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 第26章  江西农民起义军,紧急启用孙承宗。

紫禁城,乾清宫,养心殿内。
朱由检手里拿着一把老旧的三八大盖,犹如心爱的心肝宝贝。
可以说,朱由检非常幸运。
这三天的时间,每天深夜进入港口,开集装箱。
在一个大号集装箱,里面装着出口的三八大盖,以及子弹。
产品说明书上面,写的很清楚。[种花家兵器集团出口,三八式步枪12000支,65毫米子弹100万发。收货商:大毛库皮扬斯克司令部]
换句话来说,这三八式步枪,就是三八大盖。是种花家兵器集团,出口卖给大毛。
当然,这批三八大盖。在前世早就是被淘汰的步枪,甚至已经是停产。
朱由检估计,大毛肯定是缺少武器,武装民兵。这才购买这些老掉牙的三八大盖。
朱由检喃喃自语:“可惜,只有12000支。”
不过嘛,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460米。完全可以装备给卢象升的天雄军。
“这三八大盖,比起火铳.燧发枪,射程更远。精度要准。”
这个时候,王承恩匆匆忙忙走进来,弯腰躬身:“皇爷。南京兵部尚书,左都督卢象升,有紧急军务觐见。”
朱由检回过神来,放下手里的三八大盖:“宣!”
“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督卢象升,入宫觐见!!”王承恩回过神来,朝着乾清宫外面大喊。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卢象升大步流星,神情严肃。来到朱由检面前,双膝跪倒在地,磕头道:“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督卢象升,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快起来吧,卢爱卿。有什么事?”朱由检回过神来,右手虚扶道。
“回禀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江西南赣起义,反贼夺天王,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建国,国号永兴元年。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江西巡抚洪瞻祖,八百里加急,上奏兵部。”卢象升快人快语,语出惊人道。
朱由检面色顿时阴沉下来,仿佛能滴出水来:“农民起义。朕,刚刚登基,就爆发农民起义。”
朱由检回过神来,冷笑一声:“建国?国号永兴?一群泥腿子出身的农民,居然也敢建国。”
“皇爷,息怒。”王承恩连忙开口,弯腰低头。
卢象升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双手抱拳:“陛下。江西巡抚洪瞻祖尸位素餐,臣推荐一人。可以迅速剿灭反贼夺天王。”
“何人?”朱由检追问道。
“先帝,帝师孙承宗。”卢象升表情严肃,双手抱拳。
朱由检眉头微微皱起,努力回忆一下。好像有点印象,
孙承宗是明末少有的文武全才,天启二年。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身份督师蓟辽,提出“以守为战”的战略,修筑宁远、锦州.山海关等要塞,重建关宁锦防线。
他还是袁崇焕的老师,著名的宁远大捷。也有孙承宗的一部分功劳。
孙承宗以76岁高龄率家人及乡民守城,誓死抵抗后金皇太极,城破后自缢殉国,全家百余口遇难,壮烈牺牲。
“王承恩,下一道旨意。朕,说。你,写。”朱由检当机立断,作出决定紧急启用孙承宗。
“皇爷。老奴研墨。”王承恩微微躬身,走到书桌前面。拿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卢象升回过神来,主动走上前:“王公公。我来帮你。”
朱由检表情严肃:“江西巡抚洪瞻祖,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导致反贼夺天王,在南赣起义,犯上作乱。攻破安远县城。”
“派锦衣卫抄家,贬为庶人!”
“擢孙承宗,为兵部侍郎.江西总督。全面负责剿灭,反贼夺天王。”朱由检娓娓道来,沉声道。
他知道以孙承宗的能力,只要给他权利和兵权,对于农民起义军。应该是绰绰有余
卢象升喜出望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臣。代表稚绳公(孙承宗表字),多谢陛下。”
“不必多礼。”
“王承恩,你即刻派出锦衣卫。一人双马,带着孙承宗进京。”朱由检伸手指向王承恩,命令道。
“皇爷。奴婢遵旨。”
.....
就这样,圣旨一下。
锦衣卫南镇抚司,立刻派出十名缇骑,一人双马,快马加鞭冲出京城。
与此同时,皇帝选秀的事情,传遍天下。
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女子的娘家,要献上200万两白银,作为嫁妆。
东林党文人,纷纷义愤填膺。觉得当今天子,是受到奸臣魏忠贤的蒙蔽。
纷纷上奏,题本犹如雪花一般,送到了朱由检的乾清宫。
“皇爷。内阁辅臣.极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黄立极,殿外觐见。”方正化大步流星走进来。
朱由检沉吟一会,看着方正化:“宣。”
“宣内阁辅臣,吏部尚书黄立极。觐见!”方正化扯着嗓子,大喊一声。
“臣,内阁辅臣.极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黄立极,觐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万岁。”黄立极满头银发,有些老态龙钟。
朱由检先声夺人,质问道:“黄尚书。你可知罪?”
“臣...何罪之有?”黄立极错愕的表情。
“哼!江西南赣起义,反贼夺天王,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建国,国号永兴。”朱由检语出惊人,说出这件事。
“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
“黄大人,你身为吏部尚书。难道没有用人失察之罪?”朱由检缓缓开口,沉声道。
黄立极大脑一片空白,有些措手不及:“陛下。老臣不知。此事...何时发生?”
“哼!就在今天,朕刚刚收到密报。”朱由检冷哼一声,表情十分的不满。
这个老东西,作为魏忠贤的人,也算是阉党的成员。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收到一点消息。
黄立极回过神来,连忙双膝跪地。双手作揖道:“陛下。不知者不罪啊。”
“黄大人,好啊。真是信口雌黄!”
朱由检冷哼一声,声音骤然拔高,呵斥起来。
“汝吃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民脂民膏。要你何用啊?”
“尔等身为朝廷重臣,不知即是有罪。”
“尔等吃着民脂民膏,不知即是丧尽天良!”朱由检咄咄逼人,振聋发聩的质问。
黄立极目瞪口呆,表情十分难看,觉得小皇帝这是小题大做。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想乞骸骨回山西。”黄立极想要以退为进。
朱由检双眼微微眯起,耐人寻味的目光:“黄尚书。朕要是没记错的话,你是山西人。”
“山西的八大晋商,汝可知道?”
黄立极听到这句话,眼神闪躲。有些心虚:“回禀陛下,老臣来京城多年。早就和家乡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