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其它小说 > 女帝她只想赚钱 > 第四十四章马车失控

幽兰山庄的宴会提前结束了,卢嘉勋同相熟的人道别后独自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下山的路上,不少马车都有序的慢慢走着。
突然间,其中一辆马车失控了,发狂的马儿长啸一声,带着马车奔离了主道,朝着一旁的山林而去。
“那好像是卢才子的马车啊!我刚刚瞧见他上的就是这辆!”
“这可怎么办?”
“我回去山庄找他们的护卫求救!”
……
发狂的马毫无章法的在山林中横冲直撞,车夫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见了,车厢里也安静的很。
终于在马车卡在了两棵树当中时,发狂的马被强行勒停了。
一直在远处坠着的一人鬼鬼祟祟靠近了马车,上前掀开了车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厢内赫然是卢嘉勋的脸,但此时满头鲜血的靠在车里,不知生si。
鬼祟之人悄声上了马车,伸出两指放至男人鼻间,并未探到鼻息,这才放心的离开了。
而在另一侧的山林中,燕之舟手执一长筒,瞧着百米外那人离去后,才同身边的人道,“这些时日你戴好面具,别叫他们的人发现了。”
“是,小王爷……还有就是,您这望远镜,能不能借属下赏玩几日?”身旁看起来是大约是中年的男人,声音却十分青葱。
燕之舟略显无奈地看了看他,将手里的望远镜朝他怀里一拍,“这点出息,送你了。”
结果第二日荣登头条的消息并非是那位冲撞了太子的廖才子,而是宴会结束后因马发狂而随着失控马车在山林失踪的卢才子。
看到报纸的杨文德一声不吭的抬眼盯着面前低头跪着的儿子,随即猛然拿起桌上的茶杯砸了过去。
“父亲息怒!”杨昭以头叩地,掩住了他仓皇的神se。
“你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我怎么放心把杨家交到你手上?”杨文德怒极,却还是极力克制着x中的怒火,“今日的消息本该是刊登此人的si讯,而不是失踪!”
“儿子已经命人去找了,父亲且再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昭说完,室内暂时陷入了一片si寂。
良久,坐在主位上的人才说道,“活要见人,si要见尸,若是都没有,你也不必回来见我了。”
春寒料峭,但远处的红墙下却围了许多人,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在张望着。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不少考生来看自己的成绩如何,也有一些有nv儿的人家等着榜下捉婿。
而燕未澜早就知道了名单,那上头并没有卢嘉勋的名字。
此时她正悠哉的坐在殿中品茶,炉子上架着铁网,烤着红薯栗子,一旁还有人专注的剥着瓜子。
“昨日已经让他们找到尸t了,但我猜杨文德不会公布卢嘉勋的si讯。”燕之舟自然的将剥好的瓜子仁送到nv人手中,继续道,“待后日上朝时便可安排人参此次的主考官在阅卷时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只是有些可惜没能救下全部的考生,算上卢嘉勋一共有六人的考卷被替换,但只救下了三人,其中一个还伤了脑子,昏迷不醒。”
燕未澜也有些唏嘘,毕竟参加科考大部分还都是些家境堪忧的,寒窗苦读十几载,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境遇,却成了别人的踏脚石,连x命都保不住。
“这次,必定要让杨家人大出血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到了上朝这日,燕未澜并没有换朝服。
“殿下今日不去上朝吗?”温然替她穿戴好了常服。
“我还有别的安排,今日你要自己去上朝了。”温然入东g0ng后,凡是第二日要上朝的日子,燕未澜就会留宿在葳蕤殿,刚好在次日一起入g0ng上朝。
“那殿下昨日其实可以不留宿在臣这里的……”温然说话间,脸上爬上一抹红晕,忍不住回想起昨夜的欢愉来。
“好啊,那我下次便不来了。”nv人顺势说道,果不其然就收到男人一顿热烈的吮吻,把她的口脂都蹭花了。
于是二人又黏黏糊糊了片刻,这才打发走了恋恋不舍的男人。
待又重新替她梳妆好,春樱便从外头进来回话,“太子妃已经收拾好了,已经在g0ng外等候了。”
燕未澜听罢拍了拍身边的,示意她退下,“好了,不用簪这么多装饰,今日本g0ng可不是主角。”
谢铭雪掐着点的领了右金吾卫包围了杨府,而燕未澜则手持搜查令,在身旁两侧各有一排护卫的情况,施施然的进了杨府大门。
与此时在太和殿上与杨文德打擂台的情形相同,两边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之舟安排的林御史在参过此次科考的主考官蒋群后,遭到暗杀的三位考生都带来了大殿之上。
其中一位还是被抬着过来的。
杨文德面上始终不显分毫慌乱,但内里却是气血翻涌。
而还清醒着那二位考生还带了自己默写过的当时考试所写的策论,这下是人证物证俱在,蒋群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频频向杨文德投去求救的眼神。
“蒋大人,你老看杨丞相是什么意思?难道此事是杨丞相授意你做的?”燕之舟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问道。
“云小王爷莫要血口喷人,老夫行得端坐得正。”杨文德嘴y道。
“真的?可我这里有半本账本,是太子侧妃燕休在慎郡王的书房中找到的,想必杨丞相会很眼熟。”燕之舟从袖子里拿出那账本,在杨文德眼前晃了晃,而后呈到nv帝面前。
&帝虽已看过,但也要在众人面前装装样子,随着纸张越翻越多,她的脸se也配合着越来越凝重。
随后她将那本账册扔回燕之舟怀里,沉声道,“诸位ai卿看看吧,我竟不知,这三年一次的科举,倒是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了!”