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1年,老上单于去世。
老上单于统治下的匈奴,达到了军事力量的最巅峰,打遍亚洲无敌手。
虽然军事力量达到巅峰,但是匈奴的综合国力仍然在上升期,还远远没到终点。
老上单于在位时,西逐月氏,阵斩月氏王;威震西域诸国,将西域地区彻底纳入匈奴版图;同时南下进攻汉朝,攻破萧关,一直打到长安附近。
中行悦和老上单于相互配合,完成了对匈奴帝国的军事改革,让匈奴盛极一时。
刘恒不得不承认,老上单于是个强劲的对手,给大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今他死了,刘恒也是松了一口气。
殊不知,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敌人已经磨刀霍霍,时刻准备着和大汉交战……
……
老上单于的儿子继位,是为军臣单于,中行悦又继续服侍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更有野心,但他对中亚、西域那些荒蛮之地不感兴趣,他更喜欢汉朝的土地、物资和女人。
军臣单于即位后,利用雷霆手段,很快就震慑住了其他部落。
两个月后,军臣单于已经铲除了所有障碍,对王庭内部进行了大清洗,全都换成了自己信任的人。
军臣单于想要进攻汉朝,因此更加信任中行悦,时不时的就找他讨论军事问题,几乎和他形影不离,吃住都在一起。
军臣单于的消息,很快被前线的探子传到刘恒手中。
汉匈之间经常互通使者,想打听点消息并不是什么难事。
“云哥,呐,你看你看,这些都是军臣单于做的,半个月稳定了军队,两个月铲除了所有的麻烦。
本以为老上单于死了,我们少了个心腹大患,没想到又来了一个更大的麻烦。这是上天不助大汉啊!”
看着送来的情报,苏云心里也不免生出了一份担忧,“匈奴的继承人都是角逐的,只有更强的人才有资格继承单于之位,所以每一任匈奴单于都不是好对付的。
以匈奴人的野心勃勃,他们肯定不甘心就此罢休,必然会再想办法扩张。”
“另外还有一件很棘手的事……”苏云话锋一转,不知道该不该说……
看着云哥欲言又止的样子,刘恒心里咯噔一下。
云哥平时和自己说话,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的,从来不这么遮遮掩掩的。
“有什么事?云哥,你大胆说便是,不用担心,我肯定能接受得了。”
苏云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了几本奏章,“这是边境上的郡守魏尚、李尚和程不识等人的奏报,陛下你看看就知道了。”
三个人都是大汉边境上的郡守,虽然各自镇守一方,但奏报上的内容似乎都在诉说的一件事:
盐铁走私!
匈奴人几乎没有铁器,更没有制铁的技术,这是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
铁不足,匈奴人没办法制造铁制农具,也就没办法进行农耕,更没办法制造那些攻城的器械。
另外,匈奴是一个内陆的国家,不沿海也就没办法产盐。
可盐也是生活的必需品,给吃的东西调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长期不摄入盐就会感觉浑身没劲,缺很多东西。
当时人们可不懂什么无机盐、电解质的,只知道盐铁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匈奴人所需要的物资,并不是只靠劫掠得到的。
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汉在边境上的防备越来越重,只要匈奴人不深入劫掠,几乎就是空手而归。
大汉同样需要草原上的良种马,另外牛羊什么的汉朝方面也需要。
出于实际的需要,两国之间是有贸易往来的,而且近几年贸易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但贸易什么、贸易量的多少都是官方决定的,因为这些物资都有战略意义。
为了钳制匈奴人,汉朝是严厉禁止盐铁私售给匈奴的。
可这些年边境上,走私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人为了谋求暴利,不惜违规国家律法,将盐铁卖给匈奴人。
毕竟这时期的盐铁是私营的,朝廷管得松;
再加上朝廷忙得没空注意这些,悄悄地走私盐铁朝廷是不清楚的。
况且有中行悦在介绍中原的情况,匈奴人也知道,如今汉朝内部的诸侯王问题,许多诸侯王甚至和匈奴都有联络,更别说悄悄地贩卖盐铁了。
有了足够的铁,匈奴人就可以打造更加锋利的刀剑,打造各种攻城的器械,甚至给马、给人装备上和汉朝同等精良的盔甲。
若再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匈奴人必会慢慢积累起来,长此以往,大汉对比匈奴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
“朕真的没想到,这些诸侯王竟然为了对付朕,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将盐铁贩卖给匈奴人!”
地方的百姓,是很难有实力大规模走私盐铁的,真正有实力大规模走私盐铁的,肯定是那些大势力。
不是诸侯王,就是功勋二代,更多的肯定是诸侯王。
老一辈得诸侯王去世的差不多了,现在最大的都是和刘恒一辈,这才一代多的血缘,关系就已经淡到了这种程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