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舒县任期结束后,来我王家吧,我收你为义子,保你长期发展,步步高升。”
“将来有了成就,若你有意,我可许配小女王徽与你为妻,如何?”
卧槽,这老东西的饼真是又大又圆。
又是收义子,又是嫁女儿,真把老子当个人物啊。
王导看着,面色平静道:“我的态度是认真的,不必怀疑有什么阴谋,毕竟我亲自见你,与你交谈,这就意味着态度。”
唐禹当然不会相信,于是拱了拱手,苦笑道:“伯父,晚辈受宠若惊,自认为没有那个价值。”
王导缓缓道:“数十年来,我见过的人才如过江之鲫,还是有识人之能的。”
“无论是建初寺还是北湖,你在集会之中的表现都不错,是可塑之才。”
“这件事你好好考虑,不必急着给我答复,但我等你的好消息。”
“言尽于此,下棋吧。”
唐禹唯有点头,开始和王导下棋,两胜两负之后,王导就觉得没意思了。
他摆手道:“你在让棋,这不是好事,年轻人就该趾高气昂,敢为人所不能为之事,才能承大运,走更远。”
“少年老成,犹邯郸学步,不是正道。”
唐禹道:“多谢伯父教诲,晚辈谨记。”
他态度极好,缓步告退,一直走出了府门,才终于松了口气。
心中复盘了一下刚才的对话,发现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王导表达了为官之道和拉拢之意。
只是当谢裒派人来找唐禹的时候,唐禹才感受到了事情的不对。
谢家的主厅之中,唯有谢裒一人。
唐禹恭敬地坐在一旁,表情有些严肃。
在他的印象中,谢裒是一个内敛的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喜怒不形于色,心机深沉,不好猜测。
他喝了一口茶,缓缓道:“唐禹啊,在府上这一个多月,过得怎么样啊?”
唐禹低头道:“小婿过得很好,多谢岳父大人关心。”
谢裒道:“世家有世家的复杂性,生活上条件上或许好一些,但可能不如你原有的家庭过得那么轻松惬意。”
“你也是个聪明的,相信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异。”
“因此,我相信你也感受得到,谢府对你还是抱有善意的。”
这倒是实话,唐禹承认整个谢家几乎没有什么坑他的地方,管吃管住管花钱,还帮忙举荐当官。
于是唐禹道:“小婿明白,心中很是感激。”
谢裒笑着,突然道:“所以你和王导单独见面足有大半个时辰,在说什么啊?”
唐禹心中一惊,不禁有些发寒,看来谢家在王家的卧底还真不少,这么快就得知了消息。
他想了想,便坦诚道:“他要我做官心系朝廷,并提出了丰厚的条件,想让我投靠他们。”
谢裒道:“你动心吗?”
唐禹面色不变,郑重道:“条件令人动心,但王家却不会那么好心,这是阴谋。”
谢裒沉默了片刻,才笑道:“阴谋谈不上,无非是诓你一下罢了。”
“庐江郡,是何家的地盘。”
“何叡是关中侯、安丰太守,为人比较低调。其子何充,年仅三十便担任要职,现为东阳太守。”
“何家与王家,有姻亲关系,何充也是王导比较赏识的后辈。”
“王导让你心系朝廷,本质上是想让你打压何家。”
唐禹不禁皱眉道:“王、何两家关系好,王导却让我打压何家?”
谢裒道:“世家有世家的立场,各自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分时段。”
“比如此前王、何两家的关系是不错,但随着何充与庾文君的妹妹成亲,何家和庾家的关系愈发亲近,王家也就感受到危机了。”
“唐禹啊,立场决定利益方向,利益方向,则是做事的方向。”
“你啊,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场在哪里。”
“要限制王家的权柄,就必须创造大晋朝廷的多极格局,这样我们谢家才可能是其中一极。”
“何家的崛起,有利于多极格局的诞生。”
“所以你去了舒县,可不能和何家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