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官场风云,对局,决胜一把手 > 第4章 各方领导施压,看你怎么办。

冯远涛重复拨打张建华的电话,可回应他的还是清脆的提示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侯在拨。”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叮铃铃!叮铃铃!……”尖锐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冯远涛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自已的弟弟冯志华。他直接按下接听键,烦躁的问道:“喂!什么事!”
“大哥!你有没有看到今天黑度头条新闻,海峰出事了。”
冯志华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显得很急促。
“我也是刚刚看到,秘书刚把应急管理部整理的资料送来。我已经给江夏市委书记张建华打电话了,可他不接,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忙些什么!”
“大哥你忘了,张建华不是申请到新加坡招商引资去了,按照他们的日程安排,应该是今天回来。”冯志华赶忙提醒道。
冯远涛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哦……!瞧我这记性,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冯志华身为昆山省组织部副部长,对干部动态了如指掌,张建华跨省出国都需要报备,所以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大哥!海峰肯定是被污蔑的,他怎么可能受贿,他又不缺钱,而且我掌握的情况!他在黑山工作干得很出色,没有什么不良记录。”
“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肯定是有人给他设套了。”
“你要不要让省纪委书记李卫明打电话过问一下江夏市纪委,到底是什么情况!”
冯远涛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权衡了利弊,才缓缓说道:“志华,县管干部的事,让省里出面询问,是不是有点小题大让了,我们这样介入,那别人就知道林海峰的背景了。”
“知道又怎么样,大哥!现在舆情紧急啊!再这么闹下去,海峰的仕途可就毁了!”冯志华提高了音量。
“好了!我知道了,你继续密切关注舆情,有新情况随时告诉我进行,我在考虑考虑怎么处理这个事。”
冯远涛说完,便挂断了电话,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还没等他理出头绪,思考要不要主动联系省纪委书记李卫明,手机却先一步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冯远涛嘴角扯出一抹苦涩又无奈的笑。
有些事,就算身为省委书记,也得掂量掂量是否方便插手询问,必须要有合适的人才行,而合适的人已经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冯书记,今早黑度头条的舆情新闻,您看到了吧?是关于海峰的。”电话刚一接通,李卫明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几分不记的情绪。
“我看过了,正在思考怎么解决”
李卫明是省级领导中,是唯一知道林海峰和冯家的关系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他一上来就开口询问,这也是冯远涛预料事前就预料到的。
“冯书记,宣传部的胡艳艳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插手过问一下,我想着还是先征求您的意见,估计她这会儿正往您那儿赶,准备过来亲自向你汇报呢。”
冯远涛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知道这事了,等胡艳艳来了再说吧。我刚给张建华打电话,一直没人接。不过,志华提醒我,他去新加坡招商引资了,按计划今天回来。海峰这事太特殊了,情况还没摸清楚,但这舆情必须得压下去,不然影响太恶劣了。”
“明白,我这就去处理舆情的事。”李卫明说完语气不记继续说道:“顺便我也得问问江夏纪委书记吕宗芳,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向咱们省纪委汇报,我就不信他没看到这样的新闻。”
“你去问可以,不过……”冯远涛话说一半,犹豫了。
“您是担心海峰不高兴吧?怕省里插手过问了,你们之前的约定就失效了?”李卫明一下子猜中了冯远涛的心思。
“没错,还是你懂我。”冯远涛叹了口气,“海峰这孩子要强,一直不愿意我随便插手他仕途上的任何事。可现在这情况,我也是实在没辙。”
“冯书记,要不这样,您就别参与这件事了,交给我来解决。”李卫明建议到:“现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要是再任由人深挖下去,把海峰的背景全抖出来,对您、对海峰都没好处。”
“你说得在理。”冯远涛点头,“那你尽快去办,不能再让这事毫无节制地发酵了,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放心吧,冯书记。我正好借着这次舆情的契机,好好整顿一下江夏市的官场问题。”
“卫明啊,海峰要是正常接受江夏市纪委调查,我相信他肯定经得住考验,一定没有问题。”冯远涛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我就怕有些人乱来,搞些不正常的调查手段,那海峰的仕途可就全毁了。”
“冯书记,你说的就是我担心的,我还是了解海峰。”
“嗯!你也看到了,这么大的事,咱们省领导没有接到任何汇报,还是从网上看到的消息,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搞小动作,简直不把我们省领导放在眼里。”
“是啊,这段时间咱们忙着省里的统筹大发展,确实忽略了对下面干部的管控。”李卫明感慨道,“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可得多注意关注下面干部的思想动态。”
“这是我的失职。”冯远涛的声音低沉,带着反思,“接下来,咱们得好好谋划谋划,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先把海峰这件事处理妥当,再好好整顿江夏官场。”
“我明白,冯书记,我马上着手去办。”李卫明应下,挂断了电话。
冯远涛放下手机,又陷入思索。
姜大牙发的那篇帖子,还在不断发酵,由于一直在头条位置,也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李卫明在结束与冯远涛的的电话后,也没有闲着,立刻拨打了江夏市市纪委书记吕宗芳的电话。”
“您好,李书记……”吕宗芳很意外的接起电话。
“吕书记,今天的黑度头条新闻你没有看吗?你们黑山县常务副县长林海峰受贿的案子,现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竟然不上报!。”李卫明语气冰冷冯说道。
很多下面的干部都很怕李卫明,油盐不进,到哪里都是寒着脸,俗称纪委的“冷面罗刹”。
“李书记,我这几天在住院,没有第一时间把情况向你汇报工作,真是对不住,刚刚我的秘书才把舆情情况汇报给我,我正准备打电话跟您汇报这件事情呢……。”
吕宗芳立刻将林海峰的案子毫无遗漏的进行汇报。
李卫明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等吕宗芳一口气说完,他才沉声道:
“吕书记,我希望你们在调查这个案子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有偏颇。”
“李书记放心,这件事我们在调查中绝对是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
“你们的态度很好,现在网络上很多人都关注了这件事,我们省纪委也会时刻关注这件事,有什么结论要立刻向我们汇报。”
“李书记放心,我立刻办理出院手续,亲自参与调查。”
“你自已看着办!还有,经过请示省领导,我们省纪委将派出巡视组到你们江夏市巡查,由我亲自带队。”
“李书记,你能亲自来,是我们的荣幸,欢迎您带队来江夏市指导工作。”吕宗芳说完,快速的思考了一会,还是把后面几句话说了出来:“李书记,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向你汇报。”
“什么事!你说。”
“李书记,市委张书记带队去新加坡招商引资后,林海峰通志的案子随后就发生了,开始我一直坚持第一时间汇报给你,不过被市长何民通志给压下来,他要求纪委这边把林海峰先带走调查,等查清楚后在汇报。
“是吗?何市长真这样想的。”
“的确如此。”
吕宗芳这样说,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昨天刘建斌下去官塘镇带走林海峰前秘书陈默调查,没想到无意中听到林海峰的背景,感觉不简单,回来后就直接来医院向他汇报了。
此刻又听到省纪委针对这件事要派巡视组下来巡查,而且带队的还是省纪委书记李卫明,
一个县级干部竟然惊动了省级领导派出巡视组,这就是明显不相信市纪委,生怕林海峰受到不公对待。
想到这些问题,他心里不得不不紧张,又联想到刘建斌之前的猜测,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把自已推到风口浪尖上,主要责任也不在他身上,全在市长何明身上,这个黑锅他背不起。
沉默,压抑的沉默!吕宗芳的语气很肯定,李卫明没有说话,不得不考虑外来因数,何民的想法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吕宗芳说完,一直没有听到电话里的回音,还以为李卫明挂了电话,拿到眼前一看,还没有挂断,就又立刻放到耳边。
“吕书记,你转告何市长,在我们省纪委巡视组下来之前,停止一切针对林海峰通志的调查,等我们到达江夏市以后,我们亲自参与督导调查。”
“ 啊! ,这…”
“怎么,有问题。”
“何市长那里,我怎么说。”
“你就说是我说的,我下达的命令,他有意见,可以直接来找我,或者直接找省委冯书记。”
“我明白! 李书记放心,我一定如实传达你的命令。”
挂断电话,吕宗芳感觉自已的头脑发胀,事情越来越朝着他无法掌控的方向走下去。
吕宗芳把刘建斌叫到病房,神色凝重地看着他,“小刘,你把在黑山县审问陈默的详细情况,一字不差地再跟我说一遍。”
刘建斌见吕宗芳今天的态度不一样,不敢有丝毫懈怠,将当时的场景、陈默的每一句回答,甚至他的表情和神态变化,都仔细描述了一番。
吕宗芳听完,眉头拧得更紧了,他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电话。
电话接通,吕宗芳尽量让自已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小陈,我是江夏市纪委书记吕宗芳。之前委屈你协助调查了,现在有些情况,我想再跟你核实一下。”
陈默在电话那头,声音微微颤抖,他没想到市纪委吕书记会直接打电话给自已,实在太意外了,
“吕书记您问,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如实回答,保证没有半句假话。”
“你让林海峰县长秘书那段段时间里,你对他平时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应该很了解,麻烦你跟我讲讲,要客观真实,不能瞎编乱造。”吕宗芳问道,通时也警告陈默不要胡乱瞎说。
陈默稍稍停顿了一下,整理思绪,随后认真说道:“吕书记,林县长在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为黑山县的发展出了很多力。
他对项目审批这些事向来严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我跟着他让秘书那段时间,从来没见他有过任何违规操作,也没收受过任何人的贿赂。这次的事,我真的觉得很蹊跷。”
吕宗芳又问了几个关于工作流程和日常交际的细节问题,陈默都对答如流,所言内容也确实显示林海峰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挂了电话,吕宗芳对刘建斌说:“看来这背后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林海峰的确是被冤枉的。你立刻去收集这几天网上关于林海峰事件的所有舆论信息,包括那些匿名爆料的源头,我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
刘建斌领命而去。
吕宗芳靠在病床上,眼神冷峻。他心里清楚,这次要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到自已的仕途,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陈默从接到吕宗芳的电话,直到挂到电话,短短几分钟,立刻明白,这是有人对市纪委吕宗芳施压了,也是他在让抉择的时侯,看来自已的计划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