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五,京中雪长,终于落了晴,烟蓝云底绕过乾阳沉渺,庭院梅枝花苞下藏有几寸细雪,湘竹踩上云梯举着陶翁接雪,姒兰君偷闲依在窗边。
右脸的面具今早已经取下,眉骨连接颧骨那块的水泡已经消散,留下一条浅浅的痕迹,姜泽柔带着姒意上街采买,母亲在厨房做元宵,难得的消遣日子。
沈府在京中的旧居翻缮完毕,沈鹤安搬离府衙,回到按察院办职。
望月楼封禁后,楚凝一连几日差人送来信函,连问她的身体。
姒兰君碍于事务不便前去,让蓝玉每隔几天带些补品宽慰,老鸨每次见到蓝玉,不由分说拉住就是一番哭诉。
闹得蓝玉每次苦丧个脸。
安筠修前几日倒是捎来口信,想要带着安蕴上门看望。
她对安蕴谈不是讨厌也说不上喜欢,一味靠自己来摆脱眼前困境的选择
,让她浑身都不舒坦,她只能让吴大夫写个假病单,拖得几日空闲。
——“妹妹?”前夜过后,小翠回报他小姐染了风寒,不宜外出见客。
连同一向疼爱她的父亲,这丫头也是不肯相见,母亲想来照顾,安蕴更是借口怕过了病气,推辞掉了
,屋内传出几声咳嗽,“大哥,蕴儿身子尚未好全,只怕不能陪着哥哥去见姒郎君。
”嗓音平缓轻柔,透着几分虚缓。
“大哥替我多加问候姒郎君。
”安蕴这句说的格外轻声,他贴近才叫听清,心中抱有疑惑,“妹妹有什么话,需要我带给她?”贴近门户几分,屋内一片寂静。
“前几日哥哥劝了她几句,想比不再贪恋烟柳之地。
”轻轻往内一推,门栓抵住,不动分毫。
安筠修心中一紧,欲抬脚叫下人开门。
“修儿。
”一道苍劲而又松缓的呼喊从身后响起。
“父亲。
”
安父一条藏墨色长襟裘衫,腰间一串紫晶石纹封带,下颌留有几簇长须,眼尾几处扇纹往外延伸,“安蕴这丫头还病着?”话里问着安蕴情况,眼神透过门窗打量,眸底匆匆闪过一丝不悦。
眼前这人便是安家家主,安濯。
安筠修:“妹妹感染风寒,身体虚弱。
”“儿子本想着,她和姒家主彼次有意,姒家孝期将至,不如早日定下婚约。
”试探望向父亲的脸色。
“是啊,蕴儿今年也十五了。
”安濯随口呼应,双手伏在后腰,不知想些什么,“修儿,姒家那小子这几年流言不断。
”捕风捉影的传言,安筠修倒也听过,察觉父亲对姒家不满,疑惑问道:“姒家是京州大族,姒老家主在世时,父亲不也看好她吗?”暗想安蕴这丫头躲着不去姒府,莫非也偏信坊间传言。
自家儿子对两人婚事热衷,惦记来年二月会考,安濯也不好打击他的信心,随即改口,故作感慨,“是啊,岁月无情,你姒叔叔去世也要三年了,真是苦了姒家那小子一个人。
”见父亲对此事并无直接反对,安筠修眉梢一喜,“儿子这就准备准备去姒府和她协商此事。
”“嗯”安蕴轻轻贴在窗户,两人谈话尽数落入耳中,见哥哥离开,门外不见声响,悄悄放下门栓,“父亲。
”不同于安筠修面对父亲的松弛,她这句父亲,乖顺的格外怪异。
迎着安濯不善的脸色,安蕴乖巧挽住他的手臂,扶他坐下,屋内常见的闺房布置,北墙挂着一副舐犊情深图,图下插着三根清香,圆桌放着一碗药汤。
安蕴提起茶壶倒茶,桌面拍得一震,“我叫你去打探那位沈大人和姒兰君那小子的事,你做了什么!”安蕴吓的双眼一睁,胸腔一颤,茶杯掉在桌底,滚烫的茶水散在裙面,
“父亲姒郎君确实深受重伤,女儿也是听你的不敢自作主张。
”“没有自作主张?”韫沉的神色,定在被茶水烫伤的虎口,眼尾后处几缕扇纹忽的拉起直,敲在她的头盖,“那就是想自作主张?”她前脚刚从沈鹤安住处离开,后脚刘捕头拿着手令去玄舶司拿人,宴请张鹰当日就他们三人,沈鹤安怎么会查到张鹰这条线上,原先谈拢的出海船只,半途出现新变数,玄舶司出了新指令。
眼瞅着年关就要到了,开春后的货物这几天就要敲定,张鹰区区一个玄舶司跑腿,狮子大开口要他在私人生意上分利多划一半。
安濯死忍慢忍,咽下这口气,好心带着这个女儿见见世面,目光一冷,忽然轻柔擦去安蕴裙面染污的茶渍,摩挲她的额发,“蕴儿,你老实告诉父亲父亲不会怪你。
”寒意沿过头皮传递,安蕴双腿一软跪在地面,“父亲,沈大人问是谁派我来的,女儿只说在姒郎君口中听过他的美名,女儿实在不敢乱说。
”大掌顺着头顶滑至两肩,强忍胃部涌出的不适,指尖扣住地砖,低头垂泪。
“姒兰君”“对,是她告诉蕴儿,沈大人极好相处。
”安蕴像是抓住一颗救命稻草,安曜眼尾向下一盖,目光一紧,拉开她的领口,脖间几处淡淡红痕,细看藏着几分说不明的暧昧。
“父亲……”害怕他识出这是掐出来的痕迹,安蕴索性狠下心来,“是姒郎君在马车……”安曜漠漠松开手,眼中不见一丝担忧,浮出几分烦躁,“蕴儿,父亲想着为你寻个好归宿,未曾想”“姒兰君那小子,越来越不成样子,前些时段还和走私犯混在一起,望月楼封禁那夜,大家都瞧见他被那位沈大人捉回审问,溺爱妾室,不敬姨母。
”“你哥哥还想前去为你定亲,她实在不算一个良人啊。
”话里尽是对姒兰君的不满,语气里存着几分试探,眼尾像模像样挤出几滴泪水,颇有几分老泪伤怀。
安蕴指尖扣紧砖缝,哽咽道:“蕴儿,愿意嫁给姒郎君,哪怕是妾,只愿哥哥来日多加助益。
”“哎,可我听说姒兰君是个不能生的,还好”语调遗憾,眼尾跳出一抹算计。
“为了父亲,女儿不怕。
”安蕴喉舌发紧,不敢忤逆他的意思,乖顺把头枕上他的膝盖。
“这才是我的好女儿。
”安濯欣慰一笑,端起桌面早已泛凉的汤药,舀起一勺吹了吹,“来,父亲喂你,小心烫。
”——姒兰君惬意搬来椅子,院中沐浴日光,扶桑一身灰色常衫,接过湘竹递去的陶翁,乍一看和她府中下人别无差别。
玄舶司船只缩减,各家对照宫里需单和私家对外售卖的数量,重新分配船只,每家不能超过限额船只。
税款按照往年物价抽取不变,贪墨的办事官张鹰被刘捕头请进大牢,牵扯出几名玄舶司的官员。
按察院接手审问,其中内情并不得知,按照沈鹤安处理许广的性子,玄舶司五成以上官员只怕都要洗牌,抄出的赃物,尽归国库。
湘竹捧着陶翁轻笑,“这沈大人,颇有“商鞅”的气势。
”趁扶桑和湘竹闲聊,姒兰君偷偷翻了个白眼。
沈鹤安处置许广几人后,经商增需给桉察院报备,由桉察院下达人员,现场督促,三家共同盖章方才生效,原先一式三份各家保存的通决文书,现下变为一份,尽数归于沈鹤安一人手中。
如今玄舶司也加入这条规矩。
各家各户时刻向按察院报备行踪动向,出现货不对板,私自携带名单外的物件,或是贿赂朝廷命官,一概走私罪论处玄舶司隶属宫内,做的是皇家生意,说句大不敬的话,玄舶司再如何那也是皇家的私事,沈鹤安和皇上再亲,关起门来说事的道理,他怎么也不懂?听说沈鹤安抓人时,手中没有圣旨。
她直觉脑子嗡嗡作响,扶桑与湘竹接下来的打趣,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过刚易折,沈鹤安总是持着一股傲气做事。
萧家的瓷器腊月初便就运到京中放存,姒家茶叶需要提前查验,跟着萧家的船运回茶库。
唯一苦的就只有安家,每年宫内宫外丝绸要量最多,宫中近期增添几笔丝绸,腊月十五安家织造坊的机器不敢停歇,一天十二个时辰换班来回轴转。
京州的余货倒是好说,水面结冰,走不了水路,外地存货单一路送来京中最快也要半月,再按照这一套繁琐规程走来,玄舶司的船早就人去楼空。
还真是记仇……“替我谢过你们大人。
”利落封上新的一壶陶翁,“姒家主那的话,沈大人说多亏你那封密函,不然他也不能那么快查清楚一个玄舶司办事官,贪墨足足几十万两。
”扶桑这几天算是看出自家大人,对这位姒家主信任,凭借几张信函,沈鹤安就敢连夜先斩后奏,抓了玄舶司的人,回话态度也比前几日尊重了许多。
姒兰君心虚摸了摸鼻尖,玄舶司成立数十年,总和贪墨区区不过才几百万两。
传出去谁信啊?扶桑:“沈大人说了,年关过后,邀姒家主望月楼一聚。
”姒兰君皮笑肉不笑点头应下。
之前怎么没发现,他那么记仇……院前低眉站着一名丫鬟,扶桑见状抄手揣了一瓶装着雪水的陶翁,主动从后门离开。
丫鬟:“家主,安大公子来了。
”扶桑背影完全消失,姒兰君这才收起笑,冷冷道:“他一个人来的?”“安小姐突感风寒,不得上门。
”偶感风寒他前来只怕又是谈论二人婚事,递给湘竹一个眼神,懒洋洋闭眼继续沐浴阳光。
——前厅茶桌堆放许多礼品,安筠修一套天墨色窄袖绒衫,修长的三指端起茶盏,鼻尖轻嗅,绚丽的光线洒在腰腹,墨纹暗藏流金,一股书香气萦绕而出。
厅外脚声窸窸,安筠修放下茶盏,整理衣袍起身向迎。
推面只见梅香袭来,“这位就是安家公子吧,湘竹这厢有礼了。
”湘竹一件赤红八团祥云褙子,翠玉的发钿落于眉间,好似一只迎风的红梅。
见客若是家主不在,再由主母出面,姒兰君没有正妻,接待客人自然不用劳烦老夫人出面,里屋还有一个正经表小姐,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妾室出面。
安筠修依着礼数还了个礼,“这位就是湘姨娘吧,不知姒家主何在?”湘竹坐在右手对侧,不急不慢道:“家主近日连生变故,今早玄舶司那边有要事,一早就出门了。
”“不知安公子有何事,湘竹可代为转达。
”外界传姒兰君本想娶湘竹为妻,家族尤力阻拦,许诺待她诞下子嗣,扶为正妻,姒兰君这才作罢。
安筠修本是不信,如今见到湘竹应对如流的模样,许是经常代替主母接客,心中信了几分,存着为妹妹婚事考虑,打探道,“湘姨娘和姒家主想必恩爱非常。
”湘竹两侧浮现一团云霞,搅动手帕,“家主对我极为体贴,日夜相伴,耳鬓厮磨”安筠修指尖一颤,刚入口的茶水险些吐回,“咳咳,是我冒犯了。
”“安家妹妹若是嫁进来,湘竹不会和她争,日后孩子也会认安妹妹这个姨娘。
”听见这句姨娘安筠修原本有些不乐意,听完一整句后,瞳孔忽而放大,不可置信回看她的小腹。
茶盖一不愣神从指尖滑落,安筠修想着为自家妹妹定亲的想法,顿时不知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