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语:
相亲节目上富婆嘲笑我带的酸菜:农村土狗才吃腌货,
我脑内突然弹出【非遗传承系统】,
当场掀开她爱马仕包包:您这假包针脚还没我家腌菜排得整齐!
直播间破解她假货产业链,而我带着酸菜厂登上国际展会....
2
序章:腌菜与针脚
我叫林北溯,此刻正站在一个叫做《心动对对碰》的相亲节目舞台上。
老实说,我有点懵。
灯光刺眼,几乎要把人烤化。
村长说城里现在流行这个,能给咱村的农产品增加曝光度,顺便解决我的个人问题。
我寻思着,卖酸菜和找对象,好像不太搭界
但村长的热情我顶不住,半推半就就来了。
手里拎着一小坛自家腌的酸菜,是我奶奶亲手做的,坛子外面还包着土气的红布。
这是我能拿出的最有特色的礼物了。
对面的女嘉宾,一身珠光宝气,画着精致的妆,看我的眼神像在看什么珍稀动物。
她叫刘曼丽,资料上写着是某上市公司的时尚总监,妥妥的富婆。
主持人cue流程:林北溯,请展示你为女嘉宾准备的礼物。
我有点紧张,把小坛子往前递了递。
刘小姐,这是我家自己做的酸菜,用的山泉水,老坛发酵,味道很地道。
空气仿佛凝固了。
刘曼丽皱着眉,捏着鼻子往后退了一步,夸张地扇着风。
酸菜
她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但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一股子腌货味儿,我说大哥,现在什么年代了,谁还吃这种东西
她顿了顿,上下打量着我,眼神里的轻蔑毫不掩饰。
啧啧,果然是乡下来的,这种东西,也就你们农村土狗才稀罕吧
嗡——
我脑子像是被重锤砸了一下。
屈辱,愤怒,还有一丝茫然。
我不是没想过城里人可能看不上这土特产,但没想过会被这样指着鼻子羞辱。
空气里弥漫着尴尬。
台下观众席传来细碎的议论声,摄像机怼着我的脸,似乎想捕捉我每一个难堪的表情。
就在这时,一个冰冷的、机械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我脑海里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遭遇职业歧视,[非遗传承系统]已激活!】
【宿主:林北溯】
【当前非遗技能: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初级)】
【系统任务:捍卫非遗尊严,反击傲慢!】
【新手奖励:[宗师级品鉴](临时,持续十分钟)】
我愣住了。
系统非遗这都什么跟什么
但那股突如其来的冰冷感觉,让我瞬间冷静下来。
同时,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关于酸菜的历史、工艺、文化内涵……还有一种奇异的品鉴能力,仿佛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刘曼丽放在腿上的那个亮橙色爱马仕铂金包上。
在【宗师级品鉴】的视野里,那个包包的细节被无限放大。
皮质的光泽不对,缝线的针脚粗糙,间距不均,五金件的镀层隐隐有气泡……
和我奶奶把酸菜一颗颗整齐码放在坛子里的那种专注和严谨,形成了滑稽的对比。
怒火混合着系统带来的底气,在我胸腔里燃烧。
凭什么
凭什么你看不起我用心做的东西,自己却拿着假货在这里招摇撞骗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颤抖,迎上刘曼丽鄙夷的目光。
刘小姐。
我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
你说我这酸菜是土狗吃的腌货
刘曼丽抱着胳膊,挑眉:难道不是
我笑了笑,突然伸手,指着她旁边的包。
可我觉得,您这价值几十万的爱马仕……
我顿了顿,清晰地吐出下半句:
……针脚还没我家酸菜坛子里腌菜排得整齐呢!
全场死寂。
刘曼丽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主持人张大了嘴,忘了接话。
摄像机疯狂地给了我和那个包特写。
直播间弹幕,在停滞了一秒后,瞬间爆炸了。
3
第一章:风暴之眼
卧槽!什么情况他怎么敢的啊
说人家包是假的还是在直播里
这哥们儿是破罐子破摔了吗
虽然但是……那包看着确实有点……怪怪的
前面的别瞎说,曼丽姐的包怎么可能是假的!
一个乡下卖酸菜的懂什么爱马仕哗众取宠!
刘曼丽的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像开了染坊。
她猛地站起来,尖叫道: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这包是限量款!你一个土包子,见过真东西吗
她想把包藏到身后,但已经晚了。
高清镜头下,所有细节无所遁形。
我脑子里的【宗师级品鉴】效果还在。
限量款
我摇摇头,语气平静。
真正的铂金包,皮质是Togo或者Clemence,颗粒感自然,光泽温润。你这个,皮质僵硬,光泽贼亮,是合成革压的假纹路。
缝线,爱马仕用的是独特的马鞍针法,双波浪斜线,针脚均匀细密。你这个,线头都露出来了,针脚间距忽大忽小,比我奶奶纳鞋底还糙。
还有五金,真品的刻印清晰深刻,边缘打磨圆润。你这个,刻印模糊,边角锋利,明显是廉价合金。
我每说一句,刘曼丽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场下的观众也开始窃窃私语,很多人拿出手机对比。
我说了,它还没我家酸菜排得整齐。我重复了一遍,看着她的眼睛,至少我家的酸菜,每一颗都是真材实料,用心做的。
刘曼丽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我:你…你给我等着!
她似乎想冲上来,被主持人眼疾手快地拦住了。
导播!掐掉!掐掉这段!她冲着后台歇斯底里地喊。
但已经晚了。
节目是直播。
相亲男怒怼富婆假包
这个词条,像坐了火箭一样冲上热搜。
无数截图、短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我,林北溯,一个来自偏远山村的普通青年,因为一坛酸菜和一个假包,意外成了风暴的中心。
【叮!反击成功!捍卫非遗(酸菜)基础尊严!】
【任务奖励:[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提升至中级,[非遗知识碎片]x1】
【开启新任务:[家业传承],将林家酸菜打造为知名品牌。】
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同时一股更庞大的知识涌入。
关于酸菜的选材优化、发酵菌种的培育、不同口味的调制……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一片混乱的景象,心里却
strangely
定了下来。
村长,我好像……真的给咱们村的酸菜找到曝光度了。
虽然方式有点……刺激。
4
第二章:系统与家传
节目录制被紧急叫停。
我在工作人员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电视台。
手机被打爆了。
有村长的,有家里人的,还有一堆陌生号码。
我没接,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消化脑子里的信息。
非遗传承系统。
听起来很玄幻,但刚才那十分钟的【宗师级品鉴】做不了假。
还有那些关于酸菜的中级知识,清晰地印在脑海里,仿佛我研究了几十年。
选什么时节的芥菜做底料最好,盐和水的比例如何精确控制,老坛如何养护才能保证菌群稳定……
这些知识,一部分和我奶奶教的土法子吻合,另一部分则更系统、更科学。
非遗知识碎片x1,是否使用系统提示。
使用。
【叮!知识碎片解析中……获得[传统食品包装美学](初级)】
包装
我看了看手里还拎着的那个土布包着的坛子。
确实,我家的酸菜好吃,但卖相……太原生态了。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好东西也需要好包装。
我回到租住的简陋小屋,打开手机。
网上已经炸开了锅。
支持我的和骂我的人吵成一团。
刘曼丽的粉丝疯狂攻击我,说我蹭热度,污蔑人。
但更多的是吃瓜群众。
很快,有奢侈品鉴定大V下场了。
他们对着节目截图和视频逐帧分析,得出的结论和我说的几乎一模一样——刘曼丽那个铂金包,是仿得很拙劣的假货。
这下子,舆论彻底反转。
我靠!真的是假的!脸都被打肿了!
时尚总监用假包这人设崩得稀碎啊!
心疼那个小哥,被富婆用假包鄙视真酸菜。
这酸菜小哥是火眼金睛啊!怎么看出来的
只有我好奇他家的酸菜到底多好吃吗能让他这么有底气
更劲爆的是,有人开始深扒刘曼丽。
发现她不光这个包是假的,平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来的各种名牌,很多都有问题。
甚至有人扒出她所谓的上市公司时尚总监职位也是水分极大,公司规模很小,濒临破产。
她营造的富婆人设,摇摇欲坠。
叮咚。
微信提示音。
是奶奶发来的语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和担忧:
小溯啊,你在城里没事吧电视上那个凶婆娘没欺负你吧咱家的酸菜就是土了点,不至于被人那样说啊……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奶奶的心疼。
我鼻子一酸,回复道:奶奶,我没事。咱家的酸菜是最好的,不是土,是宝贝!
挂了电话,我看着那坛酸菜。
奶奶的手艺,是家传的。
听她说,太爷爷那时候就开始做,传到我爸,再传到我。
几代人的心血,凭什么被一个用假货撑门面的女人鄙视
系统任务是【家业传承】。
我看着屏幕上关于刘曼丽假货产业链可能存在的猜测,又看了看手边的酸菜坛子。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或许,这次意外,是个机会。
一个让林家酸菜,这个沉寂在山村里的非遗,真正走出去的机会。
5
第三章:破土而出
说干就干。
我辞掉了城里那份糊口的零工,用仅有的积蓄买了张回村的火车票。
家,在几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研究系统给的知识。
[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中级):包含了原料甄选、清洗晾晒、秘制卤水配方、入坛密封、发酵周期控制、温度湿度监控等一整套流程的优化方案。
[传统食品包装美学](初级):提供了一些设计理念,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提升产品的视觉吸引力。
思路越来越清晰。
第一步,改良工艺。
奶奶的方法虽然好,但有些环节凭经验,不够稳定。系统的方法更科学,能保证品质。
第二步,设计新包装。
土布包坛子不行,得换。要环保,要美观,要有故事感。
第三步,打通销路。
以前都是靠乡亲们口耳相传,或者逢年过节带出去送人。现在有了网络,有了我这个网红的意外流量,必须利用起来。
回到村里,奶奶看到我,眼圈红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城里不好待,咱不受那气。
我把我的想法跟奶奶和爸妈一说。
他们都愣住了。
啥你要搞大还要上网卖我爸第一个反对,咱这酸菜,自家吃吃,送送人就行了,能搞出啥名堂
是啊,小溯,我妈也担心,网上那些人说话难听,别又被人欺负。
只有奶奶,沉默了一会儿,拿起筷子,从坛子里夹出一块酸菜,尝了尝。
小溯,你想做,就去做。奶奶看着我,咱家的手艺,不能断了。也别怕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心里一暖。
奶奶,爸,妈,你们信我。我拿出手机,给他们看网上的评论,虽然骂我的不少,但表示好奇、想尝尝的人更多。
现在是机会!
我开始动手。
先改造家里的腌菜房。
按照系统知识,优化通风、控温、防尘设施。
然后是选菜。
秋末的芥菜,不能太大,不能太老,叶梗肥厚,颜色翠绿。
清洗,晾晒,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系统优化后的标准。
秘制卤水,是关键中的关键。
除了盐、山泉水、辣椒、花椒、生姜、大蒜这些基础料,系统还给出了几种可以提升风味和稳定菌群的天然辅料,都是山里常见的草本植物。
入坛,密封。
每一坛都贴上标签,记录日期和批次。
同时,我根据[传统食品包装美学]的知识,开始设计新包装。
我放弃了笨重的陶坛,选择了更轻便、密封性更好的食品级玻璃罐。
罐子形状选择了简洁的圆柱形,外面贴上标签。
标签设计是重点。
我没有用花里胡哨的颜色,而是选择了素雅的米白色环保纸,上面用毛笔字体写上林家铺子·老坛酸菜。
旁边用简笔画勾勒出大山的轮廓,还有奶奶腌菜时的侧影。
简单,质朴,但透着一股子认真和温暖。
我还注册了一个网店,名字就叫林家铺子。
产品介绍里,我没有过多宣传口味多惊艳,而是写了我们家四代人做酸菜的故事,附上了奶奶和我的照片,还有腌菜过程的图片。
主打一个真实和传承。
第一批改良工艺的酸菜出坛那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开坛,香气扑鼻。
不是那种刺鼻的酸,而是一种复合的、醇厚的、带着发酵特有的鲜香。
夹一块,颜色黄亮,口感爽脆,酸度适中,回味带着一丝甘甜和麻辣。
好吃!奶奶尝了一口,眼睛亮了,比以前的味道更厚,更脆生!
爸妈也点头:确实不一样了!
我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我把第一批成品小心翼翼地装进新设计的玻璃罐里,拍照,上传到网店。
定价,我没有定得很低。
因为我知道,我的成本在那里,我的心血在那里。
我写了一段话放在商品首页:
或许它在你眼中依然‘土’,但这是我家几代人的心传。我们不用假包装点门面,只用真材实料和时间说话。尝尝看,也许你会改变看法。
然后,我在自己的社交账号——那个因为怼刘曼丽而涨了几十万粉的账号上,发了第一条推广:
我的酸菜,开卖了。不为证明什么,只想让更多人尝尝真正的山里味道。[链接]
评论区瞬间涌入。
来了来了!主播的酸菜!
支持!必须买一罐尝尝!
包装看着不错啊,比那个土坛子洋气多了。
价格有点小贵啊……不过冲着主播硬刚假包也要买!
已下单,坐等发货!不好吃我可要来骂你!
看着后台不断跳出的订单,我攥紧了拳头。
林家酸菜,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6
第四章:假货与真传
林家铺子的酸菜火了。
第一批货,两天内售罄。
好评如潮。
天呐!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酸菜!又酸又脆又香!
口感绝了!比超市里那些软趴趴的强一百倍!
配米饭、下面条、炒菜,简直万能!已经回购!
包装也好看,送人都很有面子!
主播没吹牛,这酸菜值这个价!
我的社交账号粉丝量持续上涨,很多人开始叫我酸菜哥。
一些美食博主主动联系我,要求评测。
负面声音当然也有。
一股子营销味,不就是个酸菜吗
价格太高,智商税。
还是觉得土。
但这些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大部分的真实好评里。
订单量暴增,我和爸妈忙得脚不沾地。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也坚持帮忙打下手,脸上一直挂着笑。
村里人看我的眼神也变了。
以前是同情,现在是佩服。
村长最高兴,逢人就说:我就知道!咱们林北溯是有出息的!咱们村的酸菜要走出大山了!
我一边忙着生产,一边也没忘了关注刘曼丽那边。
自从假包事件后,她的日子很不好过。
更多的黑料被扒出。
她所谓的时尚总监,其实就是个皮包公司,专门搞高仿奢侈品,线上线下一起卖,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灰色产业链。
她本人,就是这个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她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封,合作的品牌方纷纷解约。
据说,工商和税务部门也介入了调查。
有几次,她的小号试图在我的评论区带节奏,说我的酸菜是三无产品、卫生不达标,但很快被网友们用购买凭证和好评截图怼了回去。
我还专门去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把所有资质都公示在网店首页。
清者自清。
【叮!完成阶段性任务:[初步市场认可]】
【奖励:[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提升至高级,[非遗知识碎片]x2】
【新知识:[现代食品工业化生产管理](初级),[品牌营销与推广](初级)】
系统再次升级。
高级的腌制技艺,让我对酸菜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仅是味道,还有营养成分的保留,发酵过程中有益菌的活性等等。
我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比如萝卜、豇豆)调整配方和工艺,开发更多口味。
而工业化生产管理和品牌营销知识,来得正是时候。
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跟不上订单量了。
我想扩大规模。
把村里闲置的小学校舍租下来,改建成标准化的食品加工厂。
聘请村里的乡亲们,进行培训,按标准流程操作。
统一采购原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
这个想法,得到了村委的大力支持。
他们帮我协调场地,办理手续,甚至还申请了政府的扶持资金。
工厂很快建起来了。
我运用系统给的知识,设计了合理的生产线,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
同时,我开始尝试开发新产品。
泡椒凤爪、酸豆角、剁辣椒……都是以我们家传的腌制发酵技术为核心。
林家铺子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
品牌形象也需要提升。
我利用[品牌营销与推广]的知识,开始策划一些线上活动。
比如,晒出你的酸菜创意吃法、寻找最美家乡味等等。
我还联系了一些对口的带货主播,进行合作推广。
但我不找那些只看钱、风格浮夸的大网红。
我找的,是那些真正懂美食、愿意讲故事、风格朴实的博主。
效果出奇的好。
林家铺子的口碑,在真实的用户体验和有温度的营销中,持续发酵。
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市里的农业局打来的。
他们邀请我,带着林家铺子的酸菜,参加下个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食品博览会。
巴黎
国际食品博览会
我握着电话,手有点抖。
几代人守在山里的手艺,真的有机会,登上世界的舞台
7
第五章:走向世界
去巴黎参加国际食品博览会,这对我,对整个林家铺子,甚至对我们村,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兴奋过后,是巨大的压力。
国际展会,不同于国内。
语言不通,标准不同,竞争对手来自全球各地。
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被接受
我们的品牌故事,能不能被听懂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异常繁琐。
产品需要重新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包装和标签,标注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全部需要中英法三语。
需要准备各种资质证明、出口文件。
还需要设计展台,准备宣传物料。
幸好,系统再次给了我帮助。
之前积攒的非遗知识碎片派上了用场。
【使用[非遗知识碎片]x1,获得[跨文化沟通与表达](初级)】
【使用[非遗知识碎片]x1,获得[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认知](初级)】
虽然只是初级,但足够我应付眼前的局面了。
我加班加点,根据国际标准调整了生产细节,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出口要求。
包装设计上,我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在材质和细节上做了提升,更显精致。
我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讲述林家酸菜四代传承的故事,配上英法文字幕,准备在展台上播放。
村里人听说我要去法国参展,都替我高兴。
奶奶更是拉着我的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国外,好好跟人说,咱们的东西,是干净的,是用心做的。
出发那天,全村人来送我。
我带着精心准备的产品和资料,还有一颗忐忑又期待的心,踏上了前往巴黎的飞机。
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SIAL),是全球顶级的食品盛会。
展馆内人潮涌动,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人汇聚一堂。
世界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
我们的展台不大,位于亚洲食品区的一个角落。
说实话,一开始,关注我们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对酸菜这种腌制发酵食品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疑虑。
我穿着一身简洁的中山装,站在展台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坚定。
我拿出在国内就准备好的小份试吃装,主动邀请路过的人品尝。
Try
this,
please.
It's
Chinese
traditional
pickle,
Suan
Cai.
我用系统赋予的蹩脚口语,努力地介绍着。
Fermented
by
ancient
methods,
with
mountain
spring
water.
起初,很多人只是礼貌地摆摆手。
但总有好奇的人愿意尝试。
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士,在我的邀请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小块酸菜放进嘴里。
她的表情,从疑惑,到惊讶,再到惊喜。
Oh!
Wow!
It’s…
sour,
crispy,
and…
spicy
Very
special!
What
is
this
exactly
我赶紧拿出宣传册,给她看图片和文字介绍。
沟通虽然有些费劲,但她的兴趣明显被点燃了。
她离开后,又带来了她的同伴。
渐渐地,我们展台前的人多了起来。
品尝的人络绎不绝。
很多人对这种独特的东方风味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It’s
amazing!
Good
with
rice,
I
think一个看起来像餐厅老板的胖胖男士问道。
Yes!
Rice,
noodles,
stir-fry…
very
versatile!
我连忙点头。
那个讲述家族故事的视频,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奶奶专注腌菜的侧影,大山的质朴风光,似乎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递出一种真诚的力量。
就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展台不远处。
是刘曼丽。
8
第六章:狭路相逢
刘曼丽!
她怎么会在这里
她看起来憔悴了很多,没有了当初在相亲节目上的嚣张跋扈,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阴狠。
她也看到了我,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径直朝我走来。
展台周围还有其他客商,我不想在这里起冲突,只能强作镇定。
哟,林北溯,林老板,真是出息了啊,都把‘土狗吃的腌货’卖到巴黎来了
她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讽刺。
周围几个能听懂中文的华人客商,好奇地看了过来。
我皱了皱眉:刘小姐,有事吗
没事,就是来看看你。她扫了一眼我们展台上的产品,啧啧,包装得人模狗样的,骨子里还不是那股土腥味
你费尽心机把我搞垮,不就是为了给你这破酸菜铺路吗踩着别人上位,感觉很爽吧她凑近一步,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
我心里一阵火大。
把她搞垮的,是她自己的贪婪和欺骗,是她售卖假货的违法行为。
关我什么事
但我忍住了。
这里是国际展会,我代表的是林家铺子,甚至是中国食品的形象。
刘小姐,请你说话注意点。我平静地看着她,我能站在这里,靠的是产品质量和口碑,不是靠踩任何人。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当初看不起我的酸菜,如今我的酸菜来到了这里。而你呢我看了看她一身已经不再光鲜的衣服,你现在,又在卖什么
刘曼丽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周围的人虽然听不懂我们在吵什么,但也看出了气氛不对。
她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这时,展会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边的骚动,走了过来。
刘曼丽恨恨地瞪了我一眼,转身混入了人群。
这个小插曲,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我必须成功。
不仅是为了我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传承,也为了证明,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靠虚假的包装和对他人的贬低来体现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更加努力地推广。
我用心地向每一位咨询者介绍我们的产品和文化。
我甚至现场演示了如何用我们的酸菜做一道简单的中国家常菜——酸菜炒肉末。
香气吸引了更多的人。
渐渐地,一些专业的买家和经销商开始对我们产生兴趣。
他们详细询问了我们的生产规模、质量控制、出口资质等问题。
我一一作答,不卑不亢。
其中,一家法国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总监,对我们的老坛酸菜和泡椒凤爪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他带走了样品和资料,说回去评估后会联系我。
还有一个来自德国的有机食品经销商,看中了我们山泉水、传统发酵、无添加的特点,和我聊了很久,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展会接近尾声。
虽然还没有签下正式的订单,但收获的意向客户和积极反馈,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林家酸菜,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叮!完成阶段性任务:[迈向国际]】
【奖励:[家传老坛酸菜腌制技艺]提升至宗师级,[非遗知识碎片]x3,[品牌国际化战略](初级)】
【新知识:[食品发酵工程学](初级),[跨国供应链管理](初级)】
脑海里,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宗师级!
关于酸菜的一切,仿佛都刻入了我的灵魂。
选材、用水、温度、湿度、菌种、时间……每一个环节的细微变化对最终风味的影响,我都了然于胸。
我甚至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口味偏好,微调配方。
这不仅仅是技艺的提升,更是一种境界的升华。
而新的知识,更是为林家铺子未来的国际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9
第七章:水落石出
回到国内,巴黎展会的后续影响开始显现。
几家在展会上接触过的国外客商,陆续发来了邮件,表达了合作意向。
特别是那家法国连锁超市,经过评估,决定引进我们的老坛酸菜和泡椒凤爪,先期订单虽然不大,但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国内的媒体也报道了林家铺子参加巴黎展会并获得关注的消息。
山村酸菜闯巴黎,非遗美食获国际认可!
从相亲被嘲到国际展商,‘酸菜哥’的逆袭之路!
一时间,林家铺子和我的名字,再次成为热点。
网店的销量又迎来一波高峰。
工厂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村里的乡亲们干劲十足。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就在这时,关于刘曼丽的消息,也传来了最终的结果。
经过数月的调查取证,她组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奢侈品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
同时,她还被查出偷税漏税等多项违法行为。
数罪并罚,她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
她名下的皮包公司彻底倒闭,所有非法所得被追缴。
那个曾经在镜头前炫耀财富、鄙视他人的时尚总监,最终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消息传来,网络上一片唏嘘。
有人感慨: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有人评论:用假货的看不起做真货的,这世界真魔幻。
也有人跑到我的账号下留言:
酸菜哥,大仇得报啊!
当初怼得好!这种人就该有此下场!
我看着这些评论,心里并没有太多大仇得报的快感。
刘曼丽的结局,是她咎由自取。
我从没想过要置她于死地,是她自己的选择把她推向了深渊。
我更关注的,是我的酸菜,我的事业。
系统的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主要竞争对手(潜在威胁)已清除。】
【[家业传承]主线任务进度大幅提升。】
【奖励:[非遗守护者]称号(被动效果:提升非遗产品亲和力与信赖度),[宗师级品鉴](永久)】
永久的宗师级品鉴
我愣了一下。
这意味着,我不光能品鉴酸菜,还能品鉴世间万物
我试着看向桌上的一个苹果。
果然,关于它的品种、产地、甜度、农药残留(幸好没有)等信息,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这能力……有点厉害啊。
但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还是那个【非遗守护者】称号。
提升亲和力与信赖度。
这正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用真诚,换真心。
10
第八章:传承与新生
日子一天天过去。
林家铺子的名气越来越大。
我们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还成功打开了法国、德国、甚至北美的一些市场。
工厂的规模又扩大了一次,吸纳了更多乡亲就业。
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泥泞小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旧的房屋得到了修缮。
很多人家因为在我的工厂上班,收入稳定,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成了村里的名人,甚至是市里的青年创业榜样。
但我内心深处,始终记得自己是谁。
我不是什么榜样,我只是一个会做酸菜的,林家的后人。
是奶奶的手艺,是系统给予的知识,是乡亲们的支持,是时代的机遇,共同成就了今天的林家铺子。
我利用[食品发酵工程学]的知识,和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菌种研究室,持续优化我们的发酵工艺,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高品质。
我利用[跨国供应链管理]的知识,打通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出口报关的全链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我利用[品牌国际化战略]的知识,在不同的国家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尊重当地文化,讲述好我们的中国故事。
林家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卖酸菜的品牌。
它代表了一种来自东方的、健康的、传统的饮食文化。
它也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我常常会回到那个最初的腌菜房。
虽然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工厂,但那个充满岁月痕迹的老坛,奶奶用了几十年的那个,我还保留着。
有时候,我会亲自按照最传统的方法,腌上一坛。
不为售卖,只为感受那份初心。
系统,依然在我脑海里。
但它已经很少发布任务了。
更像是一个安静的伙伴,一个知识的宝库。
我知道,真正的传承,不只是守着老手艺,更要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那天,奶奶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我们林家铺子在国外超市热销的新闻,笑着对我说:
小溯啊,你太爷爷要知道咱家的酸菜能卖到洋人那里去,肯定高兴得从地里蹦出来!
我笑了笑,握住奶奶布满皱纹的手。
奶奶,这只是开始。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
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那淡淡的、醇厚的、属于家传老坛酸菜的独特香气。
那是时间发酵的味道,是传承的味道,也是新生的味道。
土吗
或许吧。
但在我心里,这比任何华而不实的假货,都珍贵千万倍。
这,就是我的根,我的路。
我会一直走下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