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些票,宁晋川一共花了七块多,主要还是布票贵了。
供销社和外面市场的价格,几乎形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
同一个东西,外面卖一块,供销社卖五毛,这个票基本能卖出四毛钱左右,甚至能卖到五毛。
现在的各种票,是真的能当钱用,有时候比钱还好使。
宁晋川付了钱,问道:“老张,你这有自行车票和电视票吗?”
老张刚赚了钱,已经把宁晋川当成大客户:“现在没有,要的话,给我一点时间,也能弄到。”
宁晋川现在也没钱买,但他打算买:“大概要多久?”
老张笑了笑,说道:“这没有一个准数的,自行车票和电视机票都比较紧俏。”
“一般人也拿不到这票,要看那些单位什么时候发。”
“只要有单位发了,肯定会有人拿出来卖。”
“我估计下个月能有一批,要的话,我可以帮忙问。”
正所谓猫有猫道,老张在这一行做,对这一行比较了解。
“农历还是阳历?”宁晋川问道。
“额!阳历,单位都按照阳历发的。”老张解释道。
现在大部分人都习惯说农历,你问别人日期,别人的回答几乎默认是农历。
宁晋川正算着时间,老张已经说道:“今天农历二十五,阳历十号。”
“下个月五号左右,有几个单位会发票。”
“最迟八号,我就能拿到票。”
宁晋川问道:“一张自行车票多少钱?”
“六十!”老张脱口而出,立刻又说道:“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我不敢保证我只卖你这个价,但不比六十还低的价,我只卖过一次。”
“六十这个价,我也只卖了一次,通常我都是卖七十左右。”
老张还真没有说谎,他之所以报这么个低价,那是他觉得宁晋川还会买电视机票,到时候自己还能赚。
一单少赚一点,多卖一些,那也不亏。
“下个月给我留一张自行车票。”宁晋川当即做了决定。
一个月的时间赚六十块钱,他还是有信心的。
老张陪着笑说道:“同志,订票好说,只是要给一些定金。”
“万一你不要了,我便宜出手的话,要亏的。”
“自行车票虽然很少,但这东西不好买,也不好卖。”
宁晋川说道:“不是五号才发票么?”
“我下个月一号,让陈青给你定金,定金是多少钱?”
老张说道:“不多,十块!”
十块还真不算少,在农村,绝大多数人家里是没有十块钱存款的。
家里随时有十块钱现金的家庭,至少要超过农村九成以上的家庭。
“行,我们还有事,就先走了,生意兴隆。”宁晋川还着急买烟,打算等会去其他工厂看看情况,然后再去卷烟厂那边摆摊。
“啊!好,谢谢同志!”老张被宁晋川那一句“生意兴隆”说得有点没反应过来。
后来很多常用的话,现在几乎都没有人说。
宁晋川先去对面供销社买了四包精装大前门,一包三毛九;另外还买了一些饼,准备带回去的。
从供销社出来,宁晋川先去对面给老张发了一根烟,然后带着陈青去了水泥厂、蜡烛厂、副食厂转了一圈,主要是看看这些厂子外面的环境,是不是适合摆摊。
下午四点,宁晋川又去了卷烟厂。
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宁晋川先把东西放在路边,朝着保卫室走去。
虽然“保安”这个词早就有了,因为现在都是国营厂,他们看门都属于“保卫科”管,基本也是铁饭碗,有一部分是临时工。
“陈师傅、黄师傅。”宁晋川虽然觉得黄德柱这个人不怎么样,也不打算深交,但现在还要在卷烟厂门口摆摊,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
黄德柱看了宁晋川一眼,没有说话。
陈武倒是很热情:“来了呀!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呢。”
宁晋川拿出两包烟,递给陈武一包:“我现在也没有事做,就先过来了,今天早上没代烟,两位帮了我大忙,一根烟都没抽到,特意去买了两包。”
陈武接过烟:“哟!还是精装的。”
他们在卷烟厂工作,不缺烟抽,但大前门拿出去也会有面子一些。
宁晋川把另外一包递给黄德柱:“黄师傅,给您的。”
黄德柱脸上顿时有了笑容:“没想到你小子还挺懂事的。”
“以后只要我在这,你随时都可以来摆摊。”
“只要别忘了规矩就行。”
宁晋川又拿出拆开的大前门,给陈武、黄德柱、陈青都发了一根:“这个我明白。”
点上烟,黄德柱感慨道:“这大前门就是不一样,比我们厂出的烟要好抽多了。”
“可惜,就是有点贵。”
其实卷烟厂也有好烟。
县卷烟厂的烟叫“金稻”,分简装和精装两种,简装没有烟嘴,一毛二一包,精装带烟嘴,烟丝也要好一些,三毛一包。
黄德柱他们能拿到的烟,都是便宜的那种。
“黄师傅要是喜欢抽大前门,以后我过来的时候,给你们带。”宁晋川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想从自己身上多得一些好处。
三四毛钱一包的烟,给了也没事。
黄德柱脸上笑容更多:“同志,这个是你说的,我可是记住了呀。”
虽然话是笑着说的,但话里还是带着威胁的意思,潜台词就是:你说了要给我带,不给我带,我就要给你好看了。
宁晋川说道:“只要我来这边摆摊,一定给带。”
闲聊到将近下班,宁晋川带着陈青去门口把摊子支起来。
卷烟厂员工刚出门,就有一个人跑了过来:“来五毛钱圈圈。”
宁晋川立刻收钱,递了五个圈圈出去。
这边圈圈还没套完,后面又有人喊:“对我一块钱圈圈。”
有了上午的基础,不少人都是特意出来玩的。
甚至有人转变了思路,不去套十块的,专门套前面比较近的。
陈青拿着棍子收圈圈,看着那些挤在宁晋川身边买圈圈的人,他心里对宁晋川一天赚一二十的疑虑彻底消失。
就这火爆程度,一天赚三十他也信。
“陈青,把圈圈分好给我。”宁晋川手里已经没圈圈,朝着陈青喊了一句。
陈青立刻把手上圈圈递了上去,心里也暗暗决定,一定要跟宁晋川好好学,万一做不成“租书”的行当,自己到时候也可以去摆摊套圈圈,不跟宁晋川在一个地方抢生意,也不算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