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陶紫芙眉心微蹙,余光扫过身侧抖如筛糠的潘才人,心下生疑。
潘才人向来胆小怕事,怎会因为嫉妒就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抬眸间,她敏锐地注意到慧妃与德妃截然不同的神色。
慧妃不知何时已放松了姿态,正闲适地把玩着腕间玉镯,唇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俨然一副隔岸观火的姿态。
德妃虽仍保持着端庄的坐姿,面色却阴沉如墨,脸上没有一点洗脱嫌疑的喜悦。
陶紫芙心中瞬间有了答案,颇为不解地睨了身侧的潘才人一眼,不懂如此胆小谨慎的人为何要为德妃揽下这杀头的罪责。
皇后的目光亦在潘才人与德妃之间来回游移,一时间,殿内静得只能听见更漏滴答,仿佛连时间都凝滞了。
良久,皇后终是缓缓吐出一口气:
既然潘才人已认罪,此事也算有了了结。来人,将潘才人和秋菊一并押入内宫狱,待本宫禀明皇上再行发落。
潘才人被带走后,皇后也没了继续闲聊下去的兴致,直接遣散了众人。
当日暮色四合时分,宫里传出了消息,潘才人被赐死在内宫狱,秋菊被判诛灭九族。
陶紫芙倚在雕花窗棂前,听着这意料之中的判决,神色未动。
凌承裕对子嗣的看重,她是再清楚不过的。
前世,宜儿曾染上天花,她原以为凌承裕那么忙,必不会有功夫来照看孩子,便独自几天几夜未合眼的照顾,却不曾想,凌承裕得知此事后,竟罢朝三日亲自赶来长乐宫照料。
眼下凌承裕只有三个孩子,他心中应是很期待窦昭容腹中的孩子。
况且,皇后今日去禀明情况的时候,必定细细描述了窦昭容裙裾染血的惨状。
凌承裕听闻自己未出生的孩子险些被人害死,还能给潘才人留个体面的死法,已是仁至义尽了。
陶紫芙望着逐渐变暗的天色,只觉心情也随着天色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窦昭容今日流了那么多血,腹中孩子又险些没保住,凌承裕今晚定会去映霞宫陪她吧。
一想到凌承裕今晚会像前几日安抚她那般,温柔的安抚窦昭容,她就觉得仿佛有人用到在她心上割开个大口子,令她痛得无法呼吸。
她趴在窗前一动不动,檐下的宫灯在晚风中摇曳,在她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芷兰吩咐宫婢将晚膳摆好,见她仍倚在窗边出神,缓步走到她身边,轻声唤道:娘娘,晚膳已备好了。
她盯着窗外,一动未动,只淡淡道:撤了吧,本宫今日没胃口。
芷兰瞧着她单薄的身影,心头一酸。
今日自打从熙春宫回来,就见她的情绪一直如此低落,想来定是因为莫名被人栽赃,所以心情不畅。
芷兰轻轻叹息一声,柔声劝慰道:
娘娘素来行得正坐得端,任谁想栽赃娘娘都只会是徒劳,今日之事作恶之人都已伏诛,娘娘您该宽心才是,莫要再为此事伤神了。
陶紫芙张了张嘴,正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的低落,忽见殿外宫灯骤亮。
还未反应过来,一队提灯的宫人便鱼贯而入,将院子照得如同白昼。
紧接着便听到彭德寿的唱喏:皇上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