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两台电视,全村人一起看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两台电视,全村人一起看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时间来到七点半,三个后生便各自拿上一个大烟花。
刚开始放,先整个大玩意再说。
他们来到空地中央,隔得几米,成三足鼎立之势。
那些小崽子也都一窝蜂地跟了过去,抢着在最近的地方看烟花。
放烟花的后生手里拿着支点燃了的香,严阵以待。
许承安一声令下,用香各自点燃引线。
数秒之后,三道火光便直冲夜空,绽放开来,把空地瞬间映照得一片明亮。
村民们瞬间沸腾了,小崽子们高兴得又叫又跳。
“噗通!”
“噗通!”
“噗通!”
一道道焰火相继喷出。
看得人们如痴如醉。
施秋晴三女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许承安身边。
施秋宁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仰头望着天空,缤纷的光影倒映在她的瞳孔里,将那张明艳的脸庞也都映照成了彩色:“承安哥,烟花可真美啊!”
“是啊,很美!”
许承安笑着回道。
相较后世,80年代的烟花特效确实不咋地,然而人们放烟花时那喜悦的心情是相同的。
天底下的几百张面孔,这一刻脸上都带着笑容。
冬日寒风凛冽,却吹不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要日子有盼头,未来有希望,大家的心永远都是火热的!
正如许承安所料的那样,所有的烟花放完,时间来到了七点五十六,放了几乎半小时,大差不差。
这个时间点刚合适,因为
两台电视,全村人一起看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赵老师的报幕就道出首届春晚的两大创新。
第一是实况直播,光是这条那就不得了!
别看后世春晚现场直播很正常,然而80年代初对于技术要求极高,导演组好不容易才力排众议通过。
在这之前,迎春晚会都是录播。
还有开设热线电话,观众现场点播也是第一次出现。
此外还有设立节目主持人,大领导讲话拜年等等,都是首开先例,并且在后世春晚一直沿用下去。
这就是83年春晚被视为首届春晚的原因。
其实早几年央视也有迎春晚会,然而为什么只有今年的晚会才被誉为首届春晚呢?
因为它是全新的,
相较以前的迎春晚会改变极大,开了很多先例,不再墨守成规!
赵老师报幕结束,随后屏幕上出现一段五毛特效的动画。
一只小黑猪从火箭后爬出来,和火箭前的大黄狗拥抱,随后小黑猪送走大黄狗,变成了个黑色的福字。
今年是猪年,上年则是狗年,动画的寓意为迎猪送狗。
随后是四个主持人的滑稽动画形象,还分别变成灯笼,桃子,苞米和小猪,并出现,并出现新春快乐四个字。
虽然五毛特效,创意也很抽象鬼畜,不过许承安还是觉得比斗气化马好看,至少挺有意思的,逗得屋里的小崽子们哈哈大笑。
刘小庆等四个主持人出现在现场。
她们衣着朴素,甚至不是专业主持人。
介绍现场嘉宾,并代表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
首届春晚甚至没有节目单,观众来电在现场的演员嘉宾里点节目。
比如观众说让主持人牛季来段相声吧,那就整段相声,让刘小庆唱首歌吧,那就唱首歌。
这就导致李谷二在今年春晚上唱了总共九首歌,妥妥的“劳模”,放后世那是不可想象的。
好事的观众甚至还点了她的《乡恋》。
要知道,这首歌在当时可是禁歌。
它柔美温情,缠绵悱恻,与要求“高、快、响、硬”的革命歌风格相去甚远,问世后便饱受批评。
但是最后导演组商讨过后,最后还是拍板通过了。
李老师是饱含着热泪上台唱完《乡恋》的。
这一唱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不为过。
它像一股春风吹进人们心扉,打破了让束缚思想已久的老旧观念。
83年春晚的各种创新和禁曲解封,都能看出开放后上面思想的转变。
和后世精致大气的春晚相比,首届春晚其实很粗糙,然而它是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因为它是时代改变最典型的映射,也因此成了永恒的经典!
此外,这届春晚也确实好看。
四个主持人鞠躬点头节奏都不整齐,放在后世春晚就是演出事故,然而没有任何商业气息,大家都很欢乐,怎么好玩怎么来,反而节目效果拉满。
1978年,刚开放的时候,全国的电视只有五十万台,而到了1983年,这个数字翻了四十倍,总共两千多万台电视!
这个晚上,全国无数个像黑土屯这样的地方,数亿人守在两千万台电视之前,在欢声笑语中结伴看完了第一届春晚!
改革开放,初见初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