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萋萋卖了五天烧饼。
到第五天的时候,她就明显感觉烧饼卖出的速度下降了。
到薛瑞峰来的时候,除了留给他的那一份,居然还有几个没卖完。
林萋萋试图推销,“明天工地放假,我不出摊,你要不要多买几个。”
薛瑞峰这个冤大头果然都买了。
简玉书嘴严,半点东西都挖不出来。
等他和林萋萋熟了,他就问问这位女同志。
跟他简哥到底什么关系,怎么今天送这个,明天送那个的,还都不要钱。
工地休假,林萋萋干脆也跟着休了一天。
她寻思着烧饼差不多已经卖到头了,得换点新花样。
最近她东西买得多,张婶的亲戚给她带了一筐子占瓜。
这玩意在乡下不值钱,那人干脆送给林萋萋了。
占瓜在北方叫西葫芦,这种蔬菜一般清炒或者炒鸡蛋吃。
但现在油很值钱,能吃炒菜的家庭,多半不会用油炒这个,所以这边多用来做汤。
做汤又哪能消耗的了这么多,在乡下好些人家都拿占瓜喂鸡或者喂猪了。
但这筐占瓜对于林萋萋来说,简直是瞌睡时给她送了枕头。
她正愁找不到新花样呢,这花样不就来了。
以前她减脂的时候,很喜欢吃一种叫糊塌子的东西。
就是把西葫芦,胡萝卜擦成丝,混在面粉和鸡蛋液里,煎成饼状。
口轻的可以空口吃,口重的可以调个蘸料。
而且这糊塌子又有鸡蛋又有蔬菜,黄的,绿的,红的,色彩丰富,卖相绝佳。
张叔在铝钢厂是车焊工,几乎什么活都会做,他之前就给张婶做了个擦丝器,张婶不怎么用,倒是便宜了林萋萋。
这种糊塌子特别简单,蔬菜洗净,擦丝,放上盐杀水。
然后调面糊,给煎熟了就行。
小院今天晚餐的主食就整上了糊塌子。
张叔这个中原人,可喜欢吃这种带菜的面饼了。
一顿饭下来,话没说一句,就着蘸水吃了五大张。
看张叔这个反应,林萋萋感觉这糊塌子能挺好卖的。
张婶一边骂他饿死鬼投胎,一边感叹,“没想到占瓜还能这么吃呀。”
“我之前最讨厌吃占瓜了,烧出来的汤味道又不怎么的,还软塌塌的。”
“还是萋萋办法多,你说你这个小脑袋瓜,怎么那么聪明呢。”
“明天摊子上是不是要换新花样了?”
林萋萋跟张婶讨论着东西怎么装,价格怎么定。
越说就越觉得,以后一定要把张婶发展起来。
脑子活络,观念新,更关键的是,她还擅长接收新事物和学习。
虽然现在因为时代的局限只能做个工人,但只要给她一个机会,一定会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
经过了一天假期,林萋萋的装备越来越多了。
除了装糊塌子的两个纸箱,还有多加了一个带把的小搪瓷盆子,里面放的是秘制的蘸水。
她马扎刚落地,旁边的米糕大姐就吆喝起来了。
“火烧,刚出炉的火烧,又酥又香又便宜,素馅4分钱,肉馅6分钱,买5个赠1个。”
林萋萋杏眼睁圆,心说这就学上了?
不仅学她卖烧饼,还要跟她打价格战,大姐的小手段挺凶的呀!
见林萋萋瞪眼,米糕大姐也虚张声势地瞪了回来。
“怎么,这烧饼上写你名字了?”
“只需你卖,不许别人卖?”
自打林萋萋来卖烧饼之后,她的米糕天天剩。
剩下的米糕她又舍不得扔,第二天还要接着卖。
原本的老顾客买到了不新鲜的米糕,现在也不来了。
她全家吃了好几天米糕,吃到最后米糕都馊了。
大姐越想越生气,干脆让自己男人在林萋萋那里买了一包烧饼,回去也跟着学。
林萋萋卖6分钱一个,她就卖4分钱一个。
同样的烧饼大家当然会来她摊子上买。
虽然赚得少,但等把林萋萋挤跑了,她就可以烧饼米糕一起卖,把这钱补回来。
林萋萋一点没恼火,反而露出一个漂亮的笑容回应,“您卖,您卖。”
说完就认真地支自己的摊子。
她的三款烧饼都是前世的网红烧饼。
林萋萋为了做网红美食复刻这个选题,是专门去学过的,内馅大有讲究。
糖的要填得均匀,不能这里一大坨,那里却没有,这样吃起来既影响口感又坏了味道。
梅干菜要把硬度弄得恰恰好,太硬了咬不断,太艮了又塞牙。
肉馅是最难的,必须把油脂全部逼出来,不然凉了之后凝成油,人吃了不仅会犯恶心还有可能闹肚子。
这些窍门,怎么可能吃两个烧饼就能学得出来。
工地一放工,米糕大姐吆喝得更欢了。
老刘今天也是头一个出来的。
他往米糕大姐那边瞥了一眼,这人不是卖米糕的吗,怎么也卖起烧饼了?
带着疑惑走到林萋萋摊子前面,老刘脸上露出一丝愧疚,“闺女,这火烧吃了好几天,我们也有点腻味了,今儿准备去国营饭店,专门过来给你说一声。”
林萋萋打开纸箱子,“叔,烧饼我也做腻味了,所以今天整个了新花样。”
“糊塌子,您爱吃吗?”
那可太爱了,老北京哪有不爱吃糊塌子的。
老刘看的眼都直了,“赶紧的,甭管多少钱,给我来5张。”
“别急,叔,我这还有自己弄的蘸料,您回去拿个饭盒,我给您打。”
小搪瓷盆的盖子一掀开,老刘的口水差点当场下来。
蒜蓉和干辣椒面用油熟过,不仅最大程度地激发了香味,吃了以后嘴巴还不会发臭。
“闺女,我现在去拿饭盒,直接给我来10张啊。”
正推了自行车往外走的老李,见老刘又急急匆匆地回来了,“诶,老刘,不是去国营饭店,你回来干什么?”
老刘一边往宿舍走,一边说,“去什么国营饭店,那闺女今天卖糊塌子,还带蘸水。”
“有糊塌子,谁还去国营饭店?!”
“什么玩意?”老李听得模模糊糊。
旁边的人怼了他一胳膊肘,“说是门口在卖糊塌子。”
“糊塌子?!赶紧锁车,锁车,拿饭盒!”
很快,林萋萋的摊子前面就又排起了队。
这糊塌子比烧饼还要受欢迎。
她这边5张10张的卖,旁边的米糕大姐却出了事。
才卖了几个烧饼,就有人嚷嚷起来,“你这烧饼跟之前不一样,怎么这么难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