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凤后 > 第一章

1
雪夜忆初遇
长安城的夜,宫墙内的烛火在寒风中摇曳。萧明玥立在椒房殿前,望着漫天飘雪,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腕间的翡翠镯子,冰凉触感让她想起十五岁那年,初入掖庭的光景。
彼时她只是个三品礼部侍郎之女,选秀那日,绣着金线牡丹的宫装压得她喘不过气。当她抬起头,对上皇帝萧景渊深邃的目光时,分明看见他眼底闪过一丝惊艳。那一眼,改变了她的命运。
爱妃在想什么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萧景渊披着玄色大氅,周身带着龙涎香的气息臣妾在想,这雪落得这样急,倒像是那年选秀的情景。萧明玥转身,盈盈下拜。
萧景渊伸手将她扶起,朕还记得,你那日穿的是月白色襦裙,像朵出尘的莲花。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柔情。
2
椒房殿风波
婚后的日子,萧明玥过得风光无限。萧景渊对她宠爱有加,椒房殿的炭火永远是最旺的,绫罗绸缎、奇珍异宝从未间断。她知道,自己成了后宫最耀眼的存在,也成了无数妃嫔嫉妒的对象。
然而,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在太子萧承煜被立储君那日,悄然生变。母妃,儿臣听说,皇叔近日在边境屡屡建功。萧承煜跪在萧明玥面前,神色凝重。萧明玥心中一紧。萧景渊的胞弟宁王萧景珩,向来与太子不睦。这些年,宁王在军中威望渐长,难免引人猜忌。
你父皇自有分寸。萧明玥轻声安慰,可她心里清楚,皇家最不缺的就是权力斗争。果然,没过多久,边关传来急报,宁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萧景渊大怒,亲自率军出征。临行前,他握着萧明玥的手,等朕凯旋。
3
永诀宫墙泪
那一日,萧明玥站在城楼上,看着大军远去,心中莫名不安。她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三个月后,战报传来,萧景渊在战场上中伏,不幸身亡。萧明玥只觉天旋地转,险些晕倒。而此时,朝堂上暗流涌动,宁王大军逼近京城,太子萧承煜稚嫩的肩膀,如何能扛起这江山
母妃,儿臣该怎么办萧承煜跪在萧明玥面前,泪流满面。
萧明玥看着眼前这个从小被自己呵护长大的孩子,突然想起萧景渊临终前的嘱托:护好承煜,守好江山。她深吸一口气,传本宫懿旨,昭告天下,太子监国。
从那一日起,椒房殿的珠帘后,多了个垂帘听政的身影。萧明玥褪去华服,换上素色长裙,开始周旋于朝堂之上。她重用老臣,安抚军心,与宁王的军队对峙数月,终于等来了援军。
4
凤阙遗梦
当宁王的叛乱被平息,萧承煜正式登基那日,萧明玥站在太和殿外,看着金灿灿的龙椅,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初入宫时的懵懂,想起与萧景渊的恩爱时光,想起这一路的腥风血雨。母后,这江山,儿臣会守好。萧承煜走到她身边。
萧明玥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了。从此,她将退居后宫,在青灯古佛旁,回忆这跌宕起伏的一生。
暮色渐浓,萧明玥独自走向冷宫方向。那里,曾住着许多和她一样,被命运裹挟的女子。风吹起她的衣袂,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那个十五岁的少女,怀揣着憧憬,走进了这座华丽的牢笼
冷宫的铜锁已锈迹斑斑,萧明玥伸手拂去门上蛛网,吱呀声惊起檐下寒鸦。当年盛宠一时的贤妃正蜷缩在角落,青丝尽白,指甲缝里还沾着绣金线时留下的朱砂。
5
冷宫惊魂
姐姐还记得我吗萧明玥蹲下身,将鎏金手炉推过去。贤妃突然扑上来死死攥住她手腕,浑浊的眼睛里迸出疯狂:是你!是你害得我...话音戛然而止,她的目光落在萧明玥腕间翡翠镯上,忽然痴笑起来,和皇后娘娘的镯子好像...
萧明玥浑身发冷。这对翡翠镯是萧景渊登基十周年时御赐的,传闻说原是太后遗物,本应传予太子妃。而贤妃口中的皇后娘娘,正是萧景渊的发妻,那位在她入宫前就离奇病逝的女子。
当夜,萧明玥在椒房殿辗转难眠。烛火突然无风自灭,黑暗中传来窸窸窣声。她猛地坐起,却见窗棂映出个披发人影——是贤妃!月光下,对方脖颈处赫然缠着道紫黑勒痕,青灰的手指正缓缓伸向她。
6
荧惑守心夜
啊!萧明玥惊声尖叫,待宫人举着灯笼冲进来,殿内却空无一人。贴身宫女颤巍巍捡起地上的翡翠镯,只见镯身有道新裂的细纹,像极了贤妃脖颈的伤痕。
第二日,钦天监上奏:昨夜荧惑守心,主后宫有冤魂作祟。萧明玥望着铜镜中憔悴的面容,突然想起先帝驾崩前的密诏——原来当年皇后并非病逝,而是因私通外臣被赐死。贤妃正是皇后心腹,所以才会被囚冷宫,疯癫至今。
娘娘,宁王旧部在民间散播谣言,说陛下得位不正...女官的禀报打断思绪。萧明玥望着案头堆积的奏折,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突然想起萧景珩被处斩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皇嫂可知,皇兄为何将这江山托付于你
深夜,萧明玥独自来到藏书阁,在暗格里翻出萧景渊生前的密信。泛黄的纸页间,赫然写着:若朕不测,唯明玥可保承煜周全。当年皇后之死...亦是为护你入宫。墨迹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暗红,像极了那年选秀时,她裙摆沾染的血渍——原来自己从始至终,都是这场权力棋局中的关键一子。
7
遗诏焚心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萧明玥将密信投入火盆,看着跳跃的火苗吞噬真相。她缓缓戴上翡翠镯,断裂处硌得腕骨生疼。次日清晨,一道懿旨传遍六宫:凡先帝妃嫔,愿出宫者赐银百两,永不得提及宫廷旧事。
十年后,萧承煜亲政那日,萧明玥悄然离宫。她带着那对残破的翡翠镯,来到江南水乡。茶楼说书人正讲着《凤阙谣》,说当今太后如何垂帘听政,力挽狂澜。台下众人听得热血沸腾,唯有窗边白发老妪望着秦淮河面,轻声呢喃:你们可知,这凤阙之上,从来都是白骨筑就
河风卷起她的白发,翡翠镯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光芒,宛如宫墙内永不熄灭的寒月。
data-fanqie-type=pay_tag>

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老妪的翡翠镯突然坠地,在青石板上碎成三截。围观的孩童哄抢着捡起晶莹的碎片,却没人注意到她袖中滑落的半卷残页——那是萧景渊未写完的遗诏,墨迹被岁月晕染成模糊的血色。
8
凤阙秘闻
奶奶,你的镯子!稚嫩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唤醒。老妪望着对岸画舫上的歌女,恍惚看见多年前椒房殿里的自己,正为萧景渊研磨写诏书。那时他握着她的手,笔锋在宣纸上勾勒出明玥二字,墨迹未干便被急报打断——边关告急,宁王叛变。
8
残阳如血,她沿着河岸踱步,在一座破庙前驻足。斑驳的墙壁上,褪色的壁画竟与记忆重叠:十年前那个雨夜,她正是在这里遇见了微服私访的萧景珩。当时宁王指着壁画上的凤凰涅槃图,意味深长道:皇嫂可知,凤凰浴火重生时,需将自己烧成灰烬
当夜,老妪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门外站着个黑衣少年,眉眼间与萧景渊有七分相似。太后,先帝的秘密,该让世人知道了。少年递来一卷密档,泛黄的纸张上记载着惊天阴谋——原来当年皇后之死,是萧景渊为了制衡权臣设下的局,而她的入宫,亦是这场棋局的关键落子。
暴雨再次倾盆而下,老妪颤抖着展开密档。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出萧景渊的亲笔批注:朕一生谋算天下,唯负明玥。若有来世...墨迹在雨水中晕开,化作无数细小的...
次日,江南书局悄然流出一卷《宫闱秘录》。泛黄的纸页间,不仅记载着皇后之死的真相,更披露了萧景渊为稳固朝局,如何将世家贵女纳入棋局。消息如瘟疫般传遍街巷,说书人将其改编成新话本,茶馆酒肆里,人人都在议论那位传奇太后的秘辛。
9
真相焚尽
老妪独坐于临河的阁楼,看着江面上来往的商船。那黑衣少年再未出现,只在案头留下枚刻着珩字的玉佩。她摩挲着玉佩上斑驳的纹路,想起萧景珩临终前的话:江山需要真相,而你值得自由。
三日后,京城传来圣旨。萧承煜以混淆视听,诋毁皇室为由,下令封禁所有相关书籍,并派人南下缉拿散布谣言之人。老妪望着窗外穿梭的官兵,将残页与玉佩投入铜盆,火焰腾空而起的刹那,她仿佛看见萧景渊站在金銮殿上,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奏章与寒光凛冽的宝剑。
当年你将我卷入这漩涡,如今我便还你一个干干净净的天下。老妪喃喃自语。她取出珍藏多年的凤钗,那是萧景渊亲赐的定情之物,曾被她视为荣耀的象征。此刻,凤钗在火中扭曲变形,化作一滩暗红的金属。
当官兵破门而入时,屋内只剩满地灰烬。墙角的碎瓷片上,依稀可见半朵烧焦的牡丹——正是她初入宫时,绣在襦裙上的纹样。有人说,曾在长江渡口见过一位老妇,腕间缠着褪色的红绳,绳上系着三枚翡翠碎玉,随着江风轻轻碰撞,发出清越而寂寥的声响。
10
明玥传世
多年后,萧承煜的皇孙在整理宫廷旧物时,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笺上的字迹娟秀,写着:吾一生困于凤阙,唯愿后世女子,不为权力所缚,不...
这封未寄出的信笺被秘密封存,却在某个深夜不翼而飞。多年后,江湖上突然流传起一本名为《明玥传》的手抄本,书中记载着前朝太后跌宕起伏的一生,从选秀入宫到垂帘听政,从阴谋算计到挣脱枷锁,字字句句都带着对命运的叩问。
一位神秘的说书人开始在大江南北讲述这个故事,每到一处,他的书案上总会摆着三枚翡翠碎玉。有人说,这碎玉曾属于那位传奇太后,也有人说,这是在警示世人——再华丽的凤冠,也抵不过自由的珍贵。
而在皇宫深处,萧承煜的皇孙登基那日,在龙椅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枚刻着自由二字的玉牌。这枚玉牌历经岁月,边角已经磨损,但字迹依然清晰。没有人知道它从何而来,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只知道从那以后,新皇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允许女子读书识字、参与商事。
11
凤吟山河
多年后的某个清晨.坟前的杂草在风中簌簌作响,似是对女子的回应。她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回头望去,竟是个书生打扮的青年,怀中抱着一摞书卷,眉眼间透着几分书卷气与好奇。
姑娘,冒昧打扰。我听闻此处葬着位奇女子,特来探寻。书生说着,翻开手中一本残破的《明玥传》,书中记载,她历经三朝风云,最终却选择隐姓埋名。只是这书中故事太过离奇,不知是真是假
女子微微一笑,指尖轻抚过墓碑上模糊的刻痕,道:真假又如何重要的是,她用一生为后来的女子撕开了一道光。她望向远处的青山,目光仿佛穿透时空,你可知,当今圣上推行女学,允许女子参加科考,这些变革的种子,或许早在多年前就已埋下。
书生若有所思,正要追问,忽见一只通体雪白的蝴蝶翩然飞来,停在野菊之上。那蝴蝶翅膀上的纹路,竟与传说中太后凤冠上的凤凰图腾极为相似。书生揉了揉眼睛再看,蝴蝶却已振翅飞向天际,只留下一抹残影消失在云霭之间。
12
碎玉重生
是夜,京城皇宫的藏书阁内,新皇正在翻阅古籍。烛火摇曳间,一本尘封已久的典籍自动翻开,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夹着一缕白发,旁边还有一..
新皇指尖轻触那缕白发,忽闻窗外传来清越的玉磬之声,恍惚间似有女子的叹息随风而来。他合上典籍,命人取来宫廷旧档,在堆积如山的文书中,翻出了一卷前朝的《女诫》修订本——墨迹未干的批注里,女子亦可治国安邦的字句,与他近日推行的新政不谋而合。
三日之后,京城街头贴出皇榜:朝廷将在太学旁设立明玥书院,广纳天下女子入学。消息传开,无数绣楼闺阁中的少女偷偷取下缠足布,捧着父兄的书卷奔向书院。有人看见,书院奠基那日,一位白发老妪混在人群中,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当她转身离去时,袖中滑落的翡翠碎屑,正巧嵌入基石缝隙,与泥土融为一体。
十年后,边疆传来捷报,一位女将军率部击退外敌。庆功宴上,皇帝当众赐下凤纹玉佩,问她想要何奖赏。女将军解下战甲,指着宫墙外的万家灯火:臣愿陛下废除女子不得为官的旧例,让天下女子都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踏出铿锵之声。
当夜,皇帝独坐御书房,将珍藏的《明玥传》放在案头。月光透过窗棂,在自由二字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提起朱笔,在史册空白处写下:自此,宫墙内外,皆有凤吟。
13
凤阙新眸
百年之后,史官在编纂《通史》时,于野史轶闻中发现了半阙残词:凤阙巍巍锁春秋,碎玉无声埋旧愁。若问此生何所愿,且教天地换新眸。墨迹早已褪色,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个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女子,跨越时空的灼灼锋芒。
岁月更迭,明玥书院的青瓦上积了又化的雪,送走一批又一批女学子。不知从何时起,书院后山的断崖处,生出一株奇异的牡丹,每到花期,花瓣呈现出翡翠般的色泽,即便狂风骤雨,也始终向着阳光盛放。
有一年大旱,方圆百里的作物皆枯,唯有这株牡丹依旧亭亭玉立。当地百姓传言,是那位传奇太后显灵庇佑。于是,每到春祭,书院的学子们便会结队前来,在花下诵读诗书,诉说志向。
在遥远的异国商船上,一位异国商人偶然间得到一本破旧的《明玥传》。书中的故事让他大为震撼,回到家乡后,他将其翻译成当地文字,竟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地位的思潮。多年后,他的女儿成为了该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在出使大胤时,特意来到明玥书院,抚摸着斑驳的石碑,感慨道:原来勇气与智慧,真的能跨越山海,照亮无数人的前路。
14
残玉诉传奇
大胤历三百载,皇家博物馆展出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枚用金丝缀连的翡翠残片,旁边的展牌上写着:此物见证了一位女子挣脱命运枷锁的传奇,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变革。参观者络绎不绝,有人凝视残玉潸然泪下,有人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更多的是年轻女子们,眼中闪烁着憧憬与希望。
某个深夜,博物馆的守夜人恍惚看见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立在展柜前久久凝视翡翠。待他揉了揉眼睛再看,只剩月光静静地洒在展台上,三枚残玉在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名字——明玥。
千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大胤王朝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可关于明玥太后的传说,却在民间历久弥新。在说书人口中,在戏文唱段里,在孩童传唱的童谣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现代都市的一间旧书店被雷电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消防员奋力扑救后,在废墟中发现一本未被烧毁的古籍,泛黄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明玥传》。这本偶然现世的古书,瞬间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历史学者们争相研究,却发现书中记载的诸多事件,竟与现存史料形成奇妙的印证。
15
星火永传
一位年轻的女博士痴迷于这段历史,她踏上了追寻明玥足迹的旅程。在江南古镇,她找到了那座无名孤坟,墓碑早已风化,唯有坟前的野菊岁岁盛开。当地老人告诉她,每逢月圆之夜,还能听到若有若无的叹息,似是在诉说未尽的心事。
而在故宫博物院,一件新修复的文物引起众人惊叹——那是半枚残缺的凤钗,钗头镶嵌的红宝石早已失落,却依然能看出昔日的华贵。专家考证后认定,这极有可能是当年明玥太后之物。当凤钗在聚光灯下缓缓转动时,有参观者惊呼,钗身暗纹竟与明玥书院后山那株翡翠牡丹的花瓣纹路如出一辙。
深夜,女博士独坐书房整理资料,电脑屏幕突然闪烁,一段神秘的文字浮现:枷锁既破,星火永传。她还未来得及截图,文字便消失不见,只剩窗外的月光温柔洒落,恍若跨越千年的回应。
时光继续流淌,关于明玥的故事,仍在被不断讲述、不断演绎。她不再只是史书里的人物,而是化作了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性,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让凤阙之外的天空,永远闪耀着自由与希望的光芒。
16
量子明玥
量子物理实验室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悬浮舱内的翡翠残片突然释放出奇异蓝光。首席研究员林夏盯着监测屏上紊乱的波形,数据竟与古籍中记载的明玥太后生辰完全吻合。当她戴上特制眼镜,竟看见全息投影里浮现出椒房殿的虚影,着素衣的女子正将破碎的玉镯浸入烛火。
这不可能是模拟数据!林夏的惊呼惊动了整个科研团队。更诡异的是,实验室的智能系统自动调取了故宫博物院的监控——同一时刻,那支修复的凤钗正在展柜中微微震颤,钗头空缺处泛起血色光晕。
三个月后,敦煌莫高窟新发现的壁画群引发世界瞩目。其中一幅唐代经变画里,持剑的女供养人眉目与史料中的明玥画像惊人相似,而她脚下踩着的锁链纹路,竟与实验室中翡翠残片的裂痕完全重合。文物修复专家在颜料层下检测到未知元素,其衰变周期超过千年。
当林夏再次将残片放入粒子对撞机,时空裂隙中传来若隐若现的对话。她捕捉到的声波经过AI解析,竟是萧景渊临终前的密语:以命为局...唯愿后世...再无困凤...话音未落,实验室穹顶突然出现凤凰虚影,尾羽扫过之处,所有电子设备自动生成了女性平权法案的草案框架。
17
时空凤舞
此刻,远在明玥书院旧址的牡丹花海中,无数无人机组成的光影秀正在夜空上演。当全息凤凰展翅的瞬间,整片花田的牡丹同时绽放,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倒映着现代都市的霓虹,宛如千年岁月在此刻重叠。而在世界各地,无数女性的电子设备同时弹出推送:您有一条来自公元987年的未读讯息——去飞吧,去成为光。
敦煌研究院的地下密室里,林夏将翡翠残片嵌入壁画凹槽的刹那,整面石壁轰然翻转。露出的青铜密室中,悬浮着与现代量子计算机结构惊人相似的古代装置,玉髓线路间流转着暗紫色能量,正以二进制规律闪烁。
这是...时光量子纠缠器!随行的物理学家突然颤抖着指向穹顶,那里刻满了用小篆书写的薛定谔方程。更令人震撼的是,装置核心的水晶球里,竟封存着明玥太后的一缕青丝,在量子场中不断分裂重组,编织成跨越千年的信息网络。
与此同时,全球同步爆发奇异现象: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明代凤冠上的珍珠开始自动排列成摩尔斯电码;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屏突然切换画面,出现明玥亲自执笔的《女诫新篇》;东京大学实验室里,研究中的量子卫星竟接收到来自地球同步轨道的古老信标。
18
破茧成光
林夏通过装置读取到明玥的记忆残片:原来那场病逝的宫变,实为她与萧景渊策划的终极实验——以帝王性命为引,用古代玄学结合超前智慧,构建跨越时空的女性觉醒网络。每个时代出现的困凤残片,都是量子信号发射器,等待科技文明发展到特定阶段自动激活。
当晨光再次笼罩紫禁城,故宫的监控拍到不可思议的画面:修复后的凤钗自动悬浮,钗头镶嵌的翡翠残片化作数据流没入云端。同一时刻,全球女性科技峰会现场,所有智能设备同时播放出明玥的全息投影:千年前我困于凤阙,今日你们当破茧成光。
三个月后,联合国通过《量子文明遗产保护公约》,将明玥的实验装置列为人类共同财富。林夏在实验室的日志中写道:原来历史从不是单行道,那些被掩埋的星光,终会在某个时空节点,汇聚成照亮未来的银河。而此刻,敦煌壁画中的女供养人嘴角泛起笑意,手中断剑化作数据流,融入璀璨的数字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