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陛下,您说那郅都害死了前太子刘荣,是个不讲情面的酷吏。
他既然是个不讲情面,刚正不阿的人,那他怎么会去刺杀袁盎呢?那刺客分明是栽赃陷害,还望太后陛下明察。
况且我汉律有规定,我朝凡涉案分子在为案件审理前,应对他实行保护,等审案确定无误后,再由朝廷作出判决。
臣认为应该先调查此案,让袁大人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待调查完之后,再将郅都交给太后陛下处置如何?”
苏云不去帮郅都讲情,因为情感在老太太这是讲不通的,苏云只能从事情的表面出发,先解决这次的事情再说。
抬出汉律来,便是抬出祖宗的律法来,那可是刘邦制定的,纵使窦漪房有千万个胆子,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况且苏云话说得很委婉,不是不把郅都交给她,而是等事情解决之后再交给她,这让窦漪房很满意。
窦漪房选择相信苏云。
“嗯……这苏征事说话很合哀家胃口,那就依你之言,先审理此案,待事情真相大白后,哀家再处置郅都。
那群延尉的人都是酒囊饭袋,哀家信不过,这次你也加入延尉一同审案,哀家在宫里等着你,希望你能给哀家一个结果。”
窦漪房很明显要提拔苏云,在一旁的刘启是既高兴又担忧。
“臣领命!”
———————————————
等窦漪房走后,刘启拉住了也准备走的云伯,一脸关切的问道:
“这是个非同小可啊!有老太太在,朕也不好插手,云伯你确定要接下这个事吗?
郅都这个人朕心里清楚,他绝对不可能去刺杀袁盎的,这大概率是别人嫁祸的,目的就是想除掉郅都。”
苏云点了点头,“这事我心里清楚,能有作案动机的大概就是两个势力,一个是匈奴人,再一个就是功臣集团。
郅都据守雁门郡,将匈奴人打得抱头鼠窜,匈奴人害怕他,因此要设计除掉他;
功臣集团的目的,大概是要将朝中的水搅浑,他们好混水摸鱼。
你放心,这次我心里有数,绝对不会让太后杀掉郅都的。”
苏云的话,总是让刘启有莫名的心安感,有苏云如此保证,刘启就放心多了。
“云伯,你也回朝快两个月了,对朝中的情况熟悉得如何?”
两个月时间,苏云已经能完全地处理朝政了,朝中的事情也基本都了解差不多。
“差不多,基本的运行轨迹并没有变,朝中的一些大事贾谊都跟我说了,没什么大问题,你做的很好。”
苏云对他这些年做得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历史上的刘启也算是一位好帝王。
现在自己推进了巴蜀地区的发展,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巴蜀已经成为了大汉的粮仓,每年产的粮足够供天下食用;
而且巴蜀地区迁去了大量的百姓,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以后的巴蜀只是富庶之地,再也不是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了。
自己又改进了耕地的犁、发明了造纸术、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在自己的努力下,刘启这一朝的民生只会比原来更好。
“对了,还真有一件事,我是真得问问你对周亚夫的看法。”
朝中变的事情还是不少的,但周亚夫的嚣张跋扈没有变,若继续按正常历史轨迹下去,周亚夫怕是会被刘启处死。
苏云还是想保他一命,毕竟有自己在,他对新帝产生不了什么威胁,让他回乡养老,不再干涉朝政就是了。
刘启冷哼一声,“依我看啊,此人要论嚣张跋扈,和韩信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泱泱之人,绝对不甘做彻儿的臣子,我其实已经有对他动手的心思了。”
韩信又无辜躺枪,苏云很无奈,主要是韩信实在太适合做例子了。
“他也是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又辅了十年的朝政,你在天下人那留下的话柄太多了,还是别杀周亚夫了,让他回乡养老,留他一命吧。”
刘启才在位十三年,留给后人的话柄比刘恒二十七年的还多,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苏云说得还是很对的,刘启好好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急着下决定。
“云伯,我的身体还能再撑一段时间,这事倒也不急,待我再试探试探他,不急着下结论。”
刘启做了十多年皇帝了,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萌新,对朝廷事情的处理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苏云也没有强求,默默下去处理郅都的案子了。
……
虽说刺客自杀了,可这件案子疑点重重,想查明并不困难。
每当苏云查出来什么时,延尉的人便会跳出来阻止,威逼加利诱,想要迫使苏云停止追查此案。
这延尉卿也是功臣集团的一员,他帮着功臣集团遮掩,这其中的缘由已经不言而喻了。
苏云要铁了心查清此案,挖出萝卜拔出根,看看他们究竟在搞什么把戏。
查探得渐渐深入,苏云似乎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