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82章 祖宗之法

像董仲舒这种文人博士,你给他啥利益好处都不如抬高一下他,只要把他吹捧起来,他给你做事包心甘情愿的。
果不其然,苏云两句话说下来,给董仲舒说得心花怒放的,一个劲搁那承让承让。
“苏征事也知道,我是儒家的代表,明天就有进行儒道辩论了,按理说这时候我是不应该来见裁判的。
可苏大人心里也清楚,整个大汉的风气都是信奉道家学说,朝中几乎所有高层官员都主张无为而治,我们儒家人的实力非常弱小,这次辩论赛怕不是势均力敌的。
我们倒也不是担心这个,毕竟如今的大汉确实更适合儒家学说,但如今仍然是道家掌控朝堂,一时半会儿是难以改变;
若此次辩论赛全力出击,怕是会得罪朝堂上的很多势力,我们儒家人以后怕是更难在朝中立足了。
我说了那么多,不知道苏大人明不明白我的意思?”
苏云怎么能不明白?
他们势力本来就小,好啊,要是这次辩论得罪的人太多,日后在朝堂更难以立足。
他们不是不想得罪人,毕竟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掀翻道家,让儒家思想成为朝中的主流思想,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
他所担心的是,得罪了朝中的人后,朝廷和皇上无法庇佑他们,那他们这不亏死了吗?
他们就是要试探朝廷和皇帝的态度,如果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他们是不会认真的。
“你们放心,这次辩论是由朝廷组织的,朝廷以往主张无为而治,如今突然把儒家提上日程,来办一次儒道辩论赛,这其中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你们大胆放手去做,有朝廷在背后给你们撑腰,而且皇帝也想改变原来的样子,一直被人束缚着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更何况未来的皇帝也支持儒学,他即位之日,便是你们儒学复兴之时,你们这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苏云把话说的很清楚了,董仲舒就对此事再无半分顾虑,二人又聊了几句客套话后,董仲舒便离开了左丞相府。
———————————————
、不扰民、不兴事,使人民得到充分地休养生息,我大汉才有了今日之繁荣。
事实已经证明,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明显符合我大汉的社会现实,理应立于国本,如今又把他的修改提上日程,是不是违背祖宗之法呢?”
这番话就是刻意的把道家思想和祖宗之法绑定,以祖宗之法来压儒家的几人。
辕固率先站了出来,这次反方的四个代表便是辕固、董仲舒、赵绾、王臧,他们四人要在这次的辩论赛上大放光彩。
“是,黄博士这番话我们承认,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确实符合当时大汉的社会现实。
可如今不一样了,我大汉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国富民强,再按照原来无为的旧思想来治国,反而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今已经到了要思想变革的时候。
无为而治顺应天命,说白了就有纵容的成分在内,若不是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对那些诸侯王纵容,他们又怎会将势力发展的如此之大?以至于威胁朝廷。
他们有反意,再加上朝廷的纵容,最终他们发动了震惊天下的“七国之乱”,搅乱我大汉朝纲,以致百姓死伤惨重。
幸得我当今大汉皇帝圣明,善于用人、及时用兵,这才平定了叛乱。
这些诸侯王造反才几年啊?如今教训仍然历历在目,诸位难道不知道反思吗?”
辕固反驳黄博士话的同时,还不忘夸上两句刘启,让刘启忍不住连连称赞。
但这话还是有很大的漏洞,被正方道家的一个博士抓了出来。
“听辕博士的意思,是指责我太宗文皇帝的不是喽?说我太宗文皇帝不重法律,纵容诸侯王做大,辕博士这番话,不容地不让人多想啊!”
辕固可不敢背辱骂祖宗的锅,于是赶忙站出来反驳:“非也非也,太宗文皇帝乃一代治世明君,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也确实在太宗一朝起到了巨大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