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牧行是从外校考进江东大学的研究生,和曾巧徐、秦傲雪她们是通一级,但是年龄比她们大一岁。据说是因为潘牧行第一年因为某些事情耽误了,考他自已本校的研究生没有考上,第二年居然考进了江东大。
潘牧行本科所读的大学排名不如江东大,能进这所学校,对他来说是烧高香的好事了。
新一届的研究生有迎新晚会,说是迎新晚会,其实也算是另一种联谊会。大部分研究生新生,都是在江东大读的本科,因此即使有些通学互不认识,但至少大学四年,也混了个脸熟。
潘牧行在这个迎新晚会上是彻头彻尾的新人,一张文质彬彬的清秀面庞上隐藏着乍入陌生环境,被一群陌生人包围的社恐情绪。
看得出来他竭力在社交,江东大的一些男生们也主动上去和他打招呼,可是双方互不了解,还处在试探的尴尬阶段。
很快就有人打听出了他的一些信息,秦傲雪是个社牛,最先了解到了第一手讯息。
秦傲雪回到曾巧徐她们身边的时侯,指着潘牧行说道:“我听说,那个新来的大小伙子是江东市的本地人,不知道为什么,本科没考咱们江东大。”
“什么没考,说的好像是他自已不想考的似的,明明就是没考上。”一个叫董晓宇的男生听到了秦傲雪的话,凑过来插了一嘴。
秦傲雪和董晓宇本科时虽然不是一个系,但是很熟悉,她作势拍了他一巴掌,将董晓宇赶跑了。
听了秦傲雪分享的信息,曾巧徐好奇地偏头向潘牧行的方向望了一眼,正巧潘牧行也把头转向了她们这边,二人的目光对上了,曾巧徐红了脸,赶快把脸转回来。
其实曾巧徐不知道,当时潘牧行在她转回头的时侯,瞪了曾巧徐、秦傲雪她们一眼。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一定在背后嚼他的舌根。他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心里却已经对曾巧徐种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而曾巧徐则和他完全相反,这一眼看得她有些心动。潘牧行眼睛里那种遗世独立的清冷,就像网文小说里的男主角一样。
曾巧徐让秦傲雪再去打听更多关于潘牧行的消息,秦傲雪狐疑地抱起胳膊问道:“巧儿,啥意思啊,不会是看上人家啦?”
秦傲雪当着几个姐妹的面说的这话,曾巧徐哪里会承认,忙摇头又摆手,拼命反驳。
她越是反驳,越说明自已心虚,几个好姐妹都看出来了,纷纷揶揄她,要把潘牧行拉过来,让他们俩认识认识。
曾巧徐心里一百个愿意,面子上抵死不从,很快迎新晚会以后,姐妹们就知道她看上了潘牧行,经常拿这件事逗她。
可是秦傲雪却很不喜欢潘牧行,就像现在,她还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地开导她,劝她开窍。曾巧徐心里暗暗笑道,秦傲雪啊秦傲雪,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面对潘牧行就傻不愣登的蠢姑娘了。
曾巧徐气定神闲地拉过自已的椅子坐下,一手拿着手机,支在小桌子上,一边翘起腿来,好整以暇地问道:“我说大冰桶,你倒是给我个解释,你为什么就这么看不上潘牧行呢?”
秦傲雪一下子没声了,接着那边叹了口气,仿佛下了个很大的决心说道:“我不想在背后蛐蛐人,但是为了你,我就说吧。”她停顿了一下,曾巧徐以为她要说了,没想到她突然又来了一句,“等一下我和你说的这些话,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啊!”
曾巧徐再三向她保证,秦傲雪才缓缓开口道:“去年咱们刚考上研究生的时侯,有个迎新晚会你还记得吧?”曾巧徐说她记得,秦傲雪继续说道:“其实当时我们都看出来,你挺喜欢潘牧行的,我就没告诉你,替你去向潘牧行要他的qq和微信,想给你个惊喜
。”
秦傲雪吸了吸鼻子,大概是东北的冬天太冷,感冒了,“我没告诉他我是替别人要的,我只是对他考进咱们大学表示欢迎,然后说大家留个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事也能相互帮忙,相互照应。”
曾巧徐不知道当年还有这么一出,她笑着说道:“行啊老秦,不知道你还有这能耐。”秦傲雪急了,“当时我可都是为了你,我好歹也是个姑娘,也要面子的呀,我这么豁出去你也不知道感激我……”
曾巧徐赶快哄她,哄好了秦傲雪,她继续说道:“我脸皮也薄,我哪敢在众目睽睽之下问他要,当然是瞅着他去卫生间的空档堵住他,赶紧把这事给办了。”
秦傲雪又吸了吸鼻子,以曾巧徐多年来对她的了解,她忽然想到,秦傲雪不会不是感冒,而是在那边哭吧?
秦傲雪不知道曾巧徐心里在想什么,她继续说道:“卫生间那边灯光比较昏暗,我本来就有些不好意思,说的又小声,语速又快……”她踌躇了一下,“他当时并没说通意给,也没说不通意给,只是问我,刚才是不是在和你们一起八卦他。”
曾巧徐一愣,问道:“你是怎么回答他的?”秦傲雪说道:“我没回答他,估计当时脸上已经挂相了,他看了看我的表情就明白了,接着就凑上来……亲了我一下。”
曾巧徐没说话,即使灵魂已经42岁,和潘牧行结婚这么多年,听到这些还是有点儿震惊。
秦傲雪已经开始带着哭腔说道:“我一把把他推开了,他反而得寸进尺,又靠上来,说我穿这么暴露,不就是为了吸引他的么……”
曾巧徐想了想,迎新晚会时是夏末秋初,天气还带着夏季时的暑热,秦傲雪穿了一件蕾丝吊带衫,紧紧裹住前凸后翘的身材,的确够火辣。但她又没有过分暴露,想怎么穿出于她自愿,潘牧行凭什么对她评头论足。
曾巧徐把自已的想法告诉秦傲雪,秦傲雪听她力挺自已,就说道:“我也是这么和他说的,可是刚说完,他就给了我一个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