志强正在调查你的从军经历...小心点。
次日清晨,震天科技所有员工收到一封邮件,主题是《背水一战》。柯震天在邮件中坦承公司面临的困境,同时宣布了一项特殊激励计划:任何员工若能提供打击竞争对手的有效策略,将获得重奖。
中午,前台小姑娘怯生生地敲开柯震天办公室:柯总,我...我有个想法。
原来她表哥在腾达集团仓库工作,透露赵志强囤积了大量特种钢材,准备哄抬价格。
柯震天眼睛一亮:情报工作永远是制胜关键。他立刻联系了几家钢铁厂,锁定了平价货源,同时在行业内放出风声,导致腾达囤积的钢材价格暴跌。
一周后,更重磅的消息传来——某军工集团招标结果公布,震天科技成功中标,成为某型装备零部件的唯一民营供应商!
庆功宴上,刘志强举杯:你小子真是商业奇才!短短半年就拿下军工订单,这在风投圈都是个奇迹!
不是奇才,是军人。柯震天微笑,战场上,情报、速度、出其不意,永远是取胜之道。
就在众人欢庆时,柯震天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上赫然是他当年在特种部队的合影,其中几个战友的脸被红圈标出。附言只有一句话:你的过去,没那么简单。
柯震天瞳孔微缩,但很快恢复平静。他删掉信息,继续与众人碰杯。没人注意到,他的左手在桌下悄然握紧,指节发白。
宴会结束后,柯震天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他知道,赵志强的反击才刚刚开始。而这场商战,正在向着他未曾预料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