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科幻小说 > 有关云乔萧璟的小说 > 第248章  旧情
“拿过来。”
萧璟话落,护卫抹了把冷汗,恭恭敬敬呈了上去。
萧璟接过画像,低眸瞧着这年代久远都已泛黄的纸页,和画中那许多年前,少女模样的云乔。
攥着纸页一角的力道,将那画纸边缘都捏碎。
“继续搜。”
边说,边落座在一旁木椅上,手里还紧紧捏着那画像。
陈晋的画技粗陋,自然不及萧璟这样自小在大师名家教导下学出的画技。
可这幅画,却还是能瞧出画这画像的人,费了无数心思。
这样拙劣的画技,也不知耗了多少苦功夫,才能画出这幅明艳的女子来。
萧璟低眸看着那画,
去衙门调卷宗的人赶了回来,将陈晋和云乔的卷宗送了上去。
萧璟把画收进袖中,接过卷宗打开。
陈晋,扬州人士,家贫,少时为扬州富商长工,后从军。
扬州富商?
云家,不正是扬州富商吗。
萧璟猛地将陈晋卷宗,砸在了桌案上。
这一砸,将木质桌案直接拍裂。
一根马鞭,从桌案抽屉里掉出。
下人捡起呈上,萧璟垂眸瞧着,眼神微滞,抬手接过。
他脸色极冷,眸光更是寒寂。
这马鞭,和画上女子拿的,一模一样。
萧璟闭了闭眸,想起许久之前,扬州城里,丢了绣鞋,打马疾驰闯入城门的云乔。
所以,她的马术,是陈晋所教?
这马鞭,看起来也有些年头,陈晋珍藏至今。
那她呢,她嫁人后,再未骑过马,是不是,也是因为教她骑马的陈晋,不在她身边了呢?
那一味忘忧,令人将眼前人视作心上人。
她眼里的他,是谁呢?
陈晋吗?
萧璟脸色冰寒可怖,未发一言一语,径直离开陈晋家中回返东宫。
护卫不敢多问,忙跟着离去。
他人一到东宫直奔云乔昔日居住过的侧殿。
东宫候着的管事见萧璟回来,急忙跟了上去,也没敢多话,只候在一旁。
此时的侧殿早就被清理过,明面上瞧不出半点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萧璟落坐在木椅上,捏着泛疼的额头。
她是什么时候和陈晋不清不楚的呢?又在他眼皮子底下,都做了什么呢?
萧璟想着想着,喉头再度溢出腥甜,脸色极差。
身边管事瞧出萧璟脸色奇差无比,劝道:“殿下,身子要紧,切勿动气,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云姑娘的踪迹,只要您想找,费些时间心里总能找到的。”
萧璟闭了闭眸,压下心里的戾气,也知当务之急是调养身体。
是啊,身子要紧。
若是重伤或是死了,岂非成全了她。
她那样恨他,巴不得离他远远的,背叛了他,在他眼皮子底下和他的护卫不清不楚,私逃至今。
倘若得知他的死讯,说不准还要拍手称快。
他偏要好好活着,康健如初地找到她,让她知道,背叛他的下场。
萧璟咽下喉头的腥甜,撑着桌椅扶手起身。
将那马鞭和画像,随手扔进袖中。
寒声吩咐道:“飞鸽传书,让金陵的赵琦就近派人去扬州好好地查一查陈晋和她的从前,查得彻底清楚后,留些人在扬州,待孤前往姑苏途中经过时,细细回禀。”
话落,揉着泛疼不已的后脑,又道:“备好车马,带上徐太医同孤一道前往姑苏他那师兄处,孤的伤,拖不得了。”
他想起了从前,
只是后脑的疼,仍旧厉害。
稍一捋记忆思绪,便觉生疼难忍,强撑着思量,一旦动气便觉血气逆行。
想必是脑中淤血未清。
天光微亮时,一队车马自长安出城南下。
飞鸽也去往金陵,给赵琦送了萧璟命令。
马车南下,驶向姑苏,途中太医跟着照料萧璟伤情,一路谨小慎微不敢多言。
在萧璟南下的途中,赵琦也将云乔和陈晋各自的从前,查了个底朝天。
依着萧璟吩咐,留了亲信,拿着他的手书,在扬州候着萧璟前来。
抵达扬州那天,马车停在了沈府旁昔日他在此居住的小宅院。
昔日短暂居住在此时,也是盛夏时节,这宅子里一切如旧,萧璟走前,还留了仆人在此守着宅院打扫。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竟做了这样的事。
一个短暂居住的小院落而已,原本走了也就废了,当日却鬼使神差留了人在此看守。
或许萧璟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在这处小院里,度过他此生最难得的好光景
头一次在刀光剑影下,得见温情。
枕边缱绻,耳语呢喃,握着她的腕子,一道作画……
深夜在繁琐政务中疲倦抬首,瞧见窗前灯影下,低眉绣花的小娘子……
萧璟踏进院门,行至院落中。
眼前好似又见了那个女子,弯眉笑眼模样。
他走进房内,缓步行至窗下。
目光落在那针线篓里,随手拿起了件绣到一半的香囊。
小院里有下人守着,自然日日打扫,香囊也并未落灰,好似,那个人,只是暂且搁下香囊出了门,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萧璟手拿着那香囊,袖中那张旧画像和马鞭,却在此时滑出。
他脸色微变,眸光也渐冷。
奉赵琦之命候在扬州的人得了萧璟抵达的消息,早候在了这宅院里。
办事的人自是知晓这地界是萧璟从前养着那女子的宅院,瞧着萧璟一进来的神情姿态,想起查到的东西,实在觉得棘手。
犹豫再三,才壮着胆子,喊了声:“殿下……”
萧璟抿了抿唇,缓声道:“都查到了什么,如实说就是。”
那人哪敢多言,只将赵琦的手书呈了上去。
‘云氏女,幼年长于西北祖父母膝下,年十三归江南,年十五嫁沈家。
陈晋,少为云家长工,曾向云家小姐提亲,云家未许亲,将女儿嫁于沈家少爷。
云氏出嫁五载,夫妻不睦。
陈晋北上从军,年年托乡人打听云氏近况。
曾告假回乡一次,与邻人探听云氏婚后情形,得知云氏有孕后,方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