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回京后,渣男和外室给我下跪敬茶 > 第39章 人才辈出六零六

良久,慕怀瑾与正堂的丫鬟小厮们,才从这惊天大雷中缓过劲来。
身旁的徐菀却似早就知晓一般,和煦地笑道:那真是恭喜王大人了。铲除了家中孽障,王大人之后的仕途定会一帆风顺,家族也会安宁昌盛。
王靖康听后两眼放光,哎呦!多谢夫人美言啊!
既然少夫人都这么说了,今后必定前程无忧!
随后,王靖康向堂下候着的人高声道:将东西搬进来!
慕徐两人向堂下望去,但见数名小厮抬着四五台绑着红绸的箱子走了上来。
王靖康道:侯爷,夫人,靖康今日专程上门拜谢提点之恩。这些薄礼乃靖康一点小小心意,还望侯爷与夫人笑纳。
慕怀瑾与徐菀相视一眼,向王靖康推辞道:这怎么好...
侯爷莫推辞。区区小礼与夫人的提点之恩相比,不值一提,侯爷您就收下吧。
王靖康说罢,又从袖中取出一张汇兑票,恭恭敬敬递给徐菀。
夫人,那日我离开侯府前,您说让我别忘了回来付些银钱抵消因果。这是一张五百两的汇兑票,您在盛国境内任一票庄都可兑成现银。不知是否可抵因果
徐菀:!!王大人大义啊!
王大人太客气了。徐菀强自抑住不听使唤的嘴角,温和从容地笑道:王大人放心,我一定帮你在祖师爷面前美言几句,保佑你全族大富大贵。
王靖康欣喜异常,靖康多谢夫人了!敢问夫人师从何道观呀
清凉山青云观。
原来是青云观呐。王靖康虽对青云观未有过耳闻,但毕竟培养出了徐菀如此优秀的弟子,那必定是一流道观。
日后有机会,靖康定当亲自去青云观为祖师爷上香。
徐菀略略遗憾道:王大人有心了。不过清凉山上的道观年久失修,我已不不打算回去。
下山时我将祖师爷和师父的牌位都带了下来,打算在京城为青云观再修建一座道观。王大人的这张汇兑票,就是我修建道观最大的支持。
听闻此言,王靖康有些疑惑,夫人想建道观,让侯爷助您一臂之力不就成了。若是侯爷出手,莫说一座道观,十座都能建的起来。
慕怀瑾也顺势望向徐菀。王靖康这疑问,也是他一直以来想问的。
明明只需徐菀张张嘴,慕怀瑾就会出钱为她建道观,且无需让她偿还什么。
可这些日子来,徐菀就是不说,而是打算靠自己赚钱。
慕怀瑾便也不好再提,但他真的很想知道缘由。
徐菀依然淡声道:古人云‘兰因絮果’。若今日我平白无故用侯府的银子去建道观,此为因。那么他日定会有我无法左右的果出现。
我徐菀做事,向来讲究个公私分明、不欠人财与情,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因此就算侯爷主动赠我银钱,我也不会要。只有自己打拼来的,因果才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番话,将在场所有人都说的心悦诚服。
下人们没成想,这位年纪轻轻的夫人竟会如此透彻,胸襟与格局也不似一般女子,果真是能将侯爷都收服的人啊。
身旁的慕怀瑾亦定定望着徐菀,眸光深沉,仿佛痴了一般。
他从没想过这个比自己小一轮的姑娘,竟会如此通透坚毅,有着胜似男子的韧劲与担当,不依附任何人,纯纯靠自己。
如此人儿,当今怕是在男子中都找不出几个。这让见惯了商界人士虚与委蛇的慕怀瑾,由衷的震撼与钦佩。
王靖康也被徐菀的话震愣了一瞬,而后,他再次拱手道:夫人的气度果真令人敬服,颇有几分老侯爷当年的气势。夫人放心,今后靖康定会为您多介绍些主顾的。
那便多谢王大人了。
徐菀说着,从王靖康手中接过那张汇兑票,而后从袖中取出一道符来递给了他。
这道是我近来画的镇宅符,压在府中东北角可保家宅安宁,人丁兴旺。这道符算我送您的,祝王大人早生贵子。
王靖康双目晶亮,谢夫人!谢侯爷!
办完了今日大事,王靖康便打算告辞。在告辞之前,他猛然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侯爷,近来我听闻了一件事,不知您可否知晓。是关于您的养子慕煜衡的。
哦他近来如何做了何事
坊间都在说,慕煜衡和他那外室要在京城开一间集市。他们盘下了西坊的十间铺面正在修整,不日便能开门迎客。
慕怀瑾闻言稍有疑惑,什么叫开一间集市
集市不都是每月初一十五,在街上摆的吗怎能用一间这个词去形容
这我也不大清楚,大概是将集市开在十间铺面里吧。
徐菀暗想,这一定又是那个异世女子想出来的把戏。
慕怀瑾以手扶额,沉声道:他们开铺子的银钱,定是姑母给的吧。
慕煜衡净身出府,哪里来的银钱能租下十间铺面,再开集市
除了姑母还能有谁呢。徐菀暗暗掐指一算,不过,他们这集市注定成不了气候,最后还是会落得个赔钱欠债收场。
===
十日后,慕煜衡与刘云蕊的超市终于准备妥当,不日便可开门迎客。
在此期间,慕老太脸上的伤也基本痊愈。
慕煜衡悄悄去福宁轩探望过慕老太两次,邀请她前去参加超市的开业典礼。
同时还邀请了几位从前时常同慕刘两人玩在一起的纨绔子弟,到时候来捧场。
除此之外,慕煜衡还邀请了京城近来名声最盛的驱魔天师马朱雀,来为他们的超市做一场驱邪迎财的法事。
据她弟弟马白虎所说,马朱雀是驱魔龙族马氏第十一代传人,更是九天玄女转世,降妖除魔、布阵做法全都不在话下。
相信有马天师的做法相助,他们的超市定会生意兴隆,利润翻翻。
于是在超市开业当日,京城西坊的一条大街上格外热闹。
但见那条街上一间装饰华贵的铺子前,正有一位穿着道袍,手持桃木剑的女子,在开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