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都市小说 > 回村后,我靠赶山带嫂嫂暴富 > 第14章  可持续发展

“去你的,你才虚呢。”
说话间,两人相伴走出了芦苇荡。
杨勇兴冲冲继续道。
“白天我听说你不傻了,这不就想着夜里跑来找你。”
闻言,杜秋生当即猜了个大概。
“结果家里没找见我,我大嫂就把我在河边告诉你了?”
“对啊,没成想你小子倒是福气挺足,刚恢复就碰到个女人,还折腾了那么久,也不怕肾虚。”
“滚蛋,少胡咧咧。”
身为哥们,插科打诨都是常事,两人自然谁都没在意。
就在杜秋生想动手做正经事时,眼皮却突然一跳!
他赫然发现,李明玉走的太急,小衣倒是拿走了,但小裤却落在了鱼篓旁。
好在有鱼篓遮挡,杨勇才没来得及发现。
好嘛。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
杜秋生既得不着痕迹,将话题引到捕鱼上,方便自己靠近鱼篓,又不能让杨勇太过注意那边。
这让他多少有些头疼。
但再头疼,也得硬着头皮上。
“哎,你大半夜偷跑出来,回去怎么和你爸妈交代?”
“能咋交代,我都二十多了,他们顶多也就骂我几句。”
杨家的选择,杜秋生倒是理解。
毕竟这年头大家都难熬,杨家怎么可能拿活命的希望,跑去接济个傻子?
但杨勇还是这样做了。
他为杜家送食物时,可从未考虑过,杜秋生到底能不能恢复正常。
这种好兄弟,当然要维持。
一念至此,杜秋生也来了主意。
“我是傻了三年,顾不上正经事,但你身上可没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有点肾虚,怎么还不成家?”
“杜秋生,不损我能死啊。”
“哈哈,不逗你了,娶老婆的事,确实得仔细挑,一个不小心,那后半辈子可着实没意思……你现在也该干干正经事了。”
杨勇见杜秋生拿出副老大哥架势,说起了正经话,眼皮也耷拉了下去。
他随意扯了把芦苇,一边抽打着四周,嘴上还不忘嘟囔。
“黑灯瞎火的,我连和你办事的婆娘都没看清,能做啥正事?”
看起来,杨勇确实是岁数到了,想女人都快想疯了。
看了个正着不说,嘴上还念叨个不停。
杜秋生本就担心着李明玉小裤的事儿,又听到这番话,急忙继续将话题扯上了正轨。
“晚上当然能做正事,你别忘了咱现在在哪儿。”
“秋水河啊,河边能干啥正事,难不成你还能给我也变出个婆娘?”
“少放屁,你就不想弄点肉回去?”
杨家的处境,和杜家差不了多少。
唯一不同的,便是杜家还有三个女人做工,而杨家则兄弟更多。
正是能吃的年纪,又养着两位老人。
就连过年,桌上也很难见到荤腥。
夜色中,杨勇听杜秋生这么说,双眼都隐约泛起了绿色。
咕咚。
他咽了下口水,催促道。
“怎么弄?”
“当然是靠这玩意儿。”
说话间,杜秋生借着俯身拿鱼篓的功夫,匆忙将小裤收入了裤兜。
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说话也轻松许多。
“你想想,要是能弄几条鱼回去,你爸妈还会骂你?”
“那肯定舍不得骂了。”
“就是,你爷爷奶奶岁数也不小了,老人家身子骨不比咱们年轻人,有点鱼汤补补也好。”
恢复正常时,杜秋生本就打算找一趟杨勇。
只是出了张家那档子事,他没顾上而已。
眼下有了机会,杜秋生也毫不藏私,索性借着星光,教杨勇做起了地笼。
石水村临河背山,秋水河不远处,便是一片竹林。
杜秋生出门时,早想到临时做活的可能,也就随身带了把柴刀。
两人合力下,不一会儿就弄来不少竹条。
一个教,一个学。
没用多久,杨勇编出来的地笼,倒也有了点儿模样。
杜秋生间他学的差不多了,也就没再继续,只是迅速编好十几个地笼扔入水中,便领着杨勇走向了河畔另一边。
这里是一片湿泥地,也是前者眼中的宝地。
杜秋生故意没开口,只是双手伸入泥中摸索个不停。
不一会儿,他动作一停,在杨勇好奇的眼神中,神秘道。
“你猜我弄到啥了?”
“泥螺?”
“还不够塞牙缝的,谁稀罕那小玩意儿。”
说话间,杜秋生双臂用力一抽,随即一条手臂长短的黄鳝,便被他拽了出来!
刚一露面,黄鳝便扑腾个不停。
虽说两人身上都被甩到了不少泥点,但和收获比起来,这点代价完全可以忽略。
“我艹,好大一条!”
惊喜之下,杨勇甚至飙出了一句粗口。
杜秋生也带着笑容,仔细将黄鳝塞进鱼篓后,才开口道。
“这条确实大,看来咱运气不错,你也别闲着,咱们一起摸,到时候摸到的黄鳝对半分。”
“好!”
刚才那条黄鳝的个头,着实令杨勇眼馋。
只是他为人老实,不好意思开口和杜秋生抢地盘而已。
得了邀请,杨勇也来了劲,捋起袖子便扎进了湿泥中。
没逮一会儿,他却看着杜秋生的动作便皱起了眉。
“秋生,你弄啥呢?”
“怎么了?”
嘴上说着话,杜秋生双手却一点不慢。
他刚才和李明玉折腾了太久,耽误了不少时间,回家肯定迟。
大嫂可还等着呢。
杜秋生唯一能做的补偿,也只有尽量多弄点河鲜回家。
他不肯停手,杨勇却直起了腰。
“那些指头长短的黄鳝,你咋全放了?”
他实在搞不懂杜秋生的操作了,甚至有些心疼。
有道是蚊子虽小,那也是肉。
这些黄鳝个头是不大,但拿回家煲汤,起码也能沾点儿荤腥。
闻言,杜秋生笑着摇了摇头。
“这叫捕大放小,方能长久。”
“我放走的黄鳝还没你指头长,顶多只有个半两一两,就和种韭菜一样,你舍得把韭菜根都挖绝?”
“这倒是。”
“所以啊,咱留着这些小黄鳝又跑不了,以后嘴馋了再来摸不就是了。”
“还是你想的周到。”
忙碌半晌,杜秋生倒是能坚持,但杨勇已经有些直不起腰了。
他也就没再继续,转而瞥了眼鱼篓。
“咱这半宿得摸了小二十斤黄鳝,也算是大丰收了,要我看就别忙活了,去看看地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